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学术性刊物。主要为儿童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关专业的理论文章及实验报告,介绍国内外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最新进展及最新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儿童心理与社会性发展,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家庭、学校与儿童发展,研究方法与测量工具,特殊儿童心理,心理健康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制定)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制定)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制定)
《中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领域期刊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制定)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制定)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制定)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儿童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中国大学生幸福评价的时间轨迹 刘杰,黄希庭,LIU Jie,HUANG Xiting
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创业知识的中介作用 李海垒,张文新,LI Hailei,ZHANG Wenxin
汉语语音范畴性知觉在儿童早期阅读中的作用 姜薇,张林军,舒华,JIANG Wei,ZHANG Linjun,SHU Hua
幼儿父母婚姻冲突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父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 王明珠,邹泓,李晓巍,张文娟,王英芊,蒋索,WANG Mingzhu,ZOU Hong,LI Xiaowei,ZHANG Wenjuan,WANG Yingqian,JIANG Suo
认知抑制对艺术创造力的影响:认知风格的调节作用 程丽芳,胡卫平,贾小娟,CHENG Lifang,HU Weiping,JIA Xiaojuan
儿童青少年协作促进的发展 唐卫海,安延佩,王向梅,梁福成,刘希平,TANG Weihai,AN Yanpei,WANG Xiangmei,LIANG Fucheng,LIU Xiping
儿童同伴信任和同伴接纳的关系:社会行为的中介效应及其性别差异 李庆功,吴素芳,傅根跃,LI Qinggong,WU Sufang,FU Genyue
道德推脱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 杨继平,王兴超,高玲,YANG Jiping,WANG Xingchao,GAO Ling
父母养育压力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养育方式的中介作用 刘亚鹏,邓慧华,张光珍,梁宗保,陆祖宏,LIU Yapeng,DENG Huihua,ZHANG Guangzhen,LIANG Zongbao,LU Zuhong
小学生调节聚焦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压力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邸妙词,刘儒德,高钦,王佳,魏军,唐铭,DI Miaoci,LIU Rude,GAO Qin,WANG Jia,WEI Jun,TANG Ming
主动反刍、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一项来自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长程追踪研究 伍新春,周宵,陈杰灵,曾旻,WU Xinchun,ZHOU Xiao,CHEN Jieling,ZENG Min
英语教学论文:语用学视域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摘 要:经贸英语专业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被我们熟知并出现在国内一些高校当中,但是由于存在应试教育机制和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差别,使我们培养出的经贸大学的毕业生在上岗以后却没办法和外国人进行交流,因为他们只是掌握了词汇和语法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根本不具备进行商务交际活动的实际能力,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正常交流,既影响到工作效率又白白浪费时间。因此,提高商务英语专业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为摆在商务英语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语用学的研究和推广就为此提供了对传统的商务英语教育方式进行改革经验。本文首先论述了语用学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语用学的策略。
关键词:语用学,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语用学是语言学分支中的一个新兴学科领域,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术领域,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外语并学会使用。目前商务英语教学还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内,随着我国对外开发的加深,英语已经渗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研究如何引用语用学对于促进商务英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为此,下文首选阐述语用学的概念,并从阅读、写作、听说等具体方面对如何应用语用学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希望对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最新期刊目录
父母温暖教养的亲子感知差异与儿童抑郁和攻击行为的关系————作者:郑天鹏;周欣然;梁丽婵;袁柯曼;边玉芳;
摘要:本研究以2194个6年级家庭的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基于响应面分析的方法探究父母温暖教养的亲子感知差异及其与儿童抑郁和攻击行为的关系,并考察其中的儿童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父母与子女感知到的父母温暖教养一致水平越高,儿童的抑郁和攻击行为越低;(2)父母感知到的父母温暖教养水平高于子女感知时,亲子感知差异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抑郁和攻击行为;(3)对于儿童抑郁而言,母亲与子女对母亲温暖教养的感知差...
影响老年人技术接受的因素——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元分析————作者:曹贤才;张浩;周博霖;陈宪涛;崔晨虹;吴捷;
摘要:为探讨老年人技术接受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纳入了85项研究(334个效应量)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1)感知技术功能特征、感知技术情感特征和环境特征相关变量与行为意向存在正相关;老年人个人特征中技术自我效能感和行为意向高度正相关,技术焦虑和抵制改变与行为意向相关不显著;(2)智能技术种类显著调节感知有用性和便利条件与行为意向的关系,年龄、性别和文化未发现调节作用。本研究将感知技术情感特征和老年...
孤独症儿童与典型发展儿童内隐学习物品情景线索的比较研究————作者:谢宇;贺荟中;王磊;戴惟熙;
摘要:采用情景线索任务范式结合彩色的物品图片,通过两个实验探究孤独症儿童与典型发展儿童对空间线索和特征线索的内隐学习差异,结果发现:(1)只呈现特征线索条件下,孤独症儿童和典型发展儿童都能内隐习得特征线索;(2)同时呈现特征线索和空间线索条件下,两组儿童均内隐习得了两种情景线索;(3)两个实验任务中,孤独症儿童需要更多的时间内隐习得线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具有内隐学习生活场景中物品之间嵌入的关...
线上真实自我呈现与高中生抑郁的纵向联系:归属需求的中介作用和人际敏感性的调节作用————作者:张珊珊;吴佳钰;王泓懿;刘致宏;
摘要:采用间隔3个月的追踪研究设计,对辽宁省和福建省的585名高一、高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线上真实自我呈现与高中生抑郁的纵向关系,以及归属需求的中介作用和人际敏感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线上真实自我呈现可以直接负向预测高中生随后3个月的抑郁;(2)归属需求在线上真实自我呈现和高中生抑郁之间起纵向中介作用;(3)人际敏感性在中介过程的后半段起调节作用显著,具体而言,当人际敏感性较高时,归属需求对...
同化或对比?老化刻板印象对中年人主观记忆的影响————作者:张汝卓;王大华;
摘要:基于选择性通达模型,采用实验法和组间设计,用文字向四组中年被试随机呈现不同强度(适中/极端)和效价(积极/消极)的老化刻板印象信息,考察被试的主观记忆是否受到影响。实验一直接呈现老化刻板印象信息并检验主观记忆差异,发现所有实验组均倾向于做相似性比较,但主观记忆均好于对照组。可能原因在于,中年人接受老化刻板印象信息时,其相对老年人的外群体年龄身份凸显,进而出现对比效应。实验二改进了流程,首先要求被试...
冲突应对策略、信任与亲密关系满意度:主客体互倚分析————作者:徐思元;冯喜珍;邸美琴;连培琴;徐前;
摘要:本研究考察了大学生情侣冲突应对策略对彼此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信任的中介作用。使用方便取样法对异性恋大学生情侣进行问卷调查,共310对情侣自我报告了各自的冲突应对策略、信任和亲密关系满意度。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结果发现:(1)情侣各自的协作、谦让策略均显著正向预测自身的亲密关系满意度,信任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2)情侣各自的支配、回避策略对自身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信任的中介作用不显...
数认知的沃尔夫效应:基于数词位值结构对加法心算的影响————作者:徐贵平;范若琳;邱丽景;伍丽梅;张金桥;
摘要:跨语言研究发现数词位值结构表达与算式操作数表达的顺序不一致会导致计算困难,该顺序不一致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与数认知的关系,但尚不清楚语言究竟如何影响数认知。颜色范畴知觉的系列研究表明,二级任务干扰和偏侧化范式有利于揭示语言在认知中的制约机制。因此,本研究将这两种范式和延迟确认的进位和不进位加法心算任务结合,通过3个行为实验探讨了顺序不一致效应在同语言群体中是如何受其语言制约的。实验1首先验证...
父母冲突与青少年手机成瘾的纵向关系:冲动性和朋友支持的作用————作者:陈子循;白荣;李金文;徐程睿;
摘要:采用纵向设计对2944名青少年进行为期两年的三次追踪测查,探讨了青少年(10~16岁)感知到的早期父母冲突与其后期手机成瘾水平的纵向关系,以及冲动性和朋友支持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 T1父母冲突正向预测青少年T3手机成瘾行为;(2) T1父母冲突分别通过T2认知冲动性和T2行为冲动性间接预测T3的手机成瘾行为,且T2行为冲动性的中介作用更强;(3) T1朋友支持负向预测T3手机成瘾...
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生命史策略和资源控制策略的作用————作者:张明浩;王俊儒;王艳;杨照黎;张艳芳;娄慧琳;徐晓惠;徐敏;
摘要:为探讨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及生命史策略与资源控制策略在其中的作用,采用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Mini-K量表和资源控制策略量表对551名初一学生进行每次间隔半年的三次追踪测查。结果发现:(1)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显著正向影响初中生抑郁;(2)生命史策略和资源控制策略在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和初中生抑郁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3)生命史策略和强制控制策略...
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干预下阅读障碍儿童的应答机制研究————作者:戴琳;任筱宇;赵婧;毕鸿燕;
摘要:基于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理论,考察游戏化训练干预后,有、无应答的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认知特征和缺陷方面的差异,为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功能在汉语阅读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启示。从北京市某小学与某医院筛选出2~5年级阅读障碍儿童23名,并对其进行为期7周的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游戏化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对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功能、阅读及阅读相关能力进行测试。使用后测数据,参照干预-应答模式...
父母关爱对4~6年级留守儿童幸福感发展的影响:积极诠释生活的调节作用————作者:范兴华;燕利飞;靳嘉宁;李潇潼;邓汇溪;余思;
摘要:采用问卷法对湖南省7所农村小学的908名4年级儿童进行2年共3次追踪调查,以期间一直处于留守状态的338名儿童为分析对象和一直处于非留守状态的180名儿童为对照组,从动态视角考察父母关爱对4~6年级儿童幸福感发展的影响以及积极诠释生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父母关爱的发展速度呈边缘显著的线性下降趋势,幸福感、积极诠释生活的发展速度总体上保持稳定,但三者的个体差异均显著;与留守儿童不同,...
增加测验互动的教学代理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作者:乔沛桦;成美霞;王福兴;
摘要:当前对于教学代理的研究大多都通过改善代理本身的属性和特征来提高其教学效果,很少有研究探讨增加代理的互动特征的作用。本研究将探讨测验是否能够作为代理互动的特征促进学习效果。实验采用2(有代理、无代理)×2(测验、重复学习)的被试间设计来探讨代理与测验对学习效果以及社会存在感、心理努力和学习动机等主观体验的影响。结果发现,代理和测验都可以分别有效促进学习效果;代理测验组的学习者表现最好;代理的存在提高...
加工模式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社会价值取向和代价的作用————作者:李强强;胡耿丹;
摘要:为了解决学界关于直觉加工与深思加工如何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问题,本研究采用行为实验方法,系统考察了加工模式、社会价值取向和代价三者的交互效应。结果显示,加工模式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个体的社会价值取向及其所面临的代价紧密关联。具体来说,在低代价情境中,亲自我取向的人倾向于在直觉加工模式下展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而在高代价情境中,亲社会取向的人在深思加工模式下更为突显其亲社会行为。此外,对...
4~5岁幼儿行为自我调节能力与社会适应的相互影响:社交淡漠的抑制作用————作者:谢庆斌;林思婷;陈泽锴;徐篧;李燕;
摘要:研究测查了113名幼儿2个时期(4岁、5岁)的行为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采用交叉滞后模型探究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考察4岁时幼儿社交淡漠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 4岁时的行为自我调节能力,显著正向预测低社交淡漠幼儿5岁时的社会能力,但在高社交淡漠幼儿中预测作用不显著;(2) 4岁时的外化问题,显著负向预测低社交淡漠幼儿5岁时的行为自我调节能力,但在高社交淡漠幼儿中预测作用不显著;(3...
父母情绪调节困难与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的关系: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的交叉滞后研究————作者:刘畅;蒋柳青;郑天鹏;边玉芳;
摘要:为考察父母情绪调节困难与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的纵向二元关系,本研究对1542名四年级学生父母进行了3次追踪测量,通过构建交叉滞后主客体互倚模型来探讨二者的关系。结果发现:(1)父母情绪调节困难与支持型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间存在负向的双向预测关系,与非支持型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间存在正向的双向预测关系;(2)主体效应显著,即父亲和母亲的情绪调节困难可以负向、正向预测自身在下一个时间点的支持型行为和非支持型...
老年人身体健康与依恋长期性变化的联系:六年的追踪研究————作者:赵沐恩;韩布新;王大华;
摘要:为探究老年期依恋的长期变化,以及身体健康因素的影响,本项研究招募了779名已婚老人(平均年龄为67.58±5.31岁),追踪6年(两年测量一次,共4次)。采用SF-36问卷评估被试的身体健康(包括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和生理职能三个方面);采用老年夫妻依恋问卷评估被试的依恋取向(包括焦虑、回避和安全三个维度)。使用多元潜变量曲线模型分析健康因素与老年依恋长期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1)6年间老人依恋回...
跨越年龄数字鸿沟:老年人互联网使用行为及其促进和阻碍因素————作者:牛更枫;金斯妤;史晓涵;杨文城;周宗奎;
摘要:在当前信息社会,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备受关注。虽然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健康有着广泛影响,但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率相对较低。因此,厘清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现状、使用影响以及影响因素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上述,本文系统概述了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行为现状特点、使用影响、理论基础,还从个体和环境层面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概述了影响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促进性和阻碍性因素。同时,本文进一步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
父母心理控制、高中生抑郁症状及其生命意义感的纵向关系:一项交叉滞后模型分析————作者:叶文婷;滕召军;黎杨杨;崔宏晶;聂倩;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心理控制、高中生抑郁症状及其生命意义感的纵向关系,并揭示其潜在中介作用。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西南地区2所中学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共2355名学生(M年龄=15.82,41.7%男生)进行间隔一年(两次)的追踪研究。施测工具包括依赖和成就导向的父母心理控制量表、抑郁症状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量表。结果表明:(1)父母心理控制与高中生的抑郁症状存在双向关系,即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能显著正向预测...
大学生基于学业表现的自我价值感与学业内卷行为的关联: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作者:魏军;羿聪;周溪亭;
摘要:研究考察了大学生基于学业表现的自我价值感对其学业内卷行为的潜在影响及其在城市和农村来源大学生群体间的差异。研究对全国8所高校共1183名大学新生(39%男生,48%城市生源,平均年龄18.61±0.72岁)进行了历时一年的三次问卷追踪调查,采用分组潜变量增长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农村大学生总体上比城市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基于学业表现的自我价值感,学业内卷行为也更多;(2)总体上,基于学业表...
拼图能力与幼儿抑制控制的关系:持续性注意和言语能力的中介作用————作者:辛聪;程平;郑远霞;刘国雄;
摘要:基于Vygotsky的相关理论,研究选取188名2至4岁幼儿,采用Stroop大小任务、持续性操作测验和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分别测量幼儿的抑制控制、持续性注意和言语能力,试图探究拼图能力与幼儿抑制控制的关系,以及持续性注意和言语能力的作用。结果发现:(1)拼图能力分别显著正向预测幼儿持续性注意和言语能力,而持续性注意和言语能力分别显著正向预测抑制控制;(2)持续性注意和言语能力在拼图能力与幼儿抑制控...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
- 省级《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省级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 省级当代职校生
- 省级家庭育儿
- 省级河北成人教育
- 省级《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智慧数学
- 省级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 省级《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 省级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中学数学
- 国家级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省级《中小学教师培训》
- 省级《云南电大学报》
- 省级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世界汉学
- 省级《宁德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亲子
- 省级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