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当代教育科学》是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山东省教育学会主办,《当代教育科学》编辑部编辑出版的我省唯一以立足基础教育,兼顾宏观研究的综合性教育研究月刊。编辑工作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以“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普及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荟萃教育科研成果”为办刊宗旨,注重文章的研究性、超前性、现实性、指导性、基础性,努力争创全国一流教育理论刊物。
【办刊宗旨】
当代教育科学以“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普及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荟萃教育科研成果”为办刊宗旨,注重文章的研究性、超前性、现实性、指导性、基础性,努力争创全国一流教育理论刊物。
【主要栏目】
教学理论、外国教育、教改前沿、学科教学、专稿、决策与思考、理论纵横、精论集锦、教育心理、教育评价、教育管理、品德教育、课程与教材、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教育史、信息荟萃、基地巡礼。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论基于儿童自由的规则教育 宋坤
对我国儿童研究伦理问题的思考 王艳
冲突视角下移动互联时代的中学生自我表达 高崇
理解性学习:对学校学习理论的概念重建 郭晓娜
中小学教师通识培训课程的建构 苏鸿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以“阳光”校本课程开发为例 汤强兴
教师身份危机与救赎 吴举宏
为教师自主成长奠基——青岛市中小学教师科研工作站思考与实践 于立平
教学中的“结果思维”批判及破解思考 陈玉华
和美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与实践 张星
经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路径研究——以上海市P区为例 李军
为师四境——在初中语文教学课题研究中的成长回眸 李波
中学图书馆资源利用与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宋兰平
卢梭的公民教育观——论《社会契约论》与《爱弥儿》教育观的矛盾及其统一 刘通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鲍翠香
提升评价素养,促进专业发展——评《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研究》 张赵姝影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实践教学的组织与方法——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案例精选》 刘向应
旅游营销技能储备与思路拓展——评《旅游市场营销》 王利琴
小学艺术教育论文: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
【摘 要】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达到要求的,对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心、意志力都提出了考验,但只要注意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孩子终身享用,受益匪浅。
【关键词】小学艺术教育论文,学习习惯,音乐欣赏,音乐表演,音乐演唱
学习习惯是长期训练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学习方面的定型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很容易养成,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音乐学习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教育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校本课程建设的“高原期”检视与跨越————作者:段兆兵;周瑞;
摘要: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校本课程建设进入“高原期”:模糊认识待清理,整体质量待提升,封闭思维待突破,形式化问题待解决,“小而全”误区待走出。当前校本课程建设走出“高原期”遇到难得机遇,核心素养培育为其明确了方向,课后服务为其提供了空间,新《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实施为其提供了动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其提供了目标,典型实践为其提供了范例。因而跨越“高原期”之策在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瞄准校本课程育人目...
素养导向的表现性任务:内涵解析、关键特征与设计路径————作者:章勤琼;聂菲;
摘要: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呼唤素养导向的表现性任务设计。素养导向的表现性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理解等解决复杂问题的任务。它关注学生的真实行为表现,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高质量的表现性任务具有情境的真实性、思维的开放性、难度的挑战性和学习的进阶性四个关键特征。素养导向的表现性任务包含任务目标、任务内容和任务标准三大部分要素,可以采取以下设计路径:基于逆向思维,确定学习目标;聚...
论科学取向的教育研究范式及其方法论规范————作者:满忠坤;孟令彦;
摘要:教育理论的多元存在既是教育学发展的世界历史图景,也是教育实践变革的客观需要,由此决定了教育研究多元范式取向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科学取向的教育研究范式之于教育学的知识生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应遵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双重规范,“普遍妥当性”因此并非科学取向的教育研究范式的唯一标准。科学取向的研究范式引入教育研究应恪守教育学的学科立场,遵循研究对象确立的客观性、方法选择的开放性、知识生产的实践性和价值...
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关系辨识————作者:潘洪建;
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学生成长的基本途径,二者存在相通之处,有着共同的旨趣与追求,均关注综合学习、实践学习。但二者也有明显差别,其主要表现为:在目标追求上,跨学科主题学习聚焦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综合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内容选择和组织上,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学科,学科融合有边界,而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学科,学科融合无边界;在学习方式上,跨学科主题学习在认知基础上实践,做中学新知,...
论指向“专家思维”培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作者:吴永军;施虹妍;
摘要:素养时代“专家思维”比“专家知识”更具生活价值。指向“专家思维”培养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且有意义的设计路向。这一指向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真实生活和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或机遇为起点,通过立足真实问题情境的反思性抽象与平衡,最终获得围绕“大观念”组织的复杂知识结构的学习活动。指向“专家思维”培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要素包括作为编排浸润状态重点的真实问题情境、作为复杂知识结构核心的“大观念”以及促进中...
论单元教学的理论逻辑:基于杜威经验论的释读————作者:张鼎立;张璞;沈晓敏;
摘要:如何处理好单元的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关系,是单元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杜威的经验论反思传统单元教学中两种逻辑的二元对立,并通过“问题解决”达成单元教学中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统一。基于问题解决的单元教学以真实世界的疑难问题为起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符合学生心理的内在逻辑;同时,学生需要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以解决问题,达到学科逻辑的深化。在杜威经验论指导下,可通过构建连接生活经验和学科知识的问题情境,...
智能时代社会情感学习的价值、困境与路径————作者:李素敏;彭君亚;
摘要:人们通过社会情感学习可以获取并运用知识和技能,掌握与自我、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发展出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关系技能、负责任决策五个维度的社会情感能力。从功能上看,社会情感学习具有驱动社会情感内在建构,助推社会关系有效联结,促进社会行为正向发挥的重要价值。然而,智能时代的社会情感学习面临智能技术依赖消减社会情感学习动机、智能鸿沟问题扩大社会情感学习差距、虚拟社会交往降低社会情感学习深度、数...
智能时代关于人的本质的反思与教育理论话语体系构建————作者:陈祖鹏;
摘要:教育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对智能时代人的本质的反思,是构建智能时代教育理论话语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主体性、实践性、自由创造性和智慧性仍是智能时代人类的独特标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应反思传统的教育目的观,将教育目的转向培养人的自主学习和批判反思意识,聚焦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意义的生成,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和高阶能力,以满足智能时代对...
重申主体性:智能时代道德学习的核心坚守————作者:王素云;代建军;
摘要:“学生为本、导生向善”是道德学习的根本遵循,重申主体性是智能时代道德学习变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在智能时代,虚实相融的场域给予人自主探索的空间,促进主体意识的生成;技术具身丰盈身体存在的方式,提升主体的能动性;智能匹配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促进创造性的道德建构,推动面向主体性的道德学习的发展。然而,信息化发展也带来了主体性的危机,亟需坚守生活主体形象的真实性、人身体活动的能动性及生命主体的多...
《当代教育科学》2025年重点选题
摘要:<正>1.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建构与实践2.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究3.人口变化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4.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研究5.乡村教育发展研究6.学校特色发展研究7.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研究8.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研究9.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0.教师的实践创新研究11.学生教育生活质量研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的困境及其纾解路径————作者:曹志峰;周唯;徐欣怡;
摘要: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是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教师岗位职责泛化、职业角色异化和专业发展弱化是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的现实样态,而社会工具理性支配、科层管理结构僵化以及师资队伍结构失衡是上述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要回归价值理性、完善制度设计以及优化师资供给,进而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学范式的重新分类与定义——基于教学观类型调查的分析————作者:程宏宇;冯滨倩;
摘要:课堂教学范式通常被区分为以学为中心和以教为中心两大类。然而,这种区分是否能够准确反映教师实际的教学认知与行为,是否能为教学改革实践提供有效依据,仍有待进一步探讨。对103名中学教师实施半结构化访谈后发现,所有受访教师均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具备以学为中心和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他们所持教学观的组合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学生取向、学习取向、教师取向和知识取向。相应地,这四种类型分别对应了教...
教育时间视域下小学课程表的问题反思及价值重构————作者:孙丽丽;项楚雁;
摘要:教育时间的配置决定了学校教育活动的规模、形态、周期以及秩序,是学校推进教育活动的“制度产物”。课程表作为教育时间的实施工具,是学校所有活动的核心规程,规范着学校的育人取向和课程设置等关键问题。然而,从教育时间的角度审视,当前小学课程表存在不同程度的时间价值异化,具体表现为:课程表编排中的自然时间被切割、课程表标准中的个性时间被埋没、课程表规划中的闲暇时间被挤压、课程表执行中的学科时间被打乱。为解决...
实践人及其教育意蕴——兼论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的价值旨趣————作者:李润洲;
摘要: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具有鲜明的实践取向,表现为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知识结构化的课程内容、学科实践的育人方式以及成就取向的学业评价。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的实践取向实际上蕴含着一种实践人的形象,培育实践人成为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的价值旨趣。在教育场域中,实践人是身心一体、行知融生和行果互适的人。然而,在现实的教育中,实践人或多或少地遭遇离身学习、抑行传授与错配行果等阻隔。因此,实践人的培育至...
教师的教育家精神养成:基于集体记忆的视角————作者:敖峰;
摘要:从集体记忆的视角来看,教师的教育家精神可被视为教师群体中已然存有或希冀存续的一种集体记忆,其养成至少蕴含着三重意涵:从历时来看,是教师对作为历时记忆的教育家精神的接续;从共时来看,是教师对作为共时记忆的教育家精神的分有;从效果来看,是教师对作为身份记忆的教育家精神的呈现。当下,教师的教育家精神养成面临着种种阻隔,主要表现为历时记忆的断裂、共时记忆的世俗与身份记忆的隐匿。因此,教师的教育家精神养成路...
从教育善到评价善:教师评价改革的逻辑与向度————作者:张继明;王洪才;
摘要:教育是为了善的事业,教育善构成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导向。教师是教育善的践行者,教师在培育人才、从事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实践中实现善的价值。但世俗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遮蔽了教育之善,教师践行善的职责也随之弱化。评价作为一种发展与治理机制,包含着导向善的逻辑与责任,善用评价有利于促进教育与教师发展。但在现实中,从教育评价到教师评价,亦因受到功利主义、管理主义、量化主义等思维的影响,其善的初衷遭到...
教学约束的价值向度与超越路径————作者:张兰婷;
摘要:教学约束是教师身处现实教学生活中必然感知的各种限制与束缚。在学校场域内,教学约束具体可分为自身性约束、条件性约束、制度性约束三类。教学约束一方面构成教师行动的保障,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教师教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是教师行动的桎梏与羁绊。更好地利用约束服务于教学,需要在教师主动适应约束的基础上,充分借助外界环境,尽可能减少约束对教师的限制,同时从更深层次鼓励教师敢于超越约束。为此,需要培育教师“自适应”...
作为方法的教师——兼谈方法对教师的遮蔽————作者:王兴宇;
摘要:随着科学范式对方法的强化,当前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实践都在强调方法,方法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主导力量。现代教学已经成为“方法”的教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学。对方法的重视和追求看似使教学更科学,但最终只能得到模式化、程序化、确定的教学,无法获得意义的建构、价值的生成和伦理的凝聚。因为方法本身不能解释教学,教学需要经由教师达成必要的目标。只有走向作为方法的教师,才能真正彰显教学的本真魅力和价值意蕴
基于哲学诠释学的教科书理解————作者:何亮;李如密;
摘要: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教科书理解实现了从文本理解到自我理解的本体论转向。具体表现为:教科书理解目标从文本到自我转变、理解取向从“正确理解”到“理解的历史性”转变、理解方式从单向阅读到双向对话转变以及理解结构从封闭到开放转变。以哲学诠释学视角进行教科书理解的优势在于,立足诠释循环,增强理解的深刻性;强调对话交往,确保文本理解的有序性;面向意义筹划,提供自我塑造的可能性。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教科书理解需要以...
跨学科课程整合的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作者:刘传莉;马勇军;王元凯;
摘要:跨学科课程是培育核心素养,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载体。跨学科课程整合需要遵循知识整合、思维整合和文化整合的内在逻辑。目前,跨学科课程整合面临着知识整而不合导致的“拼盘式”课程内容、思维浅尝辄止导致的“活动主义”课程实施、文化不可通约导致的“封闭式”课程形态三重困境。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课程整合任重而道远,可以尝试在以下方面突破整合的困境:形成大概念群,统摄知识整合;以具身任务为载体,赋能思维整合;形成...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
- 省级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 省级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省级小学青年教师
- 北大核心《河北学刊》
- 省级教育探索杂志
- 省级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
- 省级《宁德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父母必读
- 省级《梧州学院学报》
- 省级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北大核心《外语研究》
- 省级优秀作文选评
- 省级《甘肃教育》
- 省级中学政史地
- 省级《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 省级摩尔庄园
- 省级青少年学刊杂志
- 省级儿童发展研究
- 省级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课外语文(教研版)
- 北大核心《中国成人教育》
- 省级《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学语文教学》
- 省级《福建体育科技》
- 省级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北大核心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省级《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 省级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学术评论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