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高等教育研究》是一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刊。发表有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论文,也刊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和经验总结。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注意反映高教研究前沿的学术动态,并重视扶持中青年学者。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和中专、中技学校的广大干部及教学科技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体制与结构、院校研究、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德育与美育、教学理论与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史、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重申语文教育的立人使命
论教育自由的尺度及实现
论我国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异地高考期待的群体差异
从精神生产视角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新常态下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基于文化自觉的视角
论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的协同推进
大学社会评价论略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类型:监测评估
心理资本视角下高校学术氛围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基于全国29所高校784名教师的调查
西方自由教育传统之演变
三任华人校长与岭南大学的“中国化”转型
法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及其特征
近三十年来美国州层面转学系统建设及其启示
韩国世界高水平大学章程的文本分析
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职业院校转型之思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投稿:满足学生求知需要成就和谐师生关系
摘 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认为是一个集合性概念。师生相处中会因为角色的不同、相处环境地域、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存在各种差异性关系:如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班务工作中的“管”与“理”的关系;学生辅导中的“辅”与“导”的关系,尤其是在配优辅差中教师和辅导对象之间的关系的处理直接决定着辅导的效果等,都是我们教师和学生相处中需处理好的师生的关系。
关键词: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满足,求知,和谐,师生关系
我结合课内比教学这个大环境,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 “和谐师生教学关系”话题的界定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从现实意义的角度看:“和谐的师生教学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先决条件;也是开展课内比教学,教学大比武比出成效、比出业绩的前提和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内比教学还得比比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从这也可以管窥评选“学生最满意教师”的重要和意义所在。
高等教育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反思————作者:张应强;
摘要:高等教育质量话语的产生,源于多元利益相关者的高等教育质量诉求。质量观是理解高等教育质量的“密码”,基于不同质量观,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有不同理解。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的结果而不是评价的结果,质量评价只是质量建设的环节和手段之一,质量评价并不产生质量。目前,异化的质量评价已与高等教育质量建设背道而驰,强化质量评价治理刻不容缓。因此,必须正确看待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作用,真正确立高等教育治理理念,回归高等教...
我国现代美育学知识体系的发展审视与路径重构————作者:何齐宗;夏梦雪;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美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初步形成了美育学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不同的美育学著作的具体内容也各有特色。但当前我国美育学的知识体系还存在较明显的问题,不少美育学著作在美育学知识的构成上没有厘清美育学的学科边界,将一般的美学知识简单照搬进来,同时有较多的美育学著作在知识的结构上还不够严谨、不合逻辑。重构美育学的知识体系,应科学选择美育学的知识内容,着力优化美育学...
“教-学-研”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现实诉求、育人理念与建构路径————作者:潘金林;黄成亮;
摘要:“教-学-研”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以密切的师生互动为基础,是教学相长、教研互补、研学互促、师生共创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流本科教育呼唤培养模式改革、知识生产方式转型要求变革教学模式、本科院校中科研漂移与教学漂移日益严重、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亟须优化是该模式得以产生的现实背景。“教-学-研”共同体模式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发展性、创生性,育人方式涵盖共同体环境育人、教师教书育人、同伴互助育人、师生科研育人...
现代大学形成时期新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博弈————作者:贺国庆;
摘要: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是现代大学酝酿形成时期,始于中世纪的传统大学因过时的知识体系、学生道德败坏等弊端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源自启蒙运动的功利主义与融合德国古典哲学、早期浪漫主义等思想的新人文主义先后作用于大学改革,前者倡导实用教育观,主张大学旨在培养公务员、牧师和医生,政府要强化对大学的控制;后者主张大学应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有教养的人,坚持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强调研究的价值和传授纯粹知识。在改革...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优化————作者:胡娟;宫颢韵;
摘要:学科结构优化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分析比较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演进历程与特点发现,两者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学科总体格局、本科教育学科结构、各教育层次学科结构的联系三个方面,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相比美国存在对理学重视不够、本科教育的学科集中度高且应用导向强、各教育层次学科结构趋同等特征。这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结构不能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为此,应加强本科阶段的理科教育,注重...
英国大学知识转移机制改革策略分析及其启示————作者:江增煜;徐小洲;
摘要:大学知识转移是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破解大学知识转移主体立场目标分离、知识转移类型和渠道单一以及激励效应较弱等难题,英国政府针对性地实施了优化政策、完善机制、拓宽渠道、强化监测、加大投入等多项改革举措,这些改革举措具有互动性、多维性、系统性、干预性等内在特征。借鉴其经验,我国大学知识转移机制改革应强化危机意识以增强知识创新的国际竞争力,强化绩效意识以提升转移知识的产业应用水平,强化协同意...
德国卓越工程师双轨制培养的表征、缘由与走向————作者:彭湃;陈娜;
摘要: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存在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双轨培养工程师的制度体系。两类高校在工程师培养目标规格、学生来源、师资聘任、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教材使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学生专业实践、学位论文要求以及就业前景方面则异同兼备。工程师的双轨制培养为德国维持技术强国地位奠定了结构匹配的技术人才基础。德国企业对工程师岗位分工的需要、基础教育阶段的分流培养制度、精准培养工程师的效率需求、两类高校形成的分类培养格局...
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论纲————作者:冯建军;
摘要:从形式上看,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基础话语,它是教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话语的独特性表现,也是教育学共同的学科话语;第二层次是核心话语,它是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独特性的表现,体现着中国特色教育学与西方教育学的本质不同;第三层次是具体话语,它是基础话语与核心话语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操作性话语。三种话语各有侧重,分别与科学教育学、哲学教育学和实践教育学相对应,具有不同的话语表达方...
自治与监督之间:国家与大学关系的三重形态————作者:姚荣;
摘要:传统上,在国家主义的主导下,大学被视为国家行政机关抑或国家行政部门的附属者。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为寻求大学自治与自治监督的平衡,“防御式大学自治”与“干预式大学自治”的概念开始兴起。与规范主义进路不同,功能主义进路将国家监督与大学自治置于规制与治理理论的视野下予以重新定义,以构建国家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国家与大学关系的厘定,应统合规范主义与功能主义两种改革进路,基于法治主义原则与规制治理...
东北高等教育支撑区域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作者:王少媛;修南;张楠;
摘要:东北地区早于全国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人口现状正在消解东北的人力资源存量,由劳动力无限供给所形成的东北“人口数量红利”正在逐渐消失。高等教育主要通过直接、间接和衍生路径等作用于人口发展、激活“人口质量红利”。立足东北高等教育已有优势,积极应对挑战,需要增强高等教育支撑人力资本积累的直接效能,升级高等教育适配人力资本技能结构的间接效益,优化高等教育营造人口良性迭代文化...
学科与专业的复杂关系、核心使命与管理改革——基于《学位法》及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作者:张炜;
摘要: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在使用时应明确其定义和指向。加快学科与专业发展,应聚焦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把握学科与专业发展的逻辑,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培养。应进一步调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与本科专业目录,推进学科治理与专业治理现代化,完善学科制度和专业制度建设,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作贡献
学术劳动力市场中博士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44所高校一流建设学科教师履历的研究————作者:陈沛;沈文钦;
摘要:基于144所高校一流建设学科43994名教师的学术履历数据,以多维距离框架分析学术劳动力市场中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流动现象发现,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流动具有典型的空间非均衡性;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流动受区域发展、学术声誉、就学流动经历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流动与学术就职选择共同形塑我国人才分布的空间格局,凸显区域经济发展与一流学科建设协同推进的政策意涵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贡献测度与提升路径————作者:朱成晨;
摘要:通过构建共同富裕发展指数与职业教育发展指数,并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测度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贡献率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指数和共同富裕指数均呈现稳步提升的发展趋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贡献度突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贡献率与共同富裕发展指数增速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偏差现象。为加速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应坚持融合发展理念、完善内外联动机制和聚合空间协同效能,在高水平...
后工作社会中的高等教育————作者:王建华;
摘要:近年来,在数智技术的驱动下,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范式的转型,工作世界中的正式工作不断流失。现代高等教育是工业化的产物,其学科、专业设置与工业社会的职业分工基本保持一致,其合法性来源主要是为学生的就业作准备。受技术-经济范式转型的影响,后工作社会中关于工作的概念将被重新定义,高等教育与工作世界的链接将趋于中断或愈来愈松散,高等教育基于人力资本生产促进阶层流动的功能将被弱化,为工作世界输送适配的专业人才将...
科学范式第三次转移:大学转型发展的学术逻辑————作者:眭依凡;毛智辉;
摘要:大学转型发展不仅是高等教育及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科学范式转移是大学转型发展的学术逻辑,以生物圈研究范式为主导的第三次科学范式转移不仅加剧了大学转型发展的紧迫性及复杂度,同时也给大学转型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医教协同在人才培养中的关联结构及其互动机制————作者:吴红斌;沈子曰;
摘要:医教协同是当前我国医学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采用连续比较法分析相关资料发现,医教协同是教育系统与卫生系统围绕医学人才培养形成的关联结构,呈现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嵌套关联,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阶段有序参与以及协同主体互嵌的特征;医教协同源于医学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及其专业特殊性,行业系统中医院的市场化扩张与多目标冲突、教育系统中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变化与机构分层化加剧了两者...
高校教师科研风险偏好的形成机制——基于学术职业压力视角的分析————作者:黄依梵;
摘要:基于2023年全国1784名高校教师的调查数据,探究高校教师科研风险偏好的形成机制发现:学术职业压力对高校教师的科研风险偏好产生双重影响,竞标型压力存在抑制效应,达标型压力发挥促进效应;组织支持能够增强达标型压力对科研风险偏好的促进效应,但无法缓解竞标型压力对科研风险偏好的抑制效应。为更好地促进学术事业的真正繁荣,需进一步关注达标型压力对高校教师风险偏好的驱动价值和竞标型压力的潜在制约,设定筛选导...
深化高校艺术教育的探索————作者:刘献君;杨伊;
摘要:高校艺术教育已普遍开展,但有待深化。深化高校艺术教育,要深刻认识艺术具有促进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等育人功能。深化高校艺术教育,要把握艺术教育的学科性质、美育性质、“人学”性质。推进高校艺术教育走向深化,要确定艺术教育在高校的重要地位,创建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各个高校应形成各自的艺术教育特色,加强艺术教育制度建设
共生理论视域下跨组织科教融合育人模式解析————作者:徐艳茹;刘继安;郑润廷;
摘要:基于共生理论,世界主要国家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跨组织科教融合育人活动可分为契约共生、战略共生和同源共生三种模式。契约共生以麻省理工学院托管林肯实验室为代表,通过签订契约实现育人与创新资源协同。战略共生以巴黎萨克雷大学“大学与机构共同体”为代表,通过国家协调战略推动共享统一发展目标。同源共生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代表,通过天然基因纽带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管理体制上高度融合。为促进跨组织科教融合,需明确各方...
高校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历史进程和国际经验————作者:宣勇;郑淑超;
摘要: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之一,必须自觉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有效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国家综合实力跃升。纵观国际历史,高校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历程可分为战后恢复时期、快速融入时期、战略核心时期三个阶段;横看各国实践,研究重点分层明显、政府财政资助充足、人才政策保障到位是其主要举措。深入推进我国高校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整合研究布局和项目规划,统筹高校战略科技攻关方向和重点;完善资助制度,支撑高...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学报《克拉玛依学刊》
- 北大核心职业技术教育杂志
- 国家级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 北大核心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 国家级中国民族教育
- 省级幼儿100
- 省级《新一代》
- 国家级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 省级《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 省级高校社科动态
- 北大核心《学习与实践》
- 国家级《中学生英语》
- 省级《文教资料》
- 省级教育策划与管理
- 省级《体育教学》
- 省级《作文成功之路》
- 国家级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国家级教育杂志
- 北大核心《山东外语教学》
- 北大核心《教师教育研究》
- 北大核心《心理发展与教育》
- 省级《试题与研究》
- 省级教育革新
- 省级小学生导刊中年级
- 国家级《中国大学生就业》
- 省级特立学刊
- 学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 省级《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黑龙江教育》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