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反映远距离教育科研成果,总结推广远距离教育经验,报道远距离教育信息。邮发代号:14-96、刊期:双月刊。
《电大教育》现用名《现代远距离教育》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理论研究、博士论坛、管理研究、教学研究、德育为先专栏、教育技术、外国远教、书评。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技术支持的教育创新与协同发展--第13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综述 王靖,王志军,马志强,WANG Jing,WANG Zhi-jun,MA Zhi-qiang
内涵本质、功能定位与发展模式--基于学习型社会视野的社区教育理论研究热点问题探讨 沈光辉,陈晓蔚,SHEN Guang-hui,CHEN Xiao-wei
Chromebooks教学:新型技术走进课堂之理性探析 张睦楚,汪明,ZHANG Mu-chu,WANG Ming
技术增强的学习空间的特征与要素分析 许亚锋,塔卫刚,张际平,XU Ya-feng,TA Wei-gang,ZHANG Ji-ping
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知识共享:主要障碍与应对策略 刘建强,方艳霞,黄甫全,LIU Jian-qiang,FANG Yan-xia,HUANG Fu-quan
对大数据支持的学习分析与评价的需求调查--基于教师的视角 郑燕林,李卢一,Zheng Yanlin,Li Luyi
网络学习行为调控的机制及其建议 李玉斌,闫晓甜,杜小玉,LI Yu-bing,YAN Xiao-tian,DU Xiao-yu
媒体类型不同组合方式对大学生多媒体学习效果的影响 王宇熙,兰国帅,张一春,WANG Yu-xi,LAN Guo-shuai,ZHANG Yi-chun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资源智慧服务门户的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 陈巧,丁卫泽,Chen Qiao,Ding Weize
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境脉因子模型构建研究 刘艳华,徐鹏,王以宁,LIU Yan-hua,XU Peng,WANG Yi-ning
可视化技术在e-learning系统中应用的国外研究现状及启示 陈方华,赵蔚,姜强,CHEN Fang-hua,ZHAO Wei,JIANG Qiang
教育核心期刊投稿:
[摘要]高职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往往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在高职学生管理教育中仅从教育关口去尝试解决问题,并没有切中要害和对症下药。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现在入手,从学校、学情出发,探讨学生管理教育问题,提出“管、教、学”一体化的管理教育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管理教育
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的不足,高职院校在吸收优秀毕业生方面仍没有改观,学生生源的整体素质不高,且学习习惯不好、幻想大于行动的问题较普遍。在高职学生的学生管理过程管和学分离,学生管理更在乎的学生的行为规范、纪律遵守而忽视管理在学生教育中的功能,造成管理教育功能的缺少。
现代远距离教育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多通道序列分析的社会调节学习模式挖掘————作者:刘清堂;马一平;马鑫倩;吴林静;宋佳怡;
摘要:社会调节学习是影响协作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一个涉及元认知、认知、行为等多维要素的复杂动态过程。然而,现有研究多从各维度进行单独评价,缺乏对多个维度交互差异和协同作用的深入挖掘。文章构建了社会调节学习模型,为探究社会调节学习的内在机理提供指导。在此基础上,采用20名学生协作的多模态数据,通过多通道序列分析方法,从调节类型、调节焦点、调节阶段以及认知四个维度协同挖掘社会调节学习模式。研究发现,认知共享型...
延迟退休政策背景下老年教育的转型发展之路——以教育公平为视角的考察————作者:侯怀银;张慧萍;
摘要:本文聚焦延迟退休政策背景下老年教育的转型发展,以教育公平为视角展开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延迟退休政策出台,老年教育面临新契机与挑战。在政策影响和作用层面,延迟退休通过四重机制重构教育体系:平等公平理念推动老年人力资本再开发、差异公平原则延伸"老龄-老化"教育对象、补偿公平机制优先弱势群体资源供给、综合公平导向创新多维评价系统。然而,其转型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一是教育体系滞后削弱平等性公平,二是资...
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概念演变、框架构建与提升路径————作者:孙立会;周亮;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对生产生活产生了颠覆性冲击,确保学生具备能够适应这种遽变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变得愈发重要。通过梳理推演理解智能技术辅助自身学习的“反应式”人工智能素养,应用智能工具提升学习效率的“判别式”人工智能素养,适应智能社会扩展学习本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的概念演变脉络,构建了包含“认知系统”“实践系统”“视角系统”的要素层级以及指向“知识与理解”“运用与实施”“评估与创造”“伦理与...
基于有意义联结策略的在线协作会话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作者:吴林静;李雅洁;马鑫倩;刘清堂;
摘要:在线协作会话是生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现有的在线协作会话常存在认知深度不足、观点碎片化等问题,难以支持深度对话和高水平知识建构。针对该问题,文章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基于有意义联结策略提出了在线协作会话模型。模型围绕有意义联结策略,提出了寻径支持和意会支持两种支持服务,以促进学习者的社会交互和认知交互,并最终提升学习者社区中的群体认同和群体知识建构。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文章以某高校“现代教...
语义、语用“双管齐下”:优质信息技术课堂互动话语自动化分析及特征发现————作者:胡艺龄;汪沁婵;吴忭;彭俊;
摘要:作为教育学领域中的经典研究议题,传统的教师课堂话语分析普遍聚焦话语的语义特征而忽视语用特征,导致话语形式特征丢失、对教师话语策略的归纳片面。对此,本研究首先以已有教师课堂话语研究为基础,总结出一套语义和语用“双管齐下”的编码框架体系。然后,对收集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师互动话语,运用无监督学习模型和预训练深度模型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完成教师互动话语的自动编码,其语用编码和语义编码准确率分别达到81....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的价值、慎思与趋向————作者:屠明将;吴南中;
摘要:实施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即是践行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亦是推动优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进而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创举。从“健康、参与和保障”三大维度审视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的价值意蕴,体现了积极老龄化的时空统整理念、服务社会功能以及自我实现追求。但是,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在实践过程中却暴露出狭隘化界定“健康”理念、局限化规制“参与”范畴、碎片化供给“保障”措施等现实困境。因此,基于积极老龄化分析框架凝练...
智能时代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现实反思与认识重置————作者:唐懿滢;谭维智;
摘要:智能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引发了教育质量评价生态的遽变。当前,教育质量评价聚焦于对“终极性教育质量规范要素”、“有效性教育质量目标要素”及“显著性教育质量事实要素”的衡量,造成教育质量评价与教育现实脱节、应评文化盛行及教育意义淡化等一系列问题。追根溯源,现今教育质量评价的认识混乱,根源于缺乏立足质量本身思考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鉴于此,本研究首先剖析了质量本身内蕴的反映性评价规定、选择性评价规定和发...
有序网络分析:面向教育会话互动关系多维刻画的方法————作者:马志强;尤欣雅;崔鑫;涂芸芳;
摘要: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数智教育环境记录的师生会话数据为刻画会话主体认知与社会性互动关系,探索师生互动对高价值教育目标的作用关系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聚焦于探讨如何采用有序网络分析(ONA)方法对教育会话关系进行多维刻画。研究揭示了有序网络分析可以挖掘会话互动中的时序性和方向性,还能透视分析会话主体间互动关系的共生性;并对多维度的会话关系网络进行可视化呈现,进而展示教育会话的结构和模式,为理解...
契合性别差异的STEM劳动力培养:内涵、特点及实施路径——《STEM多元化路径审视的最终建议报告》解读与反思————作者:王卓玉;刘美玲;
摘要:契合性别差异的STEM劳动力培养,以解决STEM职业中的性别差异为主要目的兼顾教育公平的实现。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STEM多元化路径审视的最终建议报告》报告,提出契合性别差异的教育理念,具有注重教育实践与创新、创建安全与包容的教育环境、提供性别差异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的数字化学习等特点。通过教育外部系统的政府、社会、家庭、非盈利组织的共同参与;教育系统内部创建适应生理认知差异、心理发展差异的教...
人工智能赋能特殊教育学生发展:应用逻辑与实践路径————作者:范文翔;施昌阳;李珂琳;杨俊锋;
摘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已成为赋能特殊教育学生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特殊教育对象的分类视角,系统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学习障碍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等不同类别身心障碍学生,以及资赋优异学生与轻微违法犯罪学生发展的基本逻辑与应用思路。研究发现,虽然人工智能赋能不同类别特殊教育学生发展的关注重点与思路不尽相同,但是总体的应用逻辑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
全民数字素养提升创新路径:基于学生主体的校家社协同————作者:闫寒冰;朱晓悦;王晶;
摘要:全民数字素养的提升是当代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校家社协同作为重要路径,仍面临资源整合不足、协作性差等问题。本研究强调学生在校家社协同中的关键作用,提出通过强化学生主体性,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协作,从而实现全民数字素养的全面提升。研究构建了基于学生主体性的“校-家-社”一体化数字素养提升模式,并阐述了“学校带动学生,学生联动家庭与社会”的实践逻辑。同时,研究提出了学生主体性梯度模型,详...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驱动的在线学业预测机理模型研究————作者:姜强;刘盼;倪静;郝美霞;赵蔚;
摘要:在线学业预测是教育领域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育数字化和个性化教学的重要途径。当前,在线学业预测方法多依赖数据的静态特征,动态捕捉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是确保学业预测精准度和适用性的迫切要求。本研究以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提出在线学业预测框架,以视频点击流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聚焦在线学业预测关键特征,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构建在线学业预测机理模型。此外,应用预测模型开展实践,验证在线学业...
基于视频点击流数据分析的多时间尺度在线学习行为特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作者:刘盼;姜强;张敏;倪静;赵蔚;
摘要: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驱动力。视频作为其重要数字资源,因其直观性和广泛适用性,在重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如何基于视频数据科学解析在线学习行为规律,从而推动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仍是当前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研究基于视频点击流数据,结合多时间尺度分析方法与ICAP框架,解析视频点击流行为多时间尺度的动态变化,深入剖析多时间尺度在线学习行...
从他者阐释走向他主同一:多智能体赋能教师学习的实践转变————作者:宛平;顾小清;
摘要:在快速演变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学习与发展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他者”主导下的教师学习存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弱化、学习内容缺乏实践情境、教学实训环境互动不足的实然困境。探寻他者阐释与主体体验相整合的“他主同一”是教师学习的应然之态。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智能体在教师学习过程可作为内容提供者、对话控制者、扮演虚拟学生,生成真实教学实践情境、支持教师与虚拟学生互动、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助推“他主同一”的教...
智慧课堂有效教学言语互动甄别与提升路径——以16节语文智慧课堂课例为例————作者:刘革平;孙帆;廖剑;
摘要:智慧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阵地,相关分析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但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分析结果的普适性,而较少考虑特定学科的独特需求,难以对学科教学提出针对性意见,如何面向学科有效利用技术开展精准教学、怎样甄别有效教学言语行为等问题成为智慧课堂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以16节语文智慧课堂课例为研究对象,构建语文智慧课堂教学互动分析编码框架,基于IRF互动模式对编码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专家...
基于新课标的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模型研究————作者:詹泽慧;吕思源;周嘉慧;吴凡;
摘要:跨学科教学素养是新课标导向下教师所必备的专业素养,明晰这一素养的结构模型对于评估和培育新时代卓越跨学科师资至关重要。为此,扎根新课标原始文本建立理论模型,并结合领域专家意见进行修订,逐层剖析跨学科教学素养的关键要素、维度构成和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以实证数据进行模型效验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指标权重,最终建构了由跨学科教学情意、跨学科教学知识、跨学科教学能力和跨学科专业发展能力4个一级指标、12个二...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在线学习眼动认知层次智能识别模型————作者:薛耀锋;陈瞻;邱奕盛;刘俊宏;
摘要:学习者对于所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与其在线学习的体验和效果密切相关,衡量在线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布鲁姆的认知理论将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追踪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眼动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合相关性高的特征指标,达到保留有效信息且维度下降的效果,接着运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构建在线学习认知层次智能识别模型,并与其他6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的...
研究生人机协同教学设计实践及效果研究————作者:李艳;许洁;孙丹;
摘要: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需要具备的最核心能力之一,高校在培养未来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过程中仍存在教师反馈不足与缺乏个性化指导等问题。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AI)为教师教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尝试探究GAI支持的高校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研究生人机协同教学设计的可能性和效果。39名选修了“科学与技术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课程的研究生在课堂围绕科技教育主题开展人机协同教学设计实践,在...
教育数字化与教育数智化的关系考辨及进阶路向————作者:蒋士会;张钰与;
摘要:当下教育领域正发生着数字化和数智化迭代转型的发展态势,极易导致社会大众对教育数字化和教育数智化的认知混淆。为及时纠偏匡正,通过准确澄明教育数字化与教育数智化的概念内涵,进而发现两者在技术性驱动的深层原因、阶段性发展的演变逻辑和同构性关联的要素型态三维度存在同质关系,在处理数据信息、人机协同程度、满足需求特质和具备核心能力等方面存在异质关系。基于此,新时代发展呈现“成人”、“成才”、“成己”和“成群...
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变革所面临的问题及其纾解——基于斯蒂格勒技术哲学视角的审思————作者:原左晔;何菊玲;
摘要:“人与技术”的问题是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变革需要直面的核心问题。在斯蒂格勒技术哲学语境下,技术是人类历史性存在的本质性构成,其药理学的性质在凸显教育对人类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层面意义的同时也引发了教育的异化问题,教师教育之于教育的超前意蕴使得其变革成为必需。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教育的变革面临着智能技术排斥于思维对象之外导致教师教育价值追求迷惘、技术存在物的智慧进化引发教师教育存在的重新定义、光速在场的脱境...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时事画刊
- 省级家教博览
- 北大核心《九江学院学报》
- 省级老年教育
- 省级小学生导读
- 省级《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 省级阅读与写作
- 省级《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学报《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 省级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快乐语文与数学
- 省级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北大核心《江苏高教》
- 省级《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 省级小星星
- 省级《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 省级《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 省级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 省级《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 省级北京教育(高教版)
- 省级广东教育综合版
- 省级天天爱学习
- 省级《山东体育科技》
- 省级智力课堂
- 省级文科爱好者
- 北大核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省级湘南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