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736/G4
国际标准刊号:1001-960X
主办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主管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查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小学管理》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外语界》外语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创刊于1984年9月,1988年由内部出版发行改为公开出版国内外发行(双月刊),2001年改双月刊为月刊。

  杂志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协办。杂志社设在北京理工大学。杂志的首任主编为柯有安教授(1984-1989);第二任主编为朱鹤孙教授(1990-1994);第三任主编为王越教授(1994-2000);现任主编为匡镜明教授。

  杂志是集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工作指导、理论研究、经验介绍和信息传播于一身的综合性高等教育学术刊物,其宗旨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探索有效做法,为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服务。读者群主要为招收、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的各级管理干部、研究生导师、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人员和在学研究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

  被美国ULRICH国际期刊指南收录。

  从2002年起,本刊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进入新创立的“中国期刊方阵”并被确定为“双效期刊”。本刊还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自1998年以来,连续几年被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选用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辟有专稿、回顾与展望、校长论坛、导师论坛、研究生院院长论坛、培养、学科建设与发展、德育、招生与就业、课程与教学、学位、管理、研究生园地、评估理论与实践、改革与争鸣、研究与探索、国外教育研究、学人风华、来稿摘登、资料、信息窗、培养单位介绍等20多个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治理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权力重构与制度调整 杨斌

  信息动态

  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如何提出“政策建议” 曹淑江

  题好文一半:论历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 王邵励,高文财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 张莉

  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探析——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 嵇凤云

  专业学位研究生科教协同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基于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探索与实践 潜睿睿

  国际化视域下研究生学术和文化交流平台的建设——以航空航天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为例 王文文,雷晓锋,冯蓉

  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理念与实践探索 刘劲松,徐明生,任学梅,冯征,吴丰顺,雷军红

  突出应用 面向职业——新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英语改革探讨 丁怡萌,丁蕙

  研究生学术失范个人和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 张英丽

  基于认知、情感和利益维度的研究生学术规范认同分析 张保伟

  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李江波,王战军

  试论硕士点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朱明,杨晓江

  博士生申请学位时要求发表学术论文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李兰,谢永生

  1999~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统计分析 孙伟,张彦通,赵世奎

  高等教育论文范文:航空法教育模式的转向

  论文摘要 航空法特色教育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应符合涉外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要求。但目前的旁观者法学教育培养模式扼制了本科生成为卓越法律人才的可能。本文指出应当调整课程结构,改进培养环节,实现由旁观者教育模式向自体验教育模式的转向,以培养卓越的航空法人才。

  论文关键词 航空法特色,教育模式,转向

  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与中央委员会政法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这是对我国法学教育所面临的危机的积极改革措施,也是对法学教育未来之路的一次探索。我国的航空法特色本科生教育,亟需转换教育模式,以适应当下及未来我国法学研究人才的需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最新期刊目录

英国教育博士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与启示——基于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的案例研究————作者:李文文;张金鹏;

摘要: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博士培养目标聚焦实践能力,秉承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与关注个人能力发展的理念,通过设置基于实际经验的课程、引入CFG交互性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学业指导机制及探索定向工学融合项目,构建了以实践能力为重心的人才培养路径。借鉴伦敦大学学院的成功经验,我国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应平衡课程的理论与实操、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完善学业指导体系、创新项目开发,以解决教育博士培养学术化倾向问题,培育出实践能...

工程博士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内涵辨析与质量保障————作者:付凯元;姬红兵;李龙;

摘要: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相关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实践成果是申请学位的重要形式之一。系统阐述了实践成果的内涵、特征及价值导向,明确了其与学位论文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实践成果的管理流程与质量保障机制,并对实践成果评价体系中的影响力、创新性、基础理论及实践能力、知识产权与学术规范等关键指标进行剖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呼吁培养单位结合自身特点细化评价体系和工作...

郑州大学

摘要:<正>全面深化“七大行动”着力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情况介绍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试办研究生院,2011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随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学校研究生教育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学科门类,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5年组稿重点

摘要:<正>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工作重点,结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实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5年拟定以下十个选题为组稿重点。1.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路径研究;2.面向2035年的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研究;3.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成果的形式、内涵及评价研究;4.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的理论、路径与成效研究;5.研究生教育基本问题研究(概念、内涵、定位、规律等)

《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试行)》发布

摘要:<正>2024年9月1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转发了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研制的《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这是我国首个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的质量标准。随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基本要求》答记者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进行了转载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多元化: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作者:梁晓露;付鸿飞;

摘要: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规定研究生学位成果包括学位论文及实践成果两种类型,但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学位论文仍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成果形式。专业学位论文多元化具有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然而,专业学位论文多元化发展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职业能力、...

导师是如何培养我们研究生教学能力的?————作者:李楠;

摘要:从研究生视角,总结了北京理工大学李前树教授培养研究生教学能力的理念和经验。从提高对教学工作的正确认识、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切入点,强调了课堂教学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认为课堂教学要实现“真、善、美”的统一:精读教材内容,重构课堂教学知识讲授体系,强化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技巧等。同时特别指出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势必对传统的重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

产学共生发展引领卓越工程师培养——密歇根大学制造业工程博士项目的透视————作者:马万里;马永红;

摘要: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社会需求,培养逻辑遵循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要求,知识生产主体与场所的异质性与弥散性是其本质特征,产学共生发展是其理想选择。密歇根大学作为较早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项目的高校,在制造业等工程领域具备强劲实力。其制造业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项目基于跨学院协同与产业界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协同育人,以资源非线性聚合提升质参量的共生度,以多学科人员链式交互提升质参量的关联度,以开放合作网...

研究生要学会研究————作者:李言荣;

摘要:提出研究生要善于抓住机遇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提出模型或者方法去解决问题,要善于做出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结论。指出研究生要紧盯一个目标,要注重底层思维逻辑的训练,要进入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强调研究生科研选题主要是“0到1”“1到0”“1到100”三类,当前应引导研究生更多开展“1到0”的基础创新性选题研究

教育家精神引领研究生导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与进路————作者:周江林;

摘要:研究生导师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所在。以教育家精神引领研究生导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是强化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内在要求、高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先行探索。它体现在朴素的政治涵养、稳健的职业操守、精进的教学能力、高阶的专业素养、饱满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价值追求等六个方面,需要从职业发展、专业发展和事业发展三个维度,努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即加强政治引领...

研究生导师育人“小微环境”的内涵、特点及建设路径————作者:奚社新;尹威;耿有权;

摘要:认为研究生导师育人“小微环境”是构成导师育人系统的要素之一,是导师特有的育人外部条件,是影响导师育人活动进程与效果的客观基础。建设研究生导师育人“小微环境”需要导师在学校政策环境、条件环境、文化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和研究生教育规律,主动作为、主动创造、主动营造,建设一个有利于教育人和培养人的良好“小微环境”

学科交叉推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以清华大学碳中和能力提升项目为例————作者:王琼;李鹏辉;周杰 ;贺克斌;张希良;刘璐;

摘要:学科交叉是促进理论和知识创新、解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中复杂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和新兴产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出了强烈需求。清华大学碳中和能力提升项目服务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需求,通过构建跨界交叉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展基于应用情境的跨学科课题攻关,形成了“交叉融合、真知实干、多元胜任”的培养特色,在培养双碳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逻辑、价值与路径————作者:贺祖斌;周润伍;

摘要:研究生教育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使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顺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进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与生产力理论,符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要求,也发挥着促进知识创新与实践创新、推动新质人才培养和助力世界科技强国建成的独特价值。认为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要紧紧围绕“发展”,从理念上始终贯彻“差异发展、同等重要”,特别是在认识论上建立起超越“理论—实践”对立的认识观...

导师跨文化指导行为的表现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来华留学研究生导师的质性研究————作者:秦惠民;夏提古丽·夏克尔;

摘要: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11名来华留学研究生导师的深度访谈,界定了导师“跨文化指导行为”的概念,探讨了导师跨文化指导行为的不同表现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借鉴MARS模型与跨文化能力理论,构建了导师跨文化指导行为的分析框架,并区分了“任务驱动–低跨文化意识”和“目标驱动–高跨文化意识”两类跨文化指导行为模式。研究发现,“目标驱动–高跨文化意识”型指导行为在指导动机、指导能力、指导角色认知和指导情境适应四...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作者:吴晓方;朱勇;

摘要: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和传统的学术博士学位是两种“等而不同”的学位类型。如何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实习训练、评价方式等关键环节上,体现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与学术学位博士生教育的差异化要求,是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的核心课题。基于前人研究构建了一个优化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体系,具体表现为:师资队伍专业化,落实双导师制;教学方法实践化,重视案例教学;课程设置模块化,突出交...

哈爾濱工程大學

摘要:<正>哈尔滨工程大学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年轻一代成为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一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充满希望。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读以致用:研究生学术阅读中致用思维的迷失与回归————作者:童宏亮;郑志辉;

摘要:认为研究生学术阅读中致用思维至少由读以创知、读写一致以及读贵有法三部分构成。研究生学术阅读应以知识生产为己任,以论文写作为载体,以知出知入为方法。指出研究生学术阅读中致用思维迷失的主要表现:单纯采撷与引用的快餐式学术阅读、为了阅读而阅读的盲目性学术阅读与仅获取零散结论的碎片化学术阅读。提出三条研究生学术阅读中致用思维的回归路径:以前提反思为手段,增强学术阅读的批判性;以问题展开为视线,确保学术阅读...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5年组稿重点

摘要:<正>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工作重点,结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实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5年拟定以下十个选题为组稿重点。1.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路径研究;2.面向2035年的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研究;3.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成果的形式、内涵及评价研究;4.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的理论、路径与成效研究;5.研究生教育基本问题研究(概念、内涵、定位、规律等);6.《中华人民...

空间视角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突破————作者:王健;蔡国春;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活动,离不开空间的盛载与支撑。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置于空间视角下,旨在以空间思维寻绎和揭示过程中多重空间的指涉意义、结构属性和功能样态,彰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空间生产的正义价值取向。从空间视角审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发现其存在物质空间内聚性被弱化、精神空间异质性被忽视、社会空间实践性被遮蔽等问题。为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在遵循研究生...

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中的档案袋评价:缘起及其在英、美、澳的实践————作者:王东芳;刘晶;

摘要:档案袋评价因其注重教育过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多样性,且彰显了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实践性特征等优势,得以在英、美、澳等研究生教育发达国家的专业博士学业评价中广泛应用。专业博士档案袋的基本架构包括:档案袋基本情况概述、所参与的专业实践项目的详细叙述、学术论文或报告、反思性内容和证明材料。但由于不同学科特质及教育模式存在差异,专业博士档案袋具体内容的呈现和反思性实践的程度存在学科差异。我国可通过如下举措...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