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6-1311/TF
国际标准刊号:1674-9669
主办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有色金属学会
主管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查看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印刷质量与标准化杂志征收论文格式要求
下一本期杂志:运筹与管理杂志经济管理职称论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杂志简介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Nonferrous Met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双月刊)曾用刊名:江西有色金属,1987年创刊,办刊宗旨为:刊发有色金属工业理论和科研成果,反映国内外有色金属行业学术动态、工程技术及生产实践成果,推进我国有色金属业的理论创新、科技进步与学术交流。主要刊登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冶炼、分析及机电、自动化、节能减排、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原创性学术论文。是学术性、实用性、开发性、信息性兼备的科技期刊。面向全国有色金属厂矿、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可供教学、科研、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科技人员、干部、院校师生参考。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化学文摘(网络版)、哥白尼索引收录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598;总被引频次:269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470;综合影响因子:0.386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栏目设置

  材料·冶金、矿业·环境、机电·信息、分析·检测。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杂志投稿须知:

  1、来稿务必内容新颖,论点明确,试验设计合理,数据可靠,量和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每篇论文勿超过8000字(含图表)。

  2、来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单位及邮编、中图分类号,并注明第一和第二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任选)。

  3、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发表过的,一般不超过15篇,文献序号按文中出现先后为序编排,编写格式如下: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3人以上列出3人,后加等字).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名称(S).

  4、不同意在电子版发表的文章请在来稿中注明。

  2018年《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杂志02期投稿目录:

  5083铝镁合金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腐蚀研究杨少华;张丹城;田亚斌;叶昌美;

  氧气高炉喷吹气化炉重整煤气工艺的分析李长乐;薛庆国;董择上;王广;

  基于机理和数据驱动的转炉输入——输出混合模型刘远洋;贺东风;冯凯;鲁晓旭;

  用P507从硫酸镍溶液中萃取分离铜、锌、钴邬建辉;董波;张献鹏;叶逢春;

  降低铜阳极泥分铜工序的有价金属损失探讨余珊;房孟钊;宁瑞;李伟;

  柠檬酸溶胶法制备Bi_2WO_6粉体及其表征蔡宗英;周若;孙文龙;曹卫刚;

  Zn/Fe液流电池石墨毡电极研究刘宝禄;程波明;谢志鹏;朱才建;

  论文范例:正极浆料黏度对汽车动力电池的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LiNi_(0.5)Co_(0.3)Mn_(0.2)O_2正极材料浆料的黏度对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的影响.首先通过研究不同NMP含量对浆料黏度的影响,由此产生的对电池一致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再选取最优NMP含量的配方研究不同搅拌时间对正极浆料黏度的影响.利用黏度计、内阻测试仪、加速绝热量热仪、电池测试系统表征浆料的黏度、电池内阻、电池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MP含量为880 g及搅拌6 h的浆料,平均黏度为6.348 pa·s,做出的电池容量差和内阻差比较小,电池在25℃,2.75~4.2 V,0.5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3.5 m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8.6%,电池在绝热环境下充放电过程中温度最高为47.3℃,电池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相关论文参考:热处理工艺在提高金属零件的制造水平中的作用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富氧空位ZnO1-x/CuO1-x活化PMS降解甲硝唑的研究————作者:刘洋;李海波;陈明;

摘要:水体中的甲硝唑(Metronidazole,MNZ)污染物由于高溶解性以及难以生物降解,因此基于过一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活化的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适用于降解甲硝唑的水处理技术。CuO是一种常用的PMS活化材料,但由于活化效率不高,因此可以通过构建高浓度氧空位(Oxygen vacancy,OV)来提高其活化效果。异质界面处发生的晶格失配现象能够提高材料OV的含量。本研...

LiNi0.8Co0.15Al0.05O2中金属回收过程的化学变化研究————作者:王大辉;郭永琪;陈怀敬;郑阳;徐晶;

摘要:为促进报废LiNi0.8Co0.15Al0.05O2中能源金属锂、镍、钴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本文开展了NaHSO4?H2O做焙烧添加剂时,焙烧温度对焙烧过程中物相变化以及金属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焙烧温度下该体系发生了不同的化学作用,低温下焙烧,LiNi

硫酸铝添加剂对超薄电解铜箔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作者:夏小辉;许西威;范敏;陈小平;谢长江;李衔洋;贾万泽;

摘要:为提升超薄电解铜箔的抗氧化性能,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铝添加剂,研究其对超薄电解铜箔结构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ICP-MS)、电化学测试、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一系列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加入硫酸铝能够有效提升超薄电解铜的抗氧化性能,并且当硫酸铝添加剂浓度为30 mg...

导流筒搅拌槽不同结构组合对其搅拌特性影响分析————作者:冯羽生;龚赵权;王忠锋;袁娟娣;

摘要:搅拌槽结构参数不同对其自身的流场速度有着极其明显的影响。文章参考江西赣南某稀土厂容积为10 m3的搅拌槽设备,借助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工具对该设备进行三维结构重塑,运用Fluent软件部分功能对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加工,并选取4个核心结构变量导流筒高度h、叶片角度θ、桨叶离底距离c、桨叶直径d, 利用Fluent软件对该设备系统进行混合搅拌仿真模拟研究。该研究选择功...

不同转化液pH对医用Zn-Li-Ce合金表面涂层特征及生物降解行为的影响————作者:张源;牛丽静;刘芸;田亚强;陈连生;

摘要:医用锌合金腐蚀性能介于惰性铁基材料及可降解镁合金材料之间,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临床植入领域显示出巨大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然而其非均匀腐蚀行为极易引发无预兆骤断及突发失效等科学难题。本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RD、3D/CLSM及动电位极化测试等手段探究了不同转化液pH对锌合金表面涂层特征、产物组分及生物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转化液pH(2.25、2.50、3.00、3.25)...

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带电破碎大通量整体热解装备和价值研究————作者:朱二涛;戴煜;周强;倪俊;王艳艳;羊建高;蒋振宇;

摘要:随着退役锂离子未来3~5年呈几何数量倍增,特别需要大通量整体一体化智能带电破碎热解装备,解决设备系统集成化低、制成损耗大、人工劳动强度高、环境污染大等问题。将10吨退役磷酸铁锂方形铝壳电池采用湖南顶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优化开发的带电破碎大通量一体化智能装备,处理获得铜、铝粒及黑粉,通过XRD、SEM、ICP、粒度仪等测试手段分析物相、形貌、含量、粒度,并统计能耗和收率,结果表明:穿刺放电时间 ≤3...

TiO2含量对高FeO高炉初渣黏度和结构的影响————作者:吴亚明;黄云;陶林和;吴志慷;蔡学斌;左海滨;

摘要:高炉初渣的物化特性与高炉顺行密切相关。本文以钒钛矿高炉冶炼的CaO-SiO2-MgO-Al2O3-FeO-TiO2六元渣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和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不同钛负荷下的初渣性质变化。利用旋转柱体法对炉渣黏度进行测定,使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计算炉渣析晶过程中的晶相转变,并结合拉曼光谱进一步分析...

烧结钕铁硼矫顽力提升技术演化路径研究:基于专利网络视角————作者:罗仙平;李强;王锐;刘子帅;朱文兴;

摘要:矫顽力是衡量钕铁硼磁体抗热退磁能力的关键指标。而烧结钕铁硼(NdFeB)因其较低的矫顽力,限制了其在高温场景中的应用。因此,如何提升烧结钕铁硼矫顽力已成为行业内的研究热点。为揭示烧结钕铁硼矫顽力提升技术的演化路径并预测未来趋势,本文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结合技术生命周期理论、主路径分析和SAO语义分析方法,对烧结钕铁硼矫顽力提升技术的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烧结钕铁硼矫顽力提升技术经...

恒定酸性养护对充填体早期力学及声发射特性影响研究————作者:张迪;刘艳章;秦绍兵;冯毓松;苏旭;叶涛;

摘要:酸性矿井水会对充填体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将充填体放置在恒定pH为2、3、4、5和6的酸性溶液中模拟矿井水环境进行养护,并设置无稀硫酸pH为7的养护溶液为对照组,结合单轴压缩试验和声发射试验对恒定酸性养护下不同龄期的充填体试样进行测试,基于Lemaitre应变等价原理建立了充填体的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强酸性养护环境会使充填体内部结构劣化导致充填体的抗压性能下降。在pH为2、3和4的养护溶液中,...

Ta、Ti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γ和γ′相元素分配行为的影响————作者:付江;闵小华;鹿超;

摘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Ni-12.5%Al-8.31%Co-6.25%Cr-1.06%Mo-2.06%W-xTa-(3.12%-x)Ti(x=0、1.04%、2.08%、3.12%,原子分数)4种合金的γ′相微观组织、γ/γ′两相晶格错配度和合金元素的分配行为。结果表明:随着u/v(文中u代表Ta的原子含量,v...

碲化物在电催化析氢领域的研究进展————作者:李倩;王文培;黄娜;王硕然;李常林;马红周;翁雅青;

摘要:电解水制氢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绿色制氢技术,具有制氢效率高,产物纯度高等优点。提高电解水制氢效率、降低制氢能耗的核心是使用性能优异的电催化剂,获得低过电位、高电流密度的析氢催化材料。过渡金属碲化物因较低的成本、良好的稳定性以及优异的析氢性能,有望成为传统贵金属的代替材料。过渡金属碲化物分为单金属碲化物和双金属碲化物,两者都因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较高的电催化活性以及优异的稳定性被广泛研究。本文对电解水制...

三流板坯中间包内部结构优化的物理模拟————作者:高文星;郭岩;杨秀;杨明磊;尹延斌;

摘要:以国内某钢厂提供的三流板坯中间包为研究对象,建立1:4物理模型进行中间包结构优化研究。以导流孔上仰角度和高度为变量设计多种优化方案,采用物理模拟的“刺激-响应”方法得到不同方案的RTD曲线和流动特性参数,选出较优的中间包挡墙结构,并结合不同拉速工艺验证优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9.88 L/min流量时,优化前后死区比例由25.4%减至4.4%,平均停留时间由317 s增至406 s,停留时间标准差...

水中零价金属铜和铅对氯消毒副产物的影响————作者:王东羽;孙良敏;胡玉娜;洪巧;李佳媛;饶琳;贺绍鑫;连军锋;秦欣欣;

摘要:饮用水输配水管道及配件中的零价金属会对系统中的自由氯浓度及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造成影响,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金属材料,对于复合金属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不明。本文以零价金属铜、铅及铜-铅混合体系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体系的自由氯衰减和三卤甲烷生成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氯衰减在零价铜体系的速率最快,随pH的降低和金属含量的增多而加快,混合体系下的微电池效应会加速表明氧化膜的生成,从而抑制自由氯的衰减。三卤甲烷...

AgIn5S8/BiOCl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增强抗生素去除性能的研究————作者:朱汉丰;陈文琦;余常滨;雷琼;黄微雅;

摘要:BiOCl是极具潜力的光催化剂之一,但由于其带隙较宽,使得太阳能利用效率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光催化性能。本文用一种简单的溶液化学法制备了一系列花状AgIn5S8/BiOCl异质结复合催化剂,以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和转移,并且有效地将其光响应范围拓宽至可见光。研究了所制备的催化剂在可见光条件下对盐酸四环素(TC)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当AgIn5<...

冷轧退火处理对双相FeCrNi多主元合金组织与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张璐;郑建明;单铃;吴锦华;杨海林;

摘要:文章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冷轧和退火处理工艺制备了Fe40Cr40Ni20多主元合金,通过XRD、EDS、SEM、EBSD、TEM及拉伸试验研究了合金的组织转变与低温(77 K)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固溶态合金具有FCC(面心立方)/BCC(体心立方)的双相异质结构,经冷轧退火工艺处理后,原FCC相转变为细小FCC晶粒/BCC晶粒的异...

大区域点柱式上向分层采场顶板稳定性研究————作者:周泰龙;李广涛;施璋武;顾迎春;王俊;邓亚洪;

摘要:针对大红山铜矿大区域点柱式采场顶板特征,深入开展顶板稳定性研究。研究表明,随着中段采高递增与回采范围扩大,顶板安全隐患愈发严峻,严重威胁着开采作业的安全与稳定。以该矿未回采区域的采场顶板为核心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突变理论和数值分析,探讨该区域顶板安全状态,并对继续采用当前采矿方法进行回采作业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予以评估。研究分析表明:当中段采高处于70 m以下时,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在大红山铜矿180 ...

铜冶炼渣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进展————作者:姚艺佳;柯璇;刘硕;任浏祎;包申旭;

摘要:铜渣作为铜冶炼过程的主要副产品,含有大量有价金属及非金属组分,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其现有综合处理率并不乐观。如何绿色高效利用铜渣来缓解我国铜资源压力、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共赢,已成为迫切需要处理的难题。本文以铜渣的基本构成和物化性质为切入点,根据各行业的发展需求,综述了其在有价金属提取、建筑材料制备及环境功能材料开发等方向的利用现状和发展潜力,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其资源化处理工艺中的优缺点,展望了各技术...

黄原胶对黄铁矿与微细粒绿泥石浮选分离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作者:张煜熙;刘诚;杨思原;

摘要:绿泥石是硫化铜镍矿中常见的镁硅酸盐脉石矿物,在浮选分离过程中细粒绿泥石矿物难以被有效抑制,造成精矿中氧化镁含量超标。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黄原胶作抑制剂分离黄铁矿与细粒绿泥石的可行性。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丁基黄药体系下,黄铁矿的可浮性好,绿泥石的浮选回收率约为30%;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通过添加黄原胶可选择性地抑制绿泥石的浮选。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黄原胶作抑制剂可有效实现在黄铁矿浮...

6063铝合金在模拟湿热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作者:吴亚平;米春旭;王维娜;王倩;

摘要:通过室内湿热腐蚀试验模拟了6063铝合金在湿热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采用超景深显微镜(EDFM)与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分析了6063铝合金的腐蚀形貌、点蚀参数及表面腐蚀产物。分别通过腐蚀动力学与电化学实验研究了6063铝合金腐蚀行为的演变。结果表明,模拟湿热大气环境下6063铝合金的主要腐蚀形式为点蚀,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点蚀坑深度与点蚀坑宽度逐渐增大。当腐蚀时间为1 000 h时,最大点蚀...

含银铜基电触头复合材料废料中铜分离回收研究————作者:庞俊杰;廖春发;赖卫;刘付朋;周迅;

摘要:针对生产上硫硝法回收含银铜基电触头复合材料废料造成的铜资源浪费和氨氮废水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短流程、高收率、无污染的直接电解法,选用H2SO4-CuSO4体系,将废料直接作为阳极,钛板作阴极,进行电解,结果表明:在恒压0.6 V、Cu2+浓度为40 g/L、H2SO4...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杂志金属职称论文格式参考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ngji/10859.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