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2-1719/F
国际标准刊号:1672-6049
主办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山东工商学院学报》经济学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原《南京经济学院学报》)(双月刊),原名《粮食经济研究》,是1983年创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1987年第5期起公开发行;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作为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动态、展示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是与学校办学定位、学科结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特色相吻合的。《学报》栏目坚持以“围绕学科优势、涵盖专业特长、兼顾教研领域”为指导思想,通过优化整合现有栏目,达到重点突出、包容量大、稳中有活、便于选优的目的。

  【办刊宗旨】

  坚持强理论高质量,体现本校学科建设特点,发表最新理论研究成果。

  【读者对象】

  经济理论研究人员、高等院校师生、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该刊出版以来,在社会上形成了较好的影响。1991年被评为“商业部高校优秀学报”,1992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列为“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1996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列为“经济类、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1997年起入选清华“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收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0年获学术期刊光盘版编排规范“优秀执行奖”。2004年12月被再次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江苏省优秀期刊,同时入选第二届江苏期刊方阵行列,2006年再次被评为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本刊辟有经济改革与发展、江苏经济、流通与贸易、农业经济、经营与管理、金融·财税·保险、财务与会计统计研究、IT与商务、公共管理、法学研究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负向涓滴效应: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恶化 刘志国,边魏魏 1-7

  2 货币超发还是输入通胀?———基于 MS-VAR 模型的视角 田 涛 8-14

  3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崔向阳,邱 旭 15-20+35

  4 吉林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制造业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李旭光 21-27

  5 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苏为例 李 杏,章 孺 28-35

  6 农户对新型农产品供应链认可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 159 户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赵 霞 36-42

  7 技术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以全雌化牙鲆苗种技术为例 张钰研,杨正勇 43-50

  8 美国近三十年粮食生产政策及启示 郭晓东 51-55

  9 养老保险资源的投入产出的效率评估: 来自中国 31 省市的数据 王增文,Antoinette Hetzler 56-62

  10 关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思考 李同帅 63-67

  1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决策机制研究 张正勇 68-74

  12 权益乘数驱动因素对估值影响的研究 胡晓明,滕 森 75-81

  13 我国小微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侯立军 82-86

  14 高管背景特征、社会网络与战略决策关系研究 金 丹 87-92

  15 论大学生艺术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为例 段伟伟 93-96

  16 人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路径 马红星 97-100

  上海期刊发表论文:中职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是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很多体育教师无法正确地适应新的要求,使体育课程的改革变得步履维艰。

  关键词:放得开,抓得住,活泼,严肃,理论,实践

  在户外上课,运用体育器材,这些都存在不可预知的因素。所以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在新课改的呼声下不能坐以待毙,但是也不能太过盲目。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我认为体育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城市智慧治理模式能否促进城市内涝灾害韧性提升?——基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作者:杨凯;刘丁蓉;孙仕;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系统应对内涝灾害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路径。基于2005—2022年我国14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讨城市智慧治理模式对城市内涝灾害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智慧治理模式对城市内涝灾害韧性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随着城市智慧治理模式的不断推进,该赋能效应呈稳步增强趋势,并在不同韧性维度、城市类型与城市发展特征等条件...

数字经济能否缓解企业金融资源错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作者:韩承斌;王智新;

摘要:随着中国政府数字经济版图的完善,数字技术成为提升资源配置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力量。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财务数据,结合“宽带中国”政策,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探讨了数字经济对金融错配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数字经济有效提升数据要素的生产价值,显著改善金融资源错配;第二,数字经济通过改进资本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和优化政策环境,加快了金融错配的纠正;第三,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

数字化转型与资本配置效率提升——基于公司治理的中介作用————作者:李文莲;左瑄;黄晓东;

摘要: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而数字化转型则是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实证模型检验数字化转型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路径。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资本配置效率,而公司治理水平在两者之间发挥了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在高管数字素养水平较高的企业、大规模...

资本市场开放能够降低企业周边碳排放吗?——基于沪深港通样本扩容的双重差分分析————作者:卢小祁;俞毛毛;

摘要:资本市场开放能够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在促进国内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是建设金融强国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以沪深港通制度的出台以及样本股分阶段扩容作为资本市场开放的外生冲击事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周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加入沪深港通样本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周边碳排放水平...

数字化转型是否有助于企业纾“困”?——基于供应链视角的考察————作者:聂国栋;刘梦瑶;周衍平;

摘要:数字化转型战略为防范和化解企业因宏观经济下滑而积聚的财务困境风险提供了契机。以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化解财务困境具有积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减少企业对供应链的依赖,从而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资源禀赋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市场竞争激烈、环境...

算法个性化定价的反垄断规制————作者:乔宝杰;张楷文;

摘要:平台经济中的算法个性化定价问题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褒贬不一。个性化定价的经济属性和经济效果较为复杂,但也是研究重点。算法个性化定价本质上是一个中性的定价策略,国内外的主流趋势是原则上允许其存在,除非其具有违法性。个性化定价算法可以通过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预估而产生一系列积极效果,同时,滥用个性化定价的算法技术也可能导致扭曲市场竞争的消极效果或者侵犯消费者利益的情况。另外,由于现阶段反垄断执法...

网络基础设施、时空动态效应与城市碳排放效率————作者:张跃;蔡朱丽;

摘要: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对城市碳排放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将“宽带中国”战略作为网络基础设施的代理变量纳入城市碳排放效率提升的分析框架,借助2007—2020年城际面板数据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网络基础设施能够提升城市碳排放效率,并且是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的;第二,网络基础设施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作用呈现随时间增长逐渐增强的特征,对邻近“宽...

数字产业融合如何驱动城市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来自“三网融合”的证据————作者:张益畅;郑酌基;李雪琴;韩先锋;

摘要:作为提升中国数字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数字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产业融合的关键支持。基于2005—2021年中国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借助“三网融合”的准自然实验,应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数字产业融合能否促进城市数字技术创新发展。结果发现,“三网融合”政策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城市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中介效应分析显示,“三网融合”政策发挥了人才集聚效应、创业激励效应、财政扶持效应,进而切实推动了城市数字技术...

新质生产力降低了农业碳排放强度吗?————作者:郭少华;

摘要:基于2012—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二次项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直接影响及其非线性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但其效应呈现倒U型关系,当新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后,碳排放强度开始反弹。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通过中介效应显著影响新质生产力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农力度、粮...

环保垂直改革与空气污染改善——基于地方产业转型的新证据————作者:孙兴;刘志铭;徐佳慧;

摘要:省以下环保垂直改革是垂直管理模式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延伸,是环境治理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为破除地方政府干预,维护地方环境利益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以2014—2020年28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环保垂直改革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保垂直改革显著降低了地方空气污染水平,并且政策效应具有长期性;机制分析显示,环保垂直改革通过结构调整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总目录

摘要:<正>~

董事对股东出资义务存在监管瑕疵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作者:邱睿;

摘要:公司资本是公司得以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股东出资是公司资本的唯一来源,因此作为公司受托人的董事应对股东出资负有监督义务。通过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发现,实践中仍然存在董事履行催缴义务的责任类型不明、判断标准缺失、责任承担方式不明等诸多监管瑕疵,应进一步明确董事应对公司承担的责任类型、确定董事违反催缴出资义务的相应责任并应用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以期为完善该制度提供参考

“价值-选拔-培养-保障”视角下党政人才后备军的管理优化——以江苏省名校优生政策为例————作者:朱萌;关信平;

摘要:党政干部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后备人才的选拔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选调生和人才引进是两种主流的党政后备人才招录方式,并不拘囿于传统的公务员招考模式。对选调生和人才引进政策进行整合分析,既有助于全面理解党的人才政策,也能为人才招录和培养提供一般性建议。江苏省名校优生政策在全国具有引领和示范性,但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困境。构建全过程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管理分析框架,以江苏省名校优生政策为例,对其实...

补贴能否提升中国先进制造业创新绩效: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作者:宋建;胡学萌;邵蔚;

摘要:提高先进制造业创新绩效是实现先进制造业优质高效发展的关键渠道,也是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借助2012—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先进制造业企业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评估政府补贴对中国先进制造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显著提升了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通过更换被解释变量、剔除异常样本、采用Tobit模型及工具变量检验等进行分析后,结果依旧稳健。机制分析表明,政府补贴通过激励企业...

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如何牵引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作者:李剑培;胡哲力;廖桂铭;李文秀;

摘要:在数字化浪潮中政策引擎如何引导企业开展数字技术创新仍缺乏有力的经验证据。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和地级及以上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数据,实证探究了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有利于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弱化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对企业数字技术...

碳交易市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绿色双元创新的中介效应————作者:龚军姣;邱旋;徐扬;

摘要:双碳目标下推动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式的高质量发展是重要议题。基于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碳交易市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绿色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碳交易市场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表明,碳交易市场通过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双元创新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且突破式绿色创新的中介作用要强于渐进式绿色创新。调节效应表明,市场竞争和法制保障正...

风险金融市场参与中的同群效应及其经济影响————作者:张永峰;雷建;路瑶;

摘要: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同群行为对居民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并讨论具体的作用机制和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同群行为对居民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证明在风险金融市场参与中存在明显的同群效应。特别是对于男性居民和城镇居民而言,风险金融市场中的同群效应表现更加突出。作用机制在于:同群行为能够缓解风险金融市场参与中的信息不对称,为居民提供非正规信贷支持,扭转居民的风险态度从而促进居...

金融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绩效————作者:刘琳;赵海旭;王洪伟;

摘要:利用2011—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且数字化转型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并且地区市...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作者:石虹;余少龙;

摘要:数字化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动能。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推动了企业绿色创新。经过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并且,这一推动作用在国有企业、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和重污染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媒体关注在这一实现路径中起到...

工业机器人应用、媒体关注与企业绿色创新————作者:郭金花;常帅文;焦嶕;

摘要:充分发挥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绿色创新赋能效应,是关乎制造业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重要议题。选取2011—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工业机器人应用、媒体关注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有利于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在非国有、高科技及大规模企业中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作用路径检验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能通过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结构、绿色治理结构、研发投入结构...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南京财经大学学报》经济师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ngji/5528.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