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职业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教育与职业

《教育与职业》

关注()
期刊周期:旬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004/G4
国际标准刊号:1004-3985
主办单位: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
主管单位:中华职业教育社主管
查看教育与职业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教育学报
下一本期杂志:《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学报

    
教育与职业》教育核心期刊简介
  《教育与职业》(EducationandVocation),主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周期:旬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国际刊号ISSN1004-3985国内刊号CN11-1004/G4,邮发代号:82-13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教育与职业,创刊时间:1917,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教育与职业》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于1917年创办的,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注册的6931种期刊中创办最早、刊史最长,在百年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中独树一帜,是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期刊,覆盖全国各省各市及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
  
《教育与职业》2012年36期目录
  
  黑龙江省中高职衔接招考方式的改革探索......................孙绍年
  基于市场机制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刘德秀
  浅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屈艺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对策研究................张文华
  高职院校学习资源支持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李艳娥
  关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思考............................嵇留洋
  团队情商视角下的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周慧莲
  论新时期青年学生层面的高校统战工作........................梁小伊
  高校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理念探讨..................向凯
  浅析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实效性的提升..................孟令权
  校园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社团建设透视........................黄永涛
  关于建构高校学生公寓四防一体化安全体系的思考..............林慧玲
  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探析............................姜羡萍
  关于构建高职和谐校园的思考................................陈燕
  高校校园网络传媒的教育功能审视与价值管理..................张妮佳
  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研究................赵鹏
  关于增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思考..............谭俊杰
  关于通过信息渠道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潘轶群
  个案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王畅
  大学生公众形象现状及其教育体系的反思性构建.................郭旭鹏
 

  
  

  教育与职业最新期刊目录

高职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评价的演进历程、向度框架与实施路径————作者:张弛;

摘要:高职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评价是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系统梳理高职学校评估的四轮政策演化历程,基于“关于教育的评价”“促进教育的评价”“作为教育的评价”三向度框架,可以构建高职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评价三重向度理论模型。在第Ⅰ向度,通过提升评价依据的人本化、评价指标的类型化和评价方法的数智化,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判定价值;在第Ⅱ向度,通过构建内外治理逻辑和完善评价结论效能提升机制,强化人才培养成效的...

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助推共同富裕的逻辑证成、困境检视与实践路径————作者:赵书琪;

摘要: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在目标价值层面存在深度耦合,其旨在以职业教育高效能跃迁加快协同发展全面共富,高科技迭代赋能持续发展全民共富,高质量升级嵌入自由发展共建共富。其发展进程中存在新质人才培育结构性矛盾突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低、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智能鸿沟”加剧受教育群体差异等现实堵点。为此,应增进民生福祉的保障性,确保教育公共服务的“普”与“惠”;坚守目标主题的统一性,...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协同建设研究————作者:槐福乐;付赵波;

摘要: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是“一体、两翼、五重点”新阶段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基座。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协同建设的转译过程包括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与动员、异议排除。进一步分析发现,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行动者网络转译过程中面临主体定位模糊、权责不明,行动者转译目标偏离、利益分化以及行动者征召动员欠缺、协同不足等困境。为此,需要构建“责任分担、利益共识”的主体协同机制“,信...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研究————作者:李雅靓;刘培翔;程岭;

摘要: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养面临激励机制乏力、供给质量存疑、实践空间狭隘、组织平台缺失的现实困境。为化解这一困境,建议依托数字共同体这一形式,构建“信心增值—互励机制”“资源共建—互递机制“”场域扩张—互访机制”。基于此,提出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策略:塑造教师数字意识新格局,实现“道—术”共生共荣;打开教师数字资源新大门,实现“人—机”有效协同;拓宽教师数字空间新场域,实现“软—硬”互联互通;呈...

21世纪以来国外老年教育数字化研究:演进、热点及趋势————作者:李书涵;宋亚芳;李德明;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数字技术指数级发展,老年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基于CiteSpace软件,对2000—2024年国外老年教育数字化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其演进脉络、热点及趋势,为推动我国老年教育数字化和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借鉴。研究发现,该领域经历了初步探索期、稳步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研究热点集中在数字鸿沟和包容性教育、数字素养与健康教育、数字技能...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的核心理念、逻辑价值与实践路径————作者:徐俊生;彭莉洁;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南,其核心理念在于构建一个以实践为导向的全程教学体系,建立产业导向的岗位能力模型,优化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置,强化职业素养导向的行为规范。在逻辑价值维度,重点聚焦职业教育类型化定位的本质属性、知行合一的育人逻辑以及教育生态的系统优化。在实践路径维度,以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标准制定,以教学范式转型重构课堂实践,以闭环管理体系保障质量提升,同...

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依据、关键问题与可为路向————作者:周杰;刘珍;童卫丰;

摘要: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技术变革条件下“三型”人才培养的价值诉求、新质人才培养对职业教育转型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内生要求。然而,职业本科教育发展仍面临“职业属性”与“学历属性”的目标错位、课程体系“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相互背离“、横向融通”与“纵向贯通”的制度割裂“、学术导向”与“应用导向”的价值疏离等问题。据此,提出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可为路向:优化类型定位,构建特色化职业...

“职继融通”研究的内涵、框架与未来趋势——基于2020—2025年CNKI期刊文献的分析————作者:许璐;马丽华;

摘要:党的二十大正式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其中,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作为重要支柱,具有天然的融通优势。通过梳理和分析近年来的优质文献发现,当前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三教’协同”“协同创新”两个维度对“职继融通”进行定位阐释,由此提炼出时代性、终身性、全面性三大内涵发展特性;在此基础上,学界对“职继融通”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大体可分为包括全局化的研究视角、递进式的发展阶段、多元化的...

职普融通视域下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困境与突破路径————作者:吴萍;李玉静;

摘要: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有利于实现学习者多元化发展,为个体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有利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有利于强化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和影响力。依据文献分析及实地调查发现,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尚存在家长和教师的观念有待重塑、多主体协同机制有待健全、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有待探索、实践模式和评价方式有待创新等现实困境。为突破上述困境,需健全协同机制...

欧盟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路径及启示——基于信息生态理论视角————作者:邹云;

摘要: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数字素养是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提出欧盟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分析框架,包括教育主体、教育资源、教育技术、教育环境四大部分。信息生态理论视角下欧盟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实践路径包括:构建教师数字素养概念框架,深化主体认知;制订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战略计划,优化培育环境;开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关键技术,善用数字技术;建设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开放资源,丰富...

银发经济链视域下老年教育的现实困囿与生产逻辑————作者:江颖;

摘要:银发经济作为我国养老新业态的蓝海,包含诸多领域,老年教育正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板块。目前,老年教育已成为银发经济链中的重要新引擎,而银发经济链也能激活老年教育的发展新动能。结合日本、美国等老年教育与银发经济紧密结合的经验发现,银发经济链下我国老年教育生产的困囿主要包括供需性错配、结构性失衡、品质性失焦、形态性孤立等,据此提出老年教育的生产逻辑:转变供需导向,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开发老年教育市场蓝...

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作者:张璞;马瑄蔚;苑大勇;

摘要: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15名高职院校国际处或国际教育学院的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和数据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受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调节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包括支持性环境和驱使性环境,分别对内部因素发挥着拉力和推力作用;内部因素涵盖战略适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创新能力,三者之间呈递进关系,共同形成支撑力;主体意愿作为调节因素,发挥着引力作用,并与内部因素相互影响。基于此,从精准施策、优化布局、多...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逻辑与实现策略————作者:陆宇正;刘旭东;

摘要: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高质量课程体系有助于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重点支撑国民需求、着力适应经济转型发展与有效应对职教矛盾转化为目标定位。在实践逻辑方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确立与国家战略及职业教育特色相符的建构目标,深化职业教育课程知识域与职业岗位需求相融合,助力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理念与教学方法创新,形成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导向的课程评价。...

教育强国建设视域下职业教育科技支撑力的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作者:祝鸿平;冯旭芳;

摘要:提升职业教育科技支撑力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科技支撑力是指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及社会进步提供人才保障、科技创新、技术咨询和培训的综合能力。但是,当前职业教育科技支撑力仍面临科教融汇育人不够、科研工作定位不准、科研对接产业不足、教师科研能力欠缺、科研管理体系不健全和科研创新氛围不浓等现实困境。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强化...

数字化赋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治理的基本框架与实践路向————作者:蒋丽平;

摘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旨在提高办学质量以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基于当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现状,构建数字化技术驱动下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治理基本框架,该框架包括数据共享与互通、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利益协调与共赢、决策支持与智能服务等多个要素。在实践路径方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完善数据共享与信息共享平台,推动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建立利益协调与共赢机制,并提升决策支持和智能服务水平。基本框架...

基于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师生良好互动路径研究————作者:杨红荃;金怡欣;

摘要:中国特色学徒制是整合职业院校与企业、教师(师傅)与学生(徒弟)、学习与工作等互动关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师生互动的融洽程度直接影响中国特色学徒制实践。基于社会有机体理论,对中国特色学徒制下师生互动不畅的可能成因进行根源分析,可以厘清师生互动背后的运行机制,理性看待师生互动的多维形式。结合安全阀制度,建议增强学生全面发展的适应性、落实师生保障机制、优化师生共识建设以及完善师生情感联结,从而助力师生良好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作者:陈晓英;刘铁芳;肖继军;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心理思想,为引导人们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充盈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在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文化润心”策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课程的学理探析,构建融合知识体系和数字资源库,创新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模式,优化校园心理文化环境以及重构心理干预理念和文化育心网络,以达到涵养学生心理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目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新时代职业院校心理健...

本刊启事

摘要:<正>1.欢迎来稿,请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经刊用,即寄样刊。来稿自寄出之日起两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用稿通知者,可自行处理。2.作者须对文章和图片负责。本刊在编辑时或有改动,如作者不希望本刊做任何改动,请在来稿中注明。3.凡本刊发表的文章、图片,任何其他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经本刊同意授权刊登,应注明出处,并向作者寄发稿酬。否则本刊有权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适性评价: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评价新样态————作者:孙瑜;吉标;

摘要:适性评价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实施,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诊断,更注重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的共同提升,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适性评价的实施路径为: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精准择取评价指标;以实现适性扬才为指针,持续优化评价内容与方法;以确保全面客观为准则,高效推进多元主体共评;构筑数字化平台,立体化描绘学生数字画像

面向教育强国“六大特质”: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路径————作者:沈中彦;孙丹;

摘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教育部以部省协同推进的形式,与相关省份共同探索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新经验、新范式,不断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丰...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