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经济》核心经济科学期刊投稿,曾用刊名:江西金融研究,1980年创刊,坚持“立足金融,面向经济,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致力于及时准确地宣传党和国家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普及和宣传经济金融知识,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探索新时期经济金融理论,为繁荣江西金融文化事业,提高队伍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
金融与经济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2000-2011年连续4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3、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4、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62;总被引频次:1088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812;综合影响因子:0.333
5、金融与经济杂志荣誉:
2000、2004、2008年连续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称号
2004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期刊
金融与经济栏目设置
热点透视、学术探讨、资本市场、硕博论坛、经营管理、调查与思考、保险工作研究。
金融与经济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阅读推荐:新疆金融
《新疆金融》以遵宁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为宗旨,遵守社会遵循时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加强与社会科研队伍的协作,为繁荣新疆金融专业,促进新疆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声经济,实现文化教育义现代化贡献力量。获奖情况:2005年新疆期刊最佳编辑、装帧设计奖。
金融与经济最新期刊目录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否抑制企业金融化:基于融资约束与委托代理视角————作者:刘兴华;李文圳;
摘要:作为新审计准则改革重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和治理环境,对于防范化解企业“脱实向虚”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7—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研究样本,探讨了关键审计事项对企业金融化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有效遏制企业金融化趋势,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推动企业由金融投资回归实体经营。进一步分析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文本量和可读性的提高,以及与其他企业或自...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如何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者:姚璐;
摘要:基于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背景,将数据交易平台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2007—2022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宏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以检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有利于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要素配置效率来驱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检验表明,...
数据资产信息披露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作者:刘欣;张馨之;
摘要: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数据资产已成为能够体现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基于2010—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资产信息披露能够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资产信息披露通过缓解委托代理成本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外部关注度较高、融资约束较低时,...
管理层宏观经济认知与企业探索式创新————作者:明娟;廖楷贤;
摘要:将研究维度拓展至企业的异质性创新行为,探讨管理层宏观经济认知如何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创新。研究发现,增强管理层宏观经济认知有助于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提升风险承受能力、加强行业间联系,并优化内部治理水平,从而显著促进企业开展探索性创新。此外,当企业面临较为严峻的外部生存环境、掌握信息较少且调整效率较低时,管理层的宏观经济认知对企业探索性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企业的探索性创新行为有助于...
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劳动力错配的影响研究————作者:谢玉梅;陈沙沙;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为解决长期困扰乡村振兴的人才短缺问题、促进城乡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提供重要契机。基于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出数字乡村建设和城乡劳动力错配水平,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劳动力错配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显著缓解城乡劳动力错配。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数字鸿沟水平较低、城乡人力资本差距较小和低城镇化率等地区的城乡劳动力错配的缓解作用更...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溢出与供应商投资效率————作者:韩忠雪;侯林;
摘要:通过匹配A股上市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的供应链溢出作用能够显著提高供应商投资效率,且对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均具有缓解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高供应链信息透明度和增强供应链韧性提高供应商投资效率。异质性检验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投资效率的影响在供应商市场地位、数字化转型差距和市场环境不同的样本中存在...
森林碳汇数字化管理水平区域差异与分布动态————作者:宋丽婷;王佳吉;
摘要:森林碳汇数字化管理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工具,通过林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其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是绿色发展重要一环。基于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森林碳汇数字化管理的内涵出发,构建涵盖管理基础、管理投入、管理应用、管理成效4个准则层和1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31个省份及四大区域的森林碳汇数字化管理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探究森...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据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制度之构建————作者:付琪琪;
摘要:数据知识产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新类型,满足具有经济价值以及可转让性特征,因此其可作为质押融资标的。数据知识产权的质押登记问题是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目前试点地方出台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办法并未对该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只要是合法收集、经过加工处理、具有经济价值并由持有者实施有效管理措施的数据均可以作为质押登记的客体。数据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应采取登记生效主义,有助于维持知识产权质押登记规则之...
中资银行国际化如何影响企业出口竞争力————作者:管弋铭;范从来;
摘要: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是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必经之路。选取2014—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旨在探讨中资银行国际化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资银行国际化能够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法、替换核心变量指标等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保持不变。机制分析表明,企业创新在中资银行国际化与企业出口竞争力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尤其是在创新质量...
投资者人格特质、在线互助与证券价格波动————作者:唐敏;张泽滈;
摘要:以金融市场环境为基本情境,考虑投资者人格特质、知识和信息对投资决策和行为的实际影响,深入考察了投资者人格特质与投资行为的关系,并借助一般均衡模型讨论了投资者观点分歧对证券价格的影响。研究认为,证券价格的形成过程可以视为是异质主体汇聚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人格特质的差别会使得投资者在搜寻信息、理解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进而影响投资行为和市场价格形成;投资者利用专业性在线社群进行的...
次贷危机后美国期货和衍生品监管改革启示————作者:王炜炫;
摘要:次贷危机中,监管者缺位和被监管者非理性投资成为美国期货和衍生品行业的监管痛点。危机发生后,美国决定重塑金融监管格局,其中期货和衍生品行业的监管改革尤为彻底,主要包括正式将场外衍生品纳入监管范畴、厘清SEC和CFTC之间的管辖争议、明确跨境交易的域外监管规则和落实投资者保护机制。目前中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方兴未艾,在构建金融监管框架时,应以次贷危机为鉴,强调金融工具和实体经济的协同效应、运用“宏观审慎...
耐心资本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者:强国令;郏盼盼;冯萧;
摘要:选取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耐心资本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耐心资本的注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耐心资本能够缓解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具体表现为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升创新水平,进而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市场竞争程度低以及未持有银行股份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显...
大数据应用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作者:刘鑫;周开君;王海峰;
摘要:数智化时代,大数据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以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具体探讨了大数据应用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数据运用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进而赋能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该研究结论经过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增大市场份额以及助推企业绿色创新是大数据应用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异质...
气候转型风险、信贷资产配置和银行绩效————作者:李鹏;刘辉亮;秦新辉;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低碳转型深入推进,气候转型风险日益成为银行绩效管理的重要挑战。基于A股上市企业数据,测算中国银行气候转型风险,实证分析气候转型风险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转型风险会对银行绩效产生抑制作用,且气候转型风险越大,银行绩效表现越差;气候转型风险通过降低信贷存量、减少信贷增量和削减特定行业信贷,影响银行信贷资产配置,进而抑制银行绩效;银行ESG信息披露的强化和气候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能够...
东道国数字经济发展与中国数字型跨国公司海外并购区位选择————作者:黄荣斌;梁刘震;
摘要: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型跨国公司海外并购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发生了深刻变化。基于中国数字型跨国公司2011—2022年海外并购数据,探究了东道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数字型跨国公司海外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型跨国公司进行海外并购时更偏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道国;第二,相较于东道国基础设施与市场规模,数字经济创新水平是影响数字型跨国公司海外并购更为关键的要素;第三,轻资产化程度高、无海外并购经验...
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态势、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作者:尚航飞;黎金定;
摘要:个人贷款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满足居民金融需求、促进消费升级与经济回稳的重要工具,其高质量发展对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至关重要。基于2011—2024年中国银行业个人贷款数据,结合国有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的实践案例,从总量变化、期限结构、产品投向、投放主体等维度系统分析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态势。研究发现:个人贷款增速从高位回落,业务重心逐步转向存量博弈;中长期贷款占比攀升但增速趋缓,短期贷款补位作用凸显;经...
绿色信贷赋能产业链韧性研究————作者:李程;史一潇;
摘要:绿色信贷将绿色发展理念与金融产品结合,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影响各产业绿色创新进程、清洁转型及产业结构,作用于产业链韧性建设。基于2005—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揭示绿色信贷实施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并探讨绿色信贷与产业链韧性关系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可显著提升产业链韧性,且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发现,绿色信贷...
技术并购何以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作者:陈晔婷;刘金涛;黄曾媛;
摘要:发展企业新质生产力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技术并购作为研发资源再配置的有效方式,是推动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的基本载体,在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技术并购能否成为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呢?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企业新质生产力指数,从公司技术并购事件切入探讨技术并购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企业内部研发网络重构和优化要素配置效率是技术并购...
数据资产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作者:杨开元;罗钰宁;
摘要:数据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其创新性配置是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度量企业的数据资产化水平,实证检验了数据资产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据资产化有效赋能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数据资产化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与...
科技金融政策何以赋能城市数字技术创新————作者:李晓龙;张琼月;
摘要: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5—2022年中国277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政策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能够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产生显著促进作用;科技金融政策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政府科技支出占比以及加快科技人才集聚等途径实现。进一步检验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国家级现代商业
- 国家级互联网经济
- 国家级新疆石油天然气杂志
- 南大核心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 国家级农业发展与金融
- 国家级管理学家(学术版)
- 省级《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 省级今商圈
- 省级辽宁财税
- 北大核心 事业财会
- 国家级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
- 省级南方企业家
- 国家级广西商业经济
- 省级《环渤海经济瞭望》
- 省级江苏市场经济
- 国家级《物流科技》
- 省级经济与社会发展
- 国家级《施工企业管理》
- 省级建筑与装饰
- 省级现代交通管理
- 省级《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品牌》
- 国家级《新前程》
- 省级《景德镇学院学报》
- 国家级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北大核心审计与经济研究
- 省级消费导刊
- 国家级《中国质量》
- 省级《吉林金融研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