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月刊)1980年创刊,是由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的专业性学术经济期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研究人员、各级经济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经济专业师生。
《经济问题探索》经济理论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较注重宏观经济问题研究,关注当今国内外经济热点,立足我国现实,致力于发表具有较高理论水平文章。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力求体现“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和“权威性”四大特色。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交流有关科技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实践经验,探讨各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共同推进国内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经济问题探索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
1、北大核心期刊:
1992-2011年连续6届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1992)、北大核心期刊(1996)、北大核心期刊(2000)、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2、南大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5年万方:影响因子:0.965;总被引频次:3001
截止2015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449;综合影响因子:0.644
7、经济问题探索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综合性经济科学类、工业经济类)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选入期刊
全国经济学核心期刊
中国省市十佳经济期刊
全国企业管理优秀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栏目设置
宏观经济、综合论坛、区域经济、焦点研究、企业论坛。
《职教与经济研究》经济理论研究期刊,创刊于2003年,是由湖南省教育厅;娄底市人民政府主管、娄底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刊物。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经济问题探索最新期刊目录
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基于供需双侧协同视角————作者:陈晓英;宋培;娜梅雅;李琳;
摘要:从供需双侧协同视角考察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机制,符合“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的宏观经济治理理念。理论分析指出,数字经济既会在供给端通过偏向性技术赋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又会在需求端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助力产业结构转型。与“仅考虑供给端”情形相比,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的积极作用在“供需双侧协同”情形更为显著。基于2011—2020年中国26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作者:段永彪;赵宇洋;董新宇;
摘要:发展数字经济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创新、产业、人力资本三个方面对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发展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
我国中期财政规划的稳增长效应——基于省市县试点的经验检视————作者:许艺煊;
摘要:本文使用2003—2019年中国31个省(区、市),295个地级市和2175个县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系统检验了中期财政规划试点对当地短期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因果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无论是省、市还是县,中期财政规划试点均未对当地经济产生稳增长效应。其原因主要在于:从运行时期看,试点的中期财政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财政政策的周期性调节在时间上存在错配。在全国推广编制中期财政规划的背景下,...
中国城市能源转型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作者:王健龙;王伟龙;刘勇;
摘要:城市能源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缓解气候压力,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文章采用定基极差熵值法测度了2006—2022年中国284个城市的能源转型水平,利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传统Markov链和空间Markov链、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了能源转型的时空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间内全国及八大经济区的能源转型水平处于平稳上升态势,表现为沿海到内陆的阶梯化分布...
电商进村赋能乡村振兴研究——基于“电子商务进村示范县”的准自然实验————作者:蒋三庚;成思思;庄严;
摘要: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乡村电子商务发展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选用2011—2021年中国县域面板数据,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计划”,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研究电子商务发展对县域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乡村电子商务发展显著提高了地区乡村振兴水平,这一结果在经历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我国的中部、东部、南部、长江经济带以及粮食主产区,电子商务对乡村振兴的促...
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市场化与中国式产业现代化————作者:王嘉奇;
摘要:基于2009—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揭示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与二者间深层逻辑机理。研究证实: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结论经由更换被解释变量测度方法、异常值处理、剔除直辖市数据、更换估计方法以及调整政策干预时间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分析证明,数据要素市场化是新质生产力影响中国式...
经济-能源-环境系统耦合的动态演化规律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作者:张哲菲;李国平;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促进经济、能源和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2012—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全面的经济-能源-环境系统指标体系,采用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函数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规律,并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
数字经济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于城市层面经济与环境协调视角————作者:黄珊;蒋金荷;李均超;
摘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城市层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算结果,结合地理遥感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以及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本文探究了2010—2021年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水平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的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度均表现为整体上升态势。(2)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城市经济与环境耦...
数据中心、新兴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作者:吉雪强;尤华珉;王野;张跃松;
摘要:提升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据中心是数据基础设施核心组成,将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研究理论分析数据中心提升新质生产力作用路径,而后综合多种方法实证分析并严格检验数据中心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据中心对新质生产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数据中心建设有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结果在稳健性分析和处置内生性后依然成立;(2)数据中心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路径为:数据中心建设促进数据要...
正规信贷可得性对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作者:田震;巴曙松;王敏正;
摘要:在世界上所有的金融市场中,正规信贷可得性与正规信贷排斥普遍共存。近年来,正规信贷可得性的持续提升对我国居民家庭收入分配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2011—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中持续追踪的家庭数据为研究样本,就正规信贷可得性对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样本考察期内,正规信贷显著提升了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有利于畅通家庭收入向上流动的通道,经过内生性和...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时空演变、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作者:尹迎港;周民良;
摘要:对中国贸易区域发展规律的研究总结是助推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本文采用中国1978—2023年省级层面数据,量化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的迁移规律,并就贸易区域差异以及驱动因素展开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贸易进出口、出口重心整体向西南迁移,进口重心向东南迁移,南方、北方、东部地区贸易重心向西南迁移,中部、东北地区向东北迁移,西部地区向西北迁移;(2)东部、东北、南方、北方内贸易发展差异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作者:沈姗姗;罗琛;程铖;
摘要:“宽带中国”战略旨在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为了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确实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路径实现,即数字基础设施...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政策效果的动态评估与差异分析——基于经济区域和人口特征的实证研究————作者:徐波霞;蔡力淳;卢现祥;
摘要: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政策是我国实现社会保障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经济区域和人口特征的异质性视角,本文构建动态双重差分模型,对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政策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分析不同区域和人群政策响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政策显著提升了参保覆盖率,短期内效果较弱,中期达到峰值,长期保持稳定但边际效应有所减弱;(2)东部地区政策效果在中期显现迅速,且维持较高水平...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双向FDI高水平协调的创新效应——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作者:郭丽娟;刘格格;
摘要:以高水平双向投资获取全球技术溢出和资源要素,是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进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本文在剖析双向外商直接投资(简称双向FDI)高水平协调内涵及其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基础上,使用2003—2021年全国省级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双向FDI高水平协调的创新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IFDI)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存在积极的互促效应和互补效应,二者协调发...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作者:王冲;
摘要: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并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应随着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增强,总体上中国不存在数字经济的“生产率悖论”。机制检验显示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工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结构升级,进而提升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收入差距——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拓展分析————作者:裴馨;高远东;卜寒;
摘要:信息基础设施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其如何在重塑收入分配格局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尚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撑与经验证据。本文首先通过融入信息基础设施、区分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方式,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进行拓展;然后基于由信息技术发展所引致的“冰山”交易成本、不同类型劳动力份额的参数变化,识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微观机理;最后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及...
数据要素开放共享的创业驱动效应——基于公共数据平台开通的经验证据————作者:吴顺利;徐卓君;梁威;
摘要: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对于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优化创业者的创业决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7—2021年县域面板数据,以中国省级政府陆续开通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开放共享对县域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开放共享能够提升县域内创业活跃程度;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开放共享主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及挖掘消费需求潜力间接驱动县域创业活跃度...
中国城市群能源效率测度与邻里效应研究————作者:陈一鸣;武佳琪;魏修建;
摘要:“双碳”目标实现的核心在于提高能源效率,文章基于邻里效应视角,分析十大城市群建设对能源效率提升的影响效应,有利于扩展能源效率研究范围。文章首先对十大城市群129个城市能源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城市群能源效率整体上呈现倒“U”形变动趋势;同时城市群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和“俱乐部”收敛态势,东中西部地区、南北方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和收敛性,能源效率最高的城市群为山东半岛城市群,最低的为成渝城市群...
市场潜能、制度环境与城市产业转移——基于溢出效应及衰减边界的研究————作者:徐永辉;吴柏钧;
摘要:城市产业转移在市场潜能引起的经济集聚、外商投资以及用地规模的提高下出现了日益突出的进展。而在市场潜能影响城市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优越的制度环境将有效增强两者的影响关系。本文采用285个城市层面2005—2022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模型及门槛模型考察市场潜能、制度环境对城市产业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的衰减边界。研究发现:第一,城市扩大市场潜力显著推动了产业转移,...
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效率的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变分析————作者:彭箫慧;张进峰;宋鹏飞;
摘要: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经济、社会和环境指标,运用全局超效率EBM模型测算包容性绿色效率,借助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Moran’s I指数等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效率的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变特征,引入空间滞后因素构建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二维向量空间耦合-空间协调Markov链方法,剖析城市间空间耦合协调发展模式及其动态演变路径。研究...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南大核心经济与管理研究
- 北大核心《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国家级全国流通经济
- 北大核心《保险研究》
- 省级《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 省级企业经济(合肥)
- 国家级《中国货币市场》
- 国家级《经贸世界》
- 省级活力
- 省级经营者
- 省级国企管理
- 省级《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建筑结构杂志
- 省级《零陵学院学报》
- 省级《中国发展》
- 省级广西审计
- 省级发展
- 北大核心《工业技术经济》
- 国家级服装学报杂志
- 北大核心《国际经济合作》
- 北大核心统计与预测
- 国家级《现代商业银行》
- 国家级市场观察
- 省级《资本市场》
- 北大核心《中国经济史研究》
- 南大核心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省级《董事会》
- 国家级《农机市场》
- 北大核心《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 省级《当代经济管理》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