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研究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农村金融研究

《农村金融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1206/F
国际标准刊号:1003-1812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金融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农村财政与财务》国家级财会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信用卡》经济学论文

  【杂志简介】

  《农村金融研究》是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创刊于1980年,1994年开始与台湾多家金融机构建立期刊交换;1996年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第五名;同年八选世界期刊博览中心参展,并成为会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国际交流刊物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封面文章、金融市场、经营探索、宏观经济、管理学苑、三农/经济、三农/金融、三农/社会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民营银行热潮需要更多冷思考

  民营银行:观念辨析与发展路径 曾刚

  对民营银行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 金雪军,陈哲,严谷军

  利率市场化与民营银行发展探讨 马永波

  从金融发展视角看民营银行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影响 梁绮利

  美国小银行发展模式对我国民营银行设立的借鉴 蓝美静,丁俊峰

  美联储退出QE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及对策 卜国军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知识管理型人力资源学 王军善

  新媒体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刍议 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课题组

  农行不良贷款内部评估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农业银行特殊资产经营部课题组

  “县财省管”政策下银行营销对策探析 农行广西分行机构业务部课题组

  强化信息数据整合对防控信贷风险的思考 高建峰,詹乃许,张志荣

  主要同业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经营模式对比分析 陈颖,丁维岱

  施工技术杂志投稿:基于房产测绘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摘 要】测绘的质量是测绘土建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促使房地产市场的交易行为更加有效规范,提高房产产权产籍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房产测绘是根据房产产权确权的需要,用测量的手段,以权属为核心,权属单元界限为基础,房产的平面位置、形状、面积为重点,绘制成房产图,并以房屋和房屋用地调查表补充配合图面信息显示的专业测绘。为了有效加强房产测绘的质量管理,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全面系统地做好工作。

  【关键词】施工技术杂志,房产测绘,质量,措施

  房屋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必要场所。房产测绘作为保证房屋和房屋用地的有关信息客观、公正、完整、准确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规范房地产市场的交易行为,提高房产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地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成果质量作为房产测绘的命脉更显重要。

  农村金融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突出亮点————作者:姜长云;

摘要: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2025年的“三农”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和重点安排,围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政策导向,可谓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其突出亮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即: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完善“三农”工作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丰富拓展了“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思维,更加重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和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聚焦“三个提升”促进农民增收...

数字金融能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吗?——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自然实验————作者:周雷;应皓恬;王程;

摘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检验数字金融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效果提供了自然实验条件。论文通过收集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南京六个试点地区2186家样本实体企业2019—2023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相关的试点项目能提升实体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北京、苏州、上海、南京的试点项目对...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基于要素配置的视角————作者:曾智;何蒲明;

摘要:论文基于2023年江汉平原地区720户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异质性和作用机制,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农业社会化服务显著促进了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环节越多,越有利于促进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促进土地流转、减少资本和劳动投入,可以提高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第三,异质性分...

ESG评级分歧对债券利差结构化影响研究————作者:徐金球;

摘要:论文基于2011—2022年1548家沪深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ESG评级分歧对债券利差的结构化影响效应与渠道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评级分歧显著扩大了公司债券利差,并呈现出明显的迟滞性。该影响主要归因于债券超额价差,受二级市场债券投资者潜在信息摩擦所驱动。异质性分析显示,公司产权性质(所有制)和信息披露水平对ESG评级分歧关于债券利差的扩大影响存在显著差异,ESG评级分歧对私有企业或信息透明...

DeepSeek赋能商业银行创新转型:技术应用场景分析与未来发展路线————作者:陆岷峰;高伦;

摘要: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强国发展战略,推动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业做强的重要手段,这就迫切需要最先进的数字科技来提升金融业的数字化水平。近期问市的DeepSeek作为数字科技中先进的应用模型之一,在商业银行的多个应用场景中具有高度的适配性,对于商业银行的多个业务单元均可以利用技术模型的优势,提升管理效能、降低经营成本、驱动业务增长,正在深刻改变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论文通过比较分析Deep...

科技金融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研究————作者:陈劲;吴丰;

摘要: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与世界农业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在眉睫。科技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其不仅能缓解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题,还能推动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论文首先阐述科技金融内涵及我国发展现状,明确新时期创新友好的发展目标;然后深入剖析科技金融促进农业“双创新”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包括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支撑农业技术革命性突...

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专家笔谈————作者:仇焕广;林万龙;于法稳;武拉平;

摘要: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25年“三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等进行了系列部署。本刊编辑部约请四位专家,以笔谈方式从不同视角研究阐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飨读者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专家笔谈————作者:姜长云;王国刚;杜志雄;汪三贵;吴卫星;

摘要: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2025年经济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阐述了“五个必须统筹好”的规律性认识,强调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12字工作要求,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

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何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传导机制与地区差异————作者:张林;何深茂;

摘要: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二者的内在一致性,以及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然后将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与北京大学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相匹配,实证检验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生活与社会发展共享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进而推动农...

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脉络演进、历史成就及未来政策取向————作者:毛世平;

摘要: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部署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论文立足中国国情与农情,分别从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节等视角,探究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脉络演进,厘清我国农业科技力量布局优化、农业基础研究创新能力提高、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效显著和农业科技赋能后脱贫时代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等方面的农业科技历史...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的影响研究————作者:蔡起华;刘思彤;王芳;

摘要: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城乡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而数字普惠金融是打破农村金融困境的有效工具,已成为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此,论文利用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乡融合的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第一,2012—2022年间,城乡融合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其在不同省份有显著差异。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对推进城乡融合有积极作用,其中数字普惠...

农产品进口管控的绿色工具研究——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得到的启示————作者:金书秦;刘洋;

摘要:近期,欧盟宣布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其本质是一种形如碳关税的绿色贸易壁垒,通过利用自身在某些技术、标准、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对其他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限制措施,从而以一个比较正当的理由维护本国产品竞争力。该机制将对中国主要出口产品产生较大影响。加入WTO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水平,成为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但部分重要农产品大量依赖国际市场,也对国内农业发展产生较大冲击。无论是保护国内产业还是对等...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作者:郝大鹏;刘文瑾;

摘要: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提振微观主体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在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论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据,深入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总体会对共同富裕产生正向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善企业内部收入分配上,即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利于“做大蛋糕”,还有助于“分好蛋糕”;然而,由于数字化...

绿色金融如何影响粮食生产的气候韧性?——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的实证研究————作者:刘良灿;李想;王瑾;

摘要:发展气候韧性农业对应对粮食安全问题和气候风险尤为重要。论文基于中国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探讨了绿色金融对粮食生产的气候韧性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的气候韧性水平呈现空间分异特征;绿色金融能显著提升粮食生产的气候韧性,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显示,绿色金融通过提高农业产业集聚、激励农户创业以及推动农业绿色技术...

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能否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作者:李晓龙;郝晓婧;

摘要: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成为现实背景下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论文基于2008—2021年中国277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能够显著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水平,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经过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

“机遇”还是“挑战”:数字乡村建设能否缓解县域经济不平衡?————作者:李翠霞;葛封邑;

摘要:实现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论文在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对县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构造2019年和2020年两期面板数据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对县域经济不平衡程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区域异质性分析来看,数字乡村建设在东部沿海地区对县域经济不平衡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缓解作用不明显;数字乡村建...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提升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研究————作者:王进;张逸轩;

摘要:提升低收入群体家庭发展韧性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评估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提升农户家庭发展韧性,对于家庭发展韧性位于25%分位点以下的家庭,其促进效果尤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促进土地转出、提升社会...

乡村振兴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陈帅;汪小亚;许坤;

摘要:乡村振兴债券在金融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以2018-2023年乡村振兴债券为样本,全面系统研究了影响乡村振兴债券发行利差(票面利率与基准利率差值)的因素。研究发现:对乡村振兴债券而言,发行主体所在地区的政府偿债能力,为影响利差的重要因素,而非债券期限、信用评级、是否城投债;发行规模与利差为倒“U”型关系。在承销发行阶段,承销商的数量,是影响乡村振兴债券利差的因素,而非承销商...

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作者:申云;刘彦君;李梓萌;

摘要:论文从数字普惠金融“红利”与“鸿沟”的双重视角,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0—2020年),使用面板Ordered-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收入流动的非线性影响。基准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收入向上流动存在“倒U型”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居民收入向上流动表现出显著“倒U型”影响特征,而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则不显著。机制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

数字金融能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吗?————作者:刘晗;张应良;

摘要: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对于强化农村地区人力资本、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基于CLES三期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膳食消费结构、文化消费支出的机制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改善膳食消费结构、增加文化消费支出等路径...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农村金融研究》金融师职称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ngji/2831.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