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刊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管理学刊

《管理学刊》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41-1408/F
国际标准刊号:1674-6511
主办单位: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新乡学院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查看管理学刊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交通财会》会计论文期刊推荐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地产市场》国家级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管理学刊》(双月刊)由原《新乡教育学院学报》(创办于1988年)改刊而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和新乡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管理类专业学术刊物。

  2009年4月7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综合[2009]304号文批准,将《新乡教育学院学报》更名为《管理学刊》,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1—1408/F,主办单位由新乡市教育学院变更为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和新乡学院。

  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繁荣管理科学为目标,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特色,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面向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业、高校,为管理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一块学术交流的园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收录情况: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特稿、全球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管理、产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金融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信息资源管理。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25. 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的思考 夏小林

  26. 批判与创新:著名经济学家杨承训教授素描 张新宁

  27. 论“经济人”的道德——兼评目前学术界对“经济人”的研究 周德海

  28. 新时期对共同富裕内涵的再解读 黎丽萍

  29. 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张作云

  30. 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 马万里

  31. 金融危机中央行救助中小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分析 吴月明

  32.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汪洪涛

  33. 推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路径选择——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 张志元,郑吉友

  34.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区发展思路探析——以吉林省四平市叶赫满族文化旅游区为例 谷亚光,谷牧青

  35. 我国中小企业的政策困境分析——以日本经验为借鉴 樊瑞莉

  36. 我国养老服务机构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柳键,舒斯亮

  37.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新课题:提升企业领导力 李成勋

  38. 批判与创新:著名经济学家丁冰教授素描 徐则荣

  39. 马克思主义产业组织理论概述及现实意义分析 田家官

  40.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谢根成,杨紫

  41. 河南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及空间分布研究 张保胜

  42. 云南省边境贸易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李继云

  43. 论产业体系建构与转型升级——以泰州市为例 张树俊

  《管理学刊》杂志编辑部投稿须知:

  1、投稿请以word格式文件发送E-mail,文稿要有300字以内的摘要,有3~8个关键词,并附文章题目、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2、文章字数以5000字为宜,参考文献的标注和著录应执行GB7714-1987的规定(见附件1),文后请附作者简介(包含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等主要信息)、作者的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E-mail。

  3、稿件一经投寄,本刊即有修改权、使用权,可在相关刊物和行业网站上转发。若超过两月无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恕不退稿。

  经济学论文投稿:保定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提要] 本文以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为支撑,从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出发,找到保定县域经济对金融的需求特点,在分析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供给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推进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构想。

  关键词: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2014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基于金融支持的保定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0131)

  在现代经济中,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通过融通资金、调节资金、聚集资金和配置资金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从保定市的角度来研究其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对于推动保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活跃度与城市经济韧性————作者:罗红艳;杨莉;杨瑞兰;胡海洋;

摘要:在国内外风险叠加联动的复杂形势下,数字经济成为城市应对外部冲击、提升自身经济韧性的关键因素。基于2008—2021年我国25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了数字经济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并将创新创业活跃度纳入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着重分析了数字经济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传导路径、非线性影响及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新引擎,创新创业活跃度是数字经济发挥...

企业社交媒体使用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作者:王济干;申润典;徐琳;

摘要: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讨论工作导向型企业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交导向型企业社交媒体使用对于个体主动创新行为与被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问卷收集到352份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1)工作导向型企业社交媒体使用正向影响被动创新行为,社交导向型企业社交媒体使用正向影响主动创新行为。(2)主动控制感在企业社交媒体使用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中扮演中介角色,主动控制感在工作导向型企业社交媒体使用与...

组织韧性视角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的组态研究————作者:毕晓方;李端;柳永天;张婷;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提升新质生生产力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保持组织韧性对于企业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利用机器学习法和大语言模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度量的基础上,以82家已成功申报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的上市企业为样本,对其新质生产力的组织韧性驱动因素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法(fs QCA)分析。研究发现:(1)单个韧性要素并不构成企业提升新质生产力的...

为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心聚力——评孙绍勇教授新著《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研究》————作者:刘书林;

摘要:<正>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因而,必须要从战略层面对文化强国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才能为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实学理支撑。孙绍勇教授的学术专著《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研究》,正是对这一问题的精彩解答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绿色化的影响研究——来自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作者:王海杰;朱潇然;王全景;

摘要:数字经济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推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的系统性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2011-2022年288个城市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绿色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绿色化水平。该结论在考虑变量选择误差、剔除其他误差影响和引入外生工具变量等稳健性、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

智能制造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基于外部压力与支持的调节效应分析————作者:韩少真;王超凡;张涵诗;李辉;

摘要:智能制造是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也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关键。因此,分析了智能制造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以2011—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智能制造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这一结论在各类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中依然成立。智能制造通过信息效应、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在外部市场竞争激烈或政府监管压力较大、外部金融和财政...

知识产权治理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来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证据————作者:陈艳利;邹雨荷;

摘要: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知识产权治理通过保护创新成果的市场专营权赋予市场主体平等创造财富的机会,在发展中统筹效率与公平,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利条件。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知识产权治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治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发挥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知识产权治理通过优化企业人力资本...

数字化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作者:张华;顾新;

摘要:数字化能力是数字经济时代驱动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原动力,但其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基于服务主导逻辑与动态能力理论,利用268家中国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察数字化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作用机制,并从服务主导逻辑的战略导向视角讨论影响上述关系的边界条件。研究发现: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能力不但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会通过供应链整合(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的中介效应对后者...

金融空间分布与企业成本竞争优势——成本弹性视角————作者:逯进;刘强;苏妍;

摘要: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快速演变的背景下,增强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提高成本弹性水平,不仅是企业建立持续竞争优势、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在新发展阶段企业应对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关键举措。基于200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金融空间分布与企业成本弹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金融空间分布集中化可以显著增强企业成本弹性。第二,金融空间分布集中化主要通过增强企业要素利用能力、提高企业数字...

东道国数字化水平、融资约束与海外子公司生存绩效——移民网络调节效应————作者:衣长军;颜诗琪;张岩松;

摘要: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东道国数字化水平是影响跨国企业OFDI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微观层面出发,以我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东道国数字化水平对海外子公司生存绩效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基于2008—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海外子公司生存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OLS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东道国数字化发展水平越高,中国海外子公司生存绩效表现就越好;东道国数字化水平...

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执行困境及破局策略——基于“结构过程情境”分析框架————作者:王文彬;卫鹏飞;

摘要: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政策高效执行已成为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效能的前置条件。以“结构过程”为理论基础,同时整合政策执行偏差的三维研究视角,构建“结构过程情境”创新分析框架,并以G区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进路为案例样本,深入剖析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执行的潜在问题。研究发现,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执行在结构上面临着“条”与“块”的挤压,即纵向施压与横向博弈,在过程上受到“供”与“需”的拖拽,即公共服务配套差异与...

产融结合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自实体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的实证检验————作者:赵纳晖;杜雨晴;牛彪;

摘要:产融结合是促进金融资源向实体企业集聚、助推实体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产融结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产融结合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这一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产融结合的“资源效应”“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产融结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中...

大国视野下中国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作者:伍抱一;程恩富;

摘要:通过研究各大国经济增长情况,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现实,反驳中国经济“悲观论”。研究发现,中国经济“悲观论”的结论是基于片面数据和短期波动,其忽视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和美国高通胀是中国经济相对规模近年出现短期异动的主要原因,并且这种异动只是对长期上升趋势的短暂偏离;中国加速追赶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态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中升美降”“南升北降”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为了应对这种短...

农户规模经营的增收效应:内在机制和实证检验————作者:平卫英;章标彪;王佳;李文星;

摘要: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增强了农业产业的韧性,确保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而且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基于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三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工具变量法和PSM-DID分析了农户规模经营的收入提升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农户规模经营对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问题处理后依然成立...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整合分析框架与研究展望————作者:张培;杨丹丹;刘鑫;

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路径。以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为研究主题,系统回顾和梳理该领域相关研究,提出一个以场景为中心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整合分析框架。首先,从技术、能力、制度和知识视角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进行深度剖析,解析数字化转型的本质特征;其次,以场景为研究单元,在“前因—过程—结果”的框架基础上,提炼出制造...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作者:崔登峰;白玲;张跃胜;

摘要:伴随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备受关注。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试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且主要通过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赋能数字金融发展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条路径来实现;异...

数字技术赋能行政审批改革——以深圳“秒批”为例————作者:刘晓川;叶玮;李金龙;吴高鹏;

摘要:行政审批改革作为政务服务改革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是推动政府治理模式转型的切入点,也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行政审批改革带来了全新的思维视角与实践路径,探究数字技术如何有效赋能行政审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整合无缝隙政府理论、整体性政府理论以及数字技术赋能政府治理的现有研究成果,构建“技术-政府”二元分析框架,以此作为深入剖析数字技术赋能行政审批的理论...

政府数字关注度如何赋能区域创新均衡发展————作者:李治国;孔维嘉;王源辛;

摘要: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切实发挥有为政府效能推动区域创新均衡发展是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为此,在理论上,分析了政府数字关注度对于推动区域创新均衡发展的作用与机制;在实证上,利用2011—2021年中国地级市及地级以上城市数据构建了城市维度的区域创新集中度指标体系,考察了政府数字关注度赋能区域创新均衡发展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政府数字关注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中...

数字经济政策扩散的网络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基于533份政策文本的社会网络分析————作者:魏萍;蔡润雨;颜家琴;

摘要:数字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数字经济政策扩散研究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理论经验和方法指导。以政策扩散理论为基础,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构建政策扩散六维度分析框架和测度指标,量化分析533份中国数字经济政策文本,探究数字经济政策扩散的网络特征和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政策网络规模较大,但网络密度稀疏、整体凝聚力较低;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政策扩散...

社会流动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机制:消费升级的中介效应考察————作者:贾洪波;农静雅;

摘要:中国人口生育意愿持续走低。本文从消费的升级效应和棘轮效应视角构建社会流动影响生育意愿的模型以对低生育意愿做出理论解释。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8年的数据,运用泊松模型和中介模型从代际和代内社会流动双视角实证检验社会流动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流动显著影响子代的期望子女数,代际向上流动以及代内向上流动群体的期望子女数更少。用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衡量消费升级时,无论代际还...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