《经济与管理研究》(月刊)杂志现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联合出刊。本刊创办于198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最先创刊,并在国内很有影响的经济管理理论刊物。1992年以来,本刊连续被评定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社科期刊;2004年获得北京市政府颁发的首届北京市优秀出版物奖;2006年5月。二十多年来,《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刊载了相当一批高水准的学术佳作,高质量地传播我国经济管理理论的创新思维和相关实际工作的新鲜经验,并以应用性、思想性、前沿性的独特风格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2006年1月,《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全新改版,改版后杂志,坚持以“应用性、思想性、前沿性”的办刊思想为指导,新增设了相关栏目。目前杂志设立了本刊特稿、专题论坛、理论前沿、观点争鸣、学者视点、国际视野、名刊要栏(经济管理类)、名著推介(经济管理类)等栏目。各个栏目为学者专家阐述观点、实际工作者总结经验提供了广阔平台。2006年4月,《经济与管理研究》编辑部承办了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主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在论坛上全国百位专家、学者、官员齐聚,共同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为实践党中央提出的高瞻远瞩的伟大战略任务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将坚持严谨、务实、原创的原则,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和管理创新的新动向,刊发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同时我们将举办热点问题论坛,邀请各方专家纵横捭阖。新世纪,新形象,《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全体同仁将和各方有识之士一道,扎实工作,积极努力,共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栏目设置
理论前沿、经济分析、观点争鸣、学者试点、国际视野、专题论坛、产业经济、三农经济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阅读推荐:中国对外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杂志订阅推荐:《中国对外贸易》集专业性、商业性、高效性于一体的对外经贸权威刊物,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
经济与管理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了薪酬契约有效性吗?——来自高管薪酬黏性的证据————作者:高杰英;黄素勤;郝思源;
摘要: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发挥以及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薪酬契约有效性,抑制了高管薪酬黏性。经过内生性分析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抑制高管薪酬黏性,且企业薪酬管制强度和内部职工监事会影响数字化转型对高管薪酬黏性的抑制作用,数字化转型能够发...
客户ESG表现的供应链溢出效应——供应商经营风险的视角————作者:朱赛林;刘春林;石睿;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新模式。本文使用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数据,实证检验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经营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客户ESG表现能够抑制供应商经营风险。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客户ESG表现通过减少对供应商的资金占用、提高供应商的投资效率,降低供应商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风险抑制效应主要通过客...
政府数据开放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作者:董旗;谭伟杰;谢家平;郑颖珊;
摘要:发展企业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着力点,政府数据开放所激发的数据要素驱动力或能为其提供支撑。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以政府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并且该效应会随着政府数据开放质量的提升而增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通过缓解政...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影响————作者:袁蓉丽;刘梦瑶;黄泽烨;沈丽萍;
摘要:在推进数字技术结合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在持续推动企业发展与保持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以2007—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在进行了内生性分析及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增加和企业内部控制的改善是数字化转型提升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两个机...
公司创投与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作者:张任之;
摘要:作为数字经济的微观载体,数字企业的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优势、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0—2019年引入风险投资的中国数字企业为样本,并匹配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实证考察公司创投对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创投提升了数字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公司创投主要是通过资金支持机制、失败容忍机制以及技术赋能机制推动数字企业...
数字赋能与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基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政策的分析————作者:付晨玉;杨艳琳;
摘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筑牢企业数字化转型底座、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数字赋能和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厘清数字赋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机制的基础上,基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政策,利用2008—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和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深入分析数字赋能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的数字赋能能够有效促...
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升研究————作者:吴群;韩天然;杜媛媛;李梦晓;
摘要: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借力数字技术来应对外部环境风险值得关注。本文以制度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为切入点,构建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基于全国平台型电商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具体作用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正向影响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资源整合能力与价值共创在数字技术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
CEO强制变更对盈余管理的溢出效应————作者:董文昊;刘春林;
摘要:公司高管变更是约束经理人行为的重要治理机制,且具有行业溢出效应。本文以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同行首席执行官(CEO)强制变更对焦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情境下同行CEO强制变更会提升焦点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及CEO的金融背景都可以抑制同行CEO强制变更对焦点公司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相反,...
岗位数字化会加剧过度劳动吗?——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证据————作者:陈思;吕康银;梁孝成;
摘要:岗位数字化是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相关从业者劳动过程和劳动权益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与职业信息网络(O*NET)数据,构建涵盖工作时间长度和强度的过度劳动指标,实证检验岗位数字化对雇员过度劳动的影响及劳动控制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岗位数字化使雇员面临着高时长、高强度的过度劳动困境。机制分析发现,岗位数字化通过在劳动过...
碳交易市场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作者:范庆泉;郭文;
摘要:让碳交易市场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推动技术升级,对于中国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部分给出了碳交易市场中各主体产生激励作用的前提条件及作用机制,为构建合理的实证模型提供科学支持。理论研究发现,碳交易机制实现了交易双方利益的共同改进,体现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结合以手工方式得到的碳交易企业的微观数据,将重点排污单位企业作为对照组,评估碳交易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影响的政策效果。实...
机器人应用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全球生产率分化的经验证据————作者:王永中;刘东升;
摘要:机器人技术作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不仅直接影响就业需求,还通过就业替代机制和产业结构机制对各国生产率产生分化影响,导致技术红利难以均等惠及所有国家,不利于缩小各国生产率差距。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推断机器人对生产率具有积极影响,且“机器换人”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基于多个经济体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机器人应用提高了各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但由于高生产率经济体的产业结构与机器人技术的匹配...
创新人才集聚能提升城市碳排放绩效吗?——来自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作者:鲍鹏程;尹朝静;杨坤;
摘要:探究创新人才集聚与碳排放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中国经济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11—2021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测算各城市碳排放绩效,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创新人才集聚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对异质性表现和空间效应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创新人才集聚能够提升城市碳排放绩效,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创新人才集聚可以通过增强可持续竞争力和驱动绿色技术创新两个作用渠...
村集体参与对农地流转市场化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农地转出户的考察————作者:马亚飞;高芸芸;吕剑平;
摘要:农地流转市场化发展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机制检验模型和分组回归模型实证考察村集体参与农地流转对农地流转市场化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村集体能够推动农地流转市场化发展,该结论经过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村集体参与主要通过降低农地流转交易成本、撕裂农地流...
“赋能”还是“负能”: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ESG表现————作者:何瑛;郝晓露;
摘要: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供应链数字化建设赋予了其新的内生成长逻辑。本文选取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18年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项目为切入点,探究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ESG表现;区分ESG分项,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表现;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
环境标准互联互通与企业供应链话语权——基于对接国际环境标准的证据————作者:于连超;董晋亭;
摘要:环境标准互联互通是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更深层次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以对接国际环境标准作为研究视角,创新性地构建对接国际环境标准的评价体系,并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环境标准互联互通对企业供应链话语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接国际环境标准提升企业供应链话语权。影响机制探索发现,对接国际环境标准有助于企业塑造绿色品牌形象、提升绿色技术水平和获取绿色资金支持,进而提升供应...
ESG表现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吗?————作者:王越;阳镇;陈劲;
摘要:引导企业合理适度配置金融资产,为壮大实体经济注入资金动能,对于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9—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ESG表现对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并考察外部金融监管以及管理者自利在ESG表现与企业过度金融化之间的交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对企业过度金融化行为产生抑制效应,说明ESG具有可持续投资价...
环境规制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研究:实质性抑或策略性?————作者:周云波;段懿恒;黄杏子;
摘要:本文采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结合企业绿色专利研究数据库的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规制的典型代表,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该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总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这一效果主要通过促进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实现,而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则受到抑制。通过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得到了验证。作用机制分析...
对工作年龄段人群的保障:现状、效果及国际比较————作者:甘犁;王军辉;何青;
摘要:加强社会保障力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保障对象区分为工作年龄段人群和退休年龄段人群,分析中国的保障制度和再分配效果,并与国际发展经验进行比较。由于工作年龄段人群兼具就业和人力资本投资双重特征,并且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劳动力收入与人力资本投资需求之间的时间错配,对于这类人群的保障可将保障目标从生活保障扩展到人力资本投资保障。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着重于兜底保障和生命周期的消费平滑功能,如果要进一...
数字基建驱动绿色创新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政策实验————作者:孟醒;朱平芳;
摘要:推进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对城市的绿色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提供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中国278个城市在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宽带中国”战略对城市绿色创新的直接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对试点城市的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均有促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增强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信息化...
促进与防御的权衡:如何重塑更能缓解工作不安全感?————作者:苗仁涛;杜慧;
摘要: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和人-环境匹配理论,本文探讨促进和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匹配性对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检验个人-工作匹配的中介作用及高承诺工作系统(HCWS)的调节作用。基于493名员工与51名人力资源负责人构成的两时点纵向配对数据,并利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出以下结论:(1)促进定向型与防御定向型工作重塑匹配时,高促进-高防御的工作重塑组合比低促进-低防御组合更能降低工作不安全感;(2)促...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省级《科技创业月刊》
- 省级商业经济研究
- 国家级 理财
- 学报《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新财经
- 国家级公用事业财会
- 北大核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省级成都楼市
- 国家级《中国地产市场》
- 省级《陇东学院学报》
- 省级统计与咨询
- 国家级《新前程》
- 省级《沪港经济》
- 省级金融管理与研究
- 国家级中国专利与商标
- 省级商
- 国家级中国商论
- 省级市场周刊
- 省级武汉商务
- 省级北京工商
- 北大核心经济问题探索
- 省级《西部财会》
- 省级 财经天下
- 省级商务周刊
- 国家级《金融会计》
- 国家级四川财政
- 省级《上海房地》
- 省级新财经理论版
- 国家级全国流通经济
- 国家级《中国农业会计》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