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报杂志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经济学报杂志

经济学报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0-1175/F
国际标准刊号:2095-7254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主管单位:清华大学
上一本期杂志: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杂志2018年02期论文目录
下一本期杂志:商学研究杂志2018年03期论文目录

   《经济学报》杂志简介

  《经济学报》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s(季刊)2014年创刊,是经济学科学术性期刊。每年出版四期,本刊涵盖经济学科的所有学科领域,发表原创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综述和评论性的研究论文。本刊秉承学术、公正的原则,倡导独立、客观的研究,提倡严谨、规范的方法。本刊采用国际通行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不向作者支付稿酬,作者也无需向本刊支付费用。本刊只接受电子投稿。

  《经济学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经济学报》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数据库收录

  《经济学报》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经济学报》投稿须知:

  1.征稿范围

  《经济学报》涵盖经济学科的所有学科领域,发表原创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综述和评论性的研究论文。本刊秉承学术、公正的原则,倡导独立、客观的研究,提倡严谨、规范的方法。

  2.投稿要求

  1)投稿论文应详细录入文章标题、摘要、关键词以及作者详细信息(包括邮寄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传真、作者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等信息),以方便审稿人浏览和编辑部的工作。多名作者署名的论文,请标明通讯作者。

  2)论文的正文格式按下面的顺序录入:中文作者姓名(多位作者姓名间用“逗号”分隔)→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文标题→正文(正文中的层次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层次标题左对齐)→参考文献→英文标题→英文作者姓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附录。

  3)文章中的数学公式按出现的先后顺序统一编号。数学公式的标号放人圆括号内(例如(1)),并标注在公式行的右边。表或图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统一编号(例如图1、图2……)。表的标号和标题放在相应表格上方,图的标号和标题放在相应图的下方。另外,尽可能不要使用脚注或尾注。

  4)英文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标注在圆括号中,如(Wensley,1981),如果作者名需在正文中出现,标注成Wensley(1981);多个参考文献出现的顺序按照第一作者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如(Donnelly,1981;Iacobucci,1994;Nevin,1981);两个作者时用“and”写出,如(LittleandRubin,1987);二个及以上作者的参考文献只需写出第一个作者,后加“etal.”如(Rustetal.,1999)。中文参考文献在文中的标注原则相同,形式如(胡晓云,2003;郭艳红和邓贵仕,2008;王海忠等,2006)。

  5)文后所附参考文献先列中文文献,然后列英文文献,接着列其他语种参考文献。无论是何种语言的参考文献,都遵循相同格式。

  2018年《经济学报》02期投稿论文目录:

  M型结构的形成:1955—1978年地方分权与地方工业的兴起白惠天;周黎安;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特征事实的一个理论解释王高望;史博文;叶海云;

  老龄化趋势下年龄依赖型要素对比较优势的影响——来自中国的经验研究武康平;张永亮;

  中国的年金谜题与养老金领取行为研究——基于企事业年金领取偏好的调查陈泽;陈秉正;

  中国农村家庭消费方程估计与预测曹静;胡文皓;

  我国个税免征额调整的税收效应——基于应有免征额、免征额累积性调整方式的分析曹桂全;

  交通运输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分析——基于动态一般均衡理论王贵东;

  分行薪酬考核激励、信息收集和信贷决策田跃勇;

  收录论文: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特征事实的一个理论解释

  【摘要】:1978—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典型事实是:农业部门的就业份额和产值份额大幅度萎缩;工业部门的就业份额不断扩张而产值份额变化幅度不大;而服务业部门的就业和产值份额大幅度扩张,而且服务业部门就业份额的扩张快于工业部门。通过在Kongsamut et al.(2001)模型中引入家庭生产工业品和要素市场扭曲,本文试图为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一个理论解释。研究表明,由于存在农业生存消费品、家庭生产工业品和家庭生产服务品,因此消费者关于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而关于工业品和服务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都大于1。因而,当技术进步同时推动三部门经济增长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和就业比重不断减少,而工业和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都不断增加。由于相对于各自的技术系数,家庭生产服务品比家庭生产工业品的数量更大,因此服务业部门比工业部门扩张得更快。而且,数值模拟的产业动态跟中国经济的实际数据非常接近。

  经济学报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城乡养老保险统筹与农村家庭储蓄率——基于CHFS的实证分析————作者:许宇星;初立苹;

摘要:城乡养老保险统筹是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有利于提升农村家庭养老待遇,进而影响家庭经济活动。基于2015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对农村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结果表明,城乡养老保险统筹显著降低农村家庭储蓄率。本文进一步对作用渠道进行分析:城乡养老保险统筹通过增加家庭生存型消费、缓解家庭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进而减少家庭储蓄...

主流媒体参与公众问责与企业污染排放约束:来自“电视问政”的证据————作者:牛子恒;金环;

摘要:公众参与是环境治理的重要第三方力量,但由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普遍存在分散化及碎片化特征,这使得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所发挥的效果受限。本文从扩大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影响力的视角,通过引入“电视问政”类节目推广的准自然实验,借助企业微观数据库,探究了主流媒体参与公众问责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从强化节目效果的视角,检验了提高节目质量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电视问政”类节目推广有效约束了企业污染...

数字金融发展路径探索——来自商业银行与科技企业合作的影响效果评估————作者:刘岳;刘晓蕾;

摘要:2023年10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数字金融是金融领域未来发展的五篇大文章之一。为了探讨数字金融的发展路径,评估发展数字金融的影响效果,本文聚焦商业银行与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考察合作事件对银行股价以及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合作达成交易日,银行股票呈现出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且战略合作后银行的盈利能力、成本效率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表现均有所改善。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股价在合作事件附近的正向变动...

机构投资者关注企业的环境诉讼风险吗——基于中级环保法庭设立的准自然实验————作者:张铁铸;冯文钦;

摘要: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检验企业环境诉讼风险对其投资行为影响具有现实意义。研究发现,中级环境资源审判庭设立后,机构投资者对高环境诉讼风险企业的持股比例显著下降,企业可通过实施自愿型环境规制降低环境诉讼风险。另外,环境司法改善通过影响企业所在地区环境司法案件审理状况和加强环境行政监管来影响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进一步从投资者异质性来看,社会环境责任承担水平较高的企业更符...

财政货币政策对不同周期成分的经济效应差异研究——频域分解和反事实分析视角————作者:林建浩;邱韵;陈良源;

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需要针对宏观经济的不同周期成分进行精准施策。与发达经济体以经济周期波动(business cycle fluctuation)为主不同,中国的宏观经济是相对低频的中长周期波动(medium-term and long-term cycle fluctuation)占主导。本文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反事实分析和频谱方差分解,考察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不同周期成分...

我国金融周期的测度、特征及其“预警”应用————作者:王三川;范从来;

摘要:本文以次贷危机前后美国房地产市场与信贷供给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起点,分析美国1995年至2022年间的GDP和CPI波动特征,发现金融因素的过度繁荣会引发宏观经济的衰退。同理,本文剖析我国同时期的GDP和CPI波动特征,发现金融因素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和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格外重要。为了能够全面地测度一段时期内的金融状况,本文以金融因素为基础,对我国的金融周期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周期具...

数字普惠金融能否促进农业净碳汇效率——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检验————作者:钱力;张轲;宋俊秀;

摘要: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净碳汇效率的影响,对于丰富数字金融理论体系和促进农业低碳发展提质增效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全国30个省市级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碳排放效率,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净碳汇效率的直接影响,采用逐步回归法探究以技术创新为中介的间接影响,鉴于地理区位和政策倾斜等原因,进一步对其影响效应的异质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

全球化、区域贸易协定与服务贸易————作者:蒋芊;李雨浓;汪涛;

摘要:本文采用Bergstrand et al.(2015)的研究框架,纳入Anderson et al.(2018)异质性边界拓展,对含有区域贸易协定(RTAs)的结构引力模型进行了拓展。通过2000—2014年29个国家的服务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探究全球化和区域贸易协定对服务贸易流量的影响,并打开了异质性同一地区效应的“黑箱”。研究发现:首先,异质性同一地区效应极大吸收了全球化效应和RTAs效...

互联网发展重塑制造业空间集聚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研究——来自制造业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作者:甄俊杰;师博;王育宝;

摘要:集群的规模优势是地区实体经济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互联网的便捷性、高效性使得企业似乎没有必要融入“空间集体”,如何平衡好区域集群优势与企业的“离群”倾向是新时期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空间集聚退化的特征事实,采用2013—2019年中国所有制造业企业的经纬度数据对地区制造业企业空间集聚进行重新测算,以231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分析互联网发展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重塑...

信息化发展对就业的双重影响:实证分析与机制检验————作者:李思瑶;王亚;兰可凡;

摘要:在当前“数字中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以信息化为抓手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已被学研界和政策部门寄予厚望。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多元的就业岗位和工作方式的同时,给我国劳动力市场也带来了双重影响,包含负向的替代效应与正向的创造效应。本文利用2010—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并实证检验了信息化发展对就业总量及结构的效应与作用机制,以及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结果发现:(1)...

通向“质量强国”之路: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的准自然实验————作者:刘胜;徐榕鑫;陈秀英;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提出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商标战略作为发展品牌经济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是新时代中国促进强大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但目前关于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区建设效果的定量评估仍较匮乏。为此,基于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手工收集和整理的商标申请注册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等准自然实验方...

气候变化与公司创新:中国证据————作者:林之阳;孔东民;宁书影;

摘要:本文考察气候变化是否影响公司层面的创新产出。利用干旱构建气候变化情景,将气候敏感型公司作为样本,本文发现干旱这一气候状况的恶化会激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即存在“环境激励效应”。这一效应主要来源于两个因素:其一,干旱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倒逼”公司进行创新;其二,公司管理层对气候信号的捕捉有助于识别气候变化带来的机会,进而提升公司创新。此外,当子公司地理分散较低时,干旱的创新促进作用更强,这一结果...

《经济学报》征稿简则

摘要:<正>1.征稿范围《经济学报》涵盖经济学科的所有学科领域,发表原创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综述和评论性的研究论文。本刊秉承学术、公正的原则,倡导独立、客观的研究,遵循严谨、规范的方法。2.投稿要求1)投稿论文应详细录入文章标题、摘要、关键词、JEL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分类号以及作者详细信息(包括邮寄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传真、作者工作单位、职称、...

金融周期与债券契约限制性条款————作者:封超;张雪莹;刘海明;马世群;

摘要:文章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数据,研究了金融周期对公司债券契约限制性条款设计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金融周期处于高涨期时,债券契约中限制性条款数量显著减少;当金融周期处于衰退期时,债券契约中限制性条款数量显著增加。金融周期不同阶段通过改变公司融资约束,进而对债券契约中的限制性条款数量产生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周期对债券契约中限制性条款数量的影响在非国有性质、信息透明度低和市场化水平低的公司...

地方政府何以应对中央政府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者:任皓;

摘要:中央政府政策不确定性是造成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何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政策不确定性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基于组织理论的研究,构建政府间网络联系是地方政府应对中央政府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可能策略选择。本文利用2005—2019年省委书记异地考察作为政府间网络的代理变量对上述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省委书记异地考察是构建地方政府间网络的有效形式,中央政府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提高了...

绿色连锁董事有助于企业获取绿色信贷吗?——基于文本分析法度量的绿色信贷证据————作者:张勇;

摘要:绿色信贷是我国实践最早、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以及发展最为成熟的绿色金融工具。然而,现有文献大多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实施的经济后果,少量的绿色信贷影响因素研究则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考察影响其绿色信贷供给的因素,鲜有文献关注影响企业绿色信贷资金获得的因素。本文利用文本分析方法衡量上市公司绿色信贷资金的获得情况,检验了具有绿色工作经历或教育背景的绿色连锁董事是否有助于企业获取绿色信贷资金。研究结论如下:(1)...

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参与的影响:机制与经验证据————作者:汪伟;王建楠;魏下海;吴梦萱;

摘要: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2014和2016年数据,结合城市层面的机器人安装密度数据,本文考察了机器人应用对个体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机器人应用每上升10%,个体的劳动参与率显著增加2.31%,且该结论在一系列检验后依然保持稳健。(2)机制分析显示,机器人应用有利于增加就业、促进技能提升与匹配、改善工作状况、优化劳动者状态,进而提高个体劳动参与。(3)异质性分析显示,不同群...

通往合作创新之路:试点驱动、专利合作与城市创新质量————作者:邓敏;潘晨昱;李建成;

摘要:全球化与科技进步决定了高质量创新成果愈加由复合背景的科研团队共同合作完成,企业专利合作与共同创新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快。本文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从城市内外部专利合作机制切入,考察了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短期内显著提升了中国城市创新质量,而在绝对数量上未表现出明显增长。(2)城市创新质量提升主要归因于专利著作权分散化...

专利保护、创新驱动与内生增长循环————作者:孙浩宁;董丰;杨光;

摘要:本文基于Matsuyama(1999)构建了包含创新决策的内生增长模型,并讨论了专利保护等政策对企业创新激励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专利保护政策强度对经济动态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专利保护政策过弱时,潜在创新厂商没有激励去进行创新,经济无法实现创新驱动;而当专利保护政策过强时,创新速度与资本积累速度难以匹配,从而导致经济无法实现持续的创新,表现为在要素驱动区间和创新驱动区间的内生循...

穷且益坚:童年农村经历会提高非认知能力吗————作者:晏正伟;李兵;刘悦茹;

摘要:非认知能力是重要的人力资本,许多研究考察了早期经历对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但是缺乏基于童年农村经历视角的研究。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考察了童年农村经历对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基准结果表明,对于有过童年农村经历的群体,其非认知能力会比其他群体高0.098个标准差,且使用处理效应模型和倾向匹配得分等方法缓解内生性问题之后,结论保持一致。考虑到非认知能力可能存在测量误差问题,本文使...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