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国家级教育刊物,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3创刊,本刊杂志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正式刊物。设立“政策·热点”、“教学·教研”、“争鸣·讨论”、“信息·博览”四大板块,下分若干栏目,以满足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教研等专业人士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最大需求。
《基础教育课程》为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本着宣传新教育思想,报道课程改革主流声音,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提供最权威的政策与专业支持的宗旨,突出针对性、有效性和人文性,借助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优势,为教师、教育行政、教研人员与专家、政策决策者间搭建对话的平台,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刊物。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栏目设置
政策·热点、教学·教研、争鸣·讨论、信息·博览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荣誉
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推荐:北京教育
《北京教育》教育杂志投稿,创刊于2001年,是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融理论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综合类刊物,是北京市社科类一级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最新期刊目录
单元整体意识下单篇课文的教与学——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夏日绝句》为例————作者:严开莉;
摘要:本文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的教与学活动为例,通过对单元教学目标的解析,探讨单篇教学的定位;结合单元整体情境,构建单篇教学子任务;围绕单元主题,细化学习活动,以此探索如何基于单元整体意识落实单篇课文的教与学,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实现“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
过程型质量: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区域实践————作者:鲍雯雯;
摘要:浙江省创新构建了“三维质量”的分层承责模型,将结构型质量、过程型质量和结果型质量作为区域、学校及学生发展的评价重点。在此框架下,杭州市西湖区聚焦过程型质量,重构了以激发学校内生动力为导向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学校从“管理”向“治理”转型,强化自我诊断与持续改进能力。通过重构评价指标体系、创生评价结果运用支持体系、研发智慧评价技术平台等举措,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基于学科实践的通用技术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作者:管光海;李正福;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的学科,项目化学习为其有效实施提供了极具潜力的教学方式。当前通用技术课程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存在形式化、浅层化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项目化学习理解不深入、对学科实践内涵理解不足以及实施层面的支持不足。对此,通用技术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应精心设计驱动性问题,以基本概念引领学习,合理规划项目任务,提供支持性工具,并将评价贯穿项目化学习始终,从而保障项目化学习的...
项目式学习中有关学科知识学习的几点思考————作者:杨燕燕;
摘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能藉以实现学生素养培养的学习方式,蕴含着两类学科知识学习方式的范式转换,凸显了学科知识学习的实践属性。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科知识的学习既是知识建构性理解的增进,也是基于高阶思维的创造性行动。因此,项目式学习中学科知识学习的落实不仅需要对“学科实践”进行重新审视,也需要教师提供支架性指导并创建相应的课堂文化
两会代表委员话教育
摘要:<正>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好教师?走出校门时自带“强师基因”(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新时代对教师队伍的要求正在加速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飞跃。现阶段基础教育对新教师的强烈需求有三个:一是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二是掌握“授业解惑”的教学基本功;三是熟练驾驭“智慧课堂”所需的各类技术
家园社协同育人的“四个联教”基层路径————作者:李聪;韩高波;
摘要: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联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本文从当前家庭、幼儿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入手,提出“文化认同、科学育人、双向互动、多元互评”四个联教策略,探索构建有效的家园社协同育人路径
长作业:激活学生批判性思维——以初中数学长作业设计与实施为例————作者:胡素芬;
摘要: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本研究探讨通过长作业的有效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出通过课标解读、整体设计、情境关联设计作业;按照有疑问、想提问、能解问、会释问四个步骤实施作业;在长作业的评价、反馈、迭代中跟踪反馈与持续改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教学评一致,助力“双减”政策落地
德国数学教育标准:发展与实施——访德国汉堡大学Gabriele Kaiser教授与明斯特大学Gilbert Greefrath教授————作者:陈顺洁;朱家怡;李让美;
摘要:通过对德国汉堡大学Gabriele Kaiser教授和明斯特大学Gilbert Greefrath教授的专访,研究发现,德国数学教育标准构建了内容、过程和认知水平的三维框架,其中,认知水平用以评估学生的关键能力;最新版标准在小初内容的衔接、数字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并对数学建模和微积分教学以及过程性评价等内容尤为重视。基于德国数学教育的经验,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关注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与评估,重...
教材“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单元学习任务栏目的分析与运用——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作者:施张怡;
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单元下的“单元学习任务”栏目,融合了知识要素、作业要素、助读要素,在编排上兼顾“向内聚拢”和“向外延伸”。栏目设置的任务指向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发生,在将写作任务融入阅读时也兼及写作的相对独立性,是教师设计单元教学方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和支架。教师可结合实用类文本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特性,通过创设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情境、能动安排和完...
项目学习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推介徐州的乡土文化名片”为例————作者:马志响;
摘要:项目学习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载体。本研究以“推介徐州的乡土文化名片”项目为例,探讨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即确立真实情境下的驱动性问题,明确目标导向;开展综合性实践体验活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设计项目核心任务,推动多学科有机融合;运用高阶认知策略,注重项目成果展示;遵循素养导向,构建多维评价体系
小学科学改课的立场转变与层级跃升————作者:张懿;范颖;王楚涵;
摘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在课堂。“好课多磨”,改课既是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效能放大器”,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加速度”。只有将研究课的改课思路和经验反哺到常态课教学中,由一节好课催生一类好课,才能真正达成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实施。改课的底层逻辑与价值实现,应以课堂教学对学生生命的奠基意义为第一性原理。基于此,小学科学改课需要由课程立场、课堂立场逐步转变为学生立场,经由“依标施教,理解顶层设计”“以改...
“课间一刻钟”:重构义务教育育人体系的北京探索————作者:杨德军;罗海风;杨帆;
摘要:为落实“双减”,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北京市推出了“课间一刻钟”教学改革行动,以调整课间时长为切入点,重构学校育人体系。这一体系的调整体现了基础教育从“管理导向”向“育人导向”、从“课堂中心”向“全时空育人”的转变,体现了全时空育人、一体化育人、功能性育人和主体性育人四大理念。通过“市级统筹、区域推进、校本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在顶层设计、课程创新、教师发展和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形成了...
用健康的方式育健康的人——城市小学“新三好”健康育人方案实践————作者:张智利;俞登挥;朱洪飞;
摘要: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发布,落实“健康第一”理念成为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然而,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严峻,亟须创新教育模式以提升其健康素养。浙江省杭州市澎汇小学响应国家健康战略要求,尝试通过架构“新三好”健康育人导向体系、探索“新三好”健康育人成长路径、创设“新三好”健康育人支持保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结构化知识:建构英语学科观念的知识基础————作者:赵连杰;
摘要:语篇研读的核心目标之一在于生成指向主题意义的英语结构化知识。本文从理论依据、认识误区以及价值意蕴三个维度,围绕英语结构化知识开展学理性剖析,并提出英语结构化知识是构建英语学科观念的知识基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基于英语结构化知识构建英语学科观念的操作路径展开示范与阐释
指向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作者:周迎春;
摘要: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就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也就是从促进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创造力着手,在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素养的同时,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的“沃土计划”和对有创新潜质的高中生的“脱颖计划”,需要对普通高中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审视与变革。在课程定位上,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全面育人,推动学校发展转型升级。在课程功能上,强...
让每个孩子、每个创意都闪闪发光——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校本实践————作者:江萍;
摘要:小学阶段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时期。浙江省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秉持“求是创新”的理念,于2017年创建求是少年创新科学院,通过创造性地举办“小雏鹰科技个展”,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想象力、提升学生探究力、增强学生自信心,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有效举措
基于概念图的单元教学:价值意蕴、设计思路与实施策略————作者:杨鹏勇;
摘要:单元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支点,概念图因其学习可视化、知识结构化等价值,是该支点的绝佳助力。基于概念图的小学科学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包括:初学绘图,析出原有认知;合学正图,添加科学新知;互学辨图,推动思维进阶;拓学优图,实现深度学习,并将反思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其中,紧扣核心素养目标是学习前提,嵌入多元精准评价是实施关键,搭建概念绘图支架是成功保障,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是重要方式,最终推进课堂教学取得实效...
指向非认知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作者:万伟;万莺燕;
摘要:任何认知过程都需要非认知能力的参与,非认知能力还与人的事业成功、生活幸福、家庭美满等具有紧密联系。在基础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活动性,强调实践、体验、探究,在培养学生非认知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教师可通过明确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设计主题专项训练课程、强化项目化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关系网与朋友圈、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兴趣爱好以及家校协同改善教养方式这六大行动策略,有效培养学生的...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物理新教材的习题配置分析————作者:蒋炜波;斯琴高娃;陈艺灵;李俊鹏;
摘要:本文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核心素养要素,以及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价值立意四个命题评价维度,统计分析北师大版义务教育物理新教材(郭玉英主编)的习题配置情况,并据此提出对教材习题配置与使用的一些建议
挖掘教材主题,培育学生文化意识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作者:杜意妹;
摘要:主题阅读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策略之一,教材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表达主题的语言和文化内容。在小学英语主题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围绕主题意义选择适切的语篇材料,设计逻辑关联、螺旋递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构基于主题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中学生百科
- 省级《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
- 省级《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国家级统计教育
- 省级《新校园》
- 省级快乐科学
- 省级《课程教学研究》
- 国家级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 北大核心《探索与争鸣》
- 南大核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北大核心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北大核心中国电化教育
- 省级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 省级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
- 省级《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体育教学》
- 省级初中生优秀作文
- 北大核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 省级发现号
- 省级中学英语之友初一版
- 省级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 省级《世界儿童》
- 国家级教学与管理
- 省级《环境教育》
- 省级东方青年
- 省级《教育观察》
- 国家级《小学生作文辅导》
- 学报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