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财经理论与实践》是金融学专著,全面具体地介绍财政金融方面市场动态。本刊向您介绍经济学专业知识,国内外证券与投资市场变动,财政与税务的关联,经济与管理的分析,是金融界人士的首选刊物。
期刊栏目:
经济理论经纬 金融与保险 投资与证券 财务与会计 财政与税务 经济管理 经济法
期刊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CSSCI来源期刊。该刊先后被评为中国重要经济理论刊物、中国经济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该刊还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来源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最新期刊目录
数智时代智慧城市治理的“技治主义”分析及反思:以英国为案例————作者:程恩富;范昕若;
摘要:智慧城市作为流行的城市数智化模型,正日益成为不同城市技术实验和发展转型的重要场域。英国智慧城市是新自由主义财政紧缩政策的应激反应案例,运行模式突出强调技术性、盈利性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体现了鲜明的技术治理特色,是典型的“技治主义”,治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市场化的治理导向、自上而下的治理架构、数字化平台的治理驱动以及公民权利被忽视的治理效能。英国智慧城市的案例表明,智慧城市概念与公共政策转化的实践之间存...
金融可得性提振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作者:刘亦文;郭睿;罗涵秋;
摘要: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从作用机制与效应评估视角阐释金融可得性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可得性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显著提振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尤其是对农村地区居民消费升级的提振效应更为明显。此外,金融可得性对促进东西部地区城乡居民、中部地区城镇居民和高收入差距居民的消费升级有更深远的影响,金融可得性通过增量来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升级,通过提质来实现农村居民消...
中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评估与预警研究——基于Attention-LSTM模型的分析————作者:师荣蓉;杨娅;
摘要:基于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传导机制和预警机制的理论分析,利用CoVaR方法评估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从微观保险机构和宏观经济环境构建Attention-LSTM模型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进行预警分析。研究发现:当遭遇重大事件冲击时,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对保险业的风险溢出增加;将金融压力指数纳入风险预警体系,其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降低8.59%、7.27%和4.55%;Attenti...
农业保险承保规模越大越好吗?——基于大灾风险应对能力的考察————作者:朱铭;任天驰;杨汭华;
摘要: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探究农业保险承保规模对大灾风险应对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保险承保规模在初期扩张阶段对于分散承保风险具有正面作用。然而,随着承保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风险逐步积累,导致其对于大灾风险应对能力的影响转为负面。“偿二代”监管体系的引入能够延缓因承保规模扩张而造成的大灾风险应对能力的变化趋势。鉴于此,需要根...
基于非平衡大数据的公司破产评估模型研究————作者:李田雨;高煌婷;翟亚琪;
摘要:大数据环境下,应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波兰破产及未破产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建模训练和测试验证,其中包括多层感知器中的SMOTE、SMOTE-Borderline1和BMS不平衡算法。横向对比发现SMOTE、SMOTE-Borderline1、BMS算法有效提升了F1-Score,证明了多层感知器算法在公司破产评估领域内处理非平衡类别数据手段的有效性。纵向对比表明在不同的预测时间跨度上,MLP模...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基于激励效应和挤出效应的视角————作者:陈俊营;崔文杰;方俊智;
摘要:选取2010—2020年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呈倒U形,即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增长,其对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异质性上,基础设施用途类债务所发挥的作用更强,规模较大、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的城市倒U形变化更明显;作用机理上,适度的税收...
银行行政处罚监管、外部审计监督与信贷风险防控:互补还是替代?————作者:池国华;周正义;
摘要: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银行数据,选择银行行政处罚监管视角,探究银行监管与外部审计监督在信贷风险防控中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在信贷风险防控中,银行行政处罚监管与外部审计监督存在互补关系,且该互补关系并非源自外部审计质量的中介效应,而是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并形成监督合力。协调互补机制在于外部审计师能够根据处罚公告信息确定信贷业务审计重点,而银行监管部门也可利用外部审计工作增强其对信贷...
注册制改革与同行核准制公司的风险承担————作者:吴锡皓;谭嘉怡;陈沉;
摘要:基于注册制改革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2—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同行核准制公司风险承担的视角探索此项改革带来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注册制改革显著提高了同行核准制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注册制改革主要通过缓解同行核准制公司的融资约束、加大其研发投入力度的渠道而产生溢出效应。注册制公司数量较多、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中,溢出效应更明显。鉴于此,应完善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增大...
“双碳”目标下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来自重污染制造行业的经验证据————作者:聂淼晶;张新华;
摘要:依据2013—2020年沪深A股重污染制造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考量绿色技术创新对重污染制造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色技术创新能促进重污染制造企业财务绩效,在中西部地区、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效果更显著;绿色产品创新对财务绩效促进效果高于绿色工艺创新;政府惩罚型碳治理对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财务绩效呈正向调节作用,而激励型碳治理调节作用不显著;碳交易市场调节效应主...
土地价值捕获:实践经验与机制转型研究————作者:黄睿超;陈国富;
摘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提升了土地价值。土地价值捕获旨在通过合理的政策工具和机制,将因公共投资或市场发展而产生的土地增值部分回归公共领域,用于支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土地价值捕获机制的设计要考虑工具类型、决策因素及运行评价体系。现行土地价值捕获机制存在公共品溢价识别欠清、过于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地方政府供给激励扭曲等问题,亟待转型。鉴于此,需聚焦公共品价值循环中的“价值实现”与“价值捕获”环节,完善相...
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提升共同富裕水平?————作者:王馨悦;颜克高;毛善骏;
摘要:依据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量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和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共同富裕水平,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新质生产力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呈正向影响。鉴于此,建议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提升科技、财政与金融的协同效应;引导不同地区依据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效...
企业信息透明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作者:姚德权;封孟君;马芳琳;戴鹏毅;
摘要:依据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企业信息透明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信息透明度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较高的信息透明度有助于企业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带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信息透明度的提升主要通过增加股价信息含量、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客户稳定度,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国际化、市场化和法治化程度越高,提升作用更明显。鉴于此,需创新企...
国家出资公司立法的路径选择与体系架构————作者:肖海军;李理;
摘要:我国现行调整国家出资公司方面的规范文本仍处于零、散、乱状态,2023年《公司法》修订案对国家出资公司也难以提供有效的治理规则和监督机制。针对国家出资公司的特殊性,应把国家出资公司剥离出《公司法》,采用废改立结合方案,制定一部专门的《国家出资公司法》或《国有独资(控股)公司法》。具体做法是把国家出资公司从现行《公司法》中析分出来,废止现行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把现行《企业国有资产法》修改为统一...
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作者:周小渝;周建军;
摘要:基于2009—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量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创新主要通过治理效应和信息效应显著降低企业违约风险,且在非高科技行业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中更为明显。鉴于此,建议加大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有效降低企业违约风险,增强金融经济体系韧性,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产业数字化、税收横向分配与地方财政压力————作者:李香菊;李星博;
摘要: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税收横向分配与地方财政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产业数字化发展对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有显著影响,税收与税源背离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产业数字化对地方财政压力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产业数字化对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于数字经济企业发展较充分的地区,产业数字化对地方财政压力的缓解作用有所减弱。因此,在推动产业数字化发...
农村公共服务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作者:雷瑞芳;孙中义;王力;
摘要: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OLS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公共服务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公共服务能够通过促进农村居民社会参与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异质性检验表明,农村公共服务对处于西部和中部以及60岁以上的村民生活质量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存在倒U形关系,即存在最优公共服务水平,偏离了最优的公共服务会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用能权交易政策对高耗能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作者:张维洁;
摘要:基于环境规制理论,运用双重差分方法,依据2011—2021年A股市场高耗能制造企业数据,考量用能权交易政策对高耗能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用能权交易政策通过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发展显著促进试点地区高耗能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用能权交易政策更有助于非国有企业、大企业与数字化水平较高地区的高耗能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空间溢出效应表明,用能权交易政策抑制了邻地高耗能制造企业绿色转型。鉴于此...
医保整合和大病保险对农村贫困脆弱的叠加效应分析————作者:丁继红;杨言;何敏;
摘要:采用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医保整合和大病保险对农村贫困脆弱的叠加效应。研究发现,医保整合显著缓解了农村贫困脆弱,大病保险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叠加医保整合和大病保险反而增加了农村贫困脆弱。进一步区分政策实施先后顺序发现,先实施医保整合再实施大病保险能够显著减缓农村贫困脆弱,但在相反实施顺序下,这种叠加效应则被削弱。鉴于此,应在优先强...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层语调识别及其有效性——来自对企业长期投资预测效果的证据————作者:张广婷;顾淳晖;洪康隆;
摘要:以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文本为研究样本,研究谷歌公司的BERT人工智能模型能否识别上市公司高管的真情实感。研究发现,BERT模型度量下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语调能反映管理层对于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态度;管理层预期任期越长,持股比例越高,内部控制水平越高时,其语调积极程度对企业长期投资的预测效果越强;进一步的对比研究发现,相比以往的词袋法,BERT模型的识别效果更好。鉴于此,投资者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能更有效...
大数据环境下政府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效果研究————作者:喻采平;彭红霞;黄岩渠;
摘要:依据2008—2021年中国23个省份非平衡面板数据,考量大数据环境下政府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效果。结果显示:政府审计在大数据环境下仍能显著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系统的风险累积在此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大数据发展水平对政府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显示,政府审计对东部、西部地区以及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作用更显著。鉴于此,建议进一步推进政府审计数字化转型,完善...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省级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前沿
- 国家级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国家级招标采购管理
- 国家级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杂志
- 省级广东审计
- 省级《集团经济研究》
- 北大核心《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 省级经贸实践
- 北大核心建筑结构杂志
- 国家级《国际石油经济》
- 省级管理@人
- 省级《北方经济》
- 南大核心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省级计划与市场
- 省级广西经贸
- 省级宁波经济丛刊
- 国家级《中国房地产业》
- 北大核心财经问题研究
- 省级中国供销商情
- 省级税收与社会
- 国家级《中国周刊》
- 省级城市开发物业管理
- 国家级海关与经贸研究
- 国家级发展研究
- 国家级经济社会史评论
- 国家级财务研究
- 省级《企业文化》
- 国家级《中国企业家》
- 国家级现代企业文化(上旬)
- 国家级《英才》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