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3-1241/G4
国际标准刊号:1009-2560
主办单位:宁波教育学院
主管单位:宁波市教育局
上一本期杂志:《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教师发表论文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学报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是宁波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开设语言文学、政治法律、经济历史、自然科学与技术、英语教育、艺术教育、教育理论、中小学教育教学等栏目,并设有“教师教育”等特色栏目。学报于1996年试刊,1999年9月创刊,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2560,国内刊号为CN33-1241/G4。本刊自2006年起改为双月刊,逢双月20日出版。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继续教育、教师教育、高等教育、浙东文化、语言文学、自然科学、外国语、艺术体育。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高校二级教学督导的定位及运作 朱孟进,ZHU Meng-jin

  2. 普通高校教师的价值观结构及其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徐亚萍,XU Ya-ping

  3. 独立学院教师的基本常识体系的构建 高新芝,GAO Xin-zhi

  4.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对策 邹秀敏,刘畅,ZOU Xiu-min,LIU Chang

  5.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孙慧明,SUN Hui-ming

  6. 经典阅读与中文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吕逸新,Lü Yi-xin

  7. 古代文学教学中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探讨——以《金瓶梅》性描写问题为例 何水英,HE Shui-ying

  8. 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的教学探索 侯晓鹏,杨保华,HOU Xiao-peng,YANG Bao-hua

  9. 基于行动导向的《设计调查》课程改革与实践 陈方圆,崔培英,CHEN Fang-yuan,CUI Pei-ying

  10. 我校成人学历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 周信德,ZHOU Xin-de

  11. 成人高校收费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王力先,竺媛媛,WANG Li-xian,ZHU Yuan-yuan

  12. 高职院校学习型外语教师团队建设的思考 夏泳,XIA Yong

  13. 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的实践 周建军,ZHOU Jian-jun

  14. 新课改背景下义教段一专多能型教师的培养 娄亚文,LOU Ya-wen

  15. 以合作科研推进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乔丽军,陈国江,QIAO Li-jun,CHEN Guo-jiang

  16. 对闲暇教育融入校本培训的思考 陈宜挺,CHEN Yi-ting

  17. 中国古典戏曲中介子推故事的演变初探 陈颖,CHEN Ying

  教育实践与研究投:稿以“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全面推进县域教育信息化发展

  摘 要:临沭县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战略,教育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资源建设和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为中心,以机制建设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保障,抓住了机遇,抓住了重点,抓好了落实,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县域教育健康、快速、均衡发展。

  关键词:三通工程,教师专业化成长,城乡共同体,在线资源推送,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近年来,临沭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战略,教育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资源建设和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为中心,以机制建设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保障,抓住了机遇,抓住了重点,抓好了落实,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县域教育健康、快速、均衡发展。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游戏评价的新样态:“童画日记”的实施路径与实践启示————作者:吴思玉;

摘要:优化游戏评价机制,是深化幼儿游戏体验、促进深度学习的关键策略。面对儿童主体性缺失、实践路径匮乏及个性化关注不足的现状,“童画日记”可作为游戏评价的新样态。这一融合绘画、符号及简洁文字并以儿童记录为主的工具,不仅映射儿童内心,还能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参与与深度学习。童画日记按照从氛围创设到场域拓展、技法教授、支架设计及成果展示的实施路径开展游戏评价,对儿童主动性、理解力及心智成长具有积极影响

学前儿童游戏权研究:哲学思辨、政策表达、困境及出路————作者:杨光;

摘要:在分析学前儿童游戏权的哲学思辨和政策表达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发现学前儿童游戏权的困境包括:教育观念偏差、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和空间限制、电子产品过度使用、社会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影响以及游戏自主选择权低下。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城市规划、合理引导电子产品使用、缓解社会压力和调整生活节奏、放开游戏选择权等,是学前儿童游戏权困境的解决出路

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中教师观察能力的不足及提升策略————作者:吴前鹏;

摘要: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作为一种新的游戏组织形式,弥补了同龄编班教育的不足,打破了班级或者年龄分班游戏的形式,对于幼儿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户外混龄游戏中提升教师观察能力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促进幼儿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然而在现实中,教师观察能力在观察目的、观察内容、观察记录、观察反应、观察反思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其原因主要涉及幼儿园和教师两个方面。为了更好地提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幼儿园应组织...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内涵分析及构建研究————作者:胡亚光;黄国英;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全过程评价理论模型及其指标体系采用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CIPP评价流程,在明确“专产契合度”“资源保障度”“品牌显示度”“培养达成度”“产教融合度”“社会贡献度”六个层面的价值维度及其权重的基础上,运用加权逼近理想解法,构建专业综合评价特征集,为高职院校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高校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监督机制————作者:苏燕玲;

摘要:推进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监督体系,在高校的监督体系当中,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的监督职能适配性较高,两者职责范围以及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就为二者的有机融合提供了理想的外部环境。高校要重视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融合的重要性,通过调整体制机制、拓展融合深度、创新监督工具等方式,实现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之间的深度绑定,探索常态长效的监督贯通协同路径,增强高校监督治理效能

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路径————作者:谢冰蕾;林雄斌;霍婷婷;李加林;

摘要:落实高校“为党育人”使命是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重要任务。在分析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的时代意义基础上,指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亟须解决的五大问题,从强班子、讲政治、严纪律、比贡献、重协同等方面构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培育路径,以期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实现高校“为党育人”的使命目标

基于大德育视域的小学“思政+”课程研究与实践————作者:沈佩峰;

摘要:在小学开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学校基于大德育视域的小学“思政+”课程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为目标统整的指导纲要,构建了资源共享、课程共融、全员共育的大德育视域下一体式思政课程育人体系,提升了小学生综合能力和品格素养,提高了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丰富了学校育人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试题真实情境设计策略——以宁波市高中语文相关试题为例————作者:毛刚飞;

摘要:真实情境是新课标中一个高频出现的概念,在素养导向的测评体系中,情境任务已经成为试题的重要载体。结合宁波高中语文的相关命题实践,提出以下几种情境设计策略:情境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情境设计要和教材的内容紧密关联、情境设计要有创造性和开放性、情境设计要注意任务的具体和细化、情境设计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课堂助力初中生工程思维培养——以“自制日食演示仪”为例————作者:吴佳檬;

摘要:科学课程新课标强调以探究和实践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介绍一种学生亲手制作和改进的日食演示仪学具,以促进学生对日食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日食演示仪模型的建构过程,能帮助学生将天体运动具象化,建立空间观念,并利用工程思维对日食演示仪进行迭代改进,助力学生工程思维的发展

南宋浙东事功之学的传播途径————作者:张高彬;李琪;

摘要:南宋时期,两浙地区思想文化高度繁荣,形成了以吕祖谦、陈亮、叶适为代表的金华、永康、永嘉三个事功学派。为了扩大思想的影响力及实现政治主张,事功学者在民间和官方采用了多种传播途径和方式,影响范围大大超出两浙地区。相较于理学而言,事功之学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并不占据优势,且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后得到朝廷大力推崇,而事功之学仍然不受官方青睐,这也成为浙东事功之学在宋代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为未来而学:高中语文“微专题·链环式·知识群”教学探索————作者:时剑波;

摘要:“为未来而学”是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宁波中学以“微专题·链环式·知识群”为路径,探索“深度学习,学用一体,解决问题,赋能未来”的语文教学,以未来引领当下,以当下奠基未来。教学探索中确立了学习方式的两个特征,即内容“微、精、深”与形式“链、环、群”,知识通过构链、成环、集群内化在学生的生命中,转识为智,积淀素养;架构了教学内容三框架,“单元化的微专题”“序列化的链环式”“结构化的知识群”;建构了课堂...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演进机理、潜在风险及防范————作者:励宁;

摘要:作为数字技术的新形态,生成式人工智能揭开了教育内容创作的新纪元,成为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从技术、场景、价值三个层面思考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嵌入是逻辑起点,场景导入是逻辑中介,价值输入是逻辑重点。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技术崇拜引发教育行为异化、场景滥用削弱教育体验效果、价值预设消解育人整体目标的潜在风险。面向未来,应注重人工智能治理,促进技术赋能合法合规;优...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基于交易成本的DEMATEL方法实证研究————作者:陈质彬;梁骥;

摘要:产教融合是推动教学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相关动力机制研究能有效地总结教育服务属性与经济交易属性之间存在的互动逻辑。以江北新媒体产业学院为例,运用交易成本理论,依托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对产教融合的关键成本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教融合的事后成本较事前成本居于相对主导地位,而议价成本和准租金攫取成本在产教融合动力形成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可从建立全过程产教融合配套举措、保障育...

基于中美对比的我国0~3岁托育机构质量评价发展路径————作者:程旭楠;张晓梅;

摘要:随着人们对早期教育的愈加重视,托育机构的质量评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美两国托育机构质量评价体系中的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工具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对比研究,为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缺少统一的托育机构质量评价标准、托育机构质量评价主体较为单一、缺少对托育机构过程性的质量评价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可以从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托育机构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多元评价主体对托育机构质量进行共同评价、加强...

融合教育理念下“知动”训练提升孤独症儿童注意力探索————作者:覃昊韵;

摘要:随班就读的孤独症儿童往往存在注意力弱的问题,从而在融合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以“知动”为核心,构建“找起点—优设计—深实践”的教育基本实践模式,根据“评估为先、适性设计、精准实施”的思路,在实施过程中随时评估,形成“新起点、新设计、新实施”循环上升的完整实践模式。这一模式提升了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促进了家校共育共同体的形成,为推动有质量的融合教育提供新样式

教育元宇宙时代教师的角色危机及其重塑————作者:江情;杨世伟;

摘要:教育元宇宙所带来的技术变革,给教师发展带来深刻的转变。置身其中的教师面临着知识权威角色动摇、教学中心地位颠覆、道德示范作用弱化的角色危机。面对元宇宙带来的挑战,教师需要重塑自身角色,成为教育资源的掌舵者、教学实践的创新者和师生关系的引导者。教师践行角色转换主要有三大路径:加强教学反思意识,凸显教师在“传道授业”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自身数字素养,促进技术与教学在实践中的智慧创生;增加师生有效交流,实现...

提升大学生学习素养的学业评价策略探究————作者:郑东辉;王萍阳;

摘要:大学生学习素养是指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所养成的适应复杂学习环境并能积极应对未来职业以及不确定社会生活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具体表现为深度投入、深入认知、深层结果三维整体学习样态。大学生学习素养的发展受制于外部的大学学业评价制度和内部的评价主体观念及其行为。由此出发,建构内外联合的四方面学业评价策略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素养。第一,建立促进大学生学习素养的学业综合评价体系;第二,建构大学生学习素养指...

数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作者:奚李峰;王立洪;蒋侃;

摘要:为了适应数学专业研究生的大众化培养趋势,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实施“能力培养贯穿日常教学”策略。该策略旨在融合学术培养与实践经验,推动数学学科与研究生个人发展的双向促进。我们将重心放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特别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在理论与实践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此全面发展模式将为数学研究生奠定坚实的学术与职业基础,提升其未来竞争力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作者:孙玉丽;陈芹;

摘要: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拔尖创新型人才为坚实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平台,是建立在数智化、绿色化基础上的高质量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更注重劳动者的创新素质与综合能力。拔尖创新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与关键力量,新质生产力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清晰的战略定位与指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厚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路径创新————作者:潘璐婷;王青迪;

摘要:面对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对就业市场影响,揭示新质生产力与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之间的内在联系。高校毕业生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创新,应基于构建新型就业生态系统、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数字化赋能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业优先”,提升教学教育质量和完善就业工作模式,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就业服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宁波教育学院学报》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aoyu/5511.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