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汇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教育文汇

教育文汇

关注()
期刊周期:半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4-1211/G4
国际标准刊号:1009-8186
主办单位:安徽教育报刊社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红蜻蜓幼儿教育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英语新世纪英语教育杂志

   《教育文汇》杂志编辑部,创刊于2001年,是由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主办的教育类期刊。办刊宗旨:用心为教师服务以情与教师交融、光大教师创新奉献精神、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教育文汇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教育文汇杂志荣誉

  知网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教育文汇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教育文汇》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教育文汇》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教育文汇》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阅读推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南大核心润色,创刊于1981年,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主办的一份外语学术刊物。

  教育文汇最新期刊目录

中途接班班主任的困境突围与育人方略研析————作者:孙孝婷;

摘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学生信任感缺失和家长的担忧观望较为突出。运用德育智慧,采用多元班级管理策略,中途接班班主任能成功突破困境,助力学生茁壮成长、推动班级蓬勃发展。班主任可从深入洞察班级情况、搭建师生沟通桥梁、实施有效的德育与管理方法、凝聚家校共育合力等关键方面创新举措,将困境转化为促进学生和班级发展的机遇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学教师培训的理念、设计及实施路径————作者:姚加;张正;

摘要:“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的一种新型授课方式,它是落实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施能力,是中学教师普遍的发展需求。以增强“课程思政”能力为目标的教师培训,应该秉持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加强教师的通识教育、聚焦教学问题解决的理念。在培训课程上,要整体规划,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持续性;在培训内容上,要注意实用融通,增强实践指导作用;在培训方式上,要...

逆向赋能:基于UbD理论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探索————作者:李阳;

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是促进深度学习、落实素养导向教学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解析UbD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具体包括阐明预期学习结果、锚定合适评估证据、设计课堂学习任务,旨在探索一条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模式,有效发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功能

《教育文汇》投稿须知

摘要:<正>《教育文汇》(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4-1211/G4)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主办的教育类期刊。本刊以“站稳教育立场,传播教育理念,分享教育智慧,引领专业成长”为宗旨,积极服务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大局,聚焦教育重点工作,为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交流展示平台。现将本刊多个栏目用稿要求公布如下,欢迎广大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和教师踊跃投稿

人物

摘要:<正>万鸾飞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万鸾飞,中共党员,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她勇立职业教育改革潮头,扎根教学一线20余年,先后牵头教育部“双高计划”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水平专业群、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省高水平专业等建设工作。作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负责人、安徽省教学团队带头人,她坚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设“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凝心聚力 共育心光——对话合肥市刘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作者:邱青青;

摘要:<正>当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合肥市刘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积极探索,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心理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凝心聚力打造“心育之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今天,我们约请到工作室领衔人刘艳老师,一同深入了解工作室的发展历程、创新实践,以及工作室团队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教育文汇》:刘艳老师,您好!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合肥市刘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

绘本教学在低年级愤怒情绪同质性团体辅导课程中的应用————作者:刘艳;蒋晓燕;

摘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兼具预防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发展和提升心理素质的多重功能。基于此,本研究以绘本教学为主要手段,结合阅读疗法理论,设计并实施了针对小学低年级有同质性愤怒情绪困扰学生的团体辅导课程,以有效干预学生的愤怒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小先生制”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探索————作者:房敏;

摘要:家国情怀是个人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度凝结。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借助“小先生制”这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为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创新且有效的模式,可助力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公民

高中语文信息类文本深度学习生发机制探析————作者:刘心喜;江瑛;

摘要:信息类文本是科技飞速发展时代的重要文体,阅读信息类文本的能力决定着人们在有限时间内摄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深度学习模型的建构可以有效提升这一能力。从信息输入到激活脑神经,根据信息属性归化形成最终成果,根据这一过程建模并固化、更新,迁移到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正是深度学习发生的机制

以“图”促教:基于小学文言文插图的文化育人教学探究——以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为例————作者:柯铁兵;

摘要:由于古今文化的差别,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和小学生学习的难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共编入文言文15篇,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出现在三年级上册。与人教版教材相比,文言文数量的增加与时间的前置,无疑又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挑战。本文基于对小学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插图运用现状的调查,从以“图”促教的角度,探究插图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探究整本书阅读的多媒体融合教学路径——以《骆驼祥子》为例————作者:杨凝芳;陶蕾;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阅读已成为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工具促进经典名著如《骆驼祥子》的整本书阅读,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教学形式、结合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骆驼祥子》等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深化阅读理解,提升文学素养。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实践,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融合教学模式,以期为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聚焦思维有形化的数学活动设计策略分析————作者:方月志;

摘要:数学思维的培养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思维有形化更是当下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本文从数学思维的本质出发,从“类比迁移、归纳总结、应用实践、创新设计”四个维度阐述如何科学设计聚焦思维有形化的数学活动,结合教学经历、围绕数学活动这一主题提出可行性和操作性的设计策略

感受教育的深情和格调——读《教育的情调》————作者:钟洪尧;

摘要:<正>范梅南和李树英两位教授合著的《教育的情调》很新,出版至今不过区区几年时间;《教育的情调》也很火,火到短短时间内已第四次印刷。撇除范梅南教育现象学“开山鼻祖”的身份,略去李树英教授“教育现象学这一领域得到真传的中国本土化研究的推动者”的光环,一本关于教育学的新著作,何以在短时间内风靡全国,一时“洛阳纸贵”?或者只有真正沉浸其间的阅读者才能初谙其味。有别于教育学的常规论著,《教育的情调》没有太多...

如何理解学科德育的存在————作者:檀传宝;

摘要:<正>德育究竟应该是一种教育目的还是一项教育工作?这是困扰许多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原理性教育问题。我的理解是,德育与教育之间有两重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与整体的关系。一方面,德育是全部教育的一部分,德育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德育可以是某些具体工作

“问题链”驱动:指向学生思维提升的体育课堂教学变革————作者:赵鑫君;

摘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指向,也是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而“问题链”驱动则是促进学生思维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促进学生思维提升的体育教学“问题链”的有效设计为出发点,对“问题链”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探寻了“问题链”切入点、层次性、着力点的三条设计思路以及“妙用设问—适时巧问—深度追问”的“三问”实施路径,以期为新时代体育教学“问题链”的设计与实践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提...

善用“大思政”,做好筑梦人————作者:路丙辉;

摘要:<正>·主持人语·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学校思政课,对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非常关心,认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此后,学术界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广大理论工作者对“大思政课”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总结

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理路————作者:张春光;

摘要:将红色资源融入学校“大思政课”建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题。当前,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的育人实践中,在育人理念、育人机制、育人主体和育人实践等方面,存在着影响和制约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发挥的多重因素。纾解这一困境的有效路径就在于要坚持将红色资源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嵌入校园文化、汇入社会实践、联入网络阵地,一体打造四维“红色课堂”,才能有效发挥红色资源的整体效能,为“大思政课”持续注入...

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挑战与改进策略————作者:毕昌喜;

摘要: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更新了教学理念,丰富了教学资源,创新了教育形式,增强了育人效果,有效提升了建设成效。但还存在数字赋能意识不强、数字素养有待提升、数字资源整合不力、数字异化风险加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学校应从树立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理念、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主体数字能力培育、优化数字技术服务与治理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成效

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实践探索————作者:王华宝;

摘要: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坚持科学施策。具体到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需要坚持由近及远的目标衔接、由广而聚的情境聚焦、由表及里的任务设计、贯穿如一的过程评价,遵循中小学生思维成长规律,运用生活化、本土化的案例促进学生把握知识生成的脉络,激励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真正实现一体化育人目标不偏离、不脱节、不割裂

中小学思政课运用本土资源的现实审思与实施路径————作者:程云霞;李祖宇;

摘要:本土文化资源融入中小学思政课能彰显课堂的地域特色,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体现思政课实践性特征。但由于一些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思想观念转变不够、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学基地的课程体系开发不足导致本土文化资源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实践教学基地协同发力,通过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开发与建设课程,让思政课更好地发挥育人价值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教育文汇杂志编辑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aoyu/6485.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