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与经济研究》核心审计期刊征稿,刊登有关审计、会计、财务管理、宏观经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性文章,为广大审计、经济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提供丰富及时的学术研究动态和信息。
《审计与经济研究》是南京审计学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系全国中文经济类核心期刊,本刊研究审计理论和其他经济管理理论,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审计与经济研究》主要发表理论、审计工作研究及其他经济与管理方面的论文、调研报告、译文或国内外学术动态资料。本刊热烈欢迎作者惠赐佳作。
审计与经济研究杂志栏目设置
审计研究新视角、审计工作探索、中外审计比较研究、财务与会计、经济学苑、管理经纬
审计与经济研究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阅读推荐:现代审计与会计
《现代审计与会计》杂志社,是由黑龙江省审计科学研究所主办,《现代审计与会计》宣传党和国家的审计(会计)方针、政策;研究和探讨前沿审计(财会)知识;交流工作经验。是热爱审计、财会事业者永远的良师益友。
审计与经济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政府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基于大数据治理机构改革的准自然实验————作者:余思明;王蕊;王得力;
摘要:建设数字政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基于大数据治理机构改革的准自然实验,以2015—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构建交错式DID模型实证检验政府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具体表现在企业的研发投入及专利产出的全面提升。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政府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金融发展等路径助力...
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对签字注册会计师声誉的影响————作者:肖静萱;伍利娜;
摘要: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具对签字注册会计师声誉的影响。以收到标准无保留意见客户的数量增长率和审计费用增长率作为声誉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能够提升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声誉,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当非标准意见是向规模更大的客户出具或由复核合伙人审计师出具时,其对签字注册会计师声誉的提高作用更为显著。异质性检验表明当非标准意见...
社保入税能否抑制企业“脱实向虚”?————作者:曹越;杨萍;肖艳芳;
摘要: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作为社保征管体制的重要改革,社保入税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以社保入税为制度改革背景,首次考察社保入税后社保费征管效率提升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入税的实施显著抑制了企业“脱实向虚”。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社保入税通过保险效应、征管效应和治理效应三个渠道抑制企业“脱实向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社保入税发挥的抑制作用在政府干预度高的地区...
税收征管独立性与企业杠杆操纵——基于国地税合并的准自然实验————作者:孙泽宇;王改便;孙凡;
摘要:以降低账面杠杆率为表现的杠杆操纵不仅加剧了企业财务风险,还助长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以2018年国地税合并作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这一重要税制改革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地税合并显著抑制了企业杠杆操纵,同时抑制了表外负债和名股实债这两种主要的杠杆操纵方式,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与增加商业信用获取是两个可能的影响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国地税合并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在...
中国省级审计机关内部组织结构及其变迁的基本特征和理论逻辑————作者:郑石桥;李媛媛;
摘要:审计机关内部组织结构是审计工作效率效果的基础,也决定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以省级审计机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部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变迁的理论逻辑。基于核心知识需求,按审计客体设置审计业务部门,要求审计全流程的各项职能都应该由审计业务部门来履行。但是,基于审计风险防范和审计效率提升的目的,实际上对某些审计职能进行了横向分割,将这些审计职能的履行从审计业务部门分离出来,设立专门的审计职能部门,其余的审...
中美跨境会计审计监管冲突:两次危机、深层逻辑与调和路径————作者:李文文;韩洪灵;陈汉文;
摘要:中美跨境会计审计监管冲突能否实质性解决,不仅关乎中概股企业长远健康发展,还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以及全球资本市场进一步融合具有重要影响。遵循“两次危机—深层逻辑—调和路径”这一逻辑主线,探讨中美跨境会计审计冲突问题的深层根源与监管应对。两次中概股危机经历了从“监管规制差异”到“监管冲突政治化”的演化,折射出中美跨境会计审计监管冲突的深层逻辑在于国家主权、数据安全、监管模式与跨境执法权限方面的分歧,据此...
被审计单位数字并购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作者:李明;王卫;左静静;
摘要:数字并购作为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获取的重要途径,具有数字革新价值与相应风险,并由此对审计工作产生影响。选取2009—2022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以审计费用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并购如何影响审计工作与定价决策。研究发现,被审计单位数字并购显著提升审计费用,在考虑内生性与稳健性问题后依然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并购行为会显著增加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师会相应增加审计...
进一步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和发展————作者:秦荣生;
摘要:我国内部审计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审计监督力量。但是,我国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现实的挑战,存在内部审计工作未能完全落到实处、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未能有效拓展、内部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作用难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技术相对落后、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内部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尚未有效建立等问题。面对挑战,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精神...
产融结合退出如何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作者:曹智铭;牛彪;
摘要: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产融结合退出成为资本市场中的新现象。基于2011—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产融结合退出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融结合退出可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发现,产融结合退出通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抑制管理层短视、降低财务风险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大规模和国有、高科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以及技术市场水平高的企业中,产融结合退出对数字化转型...
企业未来产业布局与审计定价————作者:杨德明;卫晓明;
摘要:未来产业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和重要载体,也是其深化与实践的平台。通过构建企业未来产业布局指标,以202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企业未来产业布局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未来产业布局会显著提高审计定价。机制探索发现,未来产业布局通过审计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审计师努力三条路径影响审计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未来产业布局与审计定价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产学研合...
ESG评级能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吗?——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作者:李志辉;魏斌;陈海龙;
摘要:以2011—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资金占用和关联交易两个角度实证检验ESG评级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能够显著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评级不仅可以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激励内部信息披露和吸引分析师关注)、强化中小股东退出威胁等渠道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还能够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来抑制资金占用类掏空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高质量法...
盈利性导向下分类改革对商业类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作者:袁晓玲;王恒旭;赵锴;
摘要: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剖析分类改革政策对商业类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基于外部环境与企业属性的差异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分类改革政策显著提高了商业类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分类改革政策通过减轻政策性负担、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升混合所有制程度等提升了商业类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从外部环境来看,相较于内陆地区,分类改革对沿海地区商业类国...
“洗大澡”对审计定价的影响————作者:查研;李明辉;
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向下盈余管理行为,“洗大澡”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那么,审计师如何看待客户的“洗大澡”行为?利用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7—2022年数据,考察“洗大澡”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洗大澡”行为与审计费用呈显著正向关系。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公司“洗大澡”会提高客户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经营风险、监管风险及审计延迟,从而促使审计师增加审计投入及/或收取风险溢价。异质性分析发...
论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作者:董必荣;徐志耀;陈汉文;
摘要:加快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回答审计领域“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的必然要求。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中国自主与中国特色、体系完整与逻辑自洽、源自实践与服务实践、自信开放与引领国际”发展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归依...
ESG评级分歧与股价崩盘风险:噪音效应还是信息效应?————作者:邵艳;张广冬;张园园;
摘要: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ESG评级分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能够显著降低公司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支持ESG分歧的“信息效应”而非“噪音效应”。机制检验发现,公司信息透明度越低,ESG评级分歧的“信息效应”越强,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传递多维度信息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ESG评级分歧能够激发投资者的主观能动性,投资者会主动进行信息搜寻,对上市公司的...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否抑制企业“漂绿”行为?——基于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的证据————作者:陈建宇;沈娇;蔡闫东;
摘要:“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漂绿”行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利用2013—2020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漂绿”行为,提升绿色创新效率水平;机制分析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并获取市场信任,同时驱动企业落实社会责任发挥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所处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较低、关键审计事项...
新时代审计法治思维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运用————作者:郑国洪;赵磊磊;
摘要:现代审计制度建设和审计理论研究亟须重视法治思维的引入和运用,尤其是在国家审计领域。新时代背景下,审计法治思维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特征,可以从国家审计的政治逻辑、文化意义和改革范式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作为审计法治思维的重要方面,“法治改革观”要求妥善处理审计改革与审计法治之关系,将重要的审计改革事项纳入法治轨道。根据这一要求,数字化时代“算法审计”“数据安全审计”的兴起和数字化审计新模式的形成,应...
地方政府债务、政府审计效能与共同富裕————作者:高绍福;王文博;吕佳宁;
摘要:以2014—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具有复杂影响。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的总体水平和发展性维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共同富裕共享性维度和可持续性维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审计效能可以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发展性维度的负向影响,有效增强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维度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可以通过降低区域创新水平...
审计师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对审计调整的影响————作者:周楷唐;汤依依;
摘要:运用我国独特的审计调整数据,研究了审计师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审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表后续被重述)对审计调整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相较于未经历过第二类重述错误的审计师,经历过此类错误的审计师在后续的审计中进行审计调整的可能性更高。机制检验发现,当审计师经历第二类重述错误时的审计客户重要性越高、客户流失越多、具有行业专长以及存在同行业知识迁移时,审计师的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对审计调整影响越显著...
交易所问询与业绩承诺实现:风险警示还是有效监管?————作者:周绍妮;周之恬;杜其岳;王中超;
摘要:基于2014—2022年业绩承诺实现情况与交易所问询相匹配的数据,探究交易所问询对并购业绩承诺的监管效果,发现交易所针对并购业绩承诺的问询虽然暂未实现有效监管,但针对前期业绩承诺事件的问询能对本次业绩承诺产生跨期风险警示作用。进一步地,外部市场能够接收到交易所问询函的风险警示信号,前期业绩承诺被问询的次数越多,外部市场对本次并购事件首次公告的反应越消极。此外,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高声誉财务顾问...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省级《华北金融》
- 省级《东方企业家》
- 北大核心《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 省级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 北大核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 省级《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 国家级税收与企业
- 国家级玩具世界杂志
- 省级中大管理研究
- 北大核心《投资研究》
- 省级港口装卸
- 省级《城市管理与科技》
- 国家级财经界
- 北大核心《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 南大核心经济体制改革
- 省级《北方经贸》
- 省级《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 国家级新疆金融
- 北大核心经济科学
- 国家级中国工会财会
- 国家级《中国农垦经济》
- 省级上海水务
- 北大核心《农业经济》
- 北大核心《中国注册会计师》
- 省级湖南地税
- 省级辽宁财税
- 省级《乡镇经济》
- 省级《西藏旅游》
- 国家级《中国纺织经济》
- 北大核心《财会研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