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研究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国际商务研究

《国际商务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1-1049/F
国际标准刊号:1006-1894
主办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委
查看国际商务研究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财经论丛》核心财政类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对外经贸实务》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国际商务研究》系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创刊于1980年,原名为《外贸教学与研究》,1986年更名为《国际商务研究》。该刊物为对外贸易专业刊物。报道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介绍国际商务知识。读者对象为对外经贸企事业单位职工、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经济院校师生等。有英文目次。继承《外贸教学与研究》(1980)。

  办刊宗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反映和交流国际商务方面的科学理论成果,提高和普及国际商务理论和实践知识,为进一步加速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资借鉴的经验。

  自创刊以来,始终以求是、求新、严谨的治学精神,注重科学性、实效性,严格筛选高质量的文章奉献给广大读者,从而得到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校党政领导和教师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并在学术研究领域享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力。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获奖情况

  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上海最佳学报

  国际商务研究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国外数据库收录:医学文摘

  应用力学评论

  石油文摘

  数学评论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选入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8-2009)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主要栏目:学术探讨、WTO&APEC、国际经济法、国际商务知识讲座、现代物流、国际金融、国际关系、区域经济等栏目。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在华跨国公司利润转移与投资税收弹性估计 钱学锋;陈超5-20

  政府规模与贸易政策制定的新政治经济学——基于多代理人保护待售模型的分析 王永进21-26

  国际经贸

  新疆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双边贸易流量与潜力——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龚新蜀;张瑞华27-34

  提升乌鲁木齐经济园区外贸功能的对策研究 苏运友;夏咏35-44+56

  服务贸易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进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凌学岭;Chen Ling;王磊45-56

  后金融危机下中国对日服务外包的挑战与机遇 陈婷;徐修德57-65+76

  国际经济法

  美欧TTIP谈判最新进展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宋锡祥;闵亮66-76

  欧盟投资保护理念的“西学东渐”及其启示 王燕77-85

  国际投资

  中国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分析 赵先进;王娜;李莹莹86-96

  首届“新新经济地理学前沿学术会议”综述 张楠;刘雅莹;张朝阳97

  河北代发论文: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运用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要】 自从我国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这一理论之后,其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并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公允价值计量在运用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理论界对公允价值的属性、概念以及可操作性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在会计实践过程中公允价值计量这一模式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意义出发,对其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北代发论文,公允价值计量,活跃市场,内涵

  公允价值理论是会计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完善的结果,其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会计计量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方法难以满足利益相关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我国会计准则也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这一方法。2014年,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通知,要求于7 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中施行。目前,由于我国对公允价值理论仍然缺乏足够的了解,加之客观因素的制约,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国际商务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参与跨境电商平台如何影响企业出口策略?——基于B2B平台多样性视角————作者:陈万灵;王斐;

摘要:本文使用200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结合三大B2B跨境电商平台企业会员数据,考察跨境电子商务对中国企业出口策略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逻辑。主要结论是:参与跨境电商平台显著影响了企业的出口策略,促使企业选择扩大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范围的“双扩”策略。机制分析表明,参与跨境电商平台主要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和交易匹配效率影响企业的出口策略,信息成本降低能够强化平台对企业出口策略...

“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提升了沿线国家服务业GVC分工地位?————作者:张海玲;邓静怡;

摘要: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内容。本文基于2007~2020年ADB-MRIO和UIBE GVC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使用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沿线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建设显著提升了沿线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异质性分析显示,倡议的实施对...

质量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外贸升级: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作者:张宝友;刘芸;孟丽君;

摘要:利用2003~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制造业出口规模与技术复杂度两个方面考察质量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质量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且科技型质量基础设施的促进效应比一般性质量基础设施更明显,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质量基础设施通过降低成本效应与技术扩散效应两个作用渠道推动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且降低成本效应对制造业企业出口规模影响更明显,技术...

规制趋同视野下新型FTAs的气候变化规则————作者:郑玲丽;

摘要:贸易和气候变化的议题交叉引发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贸易规则碎片化,气候变化和贸易之间制度性体系整合应成为国际贸易法的规范导向。国际气候公约在国际贸易法领域得到落实与创新,实现了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初次规则趋同。《巴黎协定》生效以来,CPTPP等新型FTAs实现了贸易与气候变化的二次规则趋同。然而,新型FTAs形成“气候俱乐部”存在若干理论逻辑漏洞和实践运行困境,有违公平正义。从规制趋同视角来看,需要全球优...

跨境电商税收政策国际比较与优化路径研究:以De Minimis条款为例————作者:房超;唐玲;

摘要:跨境电商B2C模式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De Minimis条款(即小额豁免条款),该条款允许小额包裹免税或享受税费减免进入进口国。然而,De Minimis条款也产生了税收流失、逃税漏税等问题。如何优化跨境电商税收政策,以平衡跨境电商发展与国家税收收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比分析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跨境电商税收政策,笔者认为:中国的税收政策调整更加注重跨境电商发展与良好税收秩序的平衡;...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性质及其生成物权利归属————作者:易在成;宾兴扬;

摘要:我国法律尚未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生成物的属性加以界定,随着ChatGPT的流行,社会对此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性质能够为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提供法律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本质上就与人类的思维模式不同,需分析它及其生成物使用时的规范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存在人类非直接参与的自主性,而著作权法的设立目标针对的是“人”,工具属性也因自主性而不存在。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是主体也非工具,轻易突破著作...

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逆向创新效应:来自我国上市企业的证据————作者:李晓静;罗长远;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并将继续拓展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潜在空间,不断激发高水平投资的创新效应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途径。基于1999~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测度了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投资效率,考察并阐释了非效率投资的创新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增加非效率投资不利于企业创新,且投资不足的创新抑制效应大于投资过度;投资效率可通过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作用于企业创新;非效率投资的创新抑...

国际法视野下ChatGPT对数字安全的挑战及对策————作者:公惟韬;

摘要:作为《全球安全倡议》的重要延伸,数字安全具有国家、社会和个人三重维度的内涵,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弥合数字鸿沟以促进数字资源平等利用,并加强个人隐私保护。OpenAI公司发布的ChatGPT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标志性进展,但在算法、算力和数据层面,ChatGPT却分别存在威胁国家安全、数字资源利用不平等和泄露个人隐私的数字安全风险。目前,各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水平不一,既有的国际法体系罕有对生成式人工...

中国特色自贸港立法权行使路径研究————作者:刘云亮;卢晋;

摘要:中国特色自贸港实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亟需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创新保障。自贸港立法权行使不仅需要创新自贸港法规内容体系,而且更需要创新自贸港立法路径,这充分彰显自贸港改革开放与立法创新法治保障的良性互动关系,尤其凸显自贸港立法权行使路径创新与自贸港法规体系构建的新颖性。自贸港法规制定权、调法调规变通权和自贸港立法授权成为自贸港立法权行使路径创新渠道,促成自贸港立法权能拓展新内容。自贸港法规制...

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检验————作者:陈彤彤;

摘要:本文分析了双向FDI协同发展机理,并从能源投入与污染产出角度解释了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基于200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研究发现:双向FDI协同发展对本地和邻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中部地区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显著,东部地区次...

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与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兼论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调节效应————作者:周宏伟;刘曙光;

摘要:全球价值链分工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本文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影响出口隐含碳排放的理论机制,进一步分析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简单嵌入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呈倒U型,而复杂嵌入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发达国家与欧洲价值链网络区域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呈倒U型,而发展中国家、北美价值链和亚洲价值链网络区域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具有显...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能否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作者:梁俊伟;贺铭楷;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中国面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显著抑制了企业的ESG表现,在经过替代被解释变量以及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和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非污染企业ESG表现存在抑制作用,但对重污染企业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贸易政策...

知识溢出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全球价值链融入————作者:钟晓龙;康茂楠;李慧慧;

摘要: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诱发知识溢出,是促进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有效路径。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探讨知识溢出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球价值链融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非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知识溢出显著促进了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知识溢出对国有企业、低IT投资企业和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融...

对标“贸易面向型”国际数据规则提升自贸区(港)数据治理水平————作者:周念利;于美月;孙勤娜;

摘要:内嵌于经贸协定或其他经贸安排中的“贸易面向型”数据规则备受关注。“贸易面向型”数据规则内容渐趋丰富,不仅包括跨境流动和存储等传统数据规则,还纳入了数据共享和数据创新等前沿数据规则。追求发展利益是各经济体制定“贸易面向型”数据规则的主要价值取向,同时也通过内设“安全阀”的方式兼顾安全利益,并将数据规则与其他规则融合。在此背景下,我国自贸区(港)需重点推进“流动+共享+创新”三位一体的数据治理框架,在...

对《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的评价及中国的因应策略————作者:李轩;

摘要:经过世界贸易组织多年的努力,2024年2月,《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被宣布正式达成,这是世界贸易组织在多边投资谈判领域中的重大突破。该协定在促进资本跨境自由流动、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全球治理、缓解“南北不平衡”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随着该协定的逐步完善和落实,全球更多的经济体将会受益于它带来的红利。但是,该协定在执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挑战,诸如协定执行成本巨大、国际投资保护主义抬头等。中...

WTO《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透明度条款及我国实施方案————作者:杨欣;

摘要:《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旨在提高国家投资政策透明度,简化外国投资审核程序,创造规范性、便利化和高透明度的投资环境。透明度措施是该协定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通过投资信息公布、单一窗口平台建设、投诉评论机制构建等措施着力提高国际投资透明度。我国不仅是该协定谈判的坚定引领者,也是该协定履行的积极行动者,加入该协定以来,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便利投资环境,提高透明度水平。然而,当前我国在国际投资透明度立法体例...

《国际商务研究》2024年总目次

摘要:<正>~

论CPTPP框架下金融服务相互承认制度及中国应对————作者:杨立民;孙兆航;

摘要:金融服务相互承认制度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治理历史中曾经起到重要作用。在GATS框架下,金融服务相互承认制度被看作最惠国待遇的例外,被认为是一成员方积极主动一体化的办法。然而,GATS最惠国待遇若干问题导致金融服务相互承认制度作为例外作用较小。CPTPP修复了部分最惠国待遇的漏洞并修改条款,希望各成员方更加积极推动相互承认。与此同时,在金融市场碎片化的背景下,跨国监管组织也发布文件支持推动金融服务相互承...

禁止性补贴扩大论的理论思辨与中国因应————作者:徐昕;

摘要: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规定了有限的禁止性补贴范围,对此,美欧在晚近WTO改革以及新一轮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提议予以扩大。美欧扩大禁止性补贴的倡议和实践将传统的贸易救济规则与竞争政策规则进行制度性叠加,同时将禁止性补贴与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导向和国有企业等问题捆绑在一起,共同服务于打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中国应明确,禁止性补贴的修订和完善应在贸易救济的制度框架下予以系统推进,坚持后果评估标准,不...

技术创新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效应与影响路径————作者:李雪;

摘要: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技术创新对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愈发凸显。在外贸转型升级中充分释放创新动能、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仍需厘清技术创新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内在逻辑及异质效应。本文在产品质量异质性模型的框架下,利用2001~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的匹配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够带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国际商务研究》杂志信息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ngji/3318.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