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论丛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财经论丛

《财经论丛》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3-1154/F
国际标准刊号:1004-4892
主办单位:浙江财经学院
主管单位:浙江省新闻出版局
查看财经论丛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地方财政研究》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国际商务研究》杂志信息

  杂志简介

  《财经论丛》杂志是浙江财经学院主办的财经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刊发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其中有不少文章已被国内权威的文摘类期刊全文转载(摘), 如《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等,而且发表了许多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科研课题成果,它们均得到了有关经济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理论界同仁的极大关注,有的甚至还被作为决策咨询和教学科研的重要参考资料,为期刊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更多的作者与读者的青睐,同时也获取了更好的期刊声誉和社会美誉度,为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发挥学报的学术“窗口”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刊宗旨

  本刊坚持学术至上、精品是求的办刊宗旨,以学术研究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强调多视角、全方位地考察和分析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改革的现实,敏锐关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追踪经济领域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推出新的选题、组织高质量的稿件,刊发优秀科研成果和改革经验总结,介绍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观点、新思路,为经济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依据和咨询决策资料。

  期刊荣誉

  《财经研究》入选北京大学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是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核心期刊。《财经研究》也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财经研究》,并多次在华东地区、全国获奖,1997年被评为第二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1998年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1999年9月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1年12月被新闻出版署确定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2002年被如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现已系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连续三年(2003、2004和2005年)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入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3年4月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6月被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收录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7月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确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2004年11月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 并被收录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2005年1月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正式选入“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2006年5月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选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经济理论、国际贸易、区域经济、财政与税收、金融与投资、财务与会计、工商管理、经济法、产业经济、 民营经济、 经济史、 金融与保险、投资与证券、财政与税收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出口失败经历对企业是“长痛”还是“短痛”? 杜威剑;李梦洁3-10

  服务关联对国际分散化生产地区集聚的影响——基于中国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臧新;王静11-17

  浙江省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一个财政支出结构的视角 方霞;益智18-26

  地方政府债务、产权属性与公司税负 杨华领;宋常27-36

  我国城乡统筹居民大病保险:模式设计与模拟测算 张颖;刘晓星;许佳馨37-44

  非寿险业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的波动性及结构性差异分析 吴杰;粟芳45-53

  制度环境、供应商关系与现金持有市场竞争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王勇;刘志远;赵振智54-64

  社会腐败、企业经营状况与商业信用融资——基于我国大陆地区与香港地区零售业的面板数据检验 左月华;雷娅雯;许飚65-73

  海外并购与财务风险——基于会计数据的小样本分析 项代有74-80

  R&D投入、技术外溢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基于知识资本积累模型 韩亚峰;樊秀峰;周文博81-88

  弱势企业对多重非对称联盟的管理战略——一个双案例比较研究 詹也;郭京京89-95

  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新加坡经验及其启示 陈刚96-104

  中国省区环境规制效率研究:基于制度约束的视角 吕新军;代春霞105-111

  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测度与预警研究》介评 董亚娟112-113

  统计师论文发表:如何有效发挥统计在公路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摘 要:公路交通是推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公路统计牵动着公路管理与公路建设工作的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公路管理中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目的,并就统计工作的特点进行了划分和总结,分析了在公路管理工作中展开统计的必要性,最后针对如何有效发挥统计在公路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推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统计工作,公路管理,重要性,作用

  一、公路统计工作的内容及其目的

  综合分析公路建设工作和公路管理工作,总结其特点为线长、点多、面广,在此前提条件下的公路统计工作,主要包含了采集公路信息、整体公路数据资料、分析和研究公路整体情况,同时针对公路的建设和管理在其发展进程中的地点条件、具体时间等方面的数量体现,换种说法,也可以将公路统计工作视为对整体公路现象的一种研究和调查活动,以及对于公路发展情况的认识活动。

  财经论丛最新期刊目录

地方财政收入目标约束与共同富裕————作者:赵德昭;韩宁;余泳泽;陈可佩;

摘要:本文从财政收入目标约束视角展开共同富裕研究,构建分析框架梳理了地方财政收入目标约束影响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在运用县级政府的工作报告数据对财政收入目标约束进行界定、以及对样本区县的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财政收入目标约束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收入目标约束显著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较大的财政自主权和较弱的目标约束强...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与企业韧性————作者:王淑瑶;汤吉军;

摘要:基于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本文探究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可以显著提升企业韧性,且这一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主要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供需协调和优化内部控制三条路径增强企业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对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和企业数字化水平...

网络基础设施能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吗?——来自“宽带中国”试点的证据————作者:赵彦锋;来培德;

摘要:相较于公路、高铁等“老基建”,以“宽带中国”为代表的网络基础设施属于是数字经济“新基建”,便利性与共享性使其成为企业防范风险与高质量发展的利器。本文以沪深A股2009—2021年非金融类公司为样本,考察网络基础设施如何影响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结果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就影响机制与路径而言,提高信息透明度、改善治理效率是网络基础设施降低债务违约风险的机制,而提升竞争优势与拓宽...

无心插柳柳成荫: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企业绿色创新————作者:王建新;辛晓楠;李元亨;王嘉龙;

摘要:本文基于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以2015年新《预算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深入探究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介机制分析揭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缓释效应和研发要素流动效应两条路径激励企业绿色创新。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政府环境规制和企业高管绿色环...

信用环境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作者:张龙耀;黄宇东;李渊;赵佳鑫;

摘要: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用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CEI)测度城市层面的信用环境,考察信用环境的改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其中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信用环境的改善显著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结论在经历了一系列严谨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信用环境的改善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交易成本和代理问题以及...

贸易便利化与企业出口韧性——来自经认证的经营者制度的经验证据————作者:郑航;韩剑;杨凯;

摘要: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研究背景,采用“企业是否获得AEO高级认证”衡量贸易便利化,从企业和制度层面考察贸易便利化对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贸易便利化显著增强企业出口韧性,并随企业所在地位置和功能、目的国地理特征的不同而呈现明显差异;降低贸易成本、提升出口信誉及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是贸易便利化增强企业出口韧性的三个作用机制,目的国与中国的制度协同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和替代了贸易便利化的促进效应;贸易便利化...

进口竞争对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A股上市制造企业的经验证据————作者:肖挺;陈周永;

摘要:基于2011—2019年上市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探究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进口竞争显著促进国内制造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稳健;较之于来自高劳动成本经济体的进口竞争,来自低劳动成本经济体的进口竞争对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促进效应更明显;进口竞争对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影响存在行业、企业年龄、企业规模及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异质性,通过引致行业...

ESG评级分歧与企业融资约束——影响效应、传导渠道与异质性特征————作者:王韧;王维海;宋爽爽;

摘要:作为重要的第三方信号传递机制,ESG评级结果会显著改变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但ESG评级分歧会对ESG信号的有效传递形成明显干扰。本文基于2015—2022上市企业数据,全面审视了不同类型的ESG评级分歧对国内企业融资约束的实际影响,结果发现:第一,ESG评级分歧会显著增强企业的融资约束,且对非国有企业和未被ESG基金持股的企业产生更强烈的冲击;第二,ESG评级分歧主要通过企业声誉、投资者信心和“漂...

数字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区域金融稳定?————作者:刘敏;罗勇强;平卫英;

摘要:筑牢区域金融稳定防线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保障,在数字化转型和金融创新持续深化背景下,厘清数字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稳定的关系具有深刻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2年我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系统考察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金融稳定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作用路径与门槛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发展不仅降低本地区金融稳定水平,也对周边地区金融稳定存在显著负向溢出效应。(2)数字金融发展对中西部地区金融稳...

资源约束情境下社会责任与企业韧性的双重关系————作者:孟乾坤;刘昱沛;薛有志;

摘要:社会责任是公司增强合法性、降低外部冲击的治理机制之一。本文从企业韧性视角出发,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社会责任承担与企业韧性的双重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具有提升企业韧性的直接作用。其中,降低融资约束和改善利益相关者关系是社会责任韧性效应的主要表现。同时,资源约束情境下,社会责任也会挤占企业实现经济目标的资源,间接对企业增长能力产生挤出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挤出...

数字营销能力:维度结构、量表开发及其对营销绩效的影响验证————作者:孟韬;曹江;邹歆鸬;李晓飞;

摘要: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营销能力在实时互动性和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制约着企业发展。当前,关于数字营销能力的研究尚未形成理论体系,特别是维度结构及量表开发等基础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此,本文探索了数字营销能力的结构维度,并进行了量表开发与有效性验证。研究发现:数字营销能力可以划分为数字环境扫描、数字信息聚合、顾客需求探索、数字制度制定和数字平台应用五个维度;使用本文开发的21个题项量表对数...

家族控制视角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作者:陈灿君;吕乐琳;许长新;

摘要:在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企业组织模式。然而,家族企业以其独特的家族和企业双重属性,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适应性和创新性仍未被充分揭示。基于对我国上市家族企业2011—202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围绕资源和能力的视角系统探讨家族控制对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家族对股权和管理权的控制程度越高,越会显著弱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

数字消费何以赋能城市技术突破式创新?————作者:廖斌;杨昭;刘莹;

摘要:城市技术突破式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数字消费正成为城市技术突破式创新能力跃升的重要支点。本文依托中国284个城市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并检验了数字消费影响城市技术突破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异质性、边际效应及空间特征。研究发现,数字消费能够有效赋能城市技术突破式创新,且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发...

市场竞争制度改革与企业去杠杆——基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证据————作者:王生年;张佩;

摘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出台为研究契机,探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去杠杆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显著促进了企业去杠杆;机制分析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通过降低政府隐性担保、优化信贷资源配置、风险倒逼等路径对企业去杠杆产生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在银根紧缩期、营商环境较差以及创新水平较低的...

资质过剩感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机理探究————作者:王艳子;袁金汕;

摘要:随着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劳动力市场上呈现出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就业观念不断变化等现象,导致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员从事着与自己能力资质不匹配的工作,在这一背景下,资质过剩现象逐渐凸显。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通过对280位员工三个时点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资质过剩感会导致员工工作幸福感下降;心理契约违背在资质过剩感与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员工较高的工作使命感不仅削弱了资质过剩感对心理契约...

财政环保支出、数字技术与区域污染治理——基于长三角样本的考察————作者:田时中;王鹏霖;

摘要:深入揭示财政环保支出和数字技术对长三角污染治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有利于优化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加快区域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利用长三角41城市2008—202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财政环保支出、数字技术对区域污染治理的作用机理与效应,结果发现:财政环保支出显著提升长三角区域污染治理水平的假说得以验证。数字技术发展能显著促进长三角区域污染治理水平的提升,并且从技术创新和政府关...

证监会随机抽查与实体企业金融化————作者:阳镇;王越;凌鸿程;

摘要:避免宏观经济和微观实体企业“脱实向虚”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本文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实证研究样本,手工收集整理证监会随机抽查企业样本,采用多期动态DID研究方法考察证监会随机抽查制度对企业金融化的主要影响及其内在传导机理,验证“有为政府”背景下政府监管与治理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证监会随机抽查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且该抑制效应存在一定程...

智能制造与企业ESG表现——资源优化与治理协同的双重效应————作者:韩少真;张田;苗梦露;潘颖;

摘要:ESG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协调统一,是微观企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理论分析了智能制造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并以2010—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智能制造具有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的积极效应。机制分析表明,智能制造通过资源优化效应和治理协同效应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制造提升ESG表现的效应在非国...

长期护理保险能促进家庭消费吗?——基于相对剥夺的微观视角————作者:黄俊铭;于新亮;

摘要:利用2011—2020年五期CHALRS数据构建包含多时点双重差分的Tobit模型实证检验长期护理保险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政策效应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与未参保家庭相比,长期护理保险显著降低了参保家庭的消费相对剥夺指数。长期护理保险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政策效果,家庭特征方面,对于家庭老人中度及重度失能、年龄在60岁及以上、非农业户籍的家庭作用更大;给付方式方面,混合给付方式的长期护理保险的作用更强。...

平台经济视角下财政支出政策对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DSGE模型的协同效应分析————作者:曾晶;余泳泽;夏龙龙;

摘要:作为生产要素,数据被深度应用于产业链各环节,使得数字化技术得到普及应用,并延伸至居民生活,进而对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本文将分析新经济背景下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与消费的效应及其传导机制。首先,基于中国经济实际数据,构建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面板数据回归,发现政府转移支付挤入消费、挤出产出以及政府消费挤出消费、挤入产出的典型事实;其次,构建纳入互联网平台主体的DSGE模型,以揭示政府...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财经论丛》核心财政类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ngji/3317.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