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是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双月刊),1984年创刊,名为《周口师专学报》。1998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对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7月,更名为《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坚持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积极进取,奋力开拓,其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特色日益突出。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EPS思博网》等网络传播,网上下载量和引用频次逐年提高,读者遍及亚、欧、美洲。先后成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各期刊等来源期刊。被评为“2004—2005河南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7年,《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是我国师范院校综合类学报同时被美国《数学评论》和德国《数学文摘》收录的唯一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全国高专优秀学报二等奖
河南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韩愈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文学研究、数学及其应用、物理与工程技术、化学与化工、生物与环境科学。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浅析《荐士》一诗“以文为诗”的特点--兼论韩愈“以文为诗”的历史影响 高建青,付文东
2. 李宪乔评点韩愈诗歌之成就新论 丁俊丽
3. 论道教思想对扬无咎《逃禅词》的影响及原因 赵帝
4. 认识论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林志友
5.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青年意见领袖培育 王振国,武仕祯
6. 世界历史进程中中国道路选择和形成的逻辑进路 陈瑞丰
7. “三个倡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徐生,万峰宇,XU Sheng,WAN Fengyu
8. 新农村建设中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基于豫东张村的实证分析 张梅,ZHANG Mei
9. 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问题探析--基于苏州X村的调查 孟祥宇
10. 杜甫的诗学观 张弘韬
11. 人性深处的探索--重读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 郭龙俊,GUO Longjun
12. “欲”与“浴”--论铁凝的小说《大浴女》 赵欢欢
13. 寻找异质文化的契合点--浅谈文学翻译的理想境界 郝琳
14. 《生命之轮》的爱情故事与劳拉的心理成长三部曲 李颜伟,陈荣荣
15. 从叙事分析《到灯塔去》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张洁,戴亚楠
16. 伊甸园还是失乐园?--《推销员之死》圣经场景原型解读 徐夫玲,XU Fuling
17. 从“和平乡绅”到“爱国斗士”--影片《爱国者》中本杰明?马丁思想的两次重要转变 包威,万书霞
18. 从觉醒到超然的蜕变--尼采超人哲学视角下的桑提亚哥 常斐,CHANG Fei
现代教育技术投稿: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感性思维
【摘 要】国家助学金的设立旨在资助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者,从而实现教育结构的优化,教育的公平以及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一名三本学校的辅导员,本人深知,国家助学金的评定是力求在公平、公开和公正基础上实现程序化、透明化。如何真正做到“需资助者均获得助学金,已获得助学金者均是需资助者”,评定过程中的感性思维便是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资助内容,资助目标,资助原则,感性思维.
一、国家助学金资助内容
(一)芙蓉学院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和对象
芙蓉学院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美丽中国建设框架下的美丽相遇——乡村美学赋能乡村振兴研究————作者:毕剑;许奕晴;贾苏萍;
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具体目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落实,美学应用渐成趋势。另外,美丽中国建设进一步强化了乡村振兴的美学追求。在对美丽中国、乡村美学、乡村振兴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厘清三者的逻辑关系,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乡村美学赋能乡村振兴的可行性路径:提升美学认知,打造美丽乡村新场景;落实美学实践,推动乡村旅游新发展...
随迁老人家庭代际冲突及其调适策略研究————作者:焦晓钰;李银豆;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跟随进城务工的子女迁入城市。但环境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使随迁老人在与子代共同生活时常常发生冲突。基于对信阳市Z社区7户随迁家庭中的随迁老人及家庭成员的半结构性访谈发现,随迁家庭的代际冲突主要集中在抚养孙辈和生活习惯两个方面。从增能理论视角研究发现,个人层面增能滞后于时代发展、人际层面增能社会支持不足、环境层面增能制度基础薄弱是引发代际冲突的主要缘由。因此,通过强化...
数智时代高校智慧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以周口师范学院知新书院为例————作者:彭榕;
摘要:智慧社区建设要顺应育人范式重构、功能定位拓展、数字驱动创新的时代逻辑,坚持以生为本、融合发展、协同育人的价值追求,推动数据共享、智能应用、场景融合,构建具有书院特色的智慧社区生态。系统论证了数智时代高校智慧社区建设的出场逻辑和价值意蕴,提出了数智时代高校智慧社区建设的实践路径,为高效智慧社区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探究————作者:祁海军;
摘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一是需要贯通整体性研究与专题性研究,使总体性结构与专题性内容二者相互契合、相互支撑、相互印证;二是对其基本范畴、重要论断、总体框架及其逻辑结构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出更加凝练、贯通、简明的学理性结论;三是在“第二个结合”的基础上,系统阐明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同化、互嵌同构、互文同归的体系化学理化路径...
习近平对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原创性贡献————作者:崔嘉琦;苗光新;
摘要: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立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实践,围绕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基本理论问题,从战略地位、科学内涵、方法路径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新概括、新认识和新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同时也为新时代坚持和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指明了新的路径和方向
理学名臣李光地韩学研究————作者:查金萍;刘雅;
摘要:李光地作为康熙年间理学名臣,与韩愈在弘扬儒道、仁学思想、讲求实学、肃正礼制等方面有相合之处,其《榕村诗选》《韩子文粹》及其文集中留存大量的评韩、仿韩作品,对韩愈诗歌、思想、写作技法进行了归纳总结,阐释了韩愈诗歌中所推崇的儒道与古义,揭示了韩诗七言律的特色与成就,探析了韩文章法结构。李光地的“尊韩”思想对清代韩愈接受影响深远
魏尧与汪东亭的内丹养生思想之比较————作者:吴振亚;
摘要:汪东亭和魏尧是清末民国时期有影响的内丹家。魏尧自称遇汪东亭师而悟道。就炼己来说,汪氏主张元神随从元气即是炼己。魏氏主张,炼己亦即炼识神。就小周天而言,汪氏主张,气到即子时至。随后用文火,渐渐地变成武火,谓之进阳火。再从武火渐渐地化成文火,谓之退阴符。小周天火候口诀为:念不起,意不散,含光默,真意绵,文武转换,调匀自然,暗合天度。而魏尧主张,小周天真气以冲脉为升降路径。就大周天来说,汪氏与伍柳派的大...
张伯驹《佛学与戏剧》研究————作者:寇凤凯;
摘要:《佛学与戏剧》是张伯驹早期的一篇重要论文。首先,通过勾勒张伯驹向“余派”大师余叔岩学戏的始末,讲述《佛学与戏剧》的创作缘由。其次,通过介绍张伯驹与佛教的各种因缘,讲述《佛学与戏剧》的创作动机。再次,在精确标点校对分段的基础上,从“有舍有得,做适合自己的事;心系天下苍生,心系国家安危;以人为本,探源穷妙,兼容并蓄;圆融无碍”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佛学与戏剧》的内在意涵。最后,深入反思张伯驹的论点
张伯驹词述论——基于《满江红》的考察————作者:佟建伟;
摘要:张伯驹是豫籍卓越词人,20世纪词坛天赋词才的“词人之词”大家,一生集结《丛碧集》《春游词》《秦游词》《雾中词》《无名词》《断续词》等6部词集,主要辑录1976年之前的词作。6部词集中收录张伯驹4首仄韵《满江红》,而未收录的3首仄韵《满江红》及20余首平韵《满江红》随着当代学人的整理排印亦得以供人瞻仰。张伯驹一生最主要、最突出、最卓越的艺术成就是词作,整体而论,包括《满江红》在内的词作,都以其纯真自...
“离去”与“归来”的寻根之路——论孙全鹏《幸福的种子》的新乡土书写————作者:郭俊超;薛景晗;
摘要:新时代乡土文学区别于传统乡土文学之处,在于其以现代化叙事的方式书写着新世纪以来受到中国式现代化影响下的新农村、新面貌,使“乡土”不再是蒙昧、无知与落后的代名词,并且与社会产生了更紧密的关联。长篇小说《幸福的种子》便是如此,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珍珍、麦子、河生这样的年轻人是无数乡村青年的写照。新时代农村人的“寻根”之路困难重重:一面是留在乡村,建设家乡;一面是外出漂泊,打拼奋斗。孙全鹏在他的小说中以娓...
发情思以警世,寄关怀于会通——评柳岸“春秋名姝”系列小说————作者:简东;
摘要:作家柳岸近年来笃力笔耕、孜孜不倦,创作了《公子桃花》《夏姬传》《文姜传》《西施传》等长篇小说,合称“春秋名姝”系列历史小说。该系列小说是柳岸继其乡土小说后首度创作的历史主题小说,在河南颇重历史小说创作的传统之外,又生发出新的独特的艺术风格、鲜明的个性色彩。作品注重在考证与阐释下进行“历史—现实”的语境转换;饱含深情,刻画了众多意涵丰富的生动人物形象;会通古今,以言喻世、警世,极具现实主义关怀;颇具...
女性形象与乡村伦理秩序的新变——论付秀莹《陌上》中的女性书写————作者:李保森;
摘要:作为一重社会镜像,女性形象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付秀莹的小说创作中,擅长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一个显明的事实,《陌上》同样如此。作者在处理《陌上》中的女性形象时,着重于描摹和展示她们的外部行为和遭遇,而非内在心灵世界的深入挖掘。这些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叛逆者、承受者、出走者等三个类型。其中,承受者由于代际和角色上的差异,又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表达诉求。这些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既是个性发展使然,又...
中国式现代化独特文明观的三重解读————作者:张萍慧;张浩;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独特文明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核,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从文明视角解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炼其所蕴含的独特文明观,对于破除文明迷思、树立文明自信、引领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独特文明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了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独特文明观作为一种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不仅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
笛卡尔的“我思”观念及德国古典哲学对其批判与发展————作者:安彧辰;吴琳;
摘要:“我思故我在”在笛卡尔的哲学体系充当着阿基米德点的基础地位,并且在西方哲学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体现了“我思”观念的自反性和存在显现的同一性。但这两点在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谢林以及黑格尔那里受到了质疑:康德将“我思”视为纯粹的逻辑主体,以批判笛卡尔对这一先验主体的实体化;而谢林则直接反对“我思故我在”的自明性,提出了“我思”与“我在”的分裂,并以此建立了自己先验唯心论体系;黑格...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认定的研究————作者:吴殿朝;段怡珂;
摘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明知包括行为人对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这一主观违法要素的明知和行为人自身犯罪故意的明知。其中,明知又包括“确实知道”和“应当知道”两种情形。而实务中对“应当知道”的认定标准比较模糊。因此,为限制该罪处罚范围,在认定时应严格遵照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既往经历、交易对象、与被帮助对象的关系、提供帮助的时间和方式、获利情况等方面综合认定
大数据侦查的方式、适用及规制————作者:张斌;罗高洋;
摘要:大数据侦查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而进行的侦查措施,其方式包括数据检索与查询、数据碰撞比对、数据挖掘及数据画像,具有多样性。根据涉及数据范围、数据形式及数据结果呈现方式之标准,分为一般侦查方式与特殊侦查方式,分属于任意性侦查行为与强制性侦查行为。一般侦查方式适用于受案初查环节,正式侦查环节可以综合适用一般侦查方式与特殊侦查方式。针对一般侦查方式采取行政规制路径,特殊侦查方式采取司法控制路径,进...
我国垄断协议安全港制度的适用困境与优化进路————作者:张素伦;李蕴;
摘要:安全港制度在法律中划出特定的“安全范围”,提供明确、清晰的免责预期,运用于反垄断领域有其独特价值和优越之处。我国新修订《反垄断法》将其正式引入,丰富了垄断协议规制体系,但刚起步的安全港制度“入法”后仍存在适用模式不明、适用范围不合理、“市场份额”标准有待完善、“其他条件”内容有待补充等问题。安全港制度作为筛选功能性的法律技术,其制定和适用易出现“过严”或“过松”之偏差。对此,应当明晰《反垄断法》现...
论司法审查撤销仲裁裁决的局限性————作者:刘茜;
摘要:仲裁司法审查是一项关系当事人权益救济和对仲裁进行司法监督的制度,是法院对仲裁程序及其裁决结果进行审查的司法程序。这项制度不仅对确保仲裁的公正性、合法性以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而且在维持仲裁公信力和提高仲裁吸引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制度存在其价值之处也必然存在弊端。以司法审查时撤销仲裁裁决进行分析,以其法律规则为基础,通过对司法审查仲裁裁决撤销的审查范围并不明确、内容缺乏适当性以及...
情势变更原则下再交涉制度研究————作者:刘佳沐;冯永军;
摘要:《民法典》第533条将再交涉制度纳入情势变更原则,将再交涉作为缓解合同僵局的重要工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2条进一步细化了再交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但其法律性质仍处于模糊状态。功能主义视角下解构再交涉制度,可以发现该制度发挥着鼓励意思自治、促进交易效率、分担合同风险的作用,将再交涉定性为义务符合其功能价值。再交涉义务作为一种不真正义务,当...
传统法律文化对推进新时代诉源治理的借鉴与启示————作者:朱雪华;李宣;尚超婧;
摘要:新时代诉源治理方略的提出对化解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现实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恰逢其时。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诉源治理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背离政策制定初衷、方向不明和机制不畅等现实困境。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作为孕育中华法系的思想基础,不论是其中的“和合观”还是“无讼”理念,都是贯穿中国传统法律文明的瑰宝。因而,有必要汲取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合理养分,为诉源治理突破当前困...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 国家级教学交流
- 北大核心《民族语文》
- 学报《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嘉应学院学报》
- 省级《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小学管理》
- 省级《大学英语》
- 省级浙江教学研究
- 北大核心《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 国家级地理教学
- 北大核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环球探索
- 省级小学时代教师
- 省级《体育世界》
- 国家级《华夏教师》
- 北大核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化学教与学
- 省级少年读者
- 北大核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国家级青少年体育
- 省级广州师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外语教育
- 省级《吉林教育》
- 省级米奇妙妙屋
- 南大核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作文素材
- 省级《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南昌高专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