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材·教法》教育教学期刊,自1981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为一体,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的欢迎;是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方面的权威杂志。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和教研员、师范院校师生、课程教材研究者、教育行政领导。
《课程·教材·教法》作为我国第一家反映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与教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的国家级、专业期刊,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30年来,它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改革同步发展,硕果累累,影响甚广。本刊现已跻身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行列,成为CSSCI等多种引证计量检索来源期刊。
《课程·教材·教法》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课程.教材.教法杂志栏目设置
课程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教材建设、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等
课程.教材.教法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国优秀社科期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
阅读推荐:教师教育论坛
《教师教育论坛》自2007年开始。本刊哲学社会科学版扩展刊期为月刊,全年出版12期。其中双月号(2、4、6、8、10、12)各期为综合性学术类内容,刊载各类高校教师、研究生及各类学术研究人员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其学科涵盖政治、法律、经济、中文、教育、英语、历史等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单月号(1、3、5、7、9、11)各期为从事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社区教育、企业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理论工作者、教师与管理者服务。刊栽相应作者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课程·教材·教法最新期刊目录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5年重点选题
摘要:<正>1.重大主题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研究2.基于新课标的各学科新教材编写特点与教学策略研究3.三科统编教材使用与质量监测研究4.“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程优化、教学创新与评价变革研究5.中小学各学科学段衔接问题研究6.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小学教材教学研究7.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研究8.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研究9.基于大概念、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10.项目化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1...
投稿须知
摘要:<正>请各位作者将自己的文章投到平台网址https://bkstg.pep.com.cn上本刊及其相应的学科。对于不便进行学科归类的稿件,可以投到杂志的“综合”栏目。原来公布的投稿邮箱不再接收任何稿件。三个月后,作者没有接到用稿通知,可另行处理。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版面费。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综合学习的历史嬗变与现代阐释————作者:郭洪瑞;崔允漷;
摘要:综合学习的历史嬗变嵌合于学科的发展与成熟之中,其发展经历了前学科时代的混合期、学科时代的发展期和超越学科的变革期。前学科时代的综合学习总体混杂,学习内容尚未专门分化,往往以生存为驱动指向技能学习,缺乏系统的设计,体现为朴素的综合。学科时代的综合学习以“相关说”“经验说”为重要的统整逻辑,同时尝试将二者进行融合,以防止分科教学产生的割裂,并通过设置专门的综合课程,以促进综合学习的制度化。在超越学科的...
新时代学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意蕴————作者:刘慧;任芳德;
摘要:生命教育进教材、进课程、进学生头脑,实现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是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义。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生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三进”“三化”的基础和保障,是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路径。学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基于悦享生命真善美,主要包括“基于真、导于善、达于美”的课程目标体系,“完整体现国家要求、研究成果与个体需要”的课程内容体系,主要由“生命教育教师队伍与教学体系”构...
英语教材“学材化”特征及其教学转化————作者:郭宝仙;
摘要:学习能力是当今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目标,也是我国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可以培养自学能力、用于教学的教材,已经成为学生学习使用的主要教材,即“学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材为学习而设计,基于新课标的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学材化”特征,具体表现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引导和支持学习过程,以及提供自主选择和开放的资源,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学材化”特征只有通过教学转化,才能助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
教学论知识生产:历史回眸与未来展望————作者:肖磊;马瑞轩;
摘要:教学论知识生产是教学论知识生产者以教学实践中的价值问题与事实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适切的研究方法探索教学规律,并通过多种途径合理表达的过程。历史地看,教学论知识生产主体日益多元化,主要由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教学实践者四类群体构成;教学论知识生产的动力逐渐由获得外部认同走向内部合理,主要表现为追求教学论知识的社会有用性、外在合法性及内部合理性;教学论知识生产方法呈现由二元对立走向辩证统一的趋势...
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概念”问题及其破解之道————作者:荣维东;邹佳叡;
摘要:新概念的出现是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多元主体与复杂语境出发,可以将所涉及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分为学术概念、政策概念和实践概念,这三类概念既相对独立,同时又存在着多元而复杂的互动转化关系,这也导致了相关主体在理解和使用概念时产生了混乱与争议。为此,需要立足课程改革落地实施的现实困境,审视三类概念之间互动与转化的逻辑和机制。以此作为分析框架,可以发现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三类“概念”存在着学术...
大单元教学视野中的学习活动:基本内涵、组织逻辑与设计原则————作者:冯阳;王荣生;
摘要:学习活动是大单元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单元教学视野中的学习活动,其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探究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围绕基本问题展开充分互动的过程。大单元教学中不同学习活动的组织逻辑主要是由学习内容的展开逻辑决定的,在梳理和确定学生要“学什么”的基础上,规划相应的学习活动。同时,学习心理逻辑对学习活动的组织具有调整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评估的相关方法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情况,进而为学习...
核心素养导向的“学—教—评”一致性及实践路径——以小学数学为例————作者:章勤琼;程巧红;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需要相应的新型教学与之匹配,“教—学—评”一致性是实现素养教学的有效手段。然而,当前的“教—学—评”一致性更多停留在观念层面的探讨,素养导向的“学—教—评”一致性体现了从应然向实然的转向,凸显了新型教学价值引领下的现实意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目标统领教学全过程;能更好地整体观照联系,推进大观念统摄的整体教学。以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提出教学中基于...
知识观视角下数学跨学科学习的知识困境与优化策略————作者:李亚琼;宁连华;
摘要:应基于语境论下知识观的特点,阐释数学知识观的时代意蕴,继而思考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定位:解构学科组织,开放组织边界;立足数学知识的学科立场,促成学科融合;以学科融合为纽带,助力学科知识的建构。目前跨学科主题学习存在以下知识困境:整体性知识教学碎片化、差异性知识教学存在认知鸿沟、创新性知识目标定位有所偏移。应基于数学跨学科学习的知识困境,思考跨学科学习的优化策略: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统整数学学习资源...
生物学“读悟做”教学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作者:刘波;李高峰;
摘要: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让学生在批判与重构中深化生物学理科属性与科学本质的体认,在统整与扩展中促进结构化学习方式的联结与迁移应用,在具身与系统中实现跨学科学习的转向。设计和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时,教师应以大概念主题为统领,开展单元与课时整合的“读悟做”教学;以学科实践活动为依托,在科学实践中变革学习方式;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为情境,实现社会性科学推理能力的迁移
指向概念性理解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框架————作者:苏小兵;
摘要:随着素养导向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实践面临诸多新挑战。依据对地理学科素养内涵的理解,站在地理教学实践的立场,可以从四个方面建构指向概念性理解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框架:围绕地理学科核心概念重构教学内容,指向地理学科大观念和学科实践能力的学习目标,基于地理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基于认知诊断的嵌入式学习评价。该框架旨在为地理教师在课堂层面落实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提供启发和指引
教师学科教学思维:内涵、要素与运行逻辑————作者:郑志辉;
摘要: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研究为学科教学思维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循着教师PCK研究的困境,针对教师学科教学思维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学科教学思维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学科教学思维的构成要素——教学理解、教学判断与教学决策。基于学科教学思维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科教学思维运行的理论逻辑可以理解为教学理解、教学判断、教学决策、教学行动依次递进的两轮运行过程,并以新手教师为例呈现了教师学科教学思维运...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作者:王牧华;罗丽;
摘要:在全面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基于知识生产的逻辑,其构建遵循“问题意识与现象挖掘—概念创生与范畴勾勒—方法选择与路径探索”的基本理路。首先,明确课程问题与现象作为构建起点;其次,提出课程论学科体系的概念以实践问题为根本面向、以社会变革与政策引领为基本导向,课程论学术体系的概念创生注重独立性...
革命精神进教材的价值旨趣与实践进路————作者:李新;杨杨;
摘要:革命精神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运动、社会建设和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革命精神进教材就是要借助教材将抽象的精神形态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学习材料。革命精神进教材具有传承国家记忆,增进国家认同;赓续革命传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塑人生观、政治观和道德观,养成健全人格等价值。由此,需要强化顶层设计,通过显性与隐性结合的方式精选革命精神材料,突出革命精...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伦理审视————作者:胡金木;张珺;
摘要:人工智能寄予教学未来转型的期待,为个性化学习、精准化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环境等提供了可能。然而,人工智能也带来了主体性伦理隐忧,如过度依赖“思维机器”导致的认知能力退化、一味适应机器引发的反主体性危机与数字控制、沉湎于虚拟现实导致人与人之间情感淡漠等。面对隐忧,我们应该审视人、技术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警惕教学的技术增强对人的主体性的伤害。教学中的脆弱、不确定与风险蕴含着生命成长的美丽可能,接受风险不仅...
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逻辑————作者:杨静;吴永军;
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逻辑是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客观规律,从最高层面一步步具体化,包含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需遵循的思维、行为规范和操作路径三个层面。已有实践表明,在最高层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必须遵循系统性、关联性和序列性三大思维;在中间层面,作为上接理论、下接实践的桥梁,行为规范指出需要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展开,聚焦解决真实问题并坚持学科立场;在底层层面,落实到具体操作,可以从主题选择...
高中思政课的教学困境与破解之道: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视域————作者:朱晓宏;崔晓鑫;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宗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近年来,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较少关注一线教师与学生的真实感受。从高中教师、大学教师、大学新生三重视角来考察高中思政课的教学现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高中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缺失缘于三个层面的误区:一是在教学方法上偏重应试技巧训练;二是在教学评价上偏重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
大中小学思政课爱国主义一体化教学问题探究————作者:王冠中;
摘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中学及大学阶段的协同开展,实现大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衔接、联系、协作,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和依据,在此基础上科学划分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及大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层次,明晰大中小学协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行动路径,从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全过程,为党和国家培养...
小学科学大概念教学的模型建构及实施路径————作者:叶水明;柏毅;
摘要:科学概念是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基于科学大概念的教学成为科学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科学大概念是理解世界的认知工具和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学习科学大概念有助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当前,小学科学大概念教学面临概念建构不够系统、概念关联不够充分、概念进阶不够清晰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用指向概念传递的涟漪型、指向概念递进的洋葱型、指向概念关联的网状型和指向概念生长的螺旋型四种教学模型。实践中,应重点关注科学...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思想理论教育》
- 省级开放学习研究杂志
- 省级《中小学教学研究》
- 省级高职论丛
- 省级第一时间
- 省级《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大学时代》
- 省级《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 省级《泰山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教育探索》
- 省级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省级中学生英语读写
- 省级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 国家级《中等数学》
- 省级琴童
- 国家级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 省级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金色少年
- 省级《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北大核心《山东外语教学》
- 省级《安顺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体育与科学》
- 省级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
- 国家级新课程教学杂志
- 省级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 省级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 国家级高校招生理论研究
- 省级新校园
- 北大核心《职教论坛》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