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产业经济研究》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财经大学主办。坚持正确的于论导向,反映国内外产业经济学科前沿动态,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服务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服务于产业经济学科建设。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家论坛、产业调整战略、产业竞争力、部门经济研究、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刘易斯转折点之后的配置效率测算 赵文;王蕾1-10
国际市场竞争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 高越;李荣林11-20
产业融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分析——基于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耦联的实证研究 陶长琪;周璇21-31+110
资源依赖、混合所有制和资源型产业转型 薛继亮32-41
中国工业绿色生产与治理效率研究——基于两阶段SBM网络模型和全局Malmquist方法 李静;倪冬雪42-53
创新政策对中国上市公司专利行为的影响——基于专利生产函数估计 盘宇章;寇宗来54-63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基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 顾振华;沈瑶64-73
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的滞后效应——基于沪深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窦鑫丰74-81
环境规制的认知、社会责任感与集聚区企业区位选择 赵永亮;申泽文;廖瑞斌82-91
环境规制与工业经济增长模式——基于经济增长分解视角的实证研究 查建平92-101
分税制改革影响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吗? 杨连星;张秀敏;陈婧102-110
国际贸易论文范文:比较优势原则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摘 要 比较优势理论是各国开展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石。文章针对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论应用中的现实举例,比较优势陷阱等几个方面对比较优势论作出解释说明,以达到深入理解比较优势原则以为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如何运用好比较优势理论作出阐述。
关键词 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国际贸易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的定义: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产业经济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产业政策、空间偏向特征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分位数和MO-OLS方法的时空异质性分析————作者:吕品;张东晖;蒋墨冰;杨君;
摘要:借助中国上市公司和地级市匹配数据,分析中国产业政策的空间特征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时空异质性。通过构建产业政策评分指数发现,中国产业政策存在欠发达区域偏向型特征,特别是偏向于中西部城市和低密度城市。基于分位数和MO-OLS方法的回归结果表明,中国产业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且存在四个方面的异质性:一是企业能力异质性。企业创新能力越强,产业政策效果越明显。二是时间异质性。产业政策转型和政企互动...
合作致远:政策协同如何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产学研政策与上市公司年报的文本分析————作者:王雅莉;蔡书凯;侯林岐;邱善运;
摘要:产学研政策是推动企业数字化合作转型的重要工具,但其实施效果深受政策主体配合、政策工具协作的影响。故而以政策协同为切入点,手动搜集2010—2022年省份层面的产学研政策文本与上市公司年报,借助文本分析法测度产学研政策协同程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在此基础上探索两者间的内在关联。研究结论表明:(1)产学研政策协同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驱动作用,主体协同和工具协同均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2)产学研政...
数据资产信息披露与企业战略选择————作者:陈晓珊;李晗菲;刘洪铎;
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产作为经济主体数字化转型中的新兴资产类型,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基于战略管理理论,以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数据资产信息披露与企业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较高激进度的战略,且数据资产信息披露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抑制管理层短视和增强企业合作文化这三条路径发挥作用。进一步...
产业金融政策如何影响城市碳减排?——来自产融合作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作者:王智林;尚航标;
摘要:城市碳减排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金融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举措。然而,现有研究对如何通过产业金融政策促进城市碳减排仍缺乏直接和充分的考察。基于2010—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系统分析了产融合作政策对城市碳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产融合作政策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并提高了碳排放效率,有助于城市碳...
数字金融能否提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来自中国地级市的新证据————作者:余正颖;孙小哲;王天然;李胜会;
摘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是实现城市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数字金融从供需两端为产业协同集聚提供了有力支持。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了数字金融对城市产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于提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上。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从地区看,在东中部地区、大中城市等经...
数据要素集聚能否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基于数字金融发展与数字人才集聚的双重视角————作者:郑威;罗润风;
摘要:产业链现代化对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战略意义,而数据要素的集聚和流通能够加速产业链的解构和重构,为实现产业链现代化提供要素支撑并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利用中国277个地级城市样本数据,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集聚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基准检验发现,数据要素集聚有利于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内生性问题处理与系列稳健...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联动与企业研发创新模式:研究还是发展————作者:高静;
摘要:将企业研发创新分为研究创新和发展创新,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两种研发创新模式的差异化影响,并从投资现值、投资回报与破坏性创造的角度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同时,将样本划分为供应商-企业以及客户-企业两组对应关系,从供应链上下游角度探讨供应链数字化联动对企业研发创新的联动效应和趋同效应。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推动企业的研发创新。由数字化转型的垄断利润实现的内部融资对研究创新的提升效应大于发展...
企业标准化建设如何赋能企业升级?————作者:杜雯秦;王建玲;刘泽惠;
摘要:标准化是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支撑和强大引擎,对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实体经济升级意义重大。立足中国标准化战略背景,运用从企查查网站上手工搜集的企业标准信息数据,系统探讨了标准化建设对企业升级的赋能作用及赋能机理。结果显示:在制度-技术-连通三重属性下,企业标准化建设能发挥反应剂、催化剂和黏合剂作用,推动企业升级;升级效应主要见诸内控质量较差、劳动或技术密集型以及多元化程度高的企业,且升级效果因标准层级异...
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分工的影响研究————作者:孙红燕;沈明月;刘晴;
摘要:推动分工深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应用极大改变了企业生产方式,重塑了全球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从微观企业视角考察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专业化分工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揭示,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外部交易成本和扩大市场范围促使企业专业化分工。异质性分析表明,...
高速铁路网络、交易成本与技术市场一体化————作者:员彦文;孙瑞东;
摘要:推进技术市场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市场支撑。搭建中国2006—2017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间月度专利交易微观数据,以高速铁路网络连通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考察高速铁路网络对城市间专利交易的影响效果,并从交易成本视角分析技术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高速铁路网络连通对技术市场一体化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不仅促进了专利交易规模,也提高了城...
產業經濟研究2024年总目录
摘要:<正>~
投稿须知
摘要:一、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凡投到本刊的稿件,正文不要显示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或职务、学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等表明作者身份的内容,上述内容请在正文之外单独提交。反映作者身份的上述内容,请作者务必书写清楚、准确,本刊将据此建立作者档案。二、来稿请务必写出中文摘要(350字以上)和关键词(5~8个),并将文章题目和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译成英文
智慧供应链建设能促进企业“脱虚向实”吗?————作者:徐怀宁;田亚男;刘莎莎;
摘要:应用数智技术带动供应链升级,促进数实融合,是增强经济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选取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作为外生冲击,探究智慧供应链建设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智慧供应链建设有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帮助企业“脱虚向实”。进行多项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从作用路径来看,智慧供应链建设能够通过资源供给、主业驱动两大机制抑...
数字化转型、市场势力与企业经济绩效————作者:吴欢;何雄浪;邓淮;
摘要:伴随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然而少有文献以市场势力为切入点,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因此,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以及基于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尝试探究数字化转型、市场势力与企业经济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经济绩效,但该正向促进效应并未在经济绩效越高的企业中表现得越明显;机制...
数字化同群效应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作者:卢现祥;胡颖;
摘要: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有效途径,但转型并非企业独立决策的结果,同群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容忽视。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横向、纵向双重网络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具有同群效应,并探讨该效应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纵横网络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并且该效应能通过强化主体韧性和结构韧性两个维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同群效应在...
进口自由化对企业间数字技术平衡发展的影响——基于头部企业技术溢出的视角————作者:任康宁;
摘要:基于中国进口关税数据和上市企业的数字专利数据,考察进口自由化对头部企业数字技术发展及其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进口自由化对头部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头部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可以溢出至行业内的追赶企业,而进口自由化是调节溢出效应大小的关键因素。进口贸易壁垒的降低,有助于追赶企业更高效地获取头部企业的数字技术溢出。(3)进口自由化主要通过提高追赶企业创新能力、提高追赶企业生产...
标杆的创新效应和溢出效应——基于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作者:汤清柳;孙洪锋;
摘要: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政策是国家创新激励政策体系的重要一环,科学研判其政策效果关乎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以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考察了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及其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政策具有明显的创新激励效应,相较于非示范企业,示范企业的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显著更高,且这一创新激励效应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以...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能否促进企业出口“增量提质”?————作者:逯进;周克圣;王恩泽;
摘要: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基于数字经济的迅速崛起,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以实现出口贸易的“增量提质”,不仅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更是打造出口竞争新优势与构筑高水平国际循环模式的关键所在。引入双重差分模型,综合评估了两化融合对企业出口数量与质量的影响强度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两化融合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增量提质”,这一效应在外资参与、产权保护程度高、一般贸易、高新技术及规模大的企业中...
新型消费与绿色经济效率——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的证据————作者:尹天宝;赵红岩;张省博;
摘要:扩大内需和提升绿色经济效率是未来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2009—2021年26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交叠双重差分模型,通过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考察新型消费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消费能显著提升绿色经济效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以及规模较大、高经济基础、高信息基础设施、低收入差距城市中,新型消费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效果更优。传导...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作者:辛大楞;衣艳臻;
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力。利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来构建准自然试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全面评估了大数据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显著提高了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引入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主要通过促进城市金融发展、提升数字经济水平以及强化科技人才集聚三条渠道驱动了城市绿色创新...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国家级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
- 省级经济论坛
- 国家级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 省级投资客
- 省级《内蒙古金融研究》
- 国家级《中国检验检疫》
- 省级内衣服饰经销
- 国家级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 省级《南北桥》
- 省级《消费导刊》
- 国家级《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 北大核心《中国财政》
- 省级《发展》
- 省级《上海综合经济》
- 国家级《中国城市金融》
- 国家级中国产经新闻
- 省级沿海经贸
- 省级《现代经济探讨》
- 省级江西财税与会计
- 北大核心《工业技术经济》
- 省级深交所
- 省级金融教育研究
- 省级《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 国家级《金融博览》
- 省级《广西经济》
- 国家级中国外资杂志
- 国家级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
- 省级财税与会计
- 省级新周刊
- 省级《光彩》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