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科技与经济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粮食科技与经济

粮食科技与经济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43-1252/TS
国际标准刊号:1007-1458
主办单位:湖南省粮食经济科技学会
主管单位:湖南省粮食局
上一本期杂志:南开经济研究经济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楼市房地产经济研究杂志

   《粮食科技与经济》粮食经济期刊,创刊于1976年,由湖南省粮食经济科技学会、中诸粮管理总公司湖南分公司主办。

  《粮食科技与经济》由原全国米糠油科技情报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糠油科技》经《粮油科技》等更名为《粮食科技与经济》,多年来一直由袁隆平院士和王瑞元研究员等著名专家担任顾问,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台湾华艺 CEPS 中文电子期刊。

  《粮食科技与经济》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粮油加工、粮油储藏、标准与检测、食品科技、现代物流、饲料科技、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粮油安全、国外粮农、三农关注等。获奖情况:湖南省优秀科技期刊;湖南省装帧设计优秀科技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中国粮油学会会刊;湖南省一级期刊 “粮油储藏”栏目获“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奖”。

  重要说明:本站非杂志社官方网站,限于期刊信息收集和整理,杂志之家仅向已合作杂志社荐稿,直投请联系杂志社!

  粮食科技与经济杂志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粮油加工、粮油储藏、标准与检测、食品科技、现代物流、饲料科技、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粮油安全、国外粮农、三农关注

  粮食科技与经济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推荐:区域经济评论

  《区域经济评论》河南省经济期刊征稿,创刊于2013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经济类学术期刊,2013年正式出刊(双月刊)。本刊由1985年创刊的《企业活力》改刊而来,办刊宗旨:创新区域经济理论,服务区域经济实践,探析区域经济政策,总结区域发展经验。

  粮食科技与经济最新期刊目录

虚拟教研室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上的应用————作者:郝丽;李锋;李振兴;杨大俏;巩敏;刘云国;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传统的教研模式正经历着深刻的改革,虚拟教研室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基于虚拟教研室的优势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鲜明的综合性,对虚拟教研室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以及实践教学中予以应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展开了探讨,同时针对虚拟教研室应用期间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加以分析,并给出了虚拟教研室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建议...

新建超万吨立筒仓群的主体变形监测分析————作者:任旭浩;苏海健;张晓培;王凯连;付定平;

摘要:以新建立筒仓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合理的不同阶段装粮过程、装粮后变形监测过程等,对立筒仓群建设后的初次满仓装粮进行了变形监测分析。立筒仓群的主体形变主要与不同阶段的装粮方式、合仓倒仓方式有关,试验了以仓容的45%、45%、10%方式装粮,并分别静置77、62、99 d进行监测分析。第一阶段静置期间累计沉降量波动较大,由于入粮不稳定性,导致整体建筑所设观测点位出现不稳定性上升或下降现象,静置稳定性较差,...

江西省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的认知和意愿研究————作者:张维云;卢华;赵嫣雨;贺昊怡;

摘要:随着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普及和农业农村绿色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江西省作为我国的产粮大省,粮食种植户的绿色生产意愿对农业绿色生产有重大影响。本文对江西省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江西省980户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意愿的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探究了影响江西省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意愿的因素。研究表明:水稻种植户的绿色生产意愿...

数字经济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研究————作者:师江萌;翟书斌;

摘要:我国数字经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逐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进而影响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进程。为探究数字经济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选取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产业融合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异质性分析了不同地区的作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数字...

粮食品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作者:李琦;刘勇;倪姗姗;陈轲;吴莉莉;卢黄华;付冠霖;杜军;

摘要:为实现粮食品评实验室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提出并设计出粮食品评实验室品尝评分管理系统,使品评实验的全流程信息化进行。管理系统由软件与硬件两部分组成,支持灯光智能调色及整个品尝业务的任务组织、在线测评、结果生成、数据分析的全智能化流程。管理系统为品评实验人员提供实验信息指导和简明的操作体验,确保实验流程公平公正,信息透明。同时,帮助实验室提升实验效率,实现实时数据统计分析,进而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数据...

双高要求下中部地区水—能源—粮食系统综合安全评价————作者:张欣雨;朱丽娟;

摘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粮食生产基地,当前中部地区的崛起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意义,并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根据“双高”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要求,从安全、高效、协调、绿色四个维度构建水—能源—粮食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2013—2023年中部地区水—能源—粮食系统的综合安全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其综合安全水平在2013—2021年基本稳定,2022年由...

东北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赵宇航;纪祥宇;丁存振;

摘要:东北三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文章聚焦于东北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深入剖析其现状与问题。研究发现:当前实施的利益补偿政策在促进粮食生产、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补偿标准不合理、政策实施不到位、产销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对此,提出优化利益补偿标准、完善利益补偿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对策,推动农民稳定增收和区域粮食产业发展,进一步稳固...

粮食仓储企业智能化信息分类与编码————作者:张峰;王艳艳;崔腾飞;林浩瀚;李欢;何睿;韩志强;阎磊;

摘要:信息分类与编码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随着粮食仓储智能化建设的推进,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但由于信息分类与编码的缺失,数据交换和共享面临困境。首先回顾了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粮食行业中的应用历程,分析了我国粮食仓储企业在智能化建设中遇到的信息分类与编码问题。接着,结合粮食仓储企业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按照系统性、科学性、扩展性和唯一性的原则,采用线分类法,提...

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方法————作者:曾奎杰;洪玲;沈娜;杨静;梅广;向振航;

摘要:以大豆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大豆水溶性蛋白的提取条件,开发了一种采用燃烧法测定大豆水溶性蛋白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最佳试验条件为:35℃恒温振荡提取,提取时固液比1∶40,振荡频率200 r/min,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液吸取量4 mL,干燥温度150℃。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采用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大豆水溶性蛋白,操作简单,结果准确。该方法属于环保型检测技术,能够适应大豆水溶性蛋白的快速、环保、精...

关于学术不端稿件的认定标准和处理办法

摘要:<正>为构建良好学术风气,提高科研诚信意识,维护本刊学术质量和名誉,《粮食科技与经济》杂志会对所有来稿和已被录用的稿件进行多次严格的学术不端检查。一经查实有学术不端行为,一律实行退稿或撤销录用,同时做严肃处理

专栏推荐语

摘要:<正>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这座大厦的“基石”,也是国家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底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进一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本栏目特邀4位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立法论证的专家组建“粮食安全主题专栏”,其中栏目主持...

四川省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研究————作者:陈迎;侯懿珈;朱晓迪;蔡张瑶;

摘要:鉴于在全国农业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四川被定位为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文章首先对国家重要农产品及供给战略基地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服务国家战略、建设农业强省、增进民生福祉3个维度阐述了四川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的战略价值,进一步在耕地数量和质量、农业水利设施、种业振兴基础、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上分析了四川的现实基础。针对目前战略基地建设上存在的土地资源利用约束性条件过多、农业劳...

油茶叶冠突散囊菌发酵工艺及其可溶性糖含量研究————作者:杨友志;黄闺;罗文建;吴丹;周魁香;何见颖;张帆;

摘要:为提高油茶叶使用价值,采用油茶冠突散囊菌发酵工艺,将油茶叶通过杀青、揉捻、堆沤、烘干、发酵,进一步以检测可溶性糖含量分析发酵效果。通过研究分析油茶叶叶龄、堆沤时间、散囊菌发酵时间对于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油茶叶叶龄、堆沤时间、发酵时间对可溶性糖含量都有显著影响,较为成熟的叶片、适当延长堆沤时间和发酵时间有利于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其中堆沤时间影响程度最大,通过发酵工艺有效提升了油茶叶可溶性糖含...

粮食安全背景下耕地用途管制的现实困境与法治进路————作者:肖顺武;刘方铭;

摘要:耕地用途管制是粮食安全背景下平衡有限的耕地资源和刚性增长的粮食需求之间紧张关系的重要手段,我国耕地用途管制制度呈现出农地用途管制、狭义耕地用途管制、耕地种植用途管控三个递进层次。检视耕地用途管制的运行现状,自由与管制、效率与安全的立法理念冲突,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的法律制度表达模糊,行政执法层面的权责不清和资源错配等问题严重影响管制措施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应当在宏观和微观上从维持耕地政策稳定性、实行梯度...

中国粮食物流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作者:吴志华;昝晓晴;

摘要:在2024年,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自然环境亦遭遇了诸多挑战。尤其在国际粮食市场领域,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严重妨碍了粮食的国际流通。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增强粮食现代物流的韧性日益凸显。回顾了2024年中国粮食物流的发展历程,内容包括粮食的生产、采购、应急保障、粮食服务以及粮食物流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等方面。展望2025年,中国粮食物流行业的工作重点将集中在完善相关支持性政策...

完善粮食安全法律体系的策略与路径研究————作者:穆中杰;

摘要:粮食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应以增强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核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以宪法为核心等原则,遵循从粮食安全“产购储加销”全链条、粮食安全资源条件保障与促进条件保障等具体之处的完善策略,通过综合立法和单行立法相结合、国内立法和国际规则法律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从保障安全、规避风险、化解危机、救济保全等多维度发力,不断完善粮食安全法律体系。具体建议是:一是贯彻落实粮食安全...

新时代“三全育人”视域下涉粮高校文化育人路径构建————作者:张书弦;李灿灿;田雨;

摘要:文化育人是涉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对高校文化育人有重要指导意义,构建高校文化育人体系,是高校的职责和使命。高校应坚持“三全育人”理念,注重发挥党在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制度引领方面的独特地位和价值优势,探索“党建+文化”协同育人创新路径,从组织运行、内容供给、创新发展等多角度、多维度分析,构建文化育人共同体,形成全员联动、全程引领、...

大数据背景下“三社”融合优化农业价值链协作与分配机制研究————作者:高维;鲍婷;陈红玉;祝群;

摘要:聚焦农业价值链中各主体关系的调整,简述了促进农业价值链升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升级我国的农业价值链,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价值链协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在于信息沟通不畅和协作方式单一且松散,分配机制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分配缺乏公允性,以及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不匹配。基于此,提出了通过大数据赋能“三社”融合,调整农业价值链中各主体间关系的对策:通过...

山东滕州马铃薯不同种植规模的生产效率对比研究————作者:于馨悦;张复宏;

摘要:农户规模和生产效率关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话题。针对滕州马铃薯的生产效率问题展开对比分析,并利用滕州设施马铃薯的调研数据,测算了不同规模马铃薯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成本效率、利润效率、收益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规模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中规模马铃薯种植的综合技术效率、成本效率、收益效率以及利润效率相对较高。这说明采用0.67~1.34公顷的中规模种植马铃薯是滕州地区马铃薯...

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作者:王顺民;李玉锋;朱西平;谢丹;徐继成;

摘要: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技能、习惯,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对劳动教育强化的背景、劳动教育的特点、践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践行途径进行了阐述,并着重介绍了安徽工程大学以食品专业为试点,基于专业实践平台,将劳动教育与专业特色教育相结合,通过劳动实践与食品专业课程交叉融合,提升劳育价值,深化课程教育内涵,助力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