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体育学刊

《体育学刊》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4-1404/G8
国际标准刊号:1006-7116
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主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查看体育学刊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开放教育研究》核心教学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语言科学》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体育学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惟一体育学术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宋尽贤、杨文轩、李元元担任编委会主任,广东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文轩教授任主编。2000年入选全国中文体育核心期刊,2002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2006年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7年获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部。《体育学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体育索引》(CSA:PEI)、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国内外多个知名检索期刊和数据库的刊源,是国内同类刊物中权威杂志。

  《体育学刊》原名《体育学通讯》,创办于1987年,于1994年更名《体育学刊》。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体育学刊》有了长足的进步。2002年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574种人文社科报刊排名中居前20位,在体育类期刊中居第二位。发行量在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

  【读者定位】

  我刊重视学术品位,追踪学术前沿,反映体育动态,促进文化传播,为全国近百万体育工作者服务,发行遍及海内外几千所大、中、小学,具有广泛的影响。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2)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中国体育法治——基于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法学思考 姜熙,JIANG Xi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个人账户(医保卡)支付个人体育健身费用的合法性讨论 董新光,张宝峰,DONG Xin-guang,ZHANG Bao-feng

  我国体育传统管理的危机与新型体育治理建设 张明俊,ZHANG Ming-jun

  "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异化现象分析 邵桂华,满江虹,SHAO Gui-hua,MAN Jiang-hong

  竞技体育侵权行为的法律构成 郑佳宁,ZHENG Jia-ning

  社区体育组织社会资本互动的生成机制 周结友,陈瑜,ZHOU Jie-you,CHEN Yu

  学校与社区体育设施共享的类型与发展 赵修涵,陆作生,ZHAO Xiu-han,LU Zuo-sheng

  社会分层视野下体育消费研究进展述评 宋晴,SONG Qing

  美国、加拿大身体活动指南研制方法探析 董如豹,DONG Ru-bao

  体育明星偶像认同对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影响 马瑞,沈建华,MA Rui,SHEN Jian-hua

  社会服务职能视域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改革与发展 李俊峰,王华倬,LI Jun-feng,WANG Hua-zhuo

  我国与英国、爱尔兰、新西兰三国体育课程标准的比较 李佑发,马晓,LI You-fa,MA Xiao

  我国与英美等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单凤霞,SHAN Feng-xia

  Flexi-bar振动杆功能性练习对体育舞蹈教学效果的影响 何跃春,邝悦权,张秀丽,HE Yue-chun,KUANG Yue-quan,ZHANG Xiu-li

  我国中小学初任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 董国永,王健,翟寅飞,王涛,鲁长芬,DONG Guo-yong,WANG Jian,ZHAI Yin-fei,WANG Tao,LU Chang-fen

  "职业足球(上海)国际论坛"会议纪要 谭刚

  小学教育论文发表: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意义与实践

  摘 要:在体育游戏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对生活的认知,还有对自我的认识。体育老师利用加入体育游戏的方法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有更精确的理解,如对动作的规范、如何抓住动作的要领和掌握的技能的技巧。

  关键词:体育,游戏,实践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意义。

  1、促使学生动作更为规范。

  在体育游戏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对生活的认知,还有对自我的认识。体育老师利用加入体育游戏的方法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有更精确的理解,如对动作的规范、如何抓住动作的要领和掌握的技能的技巧。单方面依靠课堂上的讲解避免不了的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从而降低课堂效率,体育游戏的加入让动作在时间、空间的转变变得更有记忆点,学生更容易接受。

  体育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工作的思考————作者:刘海元;单舜;

摘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从2小时政策的演变、学校体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新生态创造的条件等分析了2小时提出的背景。从加快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不强“顽症”、着重解决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的问题、地方改革经验有待上升为国家政策等说明了2小时实施的主要依据。从正确认识2小时改革的深意、系统谋划2小时的结构安排、一...

国家竞技观的演进:强种观、争光观、天下观————作者:赵锋;宋继新;宋健;

摘要:国家竞技观演进的趋势将由近代“强种观”到当代“争光观”,至未来的“天下观”。它将为推进国家体育战略由“强种战略”转向“强国战略”,向往“大同战略”提供了思想依据。其演进的历史背景是前提条件,学界认知是定性基础,社会需求是内生力来源,国家意志是定向主导。竞技天下观是“顺天、夺标、为民”的生态体育思想。其中,中华和谐思想与奥运和谐理念的融合是依据,是根基;“顺天夺标”是前提,遵循的是自然法则,是“大道...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百年实践与基本规律————作者:陈作松;

摘要: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青少年体育工作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形成中国特色的青少年体育发展观和青少年体育工作体系。基于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对百年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点领域、重要事件和关键环节系统梳理,进而借助归纳法和演绎法总结、提炼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主要经验,揭示其基本规律。研究认为,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少年体育构筑相对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起多元化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和覆盖...

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的历史超越和时代引领————作者:周妍;齐静;李启迪;邵伟德;

摘要:以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为主线,探讨了其历史超越、内在逻辑、重大意义与时代引领。研究认为,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无论在内涵本质、语言表达与词语搭配上均实现了历史超越。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体现了“享受乐趣”的学校体育“动力”目标、“增强体质”的学校体育“育体”目标;“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的学校体育“育心”目标的内在逻辑。其重大意义在于重点突出“享受乐趣”的青少年...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武术现代化转型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作者:马文友;荆纪东;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武术现代化转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中”变武的概念、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近代以来武术依照西方体育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在以“西”变武中不断迷失自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武术现代化转型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脉,以武术发展现状为依据,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理论引导,即实现武术现代化转型“以‘中’变武”的根本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以“中”变武需要相关参与部门的深度融合,保障武...

成分等时替代模型分析大学生24 h活动行为与自测健康的关联————作者:李凯欣;赵越;肖绛;彭俊歌;李晏;

摘要:对河南省某高校1406名18~24岁大学生开展横断面调查,通过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进行24 h活动行为调查,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估健康水平,运用成分分析和等时替代模型方法分析大学生24h活动行为与自测健康的关联及替代效应。结果显示:(1)24 h活动行为与大学生自测健康各因子、维度及总分均显著相关(P<0.001),MVPA、LPA及睡眠时间占比均与大学生自测健康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四大体系”研究————作者:于素梅;王晓燕;

摘要:基于党的二十大的背景,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积极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义。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3方面探究当下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思想、理论、实践与保障4方面构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四大体系”。“四大体系”的构成要素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思想体系是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灯塔”,理论体系是“根基”,...

指向身体素养发展的运动技能模式:内涵阐释、体系解构与实践启示————作者:张磊;孟泽禹;

摘要:“身体素养之旅”揭示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构筑身体素养基石的黄金阶段。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内涵阐释、体系解构和实践启示3个方面系统阐释运动技能模式。研究认为,运动技能模式是一个以运动者为中心、能够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科学模式,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内容体系和充分的实证支撑。实践启示在于:重视体能、技能与心智的多维协同发展,筑牢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根基;融合多样化的运动体验,...

我国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治理的现实梗阻与纾解路向————作者:于文谦;王钰民;

摘要: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治理已成为国家亟待开展的一项全新任务。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深度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系统阐述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概念范畴及其治理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治理的现实梗阻进行分析,并据此指明纾解路向。研究认为,我国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治理正面临内部自治秩序失当、主观参治动能不足、协同共治格局不成熟和制度治理体系不健全等现实梗阻。应从如下路向推进我国基层自治性体育组...

体育参与对已婚青年生育意愿的影响——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作者:邓卫权;岑聪;詹新寰;

摘要:整合2017年、2018年和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基于第二次人口转型理论和休闲理论,借助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体育参与对已婚青年生育意愿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体育参与显著正向影响已婚青年的生育意愿,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外部检验后仍成立;(2)体育参与通过提升已婚青年的婚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提升生育意愿;(3)体育参与显著提升男性、低龄和接受高等教育已...

英语学界关于西方古代体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启示————作者:张慧杰;黄福华;石钰;

摘要:通过系统研读英语学界的研究成果,勾勒西方古代体育史研究的学术思想史。归纳出焦点议题:古希腊竞技的精英叙事、古希腊的体育赛会、西方古代体育的整体样态、体育与社会阶层、体育与性别规范、体育与权力和社会控制、体育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体育与文学、哲学和美学。指出西方古代体育史研究的演进趋势:从古典主义到社会史和文化史转向的理论基础演进,从传统史料到多元史料融合的研究方法革新,强调历史整体性、流动性和多样性的研...

“竞技”的消解:武术运动员身份建构及认同转向的质性研究————作者:席隆;罗应景;阴文慧;乔凤杰;

摘要:以建构主义扎根理论为方法论基础,探究武术运动员竞技身份的建构过程及其竞技身份消解和认同转向的成因。经过4轮编码,建构武术运动员身份建构及认同转向理论模型。研究表明武术技艺精进、竞技目标驱动、社会环境塑造、文化符号构建4个因素共同建构武术运动员的竞技身份。随着竞技生涯过渡与结束,身份认同在职业与场域的影响下呈现不同程度的演变。其中,受到外部因素文化传统召唤、竞技环境挑战、群体理念冲突,以及个体因素传...

体育饭圈乱象治理的理论探究与实践进路————作者:李露豪;张大志;田文波;

摘要:体育饭圈乱象屡屡引发争议,已成为影响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从理论与实践维度探究体育饭圈乱象的社会表达与社会治理手段。研究认为:体育饭圈乱象的社会表达主要呈现在资本逻辑下体育的泛娱乐化发展、流量至上导向下媒介信息的片面化传播以及乌合之众效应下粉丝情绪的极端化倾向等方面。基于此,将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实践中的“三治”融合治理思想融入体育饭圈乱象治理工作中,治理体育饭圈乱象应当以自治为基,激...

大概念统摄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价值、现存问题及纾解路径————作者:王姗姗;李乐虎;王健;

摘要:大概念统摄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是指以体育与健康学科大概念为单元统摄中心,以“学、练、赛、评”为单元组织核心,实现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习练与高通路迁移,旨在提升学生解决真实、复杂运动情境问题的能力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活动。基于新挑战、新任务、新需求,大概念统摄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结构化的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并促成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

急性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运动对注意缺陷症状男大学生抑制控制的影响————作者:史磊;还沐阳;何畅爽;彭晓莹;全明辉;

摘要:对比急性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和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注意缺陷症状男大学生抑制控制的影响,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 NIRS)探究其脑机制。采用随机交叉设计,受试者按随机顺序接受3种干预措施(MICT、HIIT和静坐休息),并在干预前、干预后20和50 min进行色词Stroop任务和f NIRS测量,共20名受试者完成所有试验。结果表明,MICT和HIIT均改善Stroop任务的...

中国武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作者:马俊成;林小美;

摘要:中国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需求,是构建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国际传播进行分析与总结。研究认为,中国武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存在传播理论建立不完善,理论成果运用有待实践化;传播目标规划不明确,传播内容选择有待科学化;话语体系构建不完备,传播渠道拓展有待多元化;信息支持...

体育饭圈暴力的现实表征、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作者:毕雨辉;董新有;

摘要:体育饭圈暴力已成为影响体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持续外溢的负面效应对网络与社会秩序造成了冲击,亟待加强治理。研究发现体育饭圈暴力表现为现场暴力与网络暴力互生、粉丝暴力与其他主体暴力混同、集中爆发与日常极化共在、语言暴力与人格侵犯为主等4种外在表现形式,其形成的内在根由表现为饭圈与竞技体育追逐胜利的底层逻辑相符、法治约束效力不足、资本力量的滋养以及网络媒介加速粉丝认同4个方面。基于此,治理体育...

从经验到证据: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理念肇始、应用价值与运行机制————作者:李经展;王琪;成功;

摘要:运用循证探究等研究方法,探讨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理念肇始、应用价值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提出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是在多样化、科学化“最佳证据”的基础上,多元参与主体为达成预设体育教师教育目标,而对体育教师教育过程进行循环修订的专业化培养活动,注重体育教师教育者、学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寻找和应用“最佳证据”协同培养体育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循证能力。这摈弃以往以经验为主导的体育教师培养形式和理念,使一线体育...

“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模型建构及实践路径研究————作者:张克豹;雷猛猛;贾谊;汪流;

摘要:围绕为何、何为、如何“教会、勤练、常赛”,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其生成的实践、理论和价值逻辑,回答为何;基于系统论解构要素、厘清结构、聚焦功能构建教学模型,回答何为;呈现全方位的实践路径,回答如何。研究认为“教会、勤练、常赛”源于多学科理论的科学指引、教育教学目标认识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教学育人价值的时代演变;初步构建以教会、勤练、常赛为要素,以“教会为基、勤练为体、常赛为枢...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新质产业与体育产业关联分析————作者:路嘉明;蒲鼎添;李树旺;石曜丞;刘圣文;

摘要: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与内涵,结合投入产出表识别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并探讨新质产业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2018年、2020年的投入产出表为样本,研究发现新质产业的发展显著促进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其中战略新兴业对体育产业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数字产业对体育产业的促进效果增长更快。然而,通过计算完全消耗系数发现,体育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融合程度较低、数字化转型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此,研究...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体育学刊》体育科技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aoyu/4496.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