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能源学院学报杂志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杂志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4-1390/TK
国际标准刊号:2096-4102
主办单位:山西能源学院
主管单位:山西能源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服装学报杂志2018年04期论文目录
下一本期杂志:情报工程杂志2018年03期论文目录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杂志简介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xi Institute of Energy(季刊)创刊于1988年,曾用刊名: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语种:中文,大16开,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能源学院学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山西煤炭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与技术,促进校内外学术交流,具有以煤炭经济管理和煤矿实用技术为主而兼及其他、文理兼容的办刊特色。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影响因子

  截止2018年万方:影响因子:0.196;总被引频次:597

  截止2018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087;综合影响因子:0.041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栏目设置

  企业与市场经济、教育教学研究、煤矿生产技术、学术论坛、科技纵横。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杂志投稿须知:

  (一)内容要求

  1.文章应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并具有创新性。2.文章应主题突出,论点明确,立论科学,推理严谨,层次清楚,语句精练,明白顺畅。3.遵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4.字数不得少于4000-4500字符。5.来稿一律采用Word文件格式。6.文中的插图应用矢量图。7.不涉及保密事项。

  (二)基本格式

  文章的书写顺序为: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所在地和邮编,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基金项目,作者简介。

  1.标题

  标题应能反映文章中的特定内容,用词简洁明朗,用语严谨规范,一般不超过20字。尽量不设副标题。

  2.作者和单位

  作者姓名在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人数和排序应在投稿前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增减和变动。单位信息需在作者姓名后方列出,内容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以及邮政编码。

  3.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中文摘要要求完整准确地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200字以内为宜,独立成篇,不分段,意义完整;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宜用“本文”“作者”等词语;其中的缩略语应说明后再使用;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公式和化学式等;不要加注释和评论。关键词3-4个为宜,用分号隔开。

  4.正文

  来稿务必为定稿。文中数字要求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量词应使用国际规范符号(如公里为km,米为m等),各种固定词汇在文中应统一表述,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文中的图表公式应标明序号或准确表示文中对应位置。图像应清晰美观,表格使用三线表,公式必须准确无误。

  5.参考文献

  采用顺序编码制,引文采用序号标注。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成果或资料时,必须在相应的位置加角标,并在文章结尾处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排序注明参考文献。

  2018年《山西能源学院学报》杂志04期投稿论文目录:

  三维可视化环境下采矿设计与生产规划关键技术研究李军;

  浅埋煤层上覆砂岩层数对开采沉陷的影响特征研究赵江;

  软岩条件下矿井边角煤开采技术实践研究王康民;

  科兴游仙山煤业井田开拓方式比选研究刘建斌;

  小头窑煤矿综采面过空巷技术及其应用刘锐;

  煤巷掘进片帮机理及控制研究贾晓龙;

  矿建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郭建树;

  中厚煤层采场区段煤柱合理留设尺寸的研究关文瑞;

  收录论文:科兴游仙山煤业井田开拓方式比选研究

  【摘要】:文章围绕游仙山煤业原有工业场地,结合现有山西晋城矿区现有的煤炭政策和井田赋存资源储量实际情况,进行开拓方式设计比选,并确定了该矿井更加科学合理的开拓方式,为矿井早日投产达效提供有力保障。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新商科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建设路径研究——以晋中信息学院为例————作者:卫品秀;

摘要:本文以新文科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商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财务管理”课程改革路径。基于“新文科”建设下的新商科属于经济管理类教育的新概念,是对传统商科进行学科重组交叉,将新技术融入商科课程,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教育。“新商科”应该是管理融合技术、产教深度协同及扎根中国情境的“三位一体”的综合型学科

多部门协同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共享模式”研究————作者:张姝媛;

摘要:随着高校科研经费的不断增加,其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促使高校的财务管理方式向“共享模式”的方向转变,为其科研经费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创新管理思路,运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做好对科研资金的管理,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利于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进步与完善。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亟待加强与信息化的结合,通过多方机制形成多部门合作的“共享模式”,促进了高校的整体发展

特色估值体系的范式、反思与建构————作者:李雅娟;李天鑫;

摘要:世界经济局势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把握好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反思当前我国估值体系的不足,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建议探索估值体系影响因素,加重分红因子比重,推动市场体制改革,加强政府监管及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等完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生态位理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作者:张帅;李秧;

摘要: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学科专业交叉以及行业产业对接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当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失衡、课程体系生态联系不紧密、课程内容的“花盆效应”和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运用生态位相关理论,构建应用型高校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明确培养目标,避免生态位重叠;强化动态调整,完善生态位态势;推进多元评价,调整生态位宽度

基于网络评论的游客满意度研究——以西安华清宫为例————作者:蒋煜;杨庆坤;

摘要:网络评论已经逐渐成为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西安华清宫为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将搜集到的网络评论作为样本,运用分词、词频分析、高频词排序、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以及情感分析等方法,查找游客主要的关注内容和景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利用ROSTCM6.0软件,识别出8252条有效评价,其中好评率占82.39%,差评率占6.28%。游客的正面感知因素主要包括:景区风景、文化与旅游...

基于岗位素质模型理论的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培训研究————作者:秦晋军;

摘要:文章阐释了岗位素质模型理论的内涵,分析了岗位素质模型理论对于人力资源培训的价值,以机电设备操作岗位为例,从岗位分析不足、培训内容开发滞后、培训计划不周密、培训方式单一、培训考核流于形式五个方面,分析了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培训中的问题,以岗位素质模型理论为指引,提出了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对策

新时代背景下煤炭企业共青团组织的责任与担当————作者:贺娟;

摘要: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青年群众组织,也是我国青年群众最为重要的组织。煤炭企业共青团组织作为煤炭企业青年工作的责任主体,应从新时代出发,围绕突出政治建设、强化青年工作、提高服务能力、服务企业发展四大方面履行好自身的职责

基于大数据离线技术的高校智慧教育平台数据应用————作者:段震;

摘要:大数据离线技术在当今信息时代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在线教育平台的数据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改善、改进教师教学方法以及改进学校管理模式。首先,大数据离线技术可以对学生在在线教育平台上的学习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其次,大数据离线技术可以对教师在在线教育平台上的教学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持和指导。此外,大数据离线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作者:邹海燕;

摘要:高校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其所倡导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人格养成等与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高校思政课建设,但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仍存在一些弊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思政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缺失、传统文...

“大思政课”视域下三晋文化融入山西职业本科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作者:张斌;

摘要:“大思政课”是立足新时代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改革创新,强调善用大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大格局。本文以三晋文化为切入点,从“大思政”的视角探究了三晋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政教育资源,以及融入山西职业本科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如何运用地缘优势促进地方高校大思政建设拓展新视野和寻找有效途径

新工科背景下“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作者:康茂萍;王宏宇;程光辉;

摘要:课程思政对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物理化学”课程作为高校化学化工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如何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是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基于该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特点,提出了“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建议,并列举了“物理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一些实例,以期为“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实践————作者:田正林;吴光林;

摘要:文章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结合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的思政建设与教学进行系统研究,提出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思路。通过设计课程思政案例,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优化专业课程培养体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专业技能强、科研素质高的新时代工程人才

高职生核心素养导向的思政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作者:邓向荣;

摘要: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需要高职院校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并从核心素养出发,构建匹配的思政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文章基于此,首先解读了高职生核心素养的内涵,继而从素养导向、系统全面、持续优化三个方面,探讨了思政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并围绕教学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提出了思政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厚煤层迎采巷道切顶卸压围岩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程燕波;

摘要:针对厚煤层坚硬顶板迎采巷道掘进期间围岩变形大、支护困难的问题,文章以长虹煤矿15403回风顺槽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的研究方法,对迎采巷道护巷窄煤柱合理宽度、切顶卸压和支护技术参数进行研究,提出了“护—卸—支”三位一体迎采巷道围岩综合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5403回风顺槽采用留窄煤柱护巷、超前切顶卸压和恒阻大变形锚索对采掘应力叠加段顶板加强后,迎采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效果显著,为类似工...

深埋厚煤层托顶煤窄煤柱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作者:王帅;

摘要:针对深埋厚煤层沿底托顶煤沿空掘巷围岩变形量大、支护困难的问题,文章以永明煤矿14110回风顺槽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的研究方法,对巷道围岩变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护巷煤柱合理宽度,提出了“顶板全锚索+巷帮短锚索补强支护”的优化支护方案。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巷道表面位移量被控制在250mm以内,且无冒顶、片帮现象发生,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且可多回收煤柱资源约56万t。为类似工程地...

综采工作面过空巷超前注浆加固技术应用————作者:杨洋;

摘要:针对综采工作面过空巷期间易发生冒顶、片帮等问题,文章以高河煤矿E2301综采工作面过2#联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过空巷综采工作面围岩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超前注浆加固+木垛补强支护”的综采工作面过空巷安全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前注浆加固+木垛补强支护”过空巷安全技术措施后,综采工作面过空巷期间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在较小范围内波动,未超过其额定工作阻力,且...

DBD等离子体协同填充材料对煤炭燃烧特性研究————作者:孙文轩;

摘要:为有效提高煤炭的燃烧性能,本文搭建了一种板-板电极结构的DBD(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等离子体协同催化煤炭燃烧装置,研究了等离子体协同填充材料辅助煤炭燃烧的影响,探究了以氧化铝小球为填充材料,不同电压下对煤炭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填充材料加入后,能有效提高煤炭燃烧过程中温度变化,加快质量衰减速率,增强了介质阻挡放电的脉冲电流幅值与数量,提高了...

基于三维仿真的运输斜井风流逆反分析及防控方法————作者:何志华;杨应迪;

摘要:针对我国煤矿运输斜井在冬季气温较低时风流逆反且难以控制的问题,通过建立矿井三维仿真模型对矿井不同通风状态下的通风情况进行模拟,并结合现场实测的运输斜井风量变化与大气温度之间的关系,及相关巷道风量变化对斜井风量的影响,研究该问题的防控方法。结果表明:冬季矿井运输斜井出现风流反向现象是由于冬季地面大气温度较低,且对矿井各个进风井进风流温度影响不同,导致进风井之间空气密度差增大,形成了逆转斜井风流方向的...

大地极化激元勘探技术在煤矿智能化地质保障中的应用————作者:郭爱军;王勇;波格丹诺夫·尤里;段元帅;

摘要:煤矿智能化是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地质保障是煤矿智能化的前提,现有勘探技术的探测精度不能满足煤矿智能化开采对构造、地层、采空区、水文等地质问题进行精准探测的需求。大地极化激元勘探技术是一种被动源探测技术,它探测方法简单、对各类地质现象能够精准的探测,通过在潘西煤矿3煤层所在区域实施的工程试验,圈定了3处异常区域,并对异常进行定性解释,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的探测精度及可靠性。大地极化激元勘探技术...

交叉学科视域下的生态犯罪学学科建设————作者:魏麟;刘育金;

摘要: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犯罪问题突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为生态犯罪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我国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也为“生态”与“犯罪学”的结合提供了契机。在交叉学科视域下重塑“生态犯罪学”,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犯罪学学科的发展,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捍卫,也是对新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中交叉学科内涵的丰富。在生态犯罪学的学科建设中,应在吸收国内外生态环境犯罪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山西能源学院学报杂志2018年04期论文目录查询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ngji/10983.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