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广西省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是广西语言文学学会;广西大学中文系主办。
《阅读与写作》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反映中国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前沿水准与最新成果,倡导学术精神弘扬光大与科学文明的广泛传播为办刊宗旨。注重学术性、先锋性、理论性、专业性和知识性。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阅读与写作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阅读与写作杂志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与写作杂志社征稿要求
1、阅读与写作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阅读与写作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阅读推荐:写作
《写作(上旬刊)》以普及写作知识,传播写作经验,报道写作信息,提高广大读者的写作水平为其主要任务。维普收录名为(写作:中学版)。
阅读与写作最新期刊目录
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 为读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阅读与写作》创刊三十周年回眸————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本刊(原名《语文园地》)1980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创刊。第一届编委会主编为秦似;第二届编委会自1988年至今,主编为梁超然、梁扬(兼社长)。创办30年来,累计出版了351期,发稿约12390篇,共约3390万字。本刊一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帮助读者在语言文学方面增知益智,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为主要宗旨;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
性别面具下的权力话语——谈阎真《因为女人》的性别立场————作者:梁巧娜;
摘要:<正>一阎真的小说《因为女人》自2007年出版至今,关注与评论一直未有淡薄。尤其是高校中的女生,对小说的关注呈现出愈来愈热的趋势。她们议论的内容,多是关于小说的女主人公柳依依的性格与命运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也有许多女生由柳依依的命运推而广之联想到诸如女性价值或女性解放等其他更深远的问题的。她们的议论和思考,也更加扩大了小说的影响。不得不承认阎真有一种超常的想象力,借助这种想象力,从未涉足官场的他成功...
“近代词人无有能出其右者”——况周颐词创作简论————作者:黄红娟;
摘要:<正>况周颐(1859—1926),原名周仪,后避溥仪讳改为周颐,字夔笙,又字葵孙,号蕙风,一号玉梅词人。广西临桂人,光绪五年(1879)举人,官内阁中书。1895年南下后曾入张之洞、端方幕,以金石为端方所赏识。晚岁潦倒,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命,避居上海卖文为生,时就朱祖谋以词相切磋。其词集有《新莺词》、《玉梅词》、《锦钱词》、《蕙风词》、《(?)景词》、《二云词》、《餐樱词》、《菊梦词》、《存悔词...
白居易对屈原的咏叹————作者:张再林;
摘要:<正>千百年来,屈原以其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和独特的人生经历而成为后世人们不断品评、议论的对象。不过,后人对屈原的评价和态度并不一致。誉之者如司马迁称赞他可"与日月争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贬之者如班固指责他好"露才扬己"。(班固《离骚序》)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对屈原的咏叹(接受态度)则超越了前代简单的"非誉即贬"的评价模式,贯穿着一种明显的反思和借鉴意识
格律精严 风格沉郁——吴梅咏史怀古散曲赏析————作者:赵筠;
摘要:<正>吴梅(1884—1939)字瞿安,号霜厓,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历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教授。著有《顾曲麈谈》、《曲学通论》、《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南北词谱》等。吴梅散曲中的登临怀古、咏怀言志之作,格律精严,风格沉郁,浸透作者丰厚的曲学素养以及深沉的人文情怀。如【北双调·折桂令】《壬子春过秦淮》:记秦淮载酒曾过,画舫回灯,水榭...
从《随园诗话》看商盘的诗歌观点————作者:范学亮;
摘要:<正>商盘(1701—1767),字宝意,号苍雨,浙江会稽(今绍兴)人。诗名与乾隆时期的浙派诗人厉鹗相埒。商盘与当时格调诗派沈德潜,性灵诗派袁枚、蒋士铨,秀水诗派王又曾,浙江诗派厉鹗、严遂成、胡天游等均有诗文唱和或书信来往。商盘生平所历,篇什甚多,有诗集《质园诗集》、书信集《质园尺牍》等存世。袁枚(1716—1797)是与商盘同一时期的诗人,他们之间的交往,在商盘《质园诗集三十二卷》中多有记载。袁...
江南落花风景,且诉与十年情——论况周颐与朱祖谋的唱和词————作者:刘深;
摘要:<正>民国初年,倚声大家当首推况周颐与朱祖谋。辛亥革命后,况周颐(1861—1926)与朱祖谋(1857—1931)均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过从甚密。况周颐《餐樱词自序》云:"壬子已还,辟地于沪,与沤尹(朱祖谋)以词相切劘。"按壬子即1912年,况周颐年52岁,朱祖谋为56岁。此时,二人词学日臻成熟,已是享有盛誉的词学大家,因此,考察二人的唱和之作,可为学界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推动民国词史研究的深...
秋竹夜鸣窗 西风沁骨凉——清代写景散曲二首欣赏————作者:英姝;
摘要:<正>大约从乾隆年间开始,清代诗歌中的诗、词、曲三体,基本格局是诗言"志",词言"情",曲言"逸"。就散曲而言,自厉鹗以后,在曲中本很热闹的言情题材已成冷门而几乎成了词的专利,而愈演愈烈的文字狱又使一般曲家不敢像以往那样直抒怀抱,这就造成了写景散曲的一枝独秀。在清代曲家笔下,不管何时何地,触目皆成人曲之景。例如石韫玉的【仙吕·不是路】《秋夜作》:秋竹鸣窗,几阵西风沁骨凉。纱厨敞,一灯无焰照空房。夜...
怪异的“小说”——《近代报刊小说目录》指瑕————作者:东甫;
摘要:<正>几年前,笔者曾作一文批评日本学者樽本照雄的《增补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种种不当,其中之一是文体不辨,将许多非小说如戏曲、散文、诗歌、文集等等当作小说作品录入。如果说一个外国人犯了此种低级错误可能还有某些情有可原之处的话,那么,作为一位毕业于中国名校、名师指导的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后,其论文中居然也同样有着大量同类现象,那就实在令人费解了。近日看到一种扫描版电子图书,名为《近代报刊小说目录》,是2...
散曲断代史研究的又一力作——赵义山著《明清散曲史》简评————作者:测海;
摘要:<正>在20世纪末叶,赵义山先生曾出版了《元散曲通论》,该书不仅被北京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的专家们联合推荐为"20世纪优秀学术著作读物",而且被同行专家誉为"20世纪散曲断代史研究中的扛鼎之作";近年,赵义山先生又向学界奉献了他散曲断代史研究的又一力作——《明清散曲史》。该书是200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全书近50万字,被选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第二批10种优秀成果,由人民出版社于...
尝以欢喜心,幻为游戏笔——略论李渔诗词的喜剧性————作者:盘莉娜;
摘要:<正>明末清初的李渔,号湖上笠翁,一生未曾做官,最突出的业绩在于创作有剧本《笠翁十种曲》,小说《无声戏》、《十二楼》,杂著《闲情偶寄》。其小说戏剧创作的一大艺术特色就是喜剧性。在浙江古籍出版杜出版的《李渔全集》20卷中,纯粹的文艺创作包括戏曲、小说、诗文共6卷,诗词就占1卷,可见这是李渔全部创作中不该过于忽略的一部分。在这占李渔艺术创作分量1/6的诗词中,同样闪耀着光彩夺目的喜剧性亮色。李渔在《偶...
清代广西诗坛总体特征初探————作者:杨骥;
摘要:<正>同治初年,时任广西巡抚的湖北江夏人张凯嵩,在任期间编选了一部广西诗人诗作选集《杉湖十子诗钞》,选录清代中后期活跃于桂林的朱琦、龙启瑞、彭昱尧、李宗瀛、商书濬、赵德湘、曾克敬、黄锡祖、汪运、杨继荣等十位诗人的诗作。在序言中,他对中晚清广西诗歌创作之盛大表赞叹:"余宦粤久,知粤为悉,于粤士夫相知亦夥。尝叹粤中近数十年人文之盛,而诗其尤著也。"那么,清代广西诗歌之盛,主要有哪些表现?清代广西诗歌创...
清代桂西本土文人及交游活动————作者:黄海云;
摘要:<正>清代桂西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缓慢,本土文人的创作相对而言比较冷清。但是桂西本土文人中亦出现了一些全国有名的文士,其中以宜州余心孺与西林岑毓英为突出代表。在他们的周围及身后,各自形成了文人交游群体或家族文人群体。一、桂西名儒余心孺清代桂西本土出现了一位国内有名的理学家、诗人余心孺。心孺字允孩,又字慕斋,号詅痴,又号孝庵,广西宜山籍,自署龙水人。心孺幼孤,受业于曾为明朝司马的母舅董宁木。康熙二十...
禅理妙悟与命运谶语——《红楼梦》中贾宝玉《解偈》曲探微————作者:莲畦;
摘要:<正>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仙吕·寄生草】《解偈》这支曲子是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男主人公贾宝玉所做,也是小说中宝玉性格发展关键的一笔。其中充满了宝玉对禅理的灵感妙悟,也是预示其悲惨命运的谶语。本文拟对该曲深藏在如谜句隐语般的文字背后的主旨试作探微。"偈"是佛经中的唱词"偈陀"的省称,意为预言的话,其实就...
边缘有此才,诗道传其南——近代壮族文人黎申产诗歌评析————作者:麦香斋;
摘要:<正>黎申产(1824—1896后),字蠡庵,号篙山,又号十万山人,广西宁明人。19岁入桂林秀峰书院,与壮族诗人覃海安、韦丰华同学,三年后(1844)肄业返回故里。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举人。后任庆远府(今广西宜山县境)儒学训导。致仕后,归乡里,任宁江书院山长20年之久。黎申产喜吟爱咏,"博览群书,诗才赡逸""以诗文诱掖后进,一时文风大盛"(《宁明耆旧诗辑》),当时的宁明文士多出自他的门下。著...
跳岭头唱本的表现手法探析————作者:林凤春;
摘要:<正>盛行于桂南地区的跳岭头活动,其唱本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民歌叙述传统,在表现手法上可谓丰富多彩。本文拟从五个方面作一简述。首先,赋、比、兴的广泛运用。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宋朱熹《诗集传》卷一)。如《千岁格》里叙述千岁被叛兵杀害的过程,《五雷格》里五雷打工、告状的遭遇,《六娘格》里六娘到田里拔秧被狼虎吃掉的情节等等。再看《自米三姑格》:"为有三姑思一计,割开壁眼看兄行。得见兄学姑试学,...
浅析师公戏唱本的语言特色————作者:覃慧敏;
摘要:<正>师公戏起源于古代的巫傩祭祀活动,最初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祭祀天地诸神、祖先精灵崇拜中,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广泛吸收道、佛、儒教的某些成分创造出来的一种非正规的宗教活动,还不具备"戏曲"的特质,只能算是一种娱神的舞仪,一般由师公戴上各种神灵面具、穿长红袍进行表演。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舞仪不断地演变,清末开始发展成为一种戏曲——师公戏。师公戏有曲有白,既唱且说,是曲白相间的戏曲。在不太成熟的...
阅有所思 思有所得——引导大学生阅读古代文学经典的教学策略————作者:谢仁敏;
摘要:<正>古代文学经典是经过时间淘选,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凝结民族精神并体现民族智慧的优秀文化遗产,阅读经典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然而,在电子信息时代,人们青睐的阅读形式是"读图"、"浅阅读",追求时尚"快餐文化",古代文学经典阅读因此而渐被边缘化。即使是人文荟萃、高唱文化建设的高校,在新阅读主义观念冲击之下,传统的文学经典也同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那么,如何让古代文学经典重回大学生们的书包,为他们的...
就本刊变更刊名及主管主办单位致读者
摘要:<正>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同意〈阅读与写作〉更名为〈文化与传播〉及变更主管主办单位的批复》(新出审字[2011]658号),本刊从2012年1月起,更名为《文化与传播》,主管单位由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党委变更为广西大学,主办单位由广西语言文学学会、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中文系变更为广西大学。本刊创办30年来,刊名及主管、主办单位屡经变更。1980年9月26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函(8...
略谈跨文化交际中的汉语礼貌语言————作者:黄献慧;
摘要:<正>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日益成熟,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现象。礼貌是调剂人际关系的文明行为,是维持交际者相互之间友好、合作与和谐关系的重要规范要求,这是各种文化之间所共有的。由于不同文化群体相互之间的历史进程和生活环境不尽相同,礼俗规范和交际规则也会有所不同,因而礼貌的形式及其含义也会多种多样。这些不同反映出礼俗规范和深层价值观念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文化差异会导致文化误解和文化...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省级中学政史地
- 省级《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家教世界》
- 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
- 省级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国家级《中国学校体育》
- 北大核心中国电化教育
- 省级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课外生活》
- 省级《江西画报》
- 省级小学时代妙笔作文
- 省级新高考
- 省级《天府数学》
- 省级《新东方英语》
- 省级《长江学术》
- 省级《中小学电教》
- 省级《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 国家级广东教育
- 省级小学语文教师
- 省级作文名师指导
- 省级《高教探索》
- 省级红蜻蜓
- 省级超级小神探
- 省级大学时代(B版)
- 省级赣南师范大学学报杂志
- 北大核心《物理实验》
- 省级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省级《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