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煤炭经济研究》杂志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的、由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面向国际国内公开发行的全国经济类核心刊物。20多年来,它以“关心煤炭、支持煤炭、服务煤炭”为宗旨,致力于服务煤炭工业和煤炭企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1997年曾被中宣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第二届全国优秀期刊二等奖,后又多次被评为中国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本杂志融政策性、信息性、研究性、实用性于一体,是我国煤炭行业最具权威、最具影响的经济类杂志。其栏目设置有特稿、权威论坛、发展论坛、理论探索、资本市场、管理宝鉴、财会与审计、案例、企业文化、市场研究、人力资源等。2005年,《煤炭经济研究》杂志将继续以服务煤炭为宗旨,在刊物质量上狠下功夫,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权威、最有价值的信息。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特别关注、北京评论、决策参考、发展论坛、财会与审计、经营管理、铁路与煤炭、特别报道。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 王显政1
煤炭峰值预测与对策研究 曾 琳5-9
我国煤炭需求总量分析与预测 高 峰10-13+23
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煤炭消费的影响 张 方14-23
国际煤炭跨国公司做法之借鉴——中国煤炭企业国际化战略系列谈(一) 牛克洪;周剑波;田德凤24-28+35
2014年1~2月国际煤炭市场分析 冯雨;韩雷29-30+62
煤炭市场差异化营销策略探讨 郑玉建;任忠;李保强31-35
煤制天然气成本与竞争力分析 温秋红;姜海凤36-40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模型构建——基于黑龙江省煤炭行业 桑红莉;谭旭红;王博;王春梅41-44
基于VAR模型实证分析的我国煤炭价格波动研究 王 曦45-48
煤炭运销系统中离线业务的优化研究 张祥;陈佳鹏49-52+58
新形势下国有能源集团财务风险管控探析 马慧敏53-55
煤炭企业绩效管理执行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奚陈莲56-58
煤炭企业电子商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赵 杉59-62
新型煤炭企业物资供应人才内涵与选用标准 丁端瑞63-65
府谷中小型煤矿兼并重组后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石向荣;韩金子66-69
煤炭企业技术岗位公开竞聘存在问题及对策 刘金顺70-72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实践与应用 成雪梅73-75+82
兼并重组小煤矿相关财务问题研究 王鑫;王煜;尹丛阳;龚婵婵76-78
企业风险管控审计方略 李京革79-82
审计师评职称论文:审计信息化在风险评估中的运用
【摘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重大错报风险评估贯穿整个审计流程,在审计实务中运用广泛;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如今倡导审计变革的重点,但目前还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本文将现有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结合审计信息化方式,从风险评估模块入手,提出构建新的风险导向审计信息化系统来应对审计信息化带来的新的思维方式、审计模式、工作方法的转变。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审计信息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原来的“四化”扩展为“五化”,专门加入了对信息化的要求。信息化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审计工作也面临着冲击和影响,传统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手段已经制约了审计工作的发展,在信息化条件下不断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成本,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煤炭经济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碳交易政策对高耗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作者:庞帅奇;王君萍;
摘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以经济激励的形式鼓励企业致力减排、控制污染的政策性工具,有助于实现碳减排的目标。为了检验政策效应的影响,首先基于2009—2019年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该政策对高耗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通过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可提高高耗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并逐年提高数字化转型程度;碳交易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在国有...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组合模型的液化石油气市场价格预测研究————作者:包莹;李朵;曹馨;龚文欣;曾雨婷;
摘要:液化石油气(LPG)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对国家工业发展及居民日常生活有重大意义。对其市场价格进行精确预测,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供需状况,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GRU)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组合预测模型对LPG市场价格进行预测。首先,采...
碳市场中控排客户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研究————作者:张倩;李文龙;邢志华;冯露;
摘要: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碳市场中控排客户为提升企业碳绩效带来良好契机。基于2014—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碳市场中控排客户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碳市场中控排客户的降碳需求具有基于生产网络的资源效应和倒逼效应,能够激发关联企业的降碳意愿,并助推其碳绩效水平提升,考虑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
金融压力对新能源市场的时变风险溢出效应研究————作者:吕靖烨;李娜;李冲;孙红湘;
摘要:采用条件分位数溢出指数法,以中国新能源市场与各金融子市场压力指数作为研究变量,构建了新能源-金融系统的分位数向量自回归(QVAR)模型,克服了传统研究方法在极端事件描述上的不足,实证分析新能源-金融系统之间的时变风险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新能源-金融系统存在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新能源市场是主要的风险来源,呈现出产业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特征,而资本市场与外汇市场是主要的风险接收者。(...
基于LCSA的HFC燃料路径选择研究————作者:邓玉勇;刘辉;李兴荣;
摘要:在对国内外有关氢燃料电池(HFC)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LCSA)研究现状梳理的基础上,采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构建了从环境、经济和社会3个维度的HFC燃料路径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生命周期成本(LCC)和社会生命周期评价(SLCA)方法,选择由制氢、储氢、运输和加注等环节构成的4条燃料技术路径,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现阶段工厂焦炉煤气制氢路径在环...
考虑设备动态模型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三阶段运行优化研究————作者:王永利;董焕然;马欣萌;于笑言;郭怡宁;韩庆闯;
摘要: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可以通过区域内多种能源的耦合,实现多种异质能源子系统之间的优化运行、协同管理和互补互济。然而,综合能源系统快速发展对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运行优化的数据来源、考虑因素、优化方式等都直接影响调度方案的优化效果。除此之外,能源系统用户用能的随机波动和分布式能源设备运行状态波动等不确定性也大大增加了运行优化的难度,威胁能源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此,重点考虑各类能源设备的动态...
风电系统在实现中国可再生能源目标中的效益与负担——资源环境评估————作者:李依霖;刘明恺;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风电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相比于化石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设施运维成本较低,但前期投入较高。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系统评估了风电系统的环境负担及其相较于燃煤电厂的替代效益。研究不仅涵盖了非可再生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还综合考虑了土地使用、水资源消耗,以及PM2.5、SO2、NOx和汞等较少研究的环境因素。与以往多聚焦于基础材料的研究相比,研究综合考虑了风电厂所需所有...
中国基础设施质量改善的宏观经济影响——基于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作者:杨佩霏;王自奔;唐嘉懿;乔嘉艺;陈浩;
摘要:基础设施质量的改善不仅关乎国家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的稳定繁荣。为深入探究我国各类基础设施质量改善的宏观经济影响,构建了一个契合中国国情的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通过反事实模拟定量分析了2002—2017年间基础设施质量改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2002—2017年间,基础设施质量的改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贡献,使中国的年均产出增长率增加0.24%。从一般均...
数字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作者:朱俏俏;李佳艺;
摘要: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企业绿色转型带来了新机遇,探究数字技术创新如何影响企业绿色生产对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验证数字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提升作用,主要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运营效率实现,并在国有企业、高污染行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显著。此外,通...
中美德煤机装备贸易竞争力比较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谢文洁;李国敏;谭诗钲;
摘要:近年来,我国煤机装备各项技术取得显著进步,大型煤机装备不仅在国内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在国际市场赢得了良好口碑。在此基础上,对标美、德等煤机强国进一步扩大我国煤机装备的国际市场份额,提升我国煤机装备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测算比较中美德三国的IMS、RCA、TC等3个指标,发现中国煤机装备贸易竞争力近十年呈上升趋势,相较美德表现出较强韧性;其次,利用我国...
数字生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多元路径研究————作者:乔涵;王子隆;
摘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如何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政府决策部门和学术界的热点议题。基于TOE框架(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以全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为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的方法,探讨数字基础、技术创新、数字人才、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安全、数字社会等7个数字要素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组态效应...
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作者:王会战;丁聪聪;任子敬;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某新能源企业2014—2023年相关数据,系统性地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旨在为企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1)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分析,确定企业盈利能力、劳动者素质、新产品设备投入及政府补贴强度4个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Tobit回归分析得出以上影响因素均与企业的绿...
绿色并购对我国重污染上市企业的源头管控和末端治理影响研究————作者:郝析炜;裴旭东;董仲慧;陈拓宇;
摘要:基于二元合法性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手工收集2012—2020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企业绿色并购数据,探究了绿色并购对我国重污染上市企业的源头管控和末端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并购不仅能够促进末端治理还对源头管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行为具有明显的二元合法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在绿色并购与源头管控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但企业社会责任对绿色并购与末端治理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
基于战略需求和转型实践的数字化人才能力模型————作者:郭水文;
摘要: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构建数字化人才能力模型成为企业面临的普遍现实问题。以国家能源集团为对象,构造了三层七类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模型。从企业的发展战略角度出发,根据角色分工定位的不同,将数字化人才分为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应用和数字化专业等3个层次人才;根据数字化转型涉及到的技术领域将数字化人才分为智慧管理、数字化运营、产业生态协作、智能生产、电商平台运营、工业云运营、数字化设计等...
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研究————作者:高太光;王晴晴;王雨琨;
摘要:随着数字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也为其打破融资困境提供新机遇。基于2010—2022年沪深A股能源企业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缓解能源企业融资约束,结论通过稳健性检验,但在不同生命周期、产权性质、地区下对其影响有所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可通过降低供应链集中度缓解融资约束;股票流动性在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融资约束影响...
绿色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作者:柴尚蕾;周倩倩;魏伟;
摘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已经成为金融工具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基于2009—2022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绿色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绿色金融政策能够促进试点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其次,异质性分析显示,在经济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政策倾斜力度较大的西部地区以及财政支持力度较大...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项目CCER方法学开发及其碳减排潜力研究——以贵州省某科技园为例————作者:邓裔麒瑞;段发丽;胡玉杰;
摘要:浅层地热能替代传统能源是实现建筑行业碳减排的有效路径之一。贵州浅层地热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规模不足,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减排潜力及方法还有待拓展。基于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自愿减排方法学CM-022-VO1标准构建使用地热替代电能供暖制冷的CCER方法学,并运用EnergyPlus对贵州省某科技园某办公楼2021年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仿真模拟,论证该方法学的可行性并核算该栋建筑浅层地热空调系统节能...
基于结构分解法的中国工业用电量分析及预测————作者:裴丽伟;张海静;潘广旭;郑钰;江源;杜生辉;张祖福;
摘要: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导致电力需求激增,需要准确预测用电量以便合理调配电力资源,避免供求失衡和电力短缺。利用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构分解模型分析了中国工业用电量的变化。将2017—2022年中国工业用电量的变化分解为4个因素:用电强度、技术投入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和最终需求总量。结果表明,最终需求总量的变化对中国工业用电量的增长贡献最大,增加了20 913.4亿kW·h的用电量。准确...
特朗普再次执政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及政策建议————作者:王震;
摘要:<正>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已经宣示或出台了一系列能源政策,包括放松环境监管、推动化石燃料开发、退出气候变化协议等。这些政策对全球能源供需、价格、地缘政治以及气候变化必然会带来短期或长期的影响。事实上,特朗普在2017—2021年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推行了一系列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理念的能源政策,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仍然存在
容量电价机制下区域电煤交易价格合理区间测算研究————作者:苑曙光;张俊杰;杨城;王雨琪;刘海英;
摘要:区域电煤交易价格合理区间的形成对煤电上下游协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测度区域电煤交易价格合理区间,基于单位煤电生产成本与收益的视角,结合煤电机组利用水平、两部制电价机制及行业合理收益率等关键因素,构建区域电煤合理基准价格模型,并据此测算各地区电煤合理价格区间。研究表明,各区域合理价格区间与当地煤电交易基准价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多数省份的合理价格区间与秦皇岛港下水煤价格区间相近,而晋陕蒙地区的...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国家级《国际融资》
- 省级金融世界
- 省级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
- 省级煤炭经济管理新论
- 省级《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 省级深交所
- 省级地产商
- 北大核心建筑经济
- 北大核心经济问题探索
- 省级《当代经济》
- 省级中国经济报告
- 省级《科技创业月刊》
- 省级科学经济社会
- 国家级《现代商贸工业》
- 国家级《行政管理改革》
- 省级《旅游研究》
- 省级生产力研究
- 国家级《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 省级商业故事
- 省级《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广告人
- 省级《天津经济》
- 北大核心上海管理科学
- 省级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 国家级《管理工程学报》
- 省级能源与环保
- 国家级《中外食品工业》
- 省级中州建筑
- 省级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 国家级《中国金融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