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评论》河南省经济期刊征稿,创刊于2013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经济类学术期刊,2013年正式出刊(双月刊)。本刊由1985年创刊的《企业活力》改刊而来,办刊宗旨:创新区域经济理论,服务区域经济实践,探析区域经济政策,总结区域发展经验。编委会:本刊编委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长金碚研究员;本刊主编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喻新安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研究员。荣获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2)。
区域经济评论杂志栏目设置
经营探索、经营谋略、经营观察、经营诊所、营销企划、营销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
区域经济评论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简介
1.《区域经济评论》论文内容要求理论和学术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论文篇幅一般为6000字以上。
2.《区域经济评论》文稿内容格式包括:中英文篇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若文章有资助背景,请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含代号)。
3.《区域经济评论》来稿一般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发送,通过邮局投寄也可。发送电子邮件时,请将文稿以附件形式发送,文件格式以word.doc文档为佳。文中如有插图或照片请提供电子文件。
阅读推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月刊)1980年创刊,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性学术经济期刊。本刊是面向生产和科研的学术性刊物。主要介绍国内、国外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发展方向,交流产业结构、宏观、微观方面的学术研究和工作经验,她融入了世界、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一本提供学术咨询和工作指导的刊物。荣获中文核心期刊(2008)、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区域经济评论最新期刊目录
区域创新网络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应研究————作者:何雄浪;李月书;
摘要:基于2006—2022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面板数据回归和空间面板回归等方法探究区域创新网络特征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之间已形成完整、稳定且“核心—边缘”结构明显的创新关联网络,但其网络扩张性较弱,城市的新质生产力水平逐年提高且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度数中心性和网络稳定性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显著为正,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
区域创新资源集聚:测算、网络结构特征与国际比较研究————作者:赵成伟;李文雅;陈红其;孙继红;
摘要: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整合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创新资源集聚可以产生规模效应、知识溢出和协同创新。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创新资源集聚与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可以发现,中国创新资源集聚总体呈现波动式上升的时空演化特征,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领先,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经济欠发达省份则呈现显著的“省会效应”;创新资源集聚与创新网络结构展现出协同演化特征,随着集聚程度的提...
都市圈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制约与路径————作者:陈润羊;王洋洋;
摘要:以都市圈为空间单位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黄河流域都市圈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持续提升,核心城市整体功能不断增强,公共服务共享水平不断提升,既是黄河流域重要的产业集聚区,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适宜空间单元。然而,都市圈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产业与空间分离、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扁平化、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尚不合理、市场化水平相对滞后以及核心城市营商环境建设水...
县域现代化进程中的数字经济赋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作者:崔理想;
摘要:县域现代化目标导向下数字经济赋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旨在以县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础,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县域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空间、人口等关键维度高质量融合发展,进而促进县域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和携手迈向共同富裕的县域现代化。实践中,应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把握主要阶段和关键维度,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既保障实践过程和预期目标实现“1+1>2”效应,也实现整体和局部的辩证统一,以期加快取得城乡融合...
信息文明时代区域经济格局的重塑:理论机理与对策建议————作者:刘军辉;张古;
摘要: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叠加效应催生了信息文明时代,不仅提升了劳动生产率,还重塑了时空关系,促使“距离暴政”向“距离死亡”转变,对空间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以此为背景,将信息化对劳动生产率、商品交易成本和知识溢出水平的影响纳入空间局部溢出模型,建立起具有信息化特征的空间经济模型,系统地剖析信息化对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引发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强化优势地区的优势,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
新时期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技术创新制约与对策————作者:杨阔;边俊杰;吴玥昀;
摘要: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的中国制造业,应在生产效率提升和价值链攀升上实现快速升级,以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新时期的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外部市场环境恶化和内部发展阶段转换的双重不利因素,内部技术创新更加成为推动制造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最关键因素。然而,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系数却呈现明显的阶段下降,制约了制造业升级。为了及时化解技术创新制约,应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结合需求侧结构...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评价及推进建议————作者:曹静;狄蓉;
摘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实现“双循环”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采用中国国际消费中心试点城市与发达国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截面数据,从国际化水平、消费水平、交通通达性三个方面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强化消费产业支撑度;对标发达国家城市能级标准,发挥消费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断创新消费业态、消费场景和消费模式,促进更...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群韧性提升的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作者:孙祥栋;罗晟;程立燕;
摘要: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国家空间治理的关键单元,其韧性水平直接关系到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城市群韧性是对个体城市协同互联形成的城市群整体韧性的综合考量,包括经济韧性、生态韧性、工程韧性和治理韧性四个维度。目前,我国城市群韧性建设存在空间差异较大、体系协同不足的发展困境。而数字经济在资源优化配置、智能决策支持和跨区域协同治理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能够从经济韧性、生态韧性、工程韧...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作者:施晓丽;阳光;
摘要: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是响应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积极举措,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1—2022年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梳理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历程,对城市经济韧性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发展迅速,逐步覆盖大部分省市;城市经济韧性总体水平上升,但城市经济韧性差距扩大;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显著增强了城市经...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内在机理与实证分析————作者:栗洪伟;
摘要:基于2007—2022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用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实证分析创新要素集聚视角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显著增强新质生产力,且该结论通过工具变量法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人才创新要素集聚、技术创新要素集聚及资本创新要素集聚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赋能新...
中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实施提升战略的路径研究————作者:聂新伟;
摘要: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是新征程上推进改革开放纵深发展、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的重要战略举措。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中部四省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中部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在总体方案的引领下,建设实践蓬勃展开,制度创新成果不断丰富,集聚要素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中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但应看到,中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五方面问题挑战:对外开放能级位势依然较低,自贸试验区片区...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绿色工业化:进展、问题与对策————作者:张彦淑;叶堂林;刘华桢;
摘要:当前,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工业全领域全过程的普遍要求,绿色工业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的绿色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传统工业绿色化水平全面提升,新型绿色工业发展持续向好,但在绿色智能制造发展、绿色技术发展储备、能源结构优化、数实融合发展等方面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困难和挑战。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应加快推动制...
数字经济发展与环境绩效提升: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作者:杨志才;谢妞;
摘要:数字经济具有绿色化、多元化、共享化的特征,对于助力经济发展模式的绿色化转型和环境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数字经济提升环境绩效的理论基础上,采用2011—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环境绩效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数字经济通过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政府监管治理三个作用机制显著提升环境绩效。从时间上看,2015年之后,数字经济...
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网络赋能区域创新发展:作用机制、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作者:宋昌耀;李国平;姚雨辰;
摘要:政府引导基金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有力工具,应从开放、动态、系统的视角审视政府引导基金的区域创新效应,重点关注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网络。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网络赋能区域创新发展,涉及规模视角下的融资支持机制、资源整合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开放视角下的返投赋能机制、信息传递机制、要素流动机制,动态视角下的选择效应机制、收益递增机制,系统视角下的环境优化机制、标识效应机制。然而,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网络在赋能区域创新发...
“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展及“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重大任务————作者:卢伟;李沛霖;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差距扩大趋势总体趋缓,区域人口聚散格局加快重塑,区域创新格局极化态势明显,区域开放格局不断优化。“十五五”时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新型城镇化等战略举措深入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
创新扩散视角下的中国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制度建设————作者:王豪;张帆;杨多多;张峰;
摘要: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创新扩散的引领与推动作用,加强复制推广制度建设是关键。当前全国范围内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果的复制推广工作虽取得了成绩,但制度化建设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存在责任主体权责不清、程序性规则缺失、评估考核和激励容错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未来需要从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提升领导体制与工作体系的科学化运作水平、突出制度性约束与机制化奖励...
数智技术赋能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区域差距————作者:王娟娟;
摘要: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数智技术正在各领域全面普及。通过对2013—2023年数智技术赋能商品流通一体化情况的分析发现,数智技术赋能商贸流通一体化的作用体系是相对独立的,这是数字经济时代商贸流通一体化存在多元化渠道和标准的前提。人工智能赋能商贸流通一体化的效应显著大于物联网,加载数智技术的数字经济赋能商贸流通的效应更为明显,数智技术赋能商贸流通一体化的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差距。立足实际,以技术一体化推进商贸...
低碳全球化下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演变趋势及调控优化策略————作者:韩梦瑶;孙紫荻;
摘要:在低碳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现阶段的出口结构仍然以高碳行业为主,其进出口隐含碳排放不容忽视,合理优化贸易布局是中国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及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结合全球贸易隐含碳研究结果,力求刻画全球贸易隐含碳时空演变格局,对比不同情景下中国隐含碳转移的趋势差异,解析不同情景下中国高碳行业的贸易风险,主要结论如下:全球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印度、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研究————作者:张英卓;苗长虹;
摘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增长的必要前提。采用2000—2022年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和各类金融资产存量数据,建立经济虚拟化水平的测度指标,并应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全国和省域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全国整体的耦合波动错位且协调水平较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协调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东部沿海地区高,中部、西部地区较低,并且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有扩大的...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粮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作者:蔡森;郑文辉;
摘要: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水资源是黄河流域最大刚性约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提出5周年之际,研究测度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粮食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2000—2021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构建水资源利用与粮食产业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度黄河流域“水—粮”协同发展时空变化特征,可以发现:2000—2021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粮食产业协同性呈上升趋...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省级智富时代
- 国家级《国际商务财会》
- 省级旅游时代杂志
- 北大核心建筑经济
- 省级武汉商务
- 省级《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省级中国棉麻产业经济研究
- 省级高教与经济
- 北大核心《国际经济合作》
- 国家级《中国税务》
- 南大核心数理统计与管理
- 省级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国家级《金融博览》
- 省级《大众投资指南》
- 省级人才资源开发
- 北大核心《对外经贸实务》
- 省级《城市管理与科技》
- 省级《连锁与特许》
- 北大核心浙江统计
- 省级沿海经贸
- 省级《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 国家级《行政管理改革》
- 国家级山西财税
- 国家级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 省级《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省级《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商周刊》
- 省级《大陆桥视野》
- 省级情报工程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