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载文研究日本、欧美等国的教育理论、教育制度及教学方法,涉及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报道教育改革动态。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1)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东北亚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改革、文化与教育。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瑞士大学组织战略模式转型及思考 武学超,WU Xue-chao
从ABC到PhD:丹麦创业教育体系的框架设计与特点 常媛媛,CHANG Yuan-yuan
日本区域教育的新途径:放学后儿童计划 姚舜,YAO Shun
中学生减负:韩国的经验及反思——基于“无考试学期”项目的分析 顾钧,顾俊,GU Jun,GU Jun
大学生发展理论 谷贤林,GU Xian-lin
韩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特点浅析——以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首尔大学、延世大学为例 乐毅,谭晓妹,LE Yi,TAN Xiao-mei
从数据到院校改进: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的应用评析 靳敏,胡寿平,JIN Min,HU Shou-ping
从高校与企业的研发合作看德国的知识创新 伍慧萍,WU Hui-ping
英国大学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框架构建的意义、原则及挑战 吴慧平,WU Hui-ping
用户导向性:欧洲高校分类的核心理念 潘黎,崔慧丽,PAN Li,CUI Hui-li
分化还是分层——英格兰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中的新矛盾 朱春芳,高益民,ZHU Chun-fang,GAO Yi-min
俄罗斯2014年高校效益评估活动概述 邵海昆,SHAO Hai-kun
从学分到学位:MOOC与大学的融合 曾晓洁,ZENG Xiao-jie
美国非法移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争议 杜浩,DU Hao
促进学生流动: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劳拉•珀纳,卡培•奥罗兹,刘博森,Laura Perna,Kata Orosz,LIU Bo-sen
教师晋职称论文: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摘 要:科学的本质是探究。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认知的过程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教师的启发诱导应联系学生的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继而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最终形成解释和结论,并应用于实践。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教师晋职称论文,科学教学,自主探究能力,有效教学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探究者。”在科学教学中,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最终发现和掌握相应原理和规律。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呢?
外国教育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国家认同视域下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复兴——以“布拉德利委员会报告”的研制为中心————作者:张卓鸿;
摘要:“布拉德利委员会报告”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课程改革潮流中的经典文献,其研制与推广是美国历史教育由衰落转向复兴的关键节点。面对严峻的社会问题和国家认同危机,美国历史学家群体将复兴历史教育作为凝聚社会共识、重建社会秩序、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路径,通过“布拉德利委员会报告”对中小学历史课程进行了系统建构,为美国中小学历史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可参照、可选择的范式。报告契合了美国政治的保守主义转向和公众的教育...
基于女性经验重新理解课程与教学世界——论马德琳·格鲁梅特的女性主义课程理论————作者:李思敏;高德胜;
摘要:马德琳·格鲁梅特是北美著名课程理论家,在概念重建运动中作出卓越贡献,是女性主义课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者之一。她从批判男性主导的公共教育与课程话语出发,厘清美国教育危机的责任,揭露了教学女性化与父权制共谋的迷思,深刻探讨了“教学对女性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基于女性教师在公共世界与私人经验之间穿梭的现实提出通过自传研究和戏剧研究恢复女性的自我。她既提出通过女性和家庭真实的生活经验重新理解和重构课程话语,又呼...
批判与辩护:STEM教育三十年主要争论与发展路向————作者:孟献华;倪娟;渠慧慧;
摘要:为应对21世纪学生素养发展要求,全球范围掀起了以STEM教育为代表的跨学科课程改革。但自STEM教育兴起之初,对STEM教育的人才目标定位、各个学科之间关系、课程实施与效果评价等核心问题,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存在着广泛而又持久的争论。这些争论有助于以多元视角审视当下STEM教育的价值意义和内涵特征,树立指向深度理解学科知识的STEM教育思想,构建科学与人文素养共同发展的STEM教育策略
国际比较视域下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刘裕;吴扬威;刘帆;王强;
摘要:基于PISA2022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以新加坡、美国、巴西为研究对象,从学生和学校层面探究不同国家、不同数学素养水平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结果表明,三个国家课程标准中关于数学问题解决的阐释存在差异;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在学生层面包括数学学习心理、学生ICT使用程度、感知的学校氛围、一般社会情感,在学校层面包括学校ICT资源、数学课堂规模与能力分组、校园文化氛围;多...
德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人才培养:历史演进、基本形式与主要特点————作者:孙进;邢倩倩;
摘要:随着国际科技竞争的加剧,拔尖人才培养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议题。德国现已率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从历史发展来看,德国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起步较早,但历经波折才在21世纪初实现了从零散化培养到系统化和全面化培养的演进。就培养形式而言,现有的培养措施可分为四种,即增加学习内容(充实),加快学习进程(加速),单独设班(校)的分组培养和在共同培养的基础上实行区别化教学的一体化培养。德国的拔尖人...
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日本高等教育协同应对策略研究————作者:杜岩岩;于一帆;
摘要:日本作为全球最早进入少子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其高等教育体系在四十余年中持续受到人口结构变化的深远影响。在生源危机与财政紧缩叠加、经济社会转型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创新需求日益增长,以及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失衡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协同应对逐渐成为日本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趋势。该模式强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与产业界等多层次主体之间的合作,呈现出政策驱动、校际合作、区域协作的三维实践路径。研究围绕“为什么协...
韩国私立大学结构调整新变革:动因、举措与挑战————作者:金铝;王一涛;
摘要:韩国私立大学结构调整的诞生与发展,体现了政府对人口结构变迁和私立大学变革关系的灵活应对。为了应对大学“倒闭潮”的来临、保障大学自主权的诉求、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需要、重塑利益分配格局的驱动,韩国积极转变私立大学结构调整方向,在管理、权力、形式、层次四大结构层面,分别通过开展财务风险评估、强化办学自主权、探索公私混合新模式、提升职业教育层次等举措,促进了私立大学结构优化。但与此同时,韩国私立大学也面临...
投稿须知
摘要:<正>《外国教育研究》于1974年创刊,1985年正式公开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系全国综合性教育理论刊物,月刊。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来源期刊。本刊重视对当代外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刊载论文的主题包括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国际教育...
日本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战略及其分层体系设计研究————作者:牛可心;顾岩峰;
摘要: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是当前各国适应新兴科技创新趋势、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满足人民复杂生活需求的关键点。在社会5.0战略、人工智能战略与综合创新战略等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日本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战略分为了“通识素养、应用基础与行业专家”三大水平层次,并通过“数理、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教育项目认证制度”以及人工智能研究生与专家培养计划的标准要求,对每个层次人工智能教育的制度设计进行了明确规定。三种不同层次的...
破解教育数字资本主义:“反数字支配”的全球实践方案————作者:吴佳妮;曾巧娃;
摘要:数字资本主义是数字技术应用的资本化,是资本主义利用数字技术所形成的一套算法操纵、数字劳动剥削、重塑思维的隐性霸权机制。借用福克斯的“数字异化矩阵”分析教育政治、经济与文化三维度的异化现象,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个人数据货币化、数字劳动跨时空外溢、平台监控与数字凝视等教育数字化生存困境。在此背景下,“反数字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化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其主要代表为数字极简主义、数字人文主义与数...
英国PGCE的“实践-反思”性经验与现实启示——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为例————作者:沈善良;贺卫东;张伟;
摘要:英国高校的PGCE是英国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途径,以“实践-反思”为课程核心,从制度到课程设计、教学形式方面均贯穿了这一核心指导思想。从20世纪80年代起,英国PGCE逐步从学术化的课程转向重视教学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教学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将教育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境相结合。PGCE通过高校多种形式的活动型教学,注重中小学的课堂观察、教学体验、教学研究等校本教学实践,来提高实习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教学能...
鲤鱼如何跳龙门:从美国弱势群体学生垂直转学看教育公平政策————作者:肖瑜;刘振天;
摘要: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提高弱势群体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享有率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涵。以转学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立交桥”为弱势群体学生的向上流动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然而实施“立交桥”的制度建设有待落实,美国垂直转学政策可提供有益的借鉴。美国国家数据统计中心、部分州政府高等教育部门和四年制大学公开的转学生招生信息,都表明垂直转学机制对美国教育公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弱势群体学生主要求学于社区学院,而这...
比较教育中的文献研究:价值重申、问题解析与规范应用————作者:杨顺;饶从满;吴宗劲;
摘要:文献研究在我国比较教育中的方法地位备受质疑,根源在于对其价值认知不清和应用过程失范。与调查研究、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不同,文献研究因其跨时空性、非介入性和数据来源的非生成性,在达成比较教育研究目的方面具有三重独特价值:一是为系统描述教育现象提供全面翔实的资料支撑;二是增进对影响教育现象各类因素的理解诠释;三是高效便捷地助力教育现象背后因果规律的发现。当前,文献研究在比较教育应用中存在文献作为“证据”...
走向范式融合——玛格丽特·阿切尔比较教育思想研究————作者:郭洞天;吕立杰;
摘要:玛格丽特·阿切尔是英国当代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其在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影响下,创造性地走上一条调和实证主义与相对主义的范式融合之路。在关于教育系统变革的比较研究中,阿切尔延续实证主义以因果解释作为比较教育目标,在吸纳相对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历史与比较的分析方法,并建构了形态发生模型这一比较分析框架。阿切尔对于比较教育学科的研究视域、分析框架以及方法论作出了独特贡献,能够为当下的比较教育研究提供启...
吉鲁的公民教育观探析————作者:祁东方;郭星;
摘要:作为富有批判精神与民主情怀的美国批判教育学家,吉鲁敏锐地看到了美国公民教育面临着理想的遗忘、政治性质的遮蔽等方面的挑战,难以培养出民主社会所需要的公民。为此,吉鲁从理性、关怀、美德三个维度构建了公民教育观,即聚焦批判性思维形成公民理性、依托激进人文主义增进公民关怀、基于公民勇气践行公民美德。吉鲁力图通过发挥批判教育学的理论效力、回归学校的公共领域角色、推动教育者成为转化性知识分子来实现其公民教育的...
国际教师诊断素养研究的系统透视:何以、何为与如何————作者:韩继伟;王馨春;赵倩;
摘要:数智时代下学习资源的丰富性与学生学习问题的复杂性同步增长,这使得学生对教师讲解的依赖减少,而对教师答疑解惑的需求增强。面对这种变化,教师教育研究的焦点从教师的学科知识表征逐渐转向了教师的学生学习诊断。教师诊断研究不仅是教师教育研究焦点的转移,在研究视角上也从研究教师行为或知识的单一视角转向了素养导向的整合视角。教师诊断素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调动各种心理资源对学生学习问题进行有效交流的知识、能力...
从“老之将至”到“老有所为”:日本退休教师再任用制度的沿革、实践与挑战————作者:叶彤;赵梓含;丁笑炯;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出台了公务员再任用制度,作为特殊的公务员群体,日本退休教师再任用制度亦在此框架下实施。历史地看,退休教师再任用制度从最初应对人口与财政双重困境,逐步发展为缓解教师短缺、强调全职任用促进就业与年金衔接,并转型为“暂定再任用”模式,这一沿革体现了日本退休教师再任用制度对社会需求的灵活调整与回应。在实践层面,灵活多元的再任用形式、健康与能力并重的选拔机制,以及全方位的支撑体系,有...
投稿须知
摘要:<正>《外国教育研究》于1974年创刊,1985年正式公开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系全国综合性教育理论刊物,月刊。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来源期刊。本刊重视对当代外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刊载论文的主题包括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国际教育...
何以“最优”:爱尔兰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内容及实施策略————作者:孙科技;
摘要:鉴于数字经济对高技能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爱尔兰率先启动了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战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爱尔兰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可以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数字资源整合、数字能力提升、数字体验改善。在这些阶段中积累的实践经验,为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要素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爱尔兰高等教育机构致力于实现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核心教学要素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
“高大衔接”背景下日本大学初年度教育的范式转型:功能演进、实践路径与实施效果————作者:神田勇挥;饶从满;
摘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社会少子化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叠加冲击下,日本大学初年度教育以“高大衔接”政策为背景,实现了以“学力三要素”为核心导向、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范式转型。日本大学初年度教育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互动式教学方法革新、多维度课外学习支援与多元化动态评价体系建设等实践路径,显著提升了新生的学术适应性、学习主体性与社会通用能力。然而,由于标准化评价框架的缺失,难以对不同大学、不同内容...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小学管理
- 省级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省级快乐阅读
- 省级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 国家级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省级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 省级意林作文素材
- 省级语文学刊
- 省级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省级赣南师范大学学报杂志
- 省级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外语
- 北大核心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淄博学院学报
- 省级青少年研究与实践杂志
- 省级历史大探秘
- 省级小学生导刊高年级
- 省级中国俄语教学
- 省级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 省级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 国家级小学生作文辅导
- 省级石油教育
- 省级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国家级数学学报中文版数学期刊
- 省级现代教育
- 省级少年儿童研究
- 北大核心现代远距离教育
- 省级爱科学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