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江苏高教》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刊物的办刊宗旨为:站在高等教育学科前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类问题,充分发挥舆论先导、决策参谋、学术园地、信息桥梁、实践指导的作用。
办刊以来,《江苏高教》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坚持实施精品战略,认真切实把握实践应用和学术研究之间的结合点:一方面,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脉搏,及时反映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新思路、新动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决策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作用,另一方面,始终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促进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学科的成熟与发展,具备了较高的学术含量。刊物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获得社会的认可,影响日益扩大,赢得了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和高校教师的广泛好评,被全国众多高校列为高等教育学硕士和博士生的必读刊物。发行量也在全国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订户遍及全国高校;同时,刊物还推出了光盘版和网络版。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
历次均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连续多年被美国著名的《乌利希(ULRICH’S)国际期刊指南》选录。
1995、1997、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期刊,2004、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双十佳期刊。
历次均均被选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
2001年入选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出的、由全国精品期刊组成的“中国期刊方阵”。
多年来被权威性二次文献转载的论文数量在全国同类高教研究期刊中均名列前茅。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为什么仍在路上 冒荣
教育体制改革30年后的新起点 马陆亭
大学治理的理性逻辑及其结构化改革 杨光钦
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难题与策略 周海涛,施文妹
论“去行政化”背景下大学学院的学术权力 王庆林
欧洲大学治理中学生参与的当代发展 冯遵永,丁三青
论西方大学制度的结构要素 丁国勇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影响因素、基本特征与制定原则 黄海涛
精英式机会平等与分配式机会平等: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分析 何杨勇
大学核心竞争力之中介平台论 陈明
论我国高校教育智库建设的困境及其对策 汪明,贾彦琪,潘新民
国家中长期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回归分析 王建宏,刘义荣
产业结构:地方高等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之切入点——基于苏南地区的分析 张安驰,顾永安
国内高校协同创新研究的热点分析——知识图谱的新视角 郁秋亚
国家需求背景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 张光辉
高校法制化改革浅论 韩洪生
美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罗斯—霍曼理工学院的经验与启示 刘志文,郑少如
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内涵、特征与趋向 刘晓,申屠丽群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航空法教育模式的转向
论文摘要 航空法特色教育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应符合涉外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要求。但目前的旁观者法学教育培养模式扼制了本科生成为卓越法律人才的可能。本文指出应当调整课程结构,改进培养环节,实现由旁观者教育模式向自体验教育模式的转向,以培养卓越的航空法人才。
论文关键词 航空法特色,教育模式,转向
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与中央委员会政法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这是对我国法学教育所面临的危机的积极改革措施,也是对法学教育未来之路的一次探索。我国的航空法特色本科生教育,亟需转换教育模式,以适应当下及未来我国法学研究人才的需求。
江苏高教最新期刊目录
区域发展战略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山东省为例————作者:段炼炼;陈甜甜;臧睦君;蒋欢;
摘要:基于合成控制法构建面板数据政策评价计量模型,分析《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对区域内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其回应区域发展战略的中介变量;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对山东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了积极的、显著的影响;区域发展战略的激励与导向作用,显示出短期性及后劲不足问题,区域发展战略与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融合效果不佳。深入推进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助推地方高校成为...
规训与反叛:“发表”如何影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志趣————作者:刘隽颖;郎平;
摘要:通过访谈法和收集网络日志整理了30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发表故事,基于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结果表明,学硕生在论文发表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从接受规训逐渐寻求反叛,科研志趣不断消解。选题期,学硕生接受、认同发表要求,但不同指导方式下科研体验开始分化;成文期,部分学硕生科研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彰显了规训的正向功能,但更多学硕生压力之下消极情绪堆积,不得已选择粗制滥造等权宜讨巧之计;投稿期,发表成...
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的数字时空互嵌模式再造————作者:李志峰;柯忻瑜;沈振锋;陆思铭;
摘要:现有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设计模式阻碍了彼此的互动,强化了职能分化,教学与科研组织“此消彼长”的实践逻辑进一步强化了教学与科研组织的失衡,滞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目标、技术、结构、价值等内部要素存在着组织目标的传播性与生产性困境、组织技术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困境、组织结构的紧密性与松散性困境、组织价值的保守性与开放性困境。因此,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融合需要数字化技术赋能,实现价值协商、促...
高校教师服务期内辞职争议及其法理纾解————作者:赖秀兰;
摘要:高校人才有序流动是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梳理高校教师服务期内辞职争议案件,争议焦点和裁判分歧集中于高校教师在服务期内是否享有预告辞职权、辞职教师应否承担服务期违约金、服务期违约金法律属性为补偿性抑或惩罚性等方面。通过厘清辞职争议法律适用顺位,探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17条的立法真意,服务期条款不得限制高校教师辞职权的实体权利,应在辞职程序上依法作出限制。高校教师服务期违约金应...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时代意蕴与创新路径————作者:赵剑锋;邓蕾;朱雨桐;
摘要: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体系下的重要育人平台,在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功能定位不甚明晰、管理模式不够灵活、育人环境不尽理想等现实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不断强化党的领导,持续优化育人环境,着力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确保优质的育人资源能够集中投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以此来有效提升一流人才的自主培...
理解高等教育市场化态度与实践的差异——基于思想实验达成的反思平衡————作者:郑润廷;徐艳茹;刘继安;
摘要:在不同的国家中,社会对于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态度以及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实践存在差异。现有研究指出,这些差异既受到高等教育基本属性的影响,也受到社会态度影响,还受到政府、市场主体行为的影响。文章借助思想实验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得出高等教育需要坚守的三条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文章选取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极具张力的转型历程为分析对象,提出“期望”“韧性”是影响人们对高等教育市场化态度的因素,“...
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线上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高飞;吕吉;
摘要:为了探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线上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教师支持、互动交流、系统功能、内容特征以及自我效能感等多个维度的线上学习满意度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支持和互动交流对线上学习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系统功能和内容特征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绩效期望和自我效能感对线上学习满意度也有重要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提升学生的绩效期望、提高线上学习...
高校有组织科研的逻辑理路与潜在风险——基于时间社会学的分析————作者:李瑞琳;杨淳;
摘要:高校有组织科研是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受国际形势、有组织科研特性和科研活动现实问题的影响,时间成为有组织科研实施的一个核心概念。表征社会时间内涵的价值、权力结构和规范的三重维度的引入为从时间社会学角度探讨有组织科研的逻辑理路、潜在风险和优化路径提供了分析框架。时间社会学视阈下,作为社会建构的时间诠释了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为权力关系的时间阐发...
研究生推免制度的“拔尖”悖论——一项基于整合性学生发展分析框架的质性研究————作者:黄亚婷;潘仁同;
摘要:研究生推免制度运行至今为中国教育强国事业供给了一大批优秀的拔尖人才,既是提高中国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举措,又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体系的重要部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成为新时代研究生推免制度承载的重要政策使命,结合吉登斯结构二重性理论与学生发展理论构建整合性学生发展分析框架,遵循“动机—过程—结果”的逻辑链条对保研生群体进行“意义-阐释”取向的深度访谈,有助于深描保研生与研究生推免制度的互动图景...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格局与中国行动方略——基于2003—2023年ARWU排名数据的分析————作者:林杰;王儒雪;
摘要:一国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与质量,是该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强弱的显著标志。无论是传统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还是新兴高等教育后发国家,都纷纷谋划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俨然已成国际潮流。在此情形之下,研判与把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格局,既是总结与分析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与实践成效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时代要求。本研究以2003-2023年ARWU的排名数据为基本...
强国战略视域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方位与建设路径研究————作者:武建鑫;路丽娜;
摘要:世界一流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对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不仅直接关系着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顺利推进,而且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然而,当下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转换思维逻辑,将“从过去看现在”转向“站在未来看现在”,即基于2035和2050年的战略目标和社会形态来思考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如何高质量发展。面向国际社会共同塑造的未来愿景,与其说是通过高等教育体...
职业本科发展的社会学分析————作者:王茜雯;徐国庆;余韵;
摘要:职业本科产生于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增进职普互动、完善职教体系等多重逻辑。当前职业本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可借助社会学视角,运用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交换论等社会学理论工具,分别分析职业本科功能的社会嵌入性与多元复合性,职业本科所处社会地位及其在社会分层中扮演的角色,职业本科在构建自身内涵进程中与普通本科的互动边界,职业本科与个体、社会间的交换关系与机制。由此提出,职业本科的发展要通过...
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机制及实践路径————作者:张继平;陶媛媛;
摘要:职教本科专业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载体,其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是三重机制作用的结果,主要由专业升格机制、转型设置机制和融合发展机制有机运行而推动。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升格机制不畅、转设机制不活、融合机制不顺的障碍,无法高效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推进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专业升格机制、专业转设机制和专业融合...
美国大中衔接与教育一体化建设:密歇根大学安吉尔校长的理念与探索————作者:杨帆;秦惠民;李庆丰;
摘要: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需秉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中衔接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面临向现代大学转型的使命和公立中学迅速发展的客观现实,加强大中衔接成为詹姆斯·布瑞尔·安吉尔校长和密歇根大学发展的战略抉择。安吉尔认为大学与中学本质上存在“互惠共生关系”,公立中学应承担为大学提供预备教育的功能,而大学则需助力公立中学提升质量,两者共同推动大学与中学教育的无缝衔接。这一理念不仅关...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风采
摘要:<正>~
协同育人视角下多元主体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作者:权良媛;刘怡泠;
摘要: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正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也存在面向社会重大需求不足、无法解决行业产业关键需求等问题。为了最大限度破除掣肘因素,获得强大的持续性和整体性动力,高校需要秉持协同育人理念,在充分考虑创新过程高度动态性及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交互关系的基础上,引入多元主体,优化组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类资源,以求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文章基于协同学理论,以高校创...
职业院校学生数字化劳动素养评价模型的响应式构建————作者:王惠颖;
摘要:随着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和劳动形态的迭代发展,构建数字化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成为迫切需要。很多职业院校在传统测评范式不变的基础上尝试扩展评价维度、增加评价方法和扩大评价范围,不仅没有契合数字化劳动素养测评的特点和需求,反而面临着评价指标维度的聚合叠加、评价标准阐释的效度转嫁以及评价体系构建的静态封闭等现实困境。数字化劳动素养结构性的变化和发展,根本上需要进行评价范式的转换。响应式建构主义以解释学的辩...
“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与排名(2024年)————作者:“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的研究”课题组;宗晓华 ;王运来 ;余秀兰 ;黄斌 ;陈晓清 ;孙俊华 ;吕林海;
摘要: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的研究”课题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理论指引,紧密结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战略部署,对现有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推出第三轮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百优榜”。本轮评价指标体系坚持“以本为本”“德育为先”“科教融合”“动态发展”等原则,评价结果为相关高校改...
二元格局与身份标识:高校分类发展的困境及破解————作者:刘振天;
摘要:如同二元经济和二元社会,高等教育领域中同样存在着二元格局与身份标识,它既是传统的政治、文化和教育因素影响的产物,也是现实应对国际竞争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二元结构与身份标识阻碍着新时代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多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公平理念、拨款体系、评价制度和招考制度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治理
沉默的螺旋:导生欺凌的辨析与防范————作者:林杰;
摘要:导生欺凌的本质是导生权力失衡而造成的纵向欺凌。导生欺凌不仅源于导师个体失德,也是由于导生权力不对称、权力梯度过大、大学管理权力纵容而诱发。在全球高等教育系统中,导生欺凌发生率高,识别度低,申诉者少。导生欺凌给研究生身心发展造成危害,也通过代际复制成为有害的组织文化。为有效防范导生欺凌,大学需要制定反欺凌的制度与程序,通过研究生参与治理、导生合议、框定导师制边界规范导师权力。导师还要树立责任伦理,从...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天津中学生杂志
- 省级《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淄博学院学报》
- 南大核心新闻大学
- 省级轻松数学
- 省级《中国音乐教育》
- 省级贝瓦bevh故事绘
- 省级好宝贝
- 省级浙江教育科学
- 省级经典阅读(中学版)
- 省级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教育探索》
- 省级《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 省级《语文学习》
- 省级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
- 省级《新校园》
- 省级东方青年
- 省级《福建体育科技》
- 省级《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早期教育》
- 省级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教育》
- 省级作文名师指导
- 省级数学学习
- 省级师资培训研究
- 省级《开封大学学报》
- 省级家教世界
- 省级少年发明与创造
- 省级试题与研究(中考)
- 省级《西藏教育》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