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小学教育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现代中小学教育

《现代中小学教育》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2-1096/G4
国际标准刊号:1002-1477
主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主管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高校应用数学学报》核心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

  收录情况

  《现代中小学教育》为教育类核心期刊、北方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

  编委组成

  该刊由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盛连喜教授任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柳海民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马云鹏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桂林教授任副主编;张捷编审任常务主编。

  办刊宗旨

  该刊始终以刊物质量为中心,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出版方针,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重点、难点展开报道。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和基础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繁荣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为宗旨。牢固地树立起“出精品,创名刊”意识,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刊方略,形成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办刊新局面。

  该刊物坚持前瞻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学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现实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及时捕捉“新、奇、特”的思想与研究,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快捷性。已形成了鲜明的风格与特色,风格即立足基础教育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学术理论深度,又有实用性。特色就是探讨理论,反映最新政策导向、理论前沿;侧重教学,指导教研;透视热点,关注教改新动向;突出应用性,操作可行。

  读者对象

  该刊以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教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群。

  主要栏目

  设置突出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刊物的指导性、应用性,重点反映地方教育特色,专栏刊发地方教育科研成果,宣传报道地方教育动态。开设有教育改革、德育探索、课堂教学理论与实验、教学论坛、新课程研究、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研、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式与教学艺术、学法指导、教材分析、各科教学疑难解析、教学设计、教案集粹、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与评价、教师专业成长、教育调查、现代教育技术、外教动态、班级管理、课题之窗、特色学校介绍等栏目。

  发行情况

  刊物组建了具有高素质、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作者队伍,目前,订户已经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得到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与称赞。

  获奖情况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宣传阵地,在传播、介绍先进经验,宣传最新学术动态,推进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刊物曾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信息网》首批上网刊物,成为国内基础教育理论方面的重要期刊。刊物有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文摘周报》等文摘刊物转载,其中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量始终位居教育科学类期刊前列。刊物已连续两届被评为吉林省一级期刊,并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后撤点并校时代”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及其实现路径 郭文良

  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教育:“干涸”、“贫血”及“缺土” 官爱兰,周丽萍

  新疆双语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评价 杜文军,康阳阳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薛正斌

  论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及其回应 杨琼

  主线教学场效应的营造方式 郑春

  同学共生:教师在“活动导学”中的应然抉择 张建国

  论有效的学生研究 袁颖,黎聚才

  希尔伯特·迈尔的优质课堂观及启示 丁彦华

  聊读:让儿童“在场” 朱明海,许志君

  依托结构导图 助力布局谋篇 王亚

  阅读与写作的交融性及其教学策略 杨巍,黄薇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 薛海莲

  文化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沈素英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 李继,刘坤赞

  科学概念思维:小学科学课探究的内涵 张玉平

  小学科学“概念建构课”课型解析 夏敏军

  教学与研究杂志投稿: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有效

  前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怎样做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现代中小学教育最新期刊目录

论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作者:赵怡忻;张新海;

摘要:近年来,我国愈加重视劳动教育,其地位有所提高,而劳动教育本身也是“五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劳动素养、劳动习惯、劳动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的强烈呼唤。但在现实中,由于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劳动教育与实际生活相分离以及劳动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我国的劳动教育存在概念模糊化、内容浅层化、过程形式化和评价片面化等问题。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和践行的“...

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县中振兴”的磅礴力量——以淮安市清江浦区域高中发展为例————作者:徐振伟;张磊;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步伐。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深化包括县域高中在内的教育综合改革。立足现代教育治理的宏观视角,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根本遵循,通过厘清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多种内外部主体因素职责,针对县中衰落的原因探索振兴县中的有效策略,以期推进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双减”政策下小学编程社团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以重庆市S小学为例————作者:王洪梅;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全国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已有序进入深化阶段,这意味着学校需要更进一步关注和改进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细节,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编程社团活动是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设计和有效开展小学“混龄制”编程社团活动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关键问题。基于此,以素质教育、多元智能、建构主义学习等理论为基础,构建编程社团活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并提出编程社团活动实施...

地方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赋能高中思政课教学: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作者:方宁;陈宇博;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新时代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提出新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的关键课程,是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以地方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赋能高中思政课教学,能够延伸德育广度、拓展课程厚度、提升素养高度。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教师应把握“课...

校长经营学校的理念进阶:管理、治理与善治————作者:陈殿兵;缪怡郡;

摘要:校长经营学校的理念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高度与温度。一位优秀校长理念的成长往往始于管理的开端、经历治理的磨砺、成于善治的修为,最终实现教育场域内所有人的幸福成长。本文通过分析、解读校长经营学校理念进阶中每个阶段的基本内涵、特征标识及发展方向,探究校长专业成长的层级,进而促进学校育人质量的整体提升,为将校长培养成具有先进理念、独特风格的“大先生”和“教育家”进行有益探索

学习习惯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学科与年级差异考查————作者:田佳奇;付瑶;田澜;郑兴国;王应宗;

摘要:为考查学习习惯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本文采用《小学生学习习惯问卷》评估了1 038名小学生。小学女生在课堂纪律、勤奋度、任务承诺、听讲专注度4个维度及总体学习习惯上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小学生的总体学习习惯与其语文、数学单科成绩及两科总分成绩呈显著性正相关;去拖沓、课堂纪律、课外阅读和任务承诺4个维度对语数两科总分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去拖沓、课堂纪律和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和数学单科成绩的共同...

胜任力视角下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路向审思————作者:韩利鹏;

摘要:从胜任力视角审视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应选优配强校长队伍,扎实开展基于胜任力提升的校长培训。以办学绩效改善为根本点,以胜任力模型作为需求评估、课程设计和评价激励的出发点,以经验学习为主的内隐学习为支撑点,以问题导向的实践研修为侧重点,以反思改进、自我提升为结合点,以精准修复胜任力“缺口”为突破点,持续优化选拔培养路径,切实提升中小学校长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深化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的阻滞困境及纾解之策————作者:姬国君;宋丽芹;

摘要:深化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是教育评价总体改革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促使教师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职责,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为此,在价值理念的引领下,尝试从教师价值认同、区域层面的制度设计、学校对教师育人方式变革等方面存在的困境予以分析,并进一步探寻出破解之策。以立德树人引领教师评价改革价值认同,着力发挥区域层面的推进“桥梁”作用,激发内生性的专业学习,提升教师评价素养

“双减”背景下教师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3313名教师的实证调查————作者:张泉灵;尹绍女;

摘要:在“双减”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教育环境中,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肩负着更多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担当,而在逐步落实“双减”各项措施中,教师更是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3 313份调研数据,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探讨“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工作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双减”变革需求下教师工作压力剧增;教师工作压力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职责担当、工作氛围、工作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均对教师工作压力具有负向预测...

基于学业质量要求的“选”“必”融通教学——以“古代西亚史”的专题教学为例————作者:储天虎;代月侠;

摘要:在古代西亚史的专题教学中,以学业质量水平3、4级的要求为指引,开展“选”“必”融通教学。通过整合教材,厘清时空线索,把握关键语句,划分发展阶段,全面深入地认识古代西亚文明成就和地位,促进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涵养与落地。形成对古代西亚史的整体认识,构建起古代西亚史的高中教学框架,助力目前存在的教学困境和学生疑惑的解决

初高中衔接视域下创新高中历史教学的五个维度————作者:许锐;刘金鹏;

摘要:作为中学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因此要把衔接的具体操作置于创新高中历史课堂的维度中。可以尝试依据课程标准研读初高中教材,从而确定教学宏观方向和关键性教学内容;课前开展准备性评价,从而了解学生基础,并确立适宜的教学目标;引入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从而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理性认知精神;践行历史课堂深度学习,从而实现知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挖掘;转变教学方式方法,设置多元...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教育真实性评价的意蕴与建构————作者:钟星霞;李雪平;陈璇;

摘要:当前,素养导向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教育追求,我国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与此同时,教育评价面临着新要求与新挑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与之相匹配的教育评价体系建构应当注重全面性、真实性、过程性、多元化。而真实性评价具有相关系列特征,是融合多种评价方式于一体的评价体系,是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评价方式,为破解长期以来小学教育在评...

儿童舞台剧推进少年儿童政治启蒙的路径研究————作者:张玉田;谢延龙;胡洋;

摘要:儿童舞台剧备受少年儿童喜欢,是体现“以美育人”的思想、符合情境教育基本原理的艺术活动,以此方式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教育是一种可行的路径。儿童舞台剧在施行时要注意考虑儿童的特点,以儿童喜欢且能接受的方式,做好与政治启蒙教育思想的有机融合。利用儿童舞台剧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教育要开发利用多种组织形式、多种途径对少年儿童施加教育影响,利用多种方式加深对少年儿童的教育效果

胶东红色文化融入德育体系的路径研究————作者:王嘉荣;

摘要:胶东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抗战革命历程中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胶东红色文化资源为引领,采取多项措施贯穿到德育体系中:深入挖掘和探究胶东红色文化的内涵;改变和创新教育理念;建立科学、多元的德育模式;研发和创新校本课程和教材;注重营造氛围,加强社会协作,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中文化育人的价值和作用

乡镇小学中等生学业成就困境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作者:王凤娇;尕藏草;张文茹;德吉央宗;董慧莹;

摘要:中等生在班级群体中占据多数,是班级中的主力军。然而现行“抓两头,带中间”“橄榄型”的评价方式以及中高考强调区分的选拔性特征,使得中等生教育在科目教学、班级管理和学校发展中极易成为被忽视和“一带而过”的区域。本研究在甘肃省礼县两所乡镇小学中抽样30位中等生进行结构性访谈,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从教育公平视角出发,运用教师期望效应和文化资本理论,对乡镇小学中等生学业困境进行归因分析。...

强化学生劳动素养:价值、困境与突破——以H省部分普通高中为例————作者:王宏伟;刘世丽;

摘要:强化学生劳动素养涵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诉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育人诉求、满足高校招生精准选拔的甄别诉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劳动素养面临落地实施遭受质疑、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亟待改进、素养评价有待落地、师资队伍亟需增强、实践基地尚需整合等诸多现实困境。新时期,强化学生劳动素养应致力于建立健全学校劳动教育制度、深入探讨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整合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积极...

科学教师核心素养城乡差异调查研究——以X县义务教育综合科学教师为例————作者:林光第;蔡乐;叶剑强;

摘要:科学教育肩负着未来科技人才培养和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重任,科学教师良好的素养是影响科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浙南地区X县义务教育综合科学教师展开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乡科学教师在性别、学历、职称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教师核心素养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为此从教学实践、育人理念以及学科思维等方面针对城乡科学教师核心素养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主动寻求发展,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整合育人资源,落实全程育...

课后服务的家校社协同实践研究————作者:宫义达;

摘要:课后服务的实施是减轻学生负担、缓解家长焦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教学重回学校主阵地的重要举措,家校社协同为课后服务的高水平开设提供保障。在交叠影响域理论视角下,绘制课后服务协同模型,探究多方协作模式,阐明协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厘清责任划分、运作执行、资源统筹等方面存在的困境。以此为前提,探究实践路径:树立正确观念,明确家校社三方责任;完善参与机制,开创融合发展新局面;打通共享渠道,统筹家校社协同...

“双减”背景下大概念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以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为例————作者:袁梓健;严文法;李秀敏;詹思敏;

摘要:以“双减”政策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以人教版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为例设计作业。使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等方法研究新课标和教材,通过树立单元教学目标、提炼单元大概念群、明确单元核心问题链等步骤,打造以大概念为锚点的“自选作业超市”投入教学实践,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化学项目式作业设计研究与实践————作者:刘佳奇;林绳轩;王强;

摘要:为发挥作业诊断学情、反馈教学、把控教学的积极作用,结合项目式教学理念,分别以氧化还原反应和铁及其化合物为例对高一学生进行项目式作业设计。作业中强调真实情境,将生产生活问题转化为化学问题,注重学科价值,贯彻学科核心素养,切实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提出项目式作业设计的三点原则: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真正解决真实问题,具有探究性和生成性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现代中小学教育》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aoyu/3218.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