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通讯(综合版)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财会通讯(综合版)

财会通讯(综合版)

关注()
期刊周期:旬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2-1103/F
国际标准刊号:1002-8072
主办单位:湖北省会计学会
主管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查看财会通讯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光彩国家级经济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财会通讯(综合版) 》(旬刊)创刊于1980年,由湖北省会计学会主办。是我国会计界最有影响的会计专业刊物之一。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为在我国传播现代财务会计知识,推动会计学术的繁荣与发展,发现和培育会计人才,促进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变革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会计学理论与实务界公认的具有重要影响的会计专业刊物。

  《财会通讯(综合版) 》创刊以来,始终是我国会计重点学科财经院校交流学术思想、探讨会计理论的重要平台。无论是老一辈的会计学家还是中青年会计学者,其很多甚至大部分主要学术成果都是通过《财会通讯》进行传播的。刊物也是我国会计重点学科财经院校认定科研成果、教师职称评定学术成果的主要刊物之一。《财会通讯》现己发展成为从学科体系到研究平台,涵盖财务会计知识的刊系。刊物多年来其文章转载率名列全国同类期刊前矛,刊物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精品数据库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期刊。其读者遍布全国所有地区(包括港、澳、台)及海外。获奖情况:湖北省优秀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杂志栏目设置

  理论探讨、工作研究、国有企业改革、意见与建议、专题讨论、编读往来、家庭理财、案例分析

  财会通讯(综合版)杂志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推荐:财税与会计

  《财税与会计》河南省财政厅主办,财税、财会工作刊物。交流财税、财会工作如何服务于改革开放搞活的实践经验,报道财政、税收和财务会计理论研究成果,促进财税财会工作发展。荣获中文核心期刊(1992)。

  财会通讯(综合版)最新期刊目录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上市公司战略信息披露本土化研究————作者:李静;张俊瑞;刘婷婷;

摘要:数字经济背景下上市公司身处一个不可预期的竞争时代,战略信息的获取成为利益相关者对抗风险的“压舱石”。同时,数字时代企业边界日益模糊,传统企业战略分析模型难以适应,企业战略信息披露理论框架亟需重构。文章从已有文献和中国特殊制度背景出发,结合新时期企业全面进入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情境,对上市公司战略信息披露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构建适用于中国情境的上市公司战略信息披露理论框架,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特征及企业...

“双碳”产业链数智化转型的理念、现实与发展————作者:王敏;

摘要:大数据时代下,不同产业、领域均面临着数智化转型的需求与问题,如何理解、实践数智化转型仍缺乏深入的解答与阐述。作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议题,“双碳”产业链的具象视角能够为分析数智化转型提供有效的落实基点,从而通过理论总结其理想形态实现“明体之辨”、透过现实追问明确导致其“达用之困”的现实阻碍,从而寻得发展数智化转型的“明达之道”。具体而言,数智化的理想形态包括“数”代表的信息,即通过信息共享管理支撑双碳...

数智财务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吗?——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激励的调节效应————作者:徐晓方;

摘要:文章选取200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数智财务建设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这说明数智财务建设能够有效的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和治理,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基于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分析,发现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时,数智财务对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更显著。最后还检验了财政激励的影响,研究发现更高的财政激励强度,会提高数智财务对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作用

可转债发行能够缓解大股东掏空吗?——基于内外部监督视角————作者:王菊;

摘要:文章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企业发行可转债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发行可转债可以显著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平行趋势检验的结果证明,发行可转债对大股东掏空的抑制作用主要集中于当期和发行后的下一期。进一步进行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发行可转债会通过影响企业外部监督和内部控制的情况,达到抑制大股东掏空的作用

国有股权参与能抑制民营企业大股东掏空行为吗?————作者:李真;

摘要:文章选取2011—2021年期间存在国有股权参股的民营企业,分析了国有股权参与对民营企业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发现,国有股权参与能显著降低民营企业大股东掏空的程度,国有股权参股比例越高,民营企业大股东掏空的程度越低。国有股权参股通过降低第二类代理冲突和提高国有股权制衡力度,间接降低了民营企业大股东掏空行为。此外,内部控制质量越差、高管权力制衡越弱,国有股权参与对民企大股东掏空的负向抑制...

税制改革政策、成本粘性与企业融资约束————作者:杨悦辰;

摘要: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以“营改增”衡量我国的税制改革政策,实证分析税制改革政策、成本粘性与企业融资约束三者间关系。研究表明:成本粘性与企业融资约束间显著负相关,即成本粘性的存在能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税制改革政策与企业融资约束显著负相关,即税制改革政策的实施,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得以有效改善;税制改革政策显著削弱成本粘性与企业融资约束间的负相关程度,即随着税...

善治导向下政府内部控制建设研究——基于刚性约束与柔性预防————作者:于洪鉴;李力夫;陈邑早;

摘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下,内部控制对于政府夯实善治之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政府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构成了政府善治的坚实载体和制度保障,善治导向下政府内部控制需回应时代需求,在保障履职担当、稳定市场预期、助力民主治理等方面实现职能新拓展。同时,政府应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坚持和运用辩证思维,从对立统一的哲学视角切入,厘清组织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刚性预算与逆向软预算约束、问责与容错等矛盾交织性问题,既...

基于企业间关联网络的流动性风险传染机制研究————作者:王磊;林文娟;陈庭强;徐涛;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理论推演方法,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剖析了企业间信用关联网络的形成特征与其传染性,从资产关联和交易关联两个方面阐释企业间关联网络中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行为偏好、投资者情绪、供应链关系三个角度解析企业间关联网络中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机制。研究发现:(1)企业间关联网络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企业间因担保、债务和股权形成的资产关联、因业务和交易形成的交易关联;(2)受企业风险偏好、...

科技金融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策略————作者:周蕾;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和支柱,特征包括技术先进性、系统集成性、灵活高效性、可持续性发展、创新驱动性、国际竞争力等。科技金融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为数字化转型视角的推动、金融科技创新视角的推动、金融科技生态系统视角的推动等。策略包括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智能化决策支持、金融科技生态系统的整合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全流程、持续创新与开放合作、注重提升国际竞争力等

“三化”协同驱动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以K高校为例————作者:顾强;李强;侍丽静;

摘要:文章运用规范化、绩效化、智能化的“三化”理念进行剖析,构建了新时代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新思路。将构建新时代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运用到部属K高校,并对“三化”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进行解析。以K高校为例,通过智能化手段,将规范化视角下的资产全流程管理与绩效化视角下的成本核算、构建分级分类的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相结合,嵌入信息管理系统流程,最终实现“三化”协同,...

民族文化艺术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研究————作者:李海兵;姜雨轩;

摘要:文章针对民族文化艺术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当前绩效评价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民族文化艺术项目的特点,提出民族文化艺术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方案,给出具体的保障措施

数字化转型、投资机会与企业投资回报————作者:俞智超;郭秋平;

摘要:文章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以下结论: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充分应用数字信息技术于生产、经营管理的体现,其能够影响企业的回报率,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投资机会是影响企业投资回报率的重要因素,以投资机会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深入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的投资机会,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回报;并且还发现数字化转型的...

地区数字化水平、公司治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作者:许爱荣;

摘要:文章选取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地区数字化发展角度出发,考察地区数字化水平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考察内部公司治理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地区数字化水平越高,企业的投资效率越高;具体检验发现地区数字化水平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对其中的影响机理检验表明,地区数字化水平会减少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而提高企业具有科技含量的创新投资,这说明企业优...

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的资本市场反应——基于股票投资收益视角————作者:刘佩;

摘要:文章以2012—2023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对象,从股票投资收益率的视角,分析了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的资本市场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具有正向的资本市场反应,即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的企业,股价相对收益率有更好的表现。在国有性质和信息行业的企业中,这一效应更强。机制分析表明,生产效率、信息透明度和融资约束是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影响股价相对收益率的机制路径。此外,机构投资者与分析师关注存在方...

制度型开放与企业成本加成率——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作者:汪萍;黄良杰;

摘要:文章以2008—202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这一制度型开放重大举措,考察了其在微观层面对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对企业成本加成率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且随着自贸区制度创新一揽子政策渐进式落地执行,制度型开放的微观政策效果愈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自贸区设立主要通过优化供应链配置、激励企业研发创新以及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三个传导途径促进企业成本加成...

竞争性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及效果:一个研究综述————作者:董晓庆;张旭;袁朋伟;

摘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近几年国企改革的热点及重点,有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献十分丰富,但大多文献都是针对国有企业整体进行分析,鲜少有文献系统地分析某一类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与效果。竞争性国企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是最适合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因此,文章对有关竞争性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了竞争性国企在混改过程中的路径与效果,其中路径主要有公开...

董事会人力资本、内部治理与企业价值————作者:陈川;吴丹;

摘要:董事会人力资本是董事会认知、能力和智力的体现,其能够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董事会人力资本出发,结合公司内部治理水平差异,考察它们如何作用于企业价值。实证检验发现,董事会人力资本能够显著提高企业价值。进一步地结合股东治理和内部控制治理发现,在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治理,以及内部控制治理水平较高时,可以强化董事会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

控股股东杠杆增持与企业创新策略调整——利益协同还是掏空?————作者:朱清华;崔连翔;

摘要: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5—2022年数据为样本,考察了控股股东杠杆增持对于企业创新策略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杠杆增持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企业向更高质量的创新策略进行调整,说明杠杆增持行为更多是“利益协同”;机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杠杆增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创新质量;动机研究发现,杠杆增持使得企业进行更多高质量创新,主要是出于投资者管理动机,缓解...

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研究————作者:宁卫杰;

摘要:文章选取2015—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分析了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与企业突破式创新水平显著正相关,即参与国家标准制定的企业突破式创新水平在统计上显著高于未参与国家标准制定的企业。政治关联和市场竞争水平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在政治关联度高、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对突破式创新的正向影响更强。此外,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是国家标准...

基于财务云的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研究————作者:王青林;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正经历着由传统模式向智能化、集约化转型的深刻变革。基于财务云的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研究,不仅对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更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章从预算集约调控、资金集中管理、会计集中核算、风险在线监控四个方面,探讨财务云在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中的应用,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为企业在财务管理领域实现智能化、集约化转型提供借鉴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财会通讯(综合版)北大核心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ngji/1061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