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学生数学

《中学生数学》

关注()
期刊周期:半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1-1531/01
国际标准刊号:1003-1901
主办单位:中国数学会普委会;北京数学会;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
主管单位:中国数学会普委会;北京数学会;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民族》教育学论文

  【杂志简介】

  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关于电子稿件 1

  2 重视“0”的作用 朱挺光;朱挺福; 2

  3 “类”里再分类解决等腰三角形的问题 陆剑鸣; 3-4

  4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刘永智; 5-6

  5 让精彩转起来 徐磊; 7+6

  6 解答分式问题的某些变形策略 黄细把; 8-9

  7 巧用中心对称分割图形 武守维; 9-10

  8 矩形使双曲线的问题“有法可依” 张振中; 11-13

  9 构造平行四边形证题几例 吴欣; 13-14

  10 证明点在线段上的三种基本思路 吕强; 15

  11 关于圆的几道题 戴伟良;劳业清; 16

  12 巧用相似三角形解题 陈明儒; 17-18

  13 内等角线性质定理的简证 袁安全; 19

  14 快来购买合订本 19

  15 探究三角形角平分线上点的性质 吴远宏; 20

  16 图形设计美不胜收 赵新胜; 21-22

  17 说说“均值换元” 赵平; 23

  18 命题:“若{x≥a,x≤a则x=a”的应用 王远征; 24+23

  生物教师论文发表: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摘 要:生物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能够让学生深刻地对生物知识进行吸收,并且能够灵活地对知识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关键问题。课堂中重视对生物知识内容的分析和整合,注重从实践出发去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并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进行情感教育,对提升课堂有效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概念学习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中心环节,“有效性”作为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更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有效性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收获。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时过于强调教学氛围而成为活跃的表演课,或者过于按教师的预设以穿线、设问、串讲的传统课模,容量大,学生听得似懂非懂,其效果均不理想。生物课教学应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动态生成教学智慧的过程,是师生共同体验、收获知识和能力的实践过程。如何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提升教学效果,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中学生数学最新期刊目录

构造基本初等函数原型求解客观题————作者:张六军;

摘要:<正>(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高中部,广东深圳518000)在解决函数方程问题时,如果能找出基本初等函数原型,对于客观题(如选择和填空题)来说可以迅速做出来.当然找出原型需要牢固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如一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自变量运算结构与函数值运算结构特点

根与系数关系的探索与应用————作者:方贞;何豪明;

摘要:<正>新版教材给出了代数基本定理:任何一元n(n∈N*)次复系数多项式方程f(x)=0至少有一个复数根.由此可知:任何一元n(n∈N*)次复系数多项式f(x)在复数集中可以分解成n个一次因式的乘积.进而,一元n次多项式有n个复数根(根按重数计)

角平分线逆定理及其应用————作者:张海洋;

摘要:<正>高中几何题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解三角形、圆、椭圆、双曲线等.在近几年的高考或模拟题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难度较大,一般的方法解答比较复杂.本文巧用角平分线逆定理来破解高中几何题,常常让问题迎刃而解,以期提升同学们的解题能力

探索问题解答过程开启数学思维智慧——对2024年西城区高一期末数学试卷第21题的思考————作者:李艳红;

摘要:<正>~

椭圆内接等腰三角形的探究和推广————作者:时杰;虞涛;

摘要:<正>解析几何的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因此解析几何的问题解决,首先应基于问题的几何属性进行几何分析,再利用坐标法进行代数运算,最后用代数结果解释几何问题.下面以一题为例来说明

一道课本题的解法探究与拓展————作者:刘志诚;李小芬;赵成海;

摘要:<正>教材中设置的每一道例题、习题,都有其目的和作用,体现着所学知识应该达到的能力和要求,因而学习中不仅要紧扣教材知识,寻求其解决方法,而且还要挖掘和利用教材中题目的潜在功能,尝试通过他们发现更为一般性的结论或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尤其是教材习题中“拓广探索”栏目中的习题,为同学们提供了研究探索的好素材

三类函数增速的定性定量分析在解题中的应用————作者:刘景武;

摘要:<正>在解决函数问题时,经常遇到由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通过加减乘除运算或者复合运算得到稍复杂的函数,研究这类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零点及相关不等式等性质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热门问题.要解决上面的问题,往往需要比较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类函数的增速,教科书采用了从定性判断到定量研究的方式.必修一教科书(人教A版,下同)中指出指数函数是爆炸式增长,幂函数是快速增长,而对数函数是缓慢...

对一道试题的变式的解答与思考————作者:郑良;陈治任;

摘要:最近,笔者拜读林廷胜老师的文章《一道最值题的解法探究》[1],尝试对试题进行变式与求解,受益良多.现将变式、解答与思考与读者分享,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美丽的阿基米德半正多面体————作者:吴毓嵩;

摘要:<正>通过高中阶段立体几何的学习,大家都认识了五种凸正多面体,它们也被称作柏拉图多面体,它们外形优美,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及次序感.每一种正多面体都由同一种全等的正多边形组成,且每个顶点处有相同的面数,相邻的面之间的二面角也都相同.凸正多面体只有这五种,那么,还有能够媲美它们的其他高度对称的美丽多面体吗?答案是肯定的,被称作阿基米德多面体的十三种半正多面体也同样惊艳

一类三角形多解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作者:李悦;贾贺贺;陶军;

摘要:<正>三角形中的多解问题是中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已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及其对边长,探索三角形解的个数的问题是一类三角形多解的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有些同学不清楚从什么角度去思考,本文重点首先从几何角度直观分析,然后再从方程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

2024年新高考数学Ⅰ卷第18题的探究————作者:程晓亮;王禹寒;

摘要:<正>2024年新高考数学卷首次将题目数量从22题减少至19题,导数试题依旧维持着运算量大、推理过程复杂和知识综合性强的考查风格.本文将以2024年新高考Ⅰ卷第18题为例,呈现思考过程和解法,并与2023年新课标Ⅱ卷第22题第(2)问进行比较,旨在归纳此类题目的一般解法,提升同学们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一道日本高考概率综合题的新解法————作者:彭刚;包秋英;

摘要:<正>1试题呈现2024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部入学数学试题中有一道概率综合题如下:单位圆上有24个点,它们的坐标为■.从编号为1到24的24张卡片中任意取出4张,编号记为a,b,c,d,以Pa,Pb,Pc,Pd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记为R.若四边形R的面积的所有取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S1,...

2024年朝阳区高三一模不等式整数解问题的解法探究————作者:张兴松;

摘要:<正>不等式的整数解问题在模拟考和高考中时有出现,难度较大.我们查阅文献发现不等式整数解问题主要聚焦于不等式的整数解有限求参数范围[1][2][3].2024朝阳区高三一模不等式整数解问题聚焦于不等式没有整数解求参数范围.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主观题,设问不落俗套,新颖别致,富有挑战性

强基计划中的高次方程韦达定理————作者:周宁;

摘要:<正>在高校的强基考试中,高次方程的韦达定理是考查的重点.然而,由于该定理在教材(2019人教版A版必修二)中只是作为阅读材料出现,许多同学对其了解甚少,因此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往往感到陌生、不熟练,无法自如地应用.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定理,现将近些年的相关考题进行了梳理,并从两个方面对该定理的应用进行了分类

移轴在椭圆解答题中的应用————作者:黄宇涵;

摘要:<正>指导老师 张庆瑞近期在高考一轮平面解析几何的复习过程中,听完了老师补充的移轴相关知识后,结合不久做的一道2024年北京市朝阳区期末考试的椭圆解答题,颇有感触,特此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我的研究成果

椭圆的一类切接问题————作者:胡长财;

摘要:<正>相切问题是圆锥曲线的一类重点问题,常规的解法是将直线与圆锥曲线联立,利用判别式等于零进行求解,但解题过程往往过于繁琐.因此我们考虑利用伸缩变换将椭圆转化为圆,来研究椭圆的一类切接问题

直角三角形高线的一个性质及应用————作者:张留杰;孟庆云;

摘要:<正>~

对2024年全国Ⅰ卷第19题的探究变式————作者:纪明亮;

摘要:<正>2024年全国Ⅰ卷第19题是一道以数列和组合数学知识为背景的新定义题,蕴含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思想方法,极具研究价值.1试题呈现与解答题1设m为正整数,数列a1,a2,…,a4m+2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若从中删去两项ai和aj(i

利用复数旋转变换证明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作者:王越男;张家齐;

摘要:<正>你会求一个点到直线的距离吗?尝试证明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吗?本文的张家齐同学,在遇到一个求点到直线距离的问题时,提出了利用复数运算进行旋转变换的想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复数运算,推导出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一次分式指数复合函数的对称中心的性质探索————作者:韩金京;

摘要:<正>学习数学时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多角度思考,除了思考解题方法和技巧以外,站在命题人的高观点去“审视题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下面我通过近期模拟考试和曾经的高考真题中出现过的关于一次分式指数复合函数的对称中心的例子,和同学们研究一下这样的命题是如何得到的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