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民族教育研究》主要读者对象: 各地民族院校、师范院校、民族师专、西藏中学和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等各校师生,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各级民委、统战、宗教、教育管理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各地各类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和有关个人。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民族教育理论、各级各类民族教育管理、民族教育史、教育人类学、双语教育、国外民族教育、教育局长论坛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
民族院校办学基本规律的几点认识
杨胜才;余玲5-10
双语教育政策执行机制现状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为例
王渊博;苏德毕力格11-15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手机媒体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赤峰学院为例
薛颖;王双全;毕东16-19
论情境教学法在高校视唱练耳课程中的运用
宋熙20-24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高中数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陈婷;孙彬博25-32
民族类中学藏汉双语“一类模式”教师队伍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以G藏族自治州为例
虎技能;滕星33-41
藏区教师培训管理文化适应的调查研究
唐安奎;肖蓓42-47
相关论文范文:德育教育是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钢性需求
摘要: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试点项目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被确定为“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单位。远程开放教育作为这一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首当其冲地站在这个阵地的最前沿。如何培养一批开放大学的学生楷模、祖国各行各业的优秀建设者,就成为电大德育教育的一门永久课题。
关键词:德育教育,远程开放教育,钢性要求
一、 电大远程教育学生的德育教育现状
1、近几年来,现代远程教育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对于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者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
民族教育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善”意蕴及教育启示————作者:孙乃龙;黄泰博;马艳玲;
摘要:“共同善”是“共同具有的好的事物或品德”,指的是对“共同体”的存续及其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有益的事物或品德,主要涉及利益、原则和目的三方面意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含着“共同善”的价值取向,是“利益性共同善”“原则性共同善”以及“目的性共同善”的联结整合与深度发展。基于“利益性共同善”,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汇聚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并随着历史的联结、发展化作凝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力量;基...
新高考生源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以高考改革省份A省为例————作者:南晓鹏;
摘要:良好的学习适应性是大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高效学习的重要保证。新高考实施选择性考试科目,给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专业匹配度带来挑战,有必要对新高考生源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提升的对策。研究发现学生个体因素、家庭背景、高考改革成效、学生发展规划等方面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产生影响。专业匹配度、毕业规划是重要的中介变量,专业匹配度在高考改革成效、毕业规划、志愿填报偏好、专业就读...
教师的技术采纳可否赋能高质量学习——西藏城乡课堂的图景差异?————作者:龙彦文;吴瑞林;贾常离;
摘要:教育数字化是民族地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突破口,教师是调和技术与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本文立足西藏城乡课堂,调查教师的技术采纳状况及其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通过多层次模型分析发现,整体上,教师的技术应用程度较高,提升了学生学习质量,但相伴而生的技术焦虑对学习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教师未能借助技术强化课堂互动与学习质量的关联。城乡教师之间的数字鸿沟加剧了学生之间学习质量的落差。城市教师的技术应用...
群际接触类型和共同体情境启动影响民族地区中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以侗族中学生为例————作者:龙娟;方燕红;张积家;
摘要:以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中学生为被试,采用语言的群体间偏差范式和启动范式,考查民族地区中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两个实验均发现,被试在描述本民族的消极行为时,启动条件并未影响语言的抽象程度。实验2发现,在无关启动条件下,在描述不同接触类型民族的积极行为时,本民族与国内直接接触民族的语言抽象程度最高,国内间接接触民族的语言抽象程度次之,国外间接接触民族的语言抽象程度最低;在描述不同接触类型民族的消极...
新时代干部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完善————作者:洪雷;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时代干部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重要着力点。新时代干部教育的“五位一体”功能,分别从精神认同、物质支撑、民生福祉、制度机制、绿色根基等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但目前干部教育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仍存在理论研究深度不足、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不足、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互动方式不够多样、共同体话语体系尚未成熟等现实困境。为此...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德教育理路————作者:胡金木;徐宇;
摘要:共同体依循着“血缘相亲-地缘相近-精神相似”的演进梯次,以伦理道德观念为其根本精神纽带,维系着成员间的文化血脉联系和共同意识。中华民族正是凭借着中华传统美德这一精神基因,铸就了和而不同、价值相融、多元一体的共同体意识,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道德基础与精神特质。中华民族所秉持的“守中致和”的伦理思维、“温润如玉”的君子人格、“厚德载物”的精神品格、“天下大同”的家国情怀、“勤俭克己”的修身路径等,承...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办学模式、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作者:央青;李朝辉;梁宇;
摘要:推动“中文+职业技能”融合发展,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助于国际中文教育转型升级内涵式发展,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而且对推动民心相通,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实践问题,通过实证方法构建研究框架,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先行实践中成效显著的五种办学模式。研究发现,政府统筹、行业主办、教育管理、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正在形成,双轮驱动...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民族舞蹈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路径选择——以中央民族大学“尖子计划”为个案————作者:马云霞;周乐;
摘要:新文科建设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构建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为民族舞蹈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本文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尖子计划”为个案,探讨了在新文科背景下民族舞蹈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与成效。通过“四个驱动”,学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依托“一体两翼”育人模式,实现学科建设与实践教学的协同创新;采用“一制三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通过递进式赛制建设...
社会整合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育人体系的构建————作者:陈立鹏;任彤;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育人体系是一项多元参与、多因互动、多维统合的复杂系统工程。首先,研究将社会整合理论作为理论框架,以文化整合为基准点、规范整合为着力点、功能整合为落脚点,深入阐述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育人体系的逻辑理路。其次,细致分析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教育所面临的理念引领不力、治理效能不佳、发展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最后,以此为基,提出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育人体...
高校大学生创造力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J大学的实证分析————作者:白华;李庆丰;
摘要:创造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素质,大学生创造力包括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两个方面。通过对北京某高水平工科大学在读本科生的抽样调查,共获得8257份有效问卷,利用潜在剖面分析(LPA)探讨大学生创造力发展分型,以寻求大学生群体的异质性。进一步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模型探究大学生人口学变量对创造力发展分型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发展状况一般,创造性思维发展状况良好,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式生成的教育路径————作者:崔舒怡;
摘要:体验式意识生成路径主张让受教育者在自主体验里达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化认同,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方案探索中意义重大。就其作用原理与实施过程而言,把“环境—知觉—意识”这一耦合系统有机嵌入“铸牢”教育,核心在于强化个体感官知觉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丰富视听形象的同时,让感官成为情感纽带,引导受众入境入情。为此,有针对性地打造历史情境,让受教育者于过往岁...
拔尖创新人才的嵌入型培养方式————作者:周海涛;郝薇薇;
摘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支点,亟须健全完善拔尖创新人才选育理念全面融合、教育资源多方统筹、主体活力多维激发的嵌入型培养方式。本研究从嵌入型融合培养理念、嵌入型教育资源、嵌入型主体活力三个方面着手,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如下建议:确立嵌入型融合培养理念,优化全过程选育的动态识别理念,融入全要素选育的优势发展理念,更新全路径选育的多元安置理念,提供专业化选育服务。盘活嵌入型教育资源,贯通以学...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图文互织逻辑————作者:刘莹;马瑞;王迎春;黄怡;张良;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基础性战略工程。当下,学术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教育主体和教育载体的研究已较为丰富,但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材及教材中文字符号与图片符号的探讨尚付阙如。从互文性理论出发,本研究以纯文本和副文本为横纵坐标,以思政教材、专业教材和“大思政”教材为具体向度,构建起横纵维度相互交织,以交互、共生、可持续为特征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高校少数民族理工科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历程与经验——以中央民族大学理工科民族实验班为例————作者:梁芳;
摘要:民族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量高质量的少数民族理工科人才支撑。少数民族理工科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既有普遍性规律又有特殊性,需要予以特别关注。原有的关于少数民族理工科人才的培养多简单套用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质量欠佳,需专门研究。鉴于此,中央民族大学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理工科民族实验班为基地,先后经过“散养”模式、“单一集中”模式和“混和”模式阶段的探索,现在进入顺应新时代的“融和”模式阶段,从思政...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国际中文教学的效果测评——以教学设计、HSK模拟题编写及作文评分为例————作者:刘玉屏;欧志刚;武晓琴;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辅助教师完成多种教学活动,为教师减负增效,但生成过程需要提示文本指导,生成结果需要评估,技术模型需要对比选择。鉴于此,本文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教学设计、编写HSK模拟试题、对作文进行评分三项任务为例,编写提示文本驱动大语言模型生成内容,设计评价方法和流程对生成内容进行测评,并基于测评结果对不同大语言模型的生成能力进行评述。研究发现:基于框架生成的提示文本可以驱动大语言模型顺利完成任...
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师MPCK、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青海省28所初中学校的研究————作者:张廷艳;谭洋;董宇航;朱丽梅;
摘要: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学生学业成绩是直接反映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而教师知识水平与课堂教学实践又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青海省28所初中学校的54名数学教师及其对应任教的163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师的MPCK和课堂教学质量的现状,进而通过建立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师MPCK、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
文化共同体视域下民族地区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理性构想————作者:达万吉;
摘要:“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具有融合共同的文化实践、彰示集体的价值原则、蕴蓄群体的精神力量和联系共同体发展的“因”与“果”之文化本质规定性。这种文化本质赋予了“教育家精神”作为共享文化,为中国教师共同体提供共同的文化纽带,联结不同的教师个体和群体、凝聚中国教师共同体并为其所认同、尊崇和实践的文化品质。民族地区教师作为教师文化共同体成员的重要组成,应积极审视自身所处的文化态势,依循以共同记忆延展发展愿景...
以体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作者:罗柳宁;江涛;
摘要:体育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进程中具有生命意义的文化形态。体育在可能层面,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及社会功能四层理论逻辑,分别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现实保障、提供物质支持、编织情感纽带和夯实中华文化认同。体育在可行层面,是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丰富各民族群众体育活动场域,深化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
论民族地区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实践方略————作者:赵荣辉;韩大林;
摘要:民族地区劳动教育承载着独特的育人使命,如何结合区域实际,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明确恰切的实践方略,真正发挥育人效能,将是不可规避的现实教育问题。本文以民族地区劳动教育为切入点,针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合实践反思,力求探讨民族地区劳动教育应当追寻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方略。在上述基础上,基于“以弘扬中华优秀劳动文化为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旨归”三个维度,...
民族高校文科教师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论析————作者:后慧宏;
摘要:长期依附“西方中心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已难以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需求。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目的、内在要求和基本途径,也成为亟待研究阐释和实践探索的学术命题。从知识生产的阐释学视角审视,民族高校文科教师作为代表性知识分子,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承载着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知识联结和知识表达的公共使命。据此,民族高校文科教师首先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小学语文教师
- 国家级中国外语教育
- 省级经典阅读(中学版)
- 省级英语新世纪
- 北大核心山东外语教学
- 省级新教师
- 省级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省级《当代教育与文化》
- 省级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小学教育科研论坛
- 省级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 省级小学科学
- 北大核心学海
- 省级《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学子》
- 省级《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南大核心教育发展研究
- 国家级《中国体育教练员》
- 省级《语文学习》
- 省级《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南大核心研究生教育研究
- 省级优趣动漫周刊
- 省级《教师博览》
- 省级《体育科学研究》
- 省级心理育儿
- 省级智慧数学
- 省级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 北大核心《大学教育科学》
- 省级《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幼儿智力世界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