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学报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数学教育学报

《数学教育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2-1194/G4
国际标准刊号:1004-9894
主办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主管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查看数学教育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化学教育》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数学通报》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

  期刊简介

  《数学教育学报》是王梓坤院士任主编,是目前国内数学教育领域层次最高的学术性刊物。《数学教育学报》集科学性、导向性、创新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宗旨为服务于中学数学素质教育及为其服务的高师院校数学系课程改革。

  办刊特色

  数学教育学报倾力将用得上的先进理论,可借鉴的素质教育改革实验措施,带有启迪性的学术争鸣,中学数学教改的丰硕成果,前瞻性的中学及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理念与设想及实证性研究结论奉献给有志于数学教育事业及数学教育科研的大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数学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栏目

  数学教育概论、展望与争鸣、调查与实验、中学数学教育专题等栏目。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数学为体文化为魂--李大潜主编的《数学文化小丛书》第一、二辑读后 王建磐,WANG Jian-pan

  齐民友先生对数学教育若干问题的看法--齐民友先生访谈录 王尚志,胡典顺,WANG Shang-zhi,HU Dian-shun

  统计支配世界--漫谈何为统计与统计何为 季理真,章勤琼,JI Li-zhen,ZHANG Qin-qiong

  构建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形式的探索与实践 毕渔民,王玉文,BI Yu-min,WANG Yu-wen

  基于课程标准的数学学科能力评价研究--以某学区七年级测试工具开发及实施为例 郭衎,曹鹏,杨凡,刘金花,GUO Kan,CAO Peng,YANG Fan,LIU Jin-hua

  整体建构分数意义的教学行动研究 张丹,孙京红,ZHANG Dan,SUN Jing-hong

  初等数学新体系的教学实验调查与分析 李苹芳,朱华伟,LI Ping-fang,ZHU Hua-wei

  美国CM数学教材统计内容编写特点及其启示 王建波,WANG Jian-bo

  美国AMTE《小学数学专家标准》的背景与内容及其特点 汤志娜,卢建川,TANG Zhi-na,LU Jian-chuan

  “中美日新”四国高中教材中的数学归纳法比较研究 王科,汪晓勤,WANG Ke,WANG Xiao-qin

  人教社三种教材中“圆”的课程内容比较 刘久成,刘久胜,LIU Jiu-cheng,LIU Jiu-sheng

  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逆商的调查与分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汉初中生数学逆商的比较为例 曹春艳,张定强,丁亥复赛,CAO Chun-yan,ZHANG Ding-qiang,DING Hai-fu-sai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比较研究--以甘南州初中“藏数课”和“国优课”为例 吉喜,JI Xi

  长城杂志投稿:CDIO模式在大学生创新训练中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改革,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工程教育特点,引入CDIO模式进行建设,阐述在CDIO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具体实施方式,阐述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现过程,实践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CDIO的训练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关键词:CDIO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能力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个领域专业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需要每个领域的人才都具有很好的实践基础和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各类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大学生创新训练的目的在于引导和推动高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推进,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数学教育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国际视野下中学与大学数学教育衔接的研究述评————作者:李娜;吴盛棋;张滢;李波;

摘要:数学家和数学教育者一直以来都高度关注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之间的衔接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大学新生如何在教师的帮助下,实现从高中数学思维向大学数学思维的转变;以及中学数学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如何将高等数学思维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梳理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文献发现,造成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衔接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中学与大学数学概念的界定方式存在差异;学生的数学演...

澳大利亚Haese版IBDP和中国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比较研究————作者:李立斌;王洁;朱家生;

摘要:对澳大利亚Haese版IBDP和中国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二者在数量、栏目分布、内容类别、知识领域、运用方式、信息载体、多元文化等方面的异同.对融入数学史的高中数学教材提出如下建议:增加数学史数量,隐性呈现数学史;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挖掘几何数学史;呈现文明古国数学成就,促进多元文化均衡;保证图文数学史质量,丰富信息载体形式;融入正文与例习题,顺应式呈现数学史

高中数学竞赛教师留岗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作者:吕孙忠;雷沛瑶;熊斌;

摘要:高中数学竞赛教师是一类特殊而重要的教师群体,对发掘和培养具有数学天赋的学生起着关键作用.数学竞赛教师的留岗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以22位高中数学竞赛教师为对象,通过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收集数据,构建了高中数学竞赛教师留岗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职业期望、职业提供、职业消耗、校内因素、校外因素和自身因素6个因素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竞赛教师的留岗意愿.基于研...

数学教科书中创造性思维的调查研究——以中国和新加坡初中数学教科书为例————作者:江漂;张维忠;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21世纪重要的高阶思维,数学教科书中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数学任务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借助比克尔的分析框架从6个一级维度和17个观测指标对中国人教版和新加坡NS版初中教科书中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分析,发现:教科书创造性思维呈现分布不均匀;创造性思维呈现强度均低的情况下,人教版更明显;人教版创造性思维呈现深度低且跨度大于新加坡NS版.建议:中国初中教科书在数学任务上应增加创造性思维呈现的...

数学作业质量、反馈质量及父母作业内容支持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多元多重中介模型————作者:张玉环;李甜;董若瑜;王立东;

摘要: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以河南省某市1 414名七、八年级学生为样本,采用多元多重中介模型,探究初中生数学作业质量、反馈质量及父母作业内容支持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学作业动机、数学作业努力分别在数学作业质量、数学教师作业反馈质量及父母作业内容支持与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2)数学作业动机和数学作业努力在数学作业质量、数学教师作业反馈质量及父母...

简式数学态度量表在小学群体中的修订————作者:韦嘉;贺慧;董毅泽;李玺珺;陈科;

摘要:数学态度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则是培养学生数学态度的关键时期.研究以两省市7所学校的1 203名五、六年级学生为样本,对简式数学态度量表进行了修订并做了测量学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修订后的ATMI-S共3个维度:价值认识、学习信心和学习动机,且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与各效标变量的相关也符合理论预期,是研究中国第三学段学生数学态度的可靠、有效的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统计与概率”内容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6个国家和地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作者:斯海霞;邵天添;时爱荣;

摘要:选取6个国家和地区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内容学习目标、课程内容选择与课程内容组织3方面比较分析“统计与概率”内容设置特征.研究发现该领域的素养发展目标分为侧重数据分析与信息技术运用两类;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新加坡的课程内容强调“数据描述”,中国大陆则更重视“数据分析”;课程深度整体介于理解与掌握之间,中国大陆深度最浅趋近理解水平;课程内容组织遵循儿童思维发展与学习路径,不仅重视...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问题解决类试题的命制及评价研究————作者:白胜南;王烨晖;史宁中;温红博;

摘要:问题解决能力作为高层次的数学素养,一直是国际数学测评项目中最重要的命题趋向.为科学评估及客观反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基本状况,中国亟需建构一个与国际接轨,且与中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文化背景相匹配的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方法.基于此,研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以条件和结论是否清楚为标准的问题解决类试题的命制原则,按照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所得结论与所给解释之间的一致性及现实合理性为根据的问题解决类试题的...

从“整合”走向“融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信息技术应用新变化————作者:刘锦;王赛;王振平;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标进一步的融合.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涉及信息技术的内容进行编码,通过定量、定性统计分析发现,2022版课标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的融合,在编排结构上信息技术出现的频率发生变化,分布更广泛;在内容表述上拓展了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以促进课程的变革;在目标要求上对信息技术的要求更加明...

民族地区职前教师数学焦虑与教师效能感的关系——数学教学焦虑的中介作用————作者:张静;周玉;敬滨;罗朝阳;马红亮;

摘要:教师效能感是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中的主观判断和信心,对教师的教学表现和职业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为深入探讨民族地区职前教师数学焦虑与教师效能感的关系,以及数学教学焦虑的中介作用,对新疆3所不同层次师范院校的1 153名职前数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民族地区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焦虑不能直接预测教师效能感,但可以通过数学教学焦虑间接影响其教师效能感;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数学焦虑能够通过数学教学焦虑中的...

数学审美化教学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作者:于冬梅;黄友初;

摘要:数学教学应以育人为本,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注重数学品格和数学审美的发展,彰显数学课程的“真善美”三重教育价值.数学审美化教学指教师将学生生成数学美感作为数学教学目标之一,注重教学的外在表现美与内在逻辑美和谐统一,实现数学教学的审美转化,能在持续的情感支持中促使学生感悟数学之美,体会数学之魅,并具有美观性、和谐性与自由愉悦性等特征.数学审美化教学的实施应以教师树立教师的审美教学意识为前提,...

国外对学生积极数学身份及其培养的研究现状及启示————作者:张晓贵;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身份是数学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研究首先梳理了国外学者对于学生积极数学身份概念的研究,然后从构建有助于学生积极数学身份的数学课堂文化、进行有助于学生积极数学身份形成的课堂教学、给予学生数学学习能动性发挥的机会3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积极数学身份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最后分析了以上的研究对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和数学教学所带来的启示

叶圣陶的数学教育情怀及启示————作者:邹岩;于家祺;张倩;李春兰;

摘要:叶圣陶是中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他不仅在语文教育中成就斐然,在数学教育领域也有着浓厚的情怀及独到的见解.主要体现在:担任小学数学教员,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注重反思,强调各科的融通及实践活动对数学、物理等学科的重要性;主持编写教科书,斟酌推敲算术教科书内容的用语表述;主编杂志,设立数学专栏,即便在抗战期间仍坚持发刊,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数学学习材料;合作撰写...

“数学问题提出”的三种教学形态:比较与分析————作者:郑毓信;

摘要:“问题引领的数学教学”“生问课堂”与“数学问题提出研究”是“数学问题提出”的3种不同教学形态.由比较分析可以清楚认识它们的各自特征与主要优缺点,什么又可被看成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包括坚持“放眼世界,立足本土”这一基本立场,以及努力做好理论研究与实际教学工作之间密切联系的重要性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干预指导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关注转型期初中数学教师的个案研究————作者:唐海军;赵文君;孙学敏;王佳佳;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如何立足学情来干预小组活动,促进小组形成共同认知,在理论与实践上还存在有待探索之处.个案研究表明,教师实施的小组干预具有诊断—指导的动态实践特征;个案教师在典型事件中侧重是要求学生回归任务阅读和同伴转述解释,但缺乏阅读策略与合作规范的精细指导,小组没有实现合作解决问题的目标.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尝试和践行课程改革的理念,对小组学习...

“数学·哲学·教育”:郑毓信先生的学术人生——述评《郑毓信数学教育文选》————作者:刘金海;代钦;

摘要:《郑毓信数学教育文选》是郑毓信先生“数学·哲学·教育”的学术人生的重要体现,包含从数学哲学到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国际视野下的数学教育、中国数学教学传统的界定与建设、课程改革的理论审视、走向“深度教学”和聚焦教师专业成长等内容.该书系统展示了中国“数学教育哲学”学科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数学教师提高哲学思维水平,理性分析和处理数学教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具有重...

父母教育卷入对数困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作者:周佩灵;周悦;王怡冉;杨洋;张程理;

摘要:数困生在学习投入上的乏力与贫困,已成为制约并阻碍其良性学习行为塑造及学业成就提升的深层羁绊.为厘清影响数困生投入状态的多维因素及作用机制,切实提升数困生的学习投入水平、进而促进其学业进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对2个省6个地市的229名数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父母教育卷入与数困生学习投入显著正相关,且能直接预测数困生学习投入;父母教育卷入能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期望间接影响数困生的学习投入;学校归...

近二十年中国数学师范生教育研究:演进、热点与展望————作者:李凯;郭玉峰;

摘要:数学师范生是未来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实现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对近二十年中国数学师范生教育研究发展趋势与热点主题进行深入探究,数学师范生教育研究演进划分为起步上升期、稳步发展期、逐步深化期3个阶段.研究热点包括以下主题:(1)聚焦知识:探究数学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2)关注能力:探索教学实践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3)紧扣教学:探寻课程教学体系与数学教学模式.研究内容丰富、视角多元...

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述评与展望————作者:刘再平;罗新兵;雍龙泉;

摘要: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已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以三十多年中国知网收录的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关于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概念界定、培养困境、识别标准、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培养模式等进行了梳理.发现存在着本土研究不足、实践研究偏少、学科研究弱化、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数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未来研究应侧重于制度保障、...

叉联问题解决中模式识别的认知模型————作者:李家铖;卢晓怡;石洁瑜;黄健;

摘要:叉联问题是指属于多个类族的问题的复合,依赖多个作为知识的数学模式共同解决,其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刺激审查、模式整合和模式评价3个阶段.研究旨在探索模式整合过程的心理机制,通过对3名高中教师和3名高中生出声思维的质性分析,以及分别对100名和91名高中生的两项问卷测试的量化检验,发现了解题者同时存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向加工、分别存在因果形式或并列形式的两种模式整合规律,并基于知识表征理论作出了更深层...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数学教育学报》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aoyu/319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