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论坛》教育核心期刊简介
《职教论坛》杂志是由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主办,受教育部职成司指导、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性刊物。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劳动部副部长张小建等领导及专家担任本刊顾问。自1985年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递职教信息,交流职教经验,促进职教研究,推动职教发展”的宗旨,注重科学性、指导性和可读性,杂志发行覆盖面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区),是我国最具影响的职教刊物之一,曾被北京大学等权威机构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获“全国优秀职教期刊一等奖”、“江西省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江西省十佳优秀期刊”等殊荣。
《职教论坛》2012年28期目录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庄西真
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办学理念及运行机制探究..............岑艺璇
科技发达时代的职业教育理念..........................李尚群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李庆文
质量生态学视角的高职教育质量问题探究................王全旺 赵兵川
文化自觉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许黎英 平静
澄明与借镜:美国职业教育人本主义意蕴及启示...........陈鹏
高等技术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路向选择.................刘晓保
职教论坛最新期刊目录
从学校贯通到标准贯通:现代职业教育视野下中高本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作者:康紫崴;徐国庆;
摘要:以学校贯通为特征的中高本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中职学生升学问题的短期办法。现代职业教育视野下,推动中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需要建立起基于标准贯通的中高本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特征包括:各层级职业院校的课改定位明确、建成中高本统一的专业变更筛选机制、建立定向培养与招生考试制度、符合构建技能型社会的多重需要。结合中高本贯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组建行业需求导向的专业标准集群、制定过程导向的考试制...
系统科学视域下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向————作者:王兴;
摘要: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发展是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强化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的需要。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典型的非线性复杂系统。系统科学视域下,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系统存在主体“混沌而不协同”的关系困境、秩序“有序而不整体”的空间困境和演进“线性而不多样”的时间困境。迫切需要坚持整体性、目标性、以人为本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四大原则,通过重构、共鸣、衔接和迭...
澳大利亚职教教师企业深度实践:制度缘起、理实探索与经验借鉴————作者:周娜;冯治儒;张致劼;
摘要:企业实践是提高职教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而提升教学水平与效果的专业发展活动。鉴于对职教教师“双重职业性”的重塑要求和“双重能力迭代”的发展取向,澳大利亚将定期参加企业实践视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制度。经过多年探索,在理论层面创建了基于共同体深度参与的循环滚动式发展模型;在实践层面从实践前的各方资源保障、实践中的主次活动安排、实践后的成果认定与转化三个方面探索出诸多路径与策略。这对我国职教教师下企...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作者:郝天聪;范栖银;
摘要:企业实践是打造高职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依托。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探究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效具有突出价值。基于新柯氏四层次评估模型,同时结合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对测评框架进行建构,经过实证检验和专家讨论修正,初步形成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投入度、习得度、满意度与转化度4个维度16个指标。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效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缔结共生关系:职业教育以数字化转型服务新质生产力————作者:陈晓平;贺诗义;郭保忠;
摘要: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为主要表征的新质生产力代表了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发展方位重构的现实要求。基于共生理论框架,以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服务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作用逻辑,缔结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共生关系,支持两者通过共生关系实现本体演进和利益协同,以调整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分析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共生逻辑、共生要素、共生界面,并以此建构职业教育与新质...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不能忽视职业教育的作用————作者:徐国庆;
摘要:<正>职业教育正面临去技术化的迷惘。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只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教育,不应该有技术要素;技术创新体系构建难度太大,学术性要求高,没有职业教育的空间。在职业教育的各种文本中,已逐渐很难见到“技术”一词,其培养目标已由“技术技能人才”完全改造成了“技能人才”,技术服务功能被完全淡化。这种观点似乎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清晰,却与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完全违背,将严重损害职业教育事业,也不利于...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绩效评价: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及应用检验————作者:李?;张延昕;屈璐;
摘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绩效评价存在的建设背景分析缺失、应用场景检验不足等问题,基于CIPP-AHP-FCE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科学、系统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绩效评价体系,以促进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通过改良导向评价模式(CIPP)、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构建了包含环境、投入、运行、产出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专家访谈和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
日本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的多重逻辑与价值审视————作者:谢德新;袁金珠;
摘要:对外职业教育援助作为国际教育援助的重要领域,是日本开展国际援助的具体举措之一。从逻辑层面来看,日本对外职业教育援助有多重逻辑,建构主义逻辑是重塑“国际形象”、建立“集体身份”,现实主义逻辑是拓展海外市场、服务经济外交,人道主义逻辑是维护世界稳定发展、彰显国家形象。日本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的具体举措包括:协同多主体合作,确保对外援助的组织保障;注重基础建设,夯实对外援助的条件保障;传播管理经验,打造对外...
生命哲学视域下终身教育意蕴再辨析——聚焦《终身教育引论》————作者:徐迎华;孙玫璐;
摘要:生命哲学代表人物亨利·柏格森认为人的本质是“绵延”,是连续瞬间的集合体,这为终身教育提供了哲学基础。其理论中的“生命冲动”“精神与物质”“自由与创造”对于理解终身教育概念化的创始作《终身教育引论》中终身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追求的意蕴,提供了深刻洞见。终身教育的哲学根基与终极旨归源于“生命冲动”。它象征着个体在生命历程中对知识与智慧的不懈追求。终身教育追求不仅涵盖了物质层面,也拓展至精神领域,从...
高职院校技能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的适配性剖析——以江西为例————作者:李秉强;林红春;左璇;
摘要:强化高职院校人才供给和企业需求的契合性,是我国构建技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基于统计数据和招聘市场爬虫数据,以江西为例,实证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才供给和企业人才需求的适配性。分析结果显示:技能人才供需存在显性的结构性偏离,传统型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明显不足,而专业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产教融合成效不显著、薪资竞争力与人才满意度双重失衡、专业设置与布局精准度不够是重要原...
高等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性逻辑与战略选择————作者:刘骥;周子玉;
摘要:数字化转型是高等继续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具备释放内在优势、驱动内生发展的时代特质。历史逻辑上,高等继续教育具有技术敏锐度、应用性与革新力等学科基因;价值逻辑上,以高质量教学、创新型育人、内涵式发展为基本旨归;技术逻辑上,遵循时空拓展性、应用导向性、治理规范性作为发展原则。贯彻数字化转型理念、整合全过程协同育人资源、推行多样化数字应用策略,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下推进高等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的...
我国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数字障碍研究——基于一项北京市社区老年人数字素养的调查————作者:孙小莉;白滨;黄倩红;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数字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老年人数字化素养水平不仅关系到老年群体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也直接影响着社会治理体系和友好型社会建设。基于老年人信息社会的数字化生活适应与数字素养需求,开展社区老年人数字素养调查,探析老年人的数字认知、数字技能水平与数字障碍。研究发现,老年人更倾向于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字技能纳入数字素养范畴,学...
职教论坛2025年重点选题
摘要:<正>1.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2.面向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研究3.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研究4.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两翼”建设研究5.人口结构变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研究6.中等职业教育转型与发展研究7.“双高计划”建设研究8.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9.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研究10.职业教育数字化变革研
2024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展望——基于对2024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作者:乐传永;王清强;
摘要:通过对2024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栏目设置、源杂志转载量、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被全文转载文章的源杂志,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职教通讯》《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主要来自教育研究机构和各类高等学校。2024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热点集中于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数字化转型:技术逻辑、问题指向与实践路径————作者:李铭;杨雯铃;邓森;糜沛纹;秦国锋;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强势崛起,数字化转型催生出职业教育新生态,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开启数字化新篇章。驱动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厘清评价主体与技术的关系,并在职业教育评价主体、评价价值、评价支撑、评价操作上实现数字化技术的迭代与深入。以评价模型—评价时效—评价形式为逻辑理路,探索职业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逻辑主要体现在个性差异化的全息性、动态化的教学评一体化、多维度分析可视化评...
高职院校教育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特征、作用机理及实施建议————作者:余俊帅;成军;吴海珍;张逸婷;
摘要:“课程思政”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关键词。研究高职教育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践行“教育家精神”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教育类专业具有“教育一代、影响两代”的特点,通过进一步的延伸分析可以发现,其课程思政具有“两段育人”的特殊性,据此深入阐述以“两代传承”为主要特征的教育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在运行机理,建构由“两段”作用、“三元”支持、“四重”内容组成的逻辑体系,提出了“因课而异”...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现实样态、实施困境及优化策略————作者:薛琳;王亚南;
摘要: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现实图景是丰富多样的。从教师主体维度考察其参与企业实践的“卷入”程度,从组织结构维度考察组织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正规化、结构化的“正式”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高卷入―高正式”“高卷入―低正式”“低卷入―高正式”“低卷入―低正式”四种典型的实践样态,每一种样态都存在独特的运行特征。然而,每一种样态在实施过程中都存在问题:“高卷入―高正式”型教师企业实践过程“结构化”,但实践群体“...
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有很大需求空间————作者:徐国庆;
摘要:<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迷惘与焦虑之中。在是否还有必要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质疑声中,其政策支持力度正大幅下降。有些地区甚至在刻意压缩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关停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人为造成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萎缩。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困境的形成,源于学生不再以就业为目标,即使经济发展欠发达的省份,中职学生也基本能升学。有些人据此主张: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既然中职生不再以就业为目标,就没有必要再办中...
文化共生视域下职业教育促进技艺类非遗活态传承的现实审视与路向选择————作者:唐瑗彬;陈小丹;刘珊杉;
摘要:职业教育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文化共生理论视域,职业教育在促进技艺类非遗传承方面具有包容异质文化实现文化自觉、促进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认同、推进文化创新实现文化自为三大功能。但实际上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过程中存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化解能力弱、多主体协同关系相对薄弱、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的现实困境,制约了职业教育非遗活态传承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为功能的...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向————作者:郭安然;李擎;
摘要: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发展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关键议题。为揭示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向,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CNKI和WoS数据库中2014年至2024年发表的1 429篇相关文献(中文823篇,英文606篇),运用CiteSpace软件构建知识图谱,从发文量演变、发文作者与机构特征、研究热点及趋势三方面展开分析,发现中英文文献在研究规模、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面呈现出显著特征:在研究规模...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
- 省级新高考
- 北大核心《教育探索》
- 省级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健身科学》
- 省级留学
- 省级湘南学院学报
- 省级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 省级《大学时代》
- 北大核心《教育研究与实验》
- 省级中学英语之友初二版
- 省级《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看图作文
- 省级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
- 省级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杂志
- 北大核心《外语电化教学》
- 省级《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大学时代
- 省级小学生(教学实践)
- 省级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少先队小干部
- 省级《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 省级《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语言科学》
- 省级《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作文宝典
- 省级《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英语大王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