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金融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海南金融

《海南金融》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6-1009/F
国际标准刊号:1003-9031
主办单位:海南省金融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上一本期杂志:《技术与市场》经济学研究生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金融教学与研究》金融专业研究生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海南金融》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海南金融》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海南金融》是由海南省金融学会主办的,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直接管理的、海南省唯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金融理论月刊。本刊以立足海南、加强对金融机构和广大作者、读者的服务为办刊宗旨,为各类金融机构、企业和广大读者透析金融热点、探索金融改革、传播金融政策、促进信息交流。我们将努力使《海南金融》成为海南金融机构对外宣传的窗口、国内外金融行业间沟通的桥梁、企业融资的顾问和广大作者、读者朋友学习金融知识的园地和理财的帮手。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已加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期刊网络,并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的称号。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本刊特稿、理论研讨、改革探索、行长论坛、特区经济(金融)、国际金融、资本市场、房地产金融、金融监管、保险天地、金融与法、诚信建设、经营管理、国库管理、财政之窗、财会研究、案例分析、农村金融、金融实务、基层建议等栏目。

  2014年03期目录参考:

  1. 基于家庭金融性资产与借贷规模的居民收入代际传递研究 刘建和,胡跃峰

  2. “数字化信用”和新型“互联网支付系统”--比特币的本质、初衷和启示 陈娟娟,王龑

  3. 基于风险分析均衡存款保险费率的研究--兼论抑制银行道德风险发生 王海巍

  4. 复杂性金融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刘超,赵钦涵

  5. 土地财政对社会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 黄英,黄娟

  6. 城镇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的要素框架与完善措施 林志华

  7. P2P网络小贷模式与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破解路径 王桂堂,石婧雯

  8. 试议新时期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沈江,王玮

  9. 美欧信用评级机构之监管进路探究 丁莲芝

  10.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风险管控研究 乔玉梅

  11. 互联网信贷的监管问题浅析 吴凯悦,姚树华

  12.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监管研究 陆岷峰,王虹

  13.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公众的参与问题研究 张琨

  14. 海南热带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及农发行信贷支持建议 莫壮才,陈德江,辛俊桦

  15. 三亚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优化系列研究--三亚市银行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肖思智,冯琼,黄景贵

  16. 区域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王振兴,郑其敏

  中级职称论文范文新疆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研究

  [提要] 上市公司再融资作为公司资金链的有效补充是其生存和壮大的有效供给,一个成熟的公司再融资模式能为其带来新的生命。目前,新疆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中存在诸如启用时间晚、利用不充分、过度集中于个别公司等问题,需要完善其再融资方式,以促使新疆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提高其公司价值、增强实力。

  关键词:中级职称论文范文,新疆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股权再融资,债权再融资

  一、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定义

  本文所涉及的再融资是特指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的再融资,是相对于首次公开股票发行而言的。除了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首次公开发行新股融资,其他的从证券市场上的直接融资行为都成为再融资,一般包括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可转债券和发行公司债券。因此,再融资实际上包含了股权再融资和债权再融资两类。股权再融资包括配股和增发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具备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双重特征,本文将其归入股权再融资;债权融资主要包括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可交换债以及可分离可转债等。

  海南金融最新期刊目录

智能制造何以赋能中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作者:王成军;袁雪妮;

摘要:如何有效释放智能制造促进中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红利是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当务之急,现有研究缺乏从绿色低碳转型综合治理的角度考察智能制造的影响。基于此,测算了中国267个城市的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综合指数,并计算了城市层面的机器人安装密度,自此基础上分析了智能制造对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及其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首先,人工智能显著促进了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这一结论在使用...

科技金融政策驱动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来自地级市微观数据的准自然实验证据————作者:谢捷;陈柳钦;

摘要:本文利用2010—2022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科技金融政策如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研究结论如下:科技金融政策能够显著驱动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多次稳健性测试后结果依然不变;科技金融政策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存在城市区位异质性;科技金融政策可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而提高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

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作者:佟晨;杜运潮;

摘要:在经济绿色转型背景下,本文采用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共计35267个样本,实证探究了我国上市企业ESG的表现对其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积极履行ESG责任能够帮助其减轻债务违约风险,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此外,回归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会通过促进企业成长性来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企业成长性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作者:杨帆;董梅;姚澜;

摘要: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城市经济韧性,并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通过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水平。基于此,提出加大发展数字金融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加强数字金融监管等政策建议

《海南金融》征稿启事

摘要:<正>《海南金融》是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主管、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经济金融理论月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欢迎广大作者提供有独特观点和深度分析的论文,特别是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种科研基金项目支持的文章。《海南金融》近期征稿方向: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促进共同富裕研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全岛封关运作跨岛资金流动管理研...

低碳转型能否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来自低碳城市试点的证据————作者:姜峰;

摘要:本文以2010—2021年全国27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改善就业和增加职工收入三个途径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非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城市、低政府环境关注度城市和南方城市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提升...

《海南金融》版权及投稿声明

摘要:<正>为适应我国网络数据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同意被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龙源期刊网、中邮阅读网和媒体收录,并许可其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文章版权使用费和稿酬本刊将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另作适当处理。作者向本刊投稿,应保证所投稿件为原创,未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

国际经贸格局演变趋势及海南机遇————作者:陈卫东;

摘要:去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贸格局加速演变。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下降,波动性加大。商品贸易增长疲软,贸易碎片化趋势加剧。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全球范围产生广泛示范效应,全球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同步抬升。国际资本流动持续处于低位,FDI对各国资本形成贡献下降。在全球经贸格局加速演变的背景下,海南在间接贸易出口、对内贸易、服务贸易、吸引国际直接投资以及吸引外向型企业等方面的发展机遇值得关注

普惠金融赋能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路径研究————作者:孙晓君;

摘要:普惠金融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海南自贸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普惠金融的有力支撑。本文旨在探讨普惠金融赋能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路径,通过分析普惠金融在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和实施路径,以期为推动海南自贸港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金融化浪潮:全要素生产率的引擎还是陷阱?————作者:朱静怡;杨晓丽;

摘要:实体企业发展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企业金融化现象日益严峻,这是否会抑制高质量发展进程?本文以2016—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适度与过度金融投资行为实证检验企业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临界值为0.5670,即在临界值左侧,金融化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越过临界值,金融化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异质性分...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作者:方溯源;方雄鹰;

摘要:金融衍生品是一种基于基础资产风险管理需要而设计的衍生金融产品,不仅是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而且对于提升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优化金融配置、助力金融国际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速度加快: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监管政策逐步完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以及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相较于欧美,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仍存在改革完善之处。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完善改进市场监管体系,提高交易...

新《证券法》实施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作者:林鑫悦;窦超;杨雪;

摘要:2019年12月《证券法》进行第二次正式修订,2020年3月正式实施。在新《证券法》实施的大背景下,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2016第二季度到2023年第二季度数据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新《证券法》实施对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证券法》实施能提高公司财务信息质量;新《证券法》通过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提高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在管理层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或投资者保护较差的企业,新《证券法》的实...

开放银行模式下金融科技创新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基于隐私与信任的权衡视角————作者:江亚锋;易荣华;张意燕;

摘要:随着开放银行模式的兴起,金融科技创新在优化消费者服务体验的同时,也对隐私保护和信任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隐私与信任的权衡视角,探讨开放银行模式下金融科技创新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理论模型和实证数据分析,研究表明隐私保护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消费者信任,但其不足可能导致行为意愿下降。同时,信任在隐私与消费者行为间起到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强化隐私保护、提升技术透明度、完善法律监管和优化用户...

区块链金融的应用风险与法律规制探析————作者:宋玉婷;黄路楠;

摘要: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和匿名性等特性,这使得区块链技术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了人为的干扰,并且区块链技术以“算法代替信任”的核心思想令它在金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区块链技术的具体金融活动应用过程中,不法分子利用其特性进行洗钱及金融诈骗等犯罪活动,由于现行法律规范的缺乏与区块链技术的风险内生性,导致相关犯罪认定困难。因此,为了应对区块链金融的法律风险,需要从区块链金...

新年致辞————作者:陆巍峰;

摘要:<正>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值此新年来临之际,我谨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和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学会,向全省金融系统的各位同仁,向关心和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向《海南金融》广大读者、作者及审稿专家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与祝福,祝大家新春快乐,幸福安康!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攻坚之年。全省金融系统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

《海南金融》征稿启事

摘要:<正>《海南金融》是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主管、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经济金融理论月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欢迎广大作者提供有独特观点和深度分析的论文,特别是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种科研基金项目支持的文章。《海南金融》近期征稿方向: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促进共同富裕研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全岛封关运作跨岛资金流动管理研...

新质生产力、产业链韧性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与东北地区的对比分析————作者:孟书宇;

摘要:本文以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以及新质劳动对象构建了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用系统GMM模型定量分析长三角地区与东北地区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与异质性,探究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长三角地区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就作用机制而言,新质生产力通过提升区域产业链韧性促进经济增长。第二,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会受到...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基于TVP-SV-VAR模型的实证分析————作者:吴锦顺;许晏彬;

摘要:本文运用TVP-SV-VAR模型结合我国沪深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信贷期限偏好、制造业企业家信心和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动态时变关系。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之间存在着阶段性正向效应的演化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对商业银行信贷期限偏好和制造业企业家信心产生负向冲击,间接影响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程度。最后,探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

数字化转型对银行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中国3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作者:陈茂;王爱民;

摘要:本文基于32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2021年数据,检验数字化转型对银行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助推银行企业价值的提升,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水平高的银行和非国有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价值创造效应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改善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银行竞争力,提高银行盈利能力,进而提升银行企业价值。调节效应检验表明,银行...

碳信用市场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实践启示————作者:肖丹然;黄森燊;钟贤谦;

摘要:碳信用市场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2024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新启动,我国将构建起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双轮驱动”的格局,但在碳信用市场的探索过程中,我国碳信用市场存在政策框架有待完善、方法学有待扩展、监测、报告和核查系统有待改进等问题。国外通过明确高质量碳信用的国际原则及认定标准、健全碳信用核查、核证方式及管理机制以及完善碳信用市场运作...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