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规划》职称论文发表期刊,创刊于1991年,由上海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主办。本刊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坚持学术性与科普性相结合,立足于上海城市规划和建设,总结上海市规划工作经验,推动城市规划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介绍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普及规划专业知识,促进规划工作的创新和提高。荣获中国工程咨询行业十佳报刊。
期刊栏目:
大师之言、城市研究、城市季风、规划实践、科研档案、规划在线、海外传真
期刊收录: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上海城市规划》文稿字数请控制在6,000字以内,图表按顺序标出编号和图表名。来稿请附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其中,摘要约2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参考文献在文后按顺序编码制列出,并在文内引文处用方括号予以标明。
2.来稿统一格式,章节编写如下例:1;1.1;1.1.1;(1)
3.若为翻译稿件,请译者自行解决版权问题。
4.《上海城市规划》来稿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的译文请作者译妥后随文章寄来。
5.稿件请注明所有作者(一般不超过3个)的姓名、最高学历、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科研状况),详细通讯地址(含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和电子邮箱。
阅读推荐:城市公用事业
《城市公用事业》城市管理期刊发表,1987年创刊,是关城市公用事业综合性的刊物。《城市公用事业》主要介绍国内外城市交通、城市燃气、城市给排水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经营成果、信息动态、科技文摘等内容。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上海城市规划》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上海城市规划》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上海城市规划最新期刊目录
卷首语————作者:袁媛;
摘要:<正>随着中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不断提升。“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仅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聚焦点。在规划领域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既要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升级化等新趋势相适应,又要能更好地促进社会赋能、加强社会(社区)治理,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实现。民生领域的规划创新成为新时期规划研究...
政府引导下城中村公共产品内生性供给模式的研究——以东莞Y村为例————作者:郝云庆;石建业;刘怀宽;刘俊宇;
摘要:政府、市场、社会是城中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主体。受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影响,学界提出政府、市场、村集体、外来人口共同参与的多主体供给模式,但是主体间如何相互作用,能够实现公共产品供给运营的效益最大化,还需要更多的探讨和思考。对东莞城中村——Y村的研究,提出一种政府引导下村集体“内生性”供给模式:(1)政府通过规划引导、社会需求调查,按需供给公共产品,保证公共产品供给的合理性、科学性,供给的产品类型、规...
阿姆斯特丹蓝绿屋顶项目对我国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协作治理的启示————作者:潘泽强;张佳蕾;袁媛;
摘要: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洪涝风险管理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不同于美国、英国等国家强调个人责任的策略,荷兰与我国类似,强调政府主导应对城市洪涝灾害。近年来,荷兰地方政府通过与非政府主体协作,有效地防御了社区尺度的城市洪涝,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首先介绍规划与复杂性的相互依存视角,通过政策与文献分析,梳理了荷兰洪涝风险管理政策与规划建设演变,以阿姆斯特丹的“RESILIO”(Resil...
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供需匹配质量精准评价————作者:陈君南;晏龙旭;王德;张尚武;冯高尚;吴菁妍;
摘要:基于需求人群分布评价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的供需匹配质量,能够更精准地指导社区生活圈规划与完善。提出一套需求人群空间分布识别和设施服务水平评价的方法,采用手机数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识别各类需求人群的空间分布,采用POI数据测度相应设施分布,结合可达性分析开展设施供需匹配质量的精准评价。围绕《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工作导引》规定的5大类设施,首先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进行总体评价。其次...
“人口—土地”二元视角下北京城中村识别及更新策略研究————作者:林俊彤;梁思思;王崇烈;游鸿;黄睿;
摘要:城中村识别与特征研究是实现精细化和差异化更新治理的前提与基础。基于“人口—土地”二元结构视角,对北京市域范围内城中村进行识别分析,其空间呈现绕中心城区环状分布,与交通、绿化、产业紧密相关的特征;居民呈现外来性、年青性、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口特征;公共服务呈现餐饮购物等小型设施密集的分布特征。基于识别与特征关联,进一步探讨了城中村改造更新的潜力。“人—地”的二元结构视角可以实现城中村动态特征的捕捉识别,...
完整社区规划建设的关键问题及其创新性实践——以大冶市为例————作者:刘合林;黄玉霖;余春洪;谢来荣;
摘要:完整社区规划建设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当前完整社区的规划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研究多聚焦于规划建设理念与物质空间要素配置的探索,对实际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探讨尚显不足。基于此,通过梳理完整社区规划建设发展历程,认为存在完整社区单元空间边界界定不清、配套设施所指涉的范围过小、参与主体的范围与权责模糊、资金筹措及空间收益机制不完善等4个关键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上海老城厢城市更新规划:难题、创新思路和举措——以露香园项目实践为例————作者:陈锋;汝静静;宣兆广;丛楷昕;
摘要:聚焦上海老城厢,探讨其在更新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挑战,尤其关注历史建筑保护与空间改造、商业活动转型及政策法规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难题与创新应对。以露香园项目为例,旨在揭示更新规划实践是如何在维护“历史文化延续性”与促进“现代宜居创新”这一对看似相互冲突的目标之间寻找平衡的路径。旨在为老城厢及其他类似历史文化保护区域的城市更新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以促进城市空间的综合性与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增值与文化传...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侨乡传统村落可持续保护传承路径与实践——以中山市为例————作者:唐劼;周俭;
摘要:侨乡传统村落是我国地域传统村落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如何在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实现侨乡传统村落的可持续保护传承,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参与式观察、抽样问卷调研、抽样深度访谈及综合文本分析等)、软件模拟(Context Capture)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转型要求、现实困境及侨乡传统村落保护的症结难点的基础上,从时间—空间—社会3个层面构建了侨乡传统村落的可持续保...
存量空间治理视角下城市更新行动计划机制创新探索——以广州市为例————作者:冯萱;黄文灏;
摘要:理解增量、存量空间开发与治理模式的内涵差异,构建存量空间治理思维,是有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关键。存量空间时代下城市建设面临价值目标导向、利益分配机制和公共管理方式3大转型。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作为推进更新实施的工具,是落实城市发展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兑现多元价值、协调多方利益、实现社会治理的关键平台。结合广东省广州市实践,从计划编制主要内容、多元主体协同编制机制、“考核—反馈—优化”...
基于中心城市——腹地关系视角的城市地位提升分析框架及应用——以沈阳市为例————作者:王德;胡杨;张扬帆;谭文垦;晏龙旭;
摘要: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心城市与周边腹地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凸显,正确把握二者关系对于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基于中心城市—腹地关系视角,构建城市地位提升的分析框架,包括腹地格局识别、腹地类型划分、腹地资源潜力评估等内容。该框架旨在超越传统规划中的行政边界约束,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腹地之间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引领区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以沈阳市为例,发现其在辽宁省内已形成较为稳定的...
社区户外实体与社会环境对老年人行为的影响分析——以哈尔滨主城区为例————作者:陈云凤;李玲玲;
摘要:社区户外实体和社会环境的适老化更新成为构建“原居安老”社区的重要一环,综合考察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对老年人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活跃场所的延续和升级。论述社区户外实体环境及社会环境对行为影响的理论背景,并通过对哈尔滨主城区的社区户外空间的实地调研,针对围合街坊式、行列式、集中点式和混合式户外空间布局,分析社区户外实体与社会建成环境现状对老年人行为的影响趋势,进而建立社区户外实体与社会环境适老化更新目标,以期...
生活圈视角下家庭生活行为的特征及空间评价——以上海市为例————作者:朱玮;翟宝昕;
摘要:生活圈规划已成为均等配置公共资源、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既有研究多以个人视角研究生活圈,尚未考察生活圈与家庭生活行为的关系。面向生活圈规划应用,构建一套从认识家庭生活行为特征到评价家庭居住空间进而优化生活圈的方法。首先定义出行距离、频率和生活圈满足度3个家庭生活行为测度指标;其次构建分析家庭生活行为与生活圈设施配置关系的模型;最后形成生活圈视角下家庭居住空间的评价和生活圈优化方法。结合...
TOD地区连续步行网络的构建方法研究——日本港北新城的历史经验启示————作者:刘泉;李建智;杨怡楠;赖亚妮;
摘要:日本在1960年代—1990年代新城建设时期,轨道站点地区采用多个站点协同,构建广泛和完整的步行网络的方法,实施效果较为良好。以港北新城为例,剖析轨道站点地区连续步行网络的3个特点:一是采用人车平面分离模式;二是以步行专用路+绿道公园为步行空间载体;三是通过持续的统筹机构和民间协定保障步行空间网络的落地实施。相关经验可以总结为2方面:一是专用化,主干步行网络独立于车行干路网,以步行专用路和绿道公园...
“重建得更好”理念下灾后重建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作者:沈一凡;施益军;徐丽华;冯矛;陆张维;汤俊卿;
摘要:在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加剧的大背景下,灾害频发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灾后重建工作愈发受到重视,“重建得更好”作为国际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概念和指导方针,近年来已逐渐成为热点议题。结合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基于“重建得更好”理念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归纳其经验,总结提出“重建得更好”理念下建成环境重建、经济产业重建及社会系统重建的灾后重建模式。通过探讨各国灾后恢复重建的方法要点,对我国灾后恢复重建提...
海外传真
摘要:<正>巴黎市议会审议通过《生物气候地方城市规划》2024年11月20日,巴黎市议会批准了《生物气候地方城市规划》(le plan local d'urbanisme bioclimatique,PLUb)(以下简称“《规划》”)。巴黎地方城市规划相当于我国的街区级控制性详细规划。与2006年制定的上一版地方城市规划不同,本次规划强调“生物气候”(bioclimatique)导向,强调利用场地和环境...
《上海城市规划》2024年总目次(总第174—179期)
摘要:<正>~
《上海城市规划》征稿启事
摘要:<正>《上海城市规划》是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管、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科技类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立足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与大都市规划实践创新,刊登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的原创性研究报告、案例、综述和信息等。一、稿件要求1.文章要求主题突出、观点明确、结构完整、逻辑合理、术语规范、文字精炼、数据可靠,字数控制在6 000—...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正>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上规院”)创建于1957年,是国内成立最早、规划技术力量最为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与战略咨询单位之一。建院60余年以来,上规院始终秉承“精心规划,惠泽千秋”的理念,站在城乡规划学科和规划资源事业发展的前沿,积极投入到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发展的伟大实践和进程中,广泛加强与国内外规划机构和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上规院将“博学、求真、创新、笃实”的精神寓于为全社会...
国土空间资源紧约束条件下上海市域铁路选线规划研究————作者:潘茂林;张天畅;殷桂芬;
摘要:市域铁路是服务上海大都市圈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土空间资源紧约束条件下,聚焦市域铁路选线规划策略、全要素资源统筹和车辆基地选址及综合开发策略等3方面内容。首先,从节点互联互通、设站密度、站点选址和规划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市域铁路选线规划策略。其次,基于控制性要素、基础设施廊道要素和自然资源要素等提出全要素资源统筹策略。最后,重点研究车辆基地周边站点选址和车辆基地选址及综合开发等相关内容。通...
上海新城建设的现实挑战、发展模式与实施策略探讨——以奉贤新城为例————作者:唐诗雨;
摘要:基于上海新城建设的背景和新形势下面临的主要瓶颈及挑战,剖析五个新城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主导产业发展、内在发展动力、人力资源和人口发展规模等问题。对上海新城建设的理念和发展模式进行辨析,提出要从城市发展的本质出发,以建成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为目标,以紧凑型城市为发展方向。最后以奉贤新城为例,阐述了功能聚核、串珠成链、生态营造等新城建设策略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华东经济管理》
- 省级吉林农业C版
- 省级统计与信息杂志
- 省级国际商业技术
- 北大核心《上海经济研究》
- 国家级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 省级《企业标准化》
- 国家级经纪人
- 省级投资有道
- 省级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
- 省级税务纵横
- 北大核心财贸研究
- 南大核心金融经济学研究
- 省级新楼盘
- 国家级《中国中小企业》
- 北大核心《统计研究》
- 省级《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 省级天津商学院学报
- 国家级农银学刊
- 省级云南冶金经济分析
- 国家级统计与预测
- 省级当代经济
- 省级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国家级《中国集体经济》
- 国家级《中国统计》
- 学报《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国家级四川财政
- 省级生产力研究
- 国家级《商业文化》
- 省级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