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林业经济问题》杂志创刊于1981年,双月刊。《林业经济问题》杂志是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福建农林大学联合主办的林业类期刊,也是我国最早的研究林业经济问题的理论阵地;1984年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1989年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南方十二省(区)理事联络处和福建林学院共同主办;1996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12月改为由福建林学院与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共同主办;2001年改为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与福建农林大学共同主办。
办刊宗旨
《林业经济问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积极投身于林业经济改革,致力于促进林业经济学发展、提高林业经济理论研究水平与实践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紧扣林业经济改革步伐,为林业经济建设、林业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对各级林业部门的领导和管理者、林业科技开发和推广工作者、林业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决策者、林业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农林业大中专院校广大师生,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获奖情况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入选500种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数据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
应用力学评论
数学评论
本刊MARC数据 本刊DC数据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刊物定位
本刊立足福建、侧重南方、面向全国组稿、报道国内外林业经济学领域重大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热点问题,特别是林业经济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实践工作中提出的新问题、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森林生态经济、木材贸易、生态林业、社会林业、林业体制改革、林业政策法规、林业企业经营管理、林业会计、林业统计、林业经济管理、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分类经营、森林旅游、山区综合开发、国内外林业经济等方面,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著和科研报告、综合评述、专题讨论、管理论坛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期刊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入选500种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数据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影响因子:0.622
被引次数:7427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学术论著、科研报告、综合述评、专题讨论、管理论坛等。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基于路径演化理论的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研究 张朝辉,耿玉德,ZHANG Zhaohui,GENG Yude
森林经营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为例 郑丽娟,万志芳,ZHENG Lijuan,WAN Zhifang
基于适应性管理视域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主导因子研究——以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为例 李俊枝,张滨,吕洁华,Li Junzhi,Zhang Bin,LYU Jiehua
禁伐背景下林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析——以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为例 王平达,李丹丹,王勤芳,WANG Pingda,LI Dandan,WANG Qinfang
产业转型对国有林区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研究——以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为例 徐永乐,王玉芳,XU Yongle,WANG Yufang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王玉芳,周妹,曹娟娟,WANG Yufang,ZHOU Mei,CAO Juanjuan
西部林区防灾减灾指标体系构建及对策研究 薛曜祖,XUE Yaozu
农民对林业合作模式倾向的实证研究——基于南方五省的调研结果 张浩,张红霄,杨萍,汪海燕,向维忠,ZHANG Hao,ZHANG Hongxiao,YANG Ping,WANG Haiyan,XIANG Weizhong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满意度评价研究 张连刚,余侃,ZHANG Liangang,YU Kan
北方集体林区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组织意愿分析 庞辉,罗金,Pang Hui,Luo Jin
集体林权改革后林农造林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南部林改调研数据分析 李洁,刘伟平,LI Jie,Liu Weiping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复合系统现代化协同发展绩效评价——以四川省为例 杨帆,赵仕通,黄薇薇,程荣竺,徐俊杰,曾维忠,YANG Fan,ZHAO Shitong,HUANG Weiwei,CHENG Rongzhu,XU Junjie,ZENG Weizhong
企业绿色营销投资与绩效回报研究——基于中国上市林业企业经验数据 刘雯雯,卢雪麟,LIU Wenwen,LU Xuelin
林业经济问题最新期刊目录
金融联结对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分析——基于福建省农户的调研数据————作者:李莉;黄和亮;黄森慰;林俊杰;
摘要:基于福建省集体林区769个农户样本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中介效应模型等考察金融联结对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联结促进全样本和有贷款需求农户的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分别提高了8.3%和22.6%。交易成本在金融联结和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金融联结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促进贷款可得性。金融联结对抵押品价值与贷款可得性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表...
篇首语————作者:朱震锋;
摘要:<正>天然林保护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2014年重点国有林区试点实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简称天然林“禁伐”),标志着我国生态治理从木材经济向生态保护的重大转型。十年后的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溯过往,天然林“禁伐”已从政策文本演变为文明转型的鲜活实践,不仅重塑林区生态面貌,更对国家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剖析生态与经济辩证关系的绝佳样本。持续十年的...
产业结构韧性视角下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禁伐”效应回眸————作者:朱震锋;韩高翔;
摘要:基于重点国有林区5个森工集团2006—2022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林区林业产业结构韧性,以此为评判指标,以2014年为时间界点,从整体均衡、内部协调、持续升级、持续转型4个维度,分别立足整体、差异化视角比较分析天然林“禁伐”前后林区及各森工集团产业结构韧性变动趋势和差异化特征。结果表明:(1)林区林业产业结构韧性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具有一定波动性,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倒“U”型特征;(2...
中国省域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综合评价——水平与效率二维视角————作者:张佳宁;胡小飞;
摘要:基于水平和效率2个维度构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对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水平和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波士顿矩阵综合评价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结果表明:森林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水平和效率均呈上升趋势,尽管存在空间差异,但这些差异正在逐渐缩小;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价值实现水平较高,东部地区的价值实现效率较高。通过波士顿矩阵,将森林生...
数字技术赋能国有林场经营绩效提升路径研究——基于NCA与fsQCA的混合分析————作者:翁荻尧;常海鹏;易祥发;黄衍;戴永务;
摘要:数字时代背景下,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国有林场经营绩效提升已成为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林区振兴的关键任务。基于TOE框架,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与必要条件分析(NCA)方法,从组态视角探讨数字技术赋能福建省国有林场经营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发现:(1)单一因素并非实现国有林场高经营收入提升的必要条件,但科研创新潜力、数字技术采纳和自然资源条件在推动经营绩效提升中发挥普遍作用,优化...
环境质量感知对游客森林碳汇购买意愿的影响————作者:林向前;
摘要:基于福建省顺昌县“一元碳汇”试点项目的典型案例,借助当地生态旅游游客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PLS-SEM探讨环境质量感知对游客森林碳汇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质量感知、敬畏感、责任感对游客森林碳汇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森林碳汇购买意愿呈链式关系;生态认同在环境质量感知对游客碳汇购买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据此,提出了环境质量与体验提升、自然景观生态教育利用、碳汇购买和生...
基于Copula模型的江西省森林综合保险纯费率厘定的研究————作者:王淼;石焱;胡明形;邵杨;周文琪;卢妍洁;
摘要:基于2003—2022年江西省级数据和2009—2016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森林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Copula模型,厘定江西省各地级市森林综合保险纯费率。结果表明:江西省11个地级市可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及低风险3个区域,风险系数分别为1.4、1.2和1.0;单变量森林火灾损失分布符合gamma分布特征,单变量病虫害损失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特征,Frank-Copula模...
建设林业强国的依据、理论与路径————作者:张海鹏;王智晨;
摘要:系统阐述建设林业强国的重大命题,在中国林业发展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剖析当期林业“大而不强”的症结,提出以“两山”理念引领林业强国建设路径。研究表明,“两山”理念明确了林业强国建设的两大目标——“生态强”与“经济强”;林业强国建设关键在于实现资源生态禀赋向经济优势转化;林业强国宗旨是让建设成果不断惠及广大民众。提出持续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速提升林业产业现代化水平、深入挖掘以碳汇为代表的自然资本价值...
森林“四库”研究的热点、前沿和动态————作者:栗世博;赖巧巧;屈峰;
摘要: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1994—2024年中国森林“四库”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通过绘制可视化图谱来探究中国森林“四库”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森林碳汇、林下经济、林业碳汇、森林旅游等,对森林碳汇的核算、碳市场、生态补偿机制、森林康养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提出了建立科学准确、全方位的森林碳汇测算体系,建立多元化补偿方式,完善补偿标准体系,完善碳市场体制机制,完善...
全面停伐以来国有林区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与成效————作者:朱洪革;孔梦菲;夏一凡;苗垠;林红;陈启立;
摘要:探讨全面停伐政策实施以来东北国有林区在推进共同富裕方面的实践路径与取得的成效,以此评估全面停伐政策效果,并为进一步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基于对东北国有林区民生监测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等方法,深入考察了全面停伐政策如何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福利和促进发展成果共享来促进东北国有林区的共同富裕。结果表明,全面停伐政策实施后,东北国有林区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大食物观视域下森林“粮库”建设的重点与路径————作者:叶行;梁鹏;林贤明;
摘要:森林“粮库”建设面临食物种质资源优势与挑战并存、食物生产提质增效空间大、食物营养开发进入纵深发展期、森林食物战略价值和生态价值相互依存等现实形势。推进森林“粮库”建设的重点是要系统建构供需匹配、运行高效、绿色发展的森林食物生产体系,加快发展主体壮大、制度健全、理论成熟的森林食物经营体系,以及着力建设品类齐全、竞争有力、功能丰富的森林食物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强化良种对提升森林食物单产水平...
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机制构建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影响————作者:张瑞琛;徐诺;魏秀林;
摘要:对2012—2022年31个省份森林资源保护力度进行评价,构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自然资源委托代理机制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贡献。结果表明:2012—2022年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分化明显,自然资源委托代理机制与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显著相关,且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贡献较大;自然资源委托代理机制实施地区的森林资源保护力度较高,反之较低。建议建立代...
时间偏好下碳汇发展的“政银保”激励机制博弈分析————作者:张凯旋;王小天;
摘要:基于营林企业时间偏好,设计政府多重补贴下的“林业碳汇质押信贷+林业碳汇价格指数保险”联动激励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时间偏好对激励机制有效性具有抑制作用;政府财政支出越大,越有利于扩大碳汇供给;只有银行质押率高于一定阈值时,方能推动碳汇开发;逾期违约金与守约奖励的升高,分别对质押信贷起到推动与阻碍作用;合理设置保险费率与赔偿比例能提升金融机构对碳汇市场的参与度。为进一步激励碳汇生产,提出改善企业生产条...
南方集体林区数字乡村建设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的影响————作者:董晓格;陈鎏鹏;张敏;林青青;游晓东;严颖峥;
摘要:选取2012—2021年南方集体林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单位面积当量法和EBM模型测算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使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于提升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数字乡村建设能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提升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水平;在财政自主度和环境规制越高的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的...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对地级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作者:胡丹红;黄祥庆;沈志光;
摘要:国家森林城市认定政策已实施20年,鲜有文献评估该政策对获认定地级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效应。结合国家森林城市认定的政策背景,构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影响地级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可显著促进地级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多维稳健性检验均验证结论稳健;异质性检验表明,针对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程度高、所在省份交通便利化程度高的样本城市,获认定...
茶庄园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对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作者:宋迎洁;陈佑成;马永强;
摘要:基于S-O-R(stimuli-organism-response,即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框架构建关系模型,针对茶庄园464份游客问卷,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功能类和情感类恢复性环境感知均能正向影响游客自然联结;(2)功能类和情感类恢复性环境感知均能正向影响游客价值共创行为;(3)自然联结于恢复性环境感知和游客价值共创行为之间发挥中介效应;(4)授权赋能在恢复性环境感知...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木材加工企业成长的影响————作者:钟玉芬;王晨;郑康泽;林伟明;
摘要:木材加工企业持续健康成长是推进“两山”转化、振兴乡村产业的中坚力量。地方政府积极鼓励木材加工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但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能否助力企业成长,鲜有文献进行量化研究。基于木材加工企业2007—2016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木材加工企业成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促进木材加工企业成长,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印证结果...
危机管理影响林业企业组织韧性的作用机理——双元学习的中介作用和数字氛围的调节作用————作者:游美珠;袁祥州;
摘要:构建“危机管理—双元学习—数字氛围—组织韧性”理论模型,对270份林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究危机管理影响组织韧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危机管理对林业企业组织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学习在危机管理和组织韧性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数字氛围强化双元学习与组织韧性之间的调节作用;连续有效的危机管理是提升组织韧性的前提,双元学习是提升组织韧性的重要环节,要加强数字赋能,积极营造浓厚的数字氛...
森林食品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作者:陈思;黄伟伦;
摘要:基于东北国有林区5家企业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分析森林食品价值链投入产出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森林食品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结果表明:投入变量对产出具有正向影响,森林食品价值链的结构完整性和产业集聚对产出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价值链完整性与产出正相关,价值链集聚程度与产出负相关,价值链投入与结构完整性和集聚程度正相关
林业产业升级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考察乡村数字化和环境规制的作用————作者:徐彩瑶;任燕;孔凡斌;许正松;
摘要:基于浙江省山区26县2001—2021年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林业产业升级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林业产业升级能显著提升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水平,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每提升1单位,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水平提升0.504单位;林业产业发展规模每扩大1%,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水平提升0.0...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省级市场周刊
- 省级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 国家级外向经济
- 省级《国企》
- 国家级商业会计
- 南大核心经济评论
- 北大核心《中国出版》
- 省级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宏观经济研究
- 南大核心现代日本经济
- 省级当代审计
- 省级《商界》
- 省级《环渤海经济瞭望》
- 南大核心财贸经济
- 北大核心《食品科学》
- 省级《集团经济研究》
- 省级《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上海综合经济》
- 省级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 国家级中国经贸导刊
- 国家级今日民航
- 省级《企业导报》
- 国家级科学投资
- 省级《投资与合作》
- 省级经济管理文摘
- 国家级税收与企业
- 国家级《国有资产研究》
- 北大核心《保险研究》
- 省级经济与管理战略研究
- 省级山东审计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