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节能》杂志简介
《能源与节能》(月刊)创刊于1996年,是由山西省能源研究会与山西省节能研究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刊物。
《能源与节能》主要报道国家在能源与节能方面的政策,山西具体执行国家能源及节能政策的实际措施,山西能源基地的发展和建设探讨。有关领导对能源与节能方面的讲话、报告等。为山西的能源及节能工作者提供发表学术观点的窗口,发表有关能源与节能问题的建设及论点,对能源工业开发利用以及对节能进行学术交流。
《能源与节能》杂志栏目设置
政策与指导、学术论文、工作研究、能源与节能技术、能源与节能管理、科技动态、交流与信息、图片新闻
《能源与节能》杂志收录情况: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能源与节能》来稿要求: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语句通顺。
2、来稿篇幅以3000—4000字符为宜,来稿格式务必规范,论文应包含内容摘要(中英文对照),关键词(中英文对照),正文,结语,参考文献。
A、摘要:300字符以内,摘取文中主要论点,请勿使用“本文认为”之类的提示性语言。
B、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可选3-5个,请勿选择“评析”“思考”等通用性词语作为关键词。
C、正文内内标题的层次序号采用11.11.1.1
D、参考文献:录著内容依次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专著为M,期刊为J,报纸为N,论文集为C)、文献出处或出版项、文献起止页码(仅对著作)。具体格式可参见本刊各篇末的参考文献项。
3、来稿需有完整的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何年毕业于何大学何专业、职称(职务)。
4、凡获省级以上资助而产出的文章,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
5、来稿无需提供打印稿,只发送电子邮件即可。发送电子邮件时,请将文稿以附件形式发送,并在邮件正文中写明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或求学院校、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并在邮件主题中标出作者姓名。请勿一稿多投。
6、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删节权,不同意删改者请声明。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
7、为促进学术交流,鼓励广大读者踊跃投稿。稿件录用后,发录用通知。出刊后,赠每位作者杂志2册。
能源与节能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汪家寨煤矿洗煤厂降低介耗的实践————作者:周海;赵连兵;杨朦先;
摘要:为了有效降低汪家寨煤矿洗煤厂重介分选系统的介质消耗,节约洗选成本,增加企业收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技术攻关,分析介耗偏高的原因,进而更新原煤给料机,确保重介生产加量平稳;改造弧形筛入料装置,保证弧形脱介筛及直线振动脱介筛上物料均匀分布;将末精煤离心液由进合介桶调整为进精煤卧脱入料桶,降低重介悬浮液的煤泥质量分数;增设精煤和矸石磁选机,提高磁选机回收效率。经技术改造,汪家寨煤矿洗煤厂介耗由2....
矿区开采沉陷盆地动态三维建模研究————作者:魏彦恒;
摘要:随着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超大采高综采技术与装备持续创新发展,但高强度特厚煤层“大空间-强采动”的开采特点给矿区地表移动监测和灾害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时位移监测、无人机航测和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等监测技术已在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中得到应用,使获得高精度、高频率、全区域和多类...
带式输送机节能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作者:尹伟;
摘要:为了进一步降低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的电能消耗,减少带式输送机运行中的磨损,提高带式输送机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基于煤量与带速的匹配逻辑,提出了一种新的带式输送机节能运行控制技术。该技术以煤流视觉检测为核心,采用激光直射法三角测距技术实现对输送带上煤量的精确监测,然后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实现对运行带速的精确调节。实际应用证明,该节能运行控制技术能够将带式输送机运行时的平均带速降低27.7%,将带式输送机运...
深部开采底板奥灰水水害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作者:徐薇;
摘要:为降低深部开采水害影响,确保煤炭安全回采,结合山西省A煤矿回采的4#煤层水文地质条件及底板奥灰水分布情况,对4#煤层回采期间底板奥灰水突水路径及防治水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水技术措施。在开采4#煤层时应注重区域治理,同时对奥灰水含水层靠近顶部边界的40 m范围进行改造,从而阻断底板承压水与4#煤层采...
切顶留巷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作者:温海鹏;
摘要:山西省A突出矿井采用切顶沿空留巷技术进行开采。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可知,应用该技术时会出现大量游离态瓦斯涌入巷道的现象,从而引起下一采面回采过程中瓦斯超限问题。根据瓦斯运移规律,采用中空注浆锚杆进行增强支护,同时对留巷进行全断面喷浆。以上2项措施实施完成后对下一采面回采过程中上隅角、回风巷进行为期120 d的考察。由考察结果可知,采取增强支护措施和全断面喷浆措施后的留巷作为回风巷在采面回采过程中未出现...
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讨————作者:林宝春;
摘要:能源高效利用是目前污水处理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探讨污水处理领域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着重研究介绍了几种先进的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及其应用。首先阐述了污水处理中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性,分析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高能耗、有机物资源化利用不足、设备老化及能效低等问题;其次介绍了厌氧消化技术优化、微藻光合作用能源回收、能源高效回收型膜生物反应器等先进技术,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
正中煤业2号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研究————作者:郭威;
摘要:正中煤业2号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不详,为确定2号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采用仰斜钻孔导高观测仪观测导水裂隙带高度。通过对不同钻孔深度下注水流量进行统计分析可知,2_上号煤层开采完毕形成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为28.19 m,2_上、2_下号煤层都开采完毕形成的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高度为47.63 m。研究成果及方法对于其他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气相压裂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巷道瓦斯治理中的应用————作者:张晓峰;
摘要:A矿M8煤层为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难度大。该矿11084回风巷掘进过程中连抽30 d未达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CO2致裂技术致裂后进行连抽。数值模拟研究表明,M8煤层CO2致裂半径约为5 m。制定了11084回风巷致裂技术措施,并在实施后进行了连抽,连抽7 d后进行K1值、残余瓦斯含量考察。考察结果显示,区域内K1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作者:李俊男; 摘要:为提升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效率及智能化水平,通过改进检测设备、引进先进的通信及控制系统等对煤泥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在分析煤泥水处理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煤泥水处理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方案,并详细探讨了浓缩、药剂添加和压滤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措施。煤泥水处理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完成后,实现了煤泥水处理集控及运行参数可视化控制,药剂使用量降幅为5%~10%,压滤环节生产效率提升了约20%... 松软煤层沿空巷道超前支护技术分析————作者:任书毅; 摘要:为实现沿空巷道超前支护段围岩变形的有效控制,以5309回风巷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条件综合使用“锚注+超前支架”方式实施超前支护,并进行了工程应用。在5309回风巷顶板布置了中空注浆锚索,并对顶板进行注浆,不仅提高了顶板的稳定性,浆液还可以充填原支护用的锚杆及锚索钻孔,提升了原支护体系与围岩的耦合效果。在采面前方25m内使用超前支架进行支护,利用超前支架自动化程度高、支撑强度高等优点,有效降低了采动... 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优化研究————作者:武立康; 摘要:为解决11301回风顺槽原有留巷方案围岩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结合现场情况及邻近矿井留巷经验,从切顶参数、顶板补强、巷帮支护方面对留巷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具体给出了优化后的留巷技术方案。工程应用后,11301回风顺槽留巷段顶板下沉量、底鼓量及巷帮水平移近量分别为132、 135、 216 mm,围岩变形控制效果显著,可满足11301采煤工作面无煤柱开采需求 窄煤柱大断面沿空巷道底鼓控制技术研究————作者:张小飞;苏琪; 摘要:为实现窄煤柱大断面沿空巷道底鼓的有效控制,以6307工作面回风平巷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条件及支护方案分析了巷道的底鼓特征和变形原理,并采用底板锚杆支护方式控制底鼓。现场应用后,6307工作面回风平巷底鼓突出问题得以解决,其中,煤柱侧、实体煤侧底鼓量分别为159~246、 197~379 mm,回风平巷底鼓量整体较小,巷道断面可满足采面后续回采需求 采煤工作面动压影响巷道水力压裂卸压控顶技术研究————作者:周鹏翔; 摘要: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深度的增加,采煤工作面动压控制成为了维护巷道稳定性的重大挑战。针对动压对巷道稳定性造成的不良影响展开了分析,阐述了动压的形成原理和破坏效应,详细介绍了水力压裂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控顶卸压中的应用关键,并进行了现场实验,有效验证了水力压裂技术在卸压控顶过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基于AI技术的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作者:吴力兵; 摘要:为提高带式输送机的可靠性,降低故障影响,在分析带式输送机结构及常见故障类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AI技术的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系统,并进行了工程应用。对故障诊断系统架构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应用在了3506运输巷带式输送机,从异常振动、异常图像诊断效果方面分析了故障诊断效果。结果表明,构建的基于AI技术的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系统运行平稳,可实现带式输送机故障的快速诊断及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带式输送机的安... 带式输送机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研究————作者:张志年;张小飞; 摘要:为确保带式输送机的平稳运行,以及实现火灾早期预警并降低火灾影响,以+780 m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带式输送机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并进行了工程应用。在带式输送机中,综合运用测温光纤、火焰传感器、烟雾传感器、 CO传感器等进行火灾预警,提出在机头采用干粉灭火方式,在机尾及沿线均采用喷淋灭火方式。现场应用后,带式输送机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运行平稳,在提高安全运行能力、降低巡检强度等... 高校智慧供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作者:王玉良;吕杰;吴院亭;杨玮; 摘要:高校后勤供暖管理系统开发与建设是目前高校后勤建设数字化、智慧化的重点内容。以陕西一高校为例,针对高校老旧楼宇供暖过程中存在的温度不平衡、能源浪费、个性化需求等问题,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搭建智慧供暖管理系统,以此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减少能源浪费,节能降碳,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可为高校后勤管理智慧系统开发提供依据 垃圾焚烧发电厂汽水系统一键启动及自动控制应用————作者:赵石铁;张程亮;高明;李洪兵; 摘要:为了提高垃圾焚烧发电厂汽水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设计了一种汽水系统一键启动及自动控制系统,与光大环境有限公司的一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相结合,同现有技术相比,系统采用机组级、功能组级、单元级3层控制结构,并遵循断点分层控制原则,通过主控单元进行整体协同控制,同时采用PROFIBUS(Process Field Bus,过程现场总线)传输数据,简化了控制流程,有效提升了控制精准度、效率及自动化程度,也为... 矿井智能通风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作者:李继平; 摘要:主要介绍了矿井智能通风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首先,概述了智能通风系统在矿井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了矿井智能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功能;最后,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智能通风系统在提高矿井通风效率、降低能耗和改善工作环境方面的有效性 掘进巷道分区特征多参量联合监测与防冲实践————作者:王磊; 摘要:为提高煤矿掘进巷道的安全生产水平,防止冲击地压等灾害发生,以X煤矿35022工作面为例,采用多参量联合监测与分区特征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掘进巷道的地质特征及分区特征,设计了包括地压、瓦斯体积分数、温度等参数在内的监测方案。同时,建立了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实时数据分析与预警系统,以实现对潜在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控和预警。研究结果表明,该监测方案能提升巷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效能,预测和降低冲击地压带来的... 煤矿井下通风管理与通风设施的运用探究————作者:高翔; 摘要:主要对煤矿井下通风管理与通风设施的运用进行了探究。分析了煤矿井下通风的重要性及矿井通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影响通风管理的因素,并提出了完善通风管理的措施。同时,详细介绍了局部通风机、风门和风桥这些通风设施的运用情况。研究为煤矿井下通风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