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大学化学

《大学化学》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 11-1815/O6
国际标准刊号:1000-8438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
主管单位:中国化学会;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
上一本期杂志:《基础教育参考》教师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大学数学》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基本信息】

  《大学化学(第2版)》根据教育部2000年以来规定的总学时数,针对生命科学、材料、医学、药学类等理工科四年及七年制本科生对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的需求和学时分配,整合了原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相关知识编写而成。本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写上力求达到先进性、基础性和科学性等各方面的统一,在保证化学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注意化学与生命科学和技术、医学、药学、材料的紧密联系,介绍化学在这些学科中的应用。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聚集态、分散体系、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溶液中的四大平衡及相关分析方法、物质结构、元素化合物、仪器分析方法。目的是让读者在较少的学时内对化学的知识体系和进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文字精炼、语句通顺、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标点清楚。每篇论文不超过 6000 字,简报不超过 3000 字(均包括图、表、摘要及参考文献)。来稿须用 A4 页面排版,用电子邮件发送到本刊信箱。

  2.来稿首页注脚应注明课题来源及课题名称,获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 “ 基金项目: ” 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并附第 1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 论文必须包括题名(不超过 20 个汉字)、作者姓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以逗号 “ , ”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作者工作单位(写明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并以分号 “ ; ” 隔开)、中文摘要( 100-200 字)、关键词( 3-5 个)、中图分类号、英文题目、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及英译作者单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以 “ 参考文献: ” (左顶格)作为标识。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

  4.1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 .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起止页码 .

  4.2 期刊文章: [ 序号 ] 主要责任者 . 文献题名 [J] .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复杂化学体系的分子模拟研究———2013 年诺贝尔化学奖浅析高毅勤3-7

  2. 刺激响应性刚柔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张金龙 张洁 宛新华8-15

  3. 国内外化学专业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与探索———高等化学教育咨询评议项目系列之二张树永 王玉枝 苑世领16-21

  4. 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付颖 叶非22-24

  5. 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整合与优化初步探讨———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王小兵 卢文贯 任健敏25-27

  6. 工科基础无机化学的互动教学探索赖雪飞 谢川28-30

  7. 仪器分析实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制胡万群 邵伟31-35

  8. 杂络合———手性识别的新方式胡晓允 单自兴 周忠强36-39

  9. 硫化氢荧光探针李思吾 李晖40-45

  10. L-S 耦合法确定多电子组态原子光谱项的计算机实现王慧峰 陆维敏46-48

  11. 黏度法测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的几种情况讨论何明 朱金 罗振扬49-55

  12. 胸腺五肽的固相合成———化学生物学教学实验设计实例王昱佳 刘欣宇 陈永湘56-60

  13. 对消法测定原电池电动势实验中电极制备的改进李苞 张虎成 张树霞 等61-65

  14. 微量仪器非水滴定法测定硫酸铵张海波 谢音 丁琼66-69

  15. 聚合物负载的有机硒树脂的功能基含量测定———介绍一个本科生的研究性开放实验徐伟明 费燕 常雨薇 等70-73

  16. 关于平衡态热力学常见过程的定义郭余年 程铁欣74-79

  相关论文范文:案例教学在二维数字动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摘要:二维数字动画是指在电脑上进行的传统二维无纸动画,而二维无纸动画的主要表现平台就是FLASH软件。本文提及的二维数字动画教学其实就是FLASH软件教学。软件教学通常具有枯燥、趣味性低的特点,案例教学法是能够缓解软件教学这两大缺陷的重要方式。本文就二维数字动画教学分七个章节阐述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并分析案例教学法在每个章节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七个章节的案例教学,让学生熟悉FLASH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用FLASH软件进行动画创作。

  关键词:二维数字动画,FLASH,软件教学

  二维动画是指在形式上采用平面的表现手法,在形象绘制上采用勾线填色的工艺制作的动画。二维动画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动画制作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化更新。最早的动画制作方式是先把动画画在赛璐璐胶片上再拍摄的方法制作出来的。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动画的艺术面貌和观念有了极大的更新,出现了无纸动画这一新的动画制作方式。无纸动画相对传统动画而言,是指全程采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制作的动画——动画人员将原有的人物设计、原画、动画、背景设计、色指定、特效等全部转入电脑中来完成。而这种无纸动画则可称为二维数字动画。

  大学化学最新期刊目录

四苯乙烯基多组分金属有机笼的构筑及其固态发光性能研究————作者:张若倩;穆超群;侯亚丽;张明明;

摘要:通过配位驱动自组装,设计制备了两种四苯乙烯基的多组分金属有机笼,对比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四苯乙烯与单体状态的四苯乙烯在溶液和固态下的发光性能以及量子产率的不同。进一步地,以金属有机笼为研究对象,利用其高的量子产率以及良好的溶液加工性能,探索四苯基乙烯基金属有机笼用作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LED)涂层来构筑白光LED的应用

定量构效关系方法学习探索:以钴卟啉活化氧气为例————作者:张学鹏;龙宇驰;潘禹澍;王继顶;白宝钰;丁瑞;

摘要:金属卟啉配合物由于在氧气还原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以及良好的反应选择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常规的实验合成表征或高精度量化计算较难大批量研究其取代基效应。为此,本文基于定量构效关系(QSAR)方法,利用Chem3D、Gaussian等软件计算了不同取代基钴卟啉配合物的拓扑参数、量化参数,并结合现有物化参数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快速筛选出影响钴卟啉活化氧气分子的特征描述符。并且,本...

新型铬(VI)检测试纸的制备及应用——介绍一个应用化学综合实验————作者:王瑞虎;卢爱党;

摘要:介绍了一个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新型铬(VI)检测试纸的制备及应用。实验内容涵盖了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相关知识点和实验操作。前沿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一线转化是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科研素养、创新潜质和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前期科研论文发表的成果,以三(4-咪唑基苯基)胺与苄基溴为原料合成了可以高选择性识别Cr2O72-的咪唑盐I...

基于QuadraSorb evo比表面测试仪BET助手输出的报告解析————作者:舒霞;司马龙天;王佳力;楚嘉诚;谢伊代·玉孙江;穆巴热科·买买提江;鲁颖炜;王岩;

摘要:基于QuadraSorb evo比表面和孔径分析仪的实测数据,深入解析了分析软件BET助手输出的典型的比表面积分析报告,包括相关测试参数含义、BET助手选点依据和直线方程拟合过程。此外还解读了样品测试准备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为正确使用比表面分析仪并充分理解报告内容提供有价值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味”一体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作者:鲁哲学;吴萍;李慧慧;文利柏;

摘要:如何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并将其如盐入味地融入到教学环节中,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寻找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相关的古诗词、生活实例、科学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其与大学生专业精神培养、社会人格塑造的联系,形成了诗词味、生活味、科研味、新时代味等四“味”一体的课程思政

塑料幻灭记————作者:胡廷辉;龙俊文;龙毅;刘煊赫;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制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塑料污染已成为当下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塑料的回收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科幻故事的方式介绍了一些塑料回收的新技术,引起大家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视的同时,并对未来塑料回收利用领域的发展进行展望

用于高分子物理教学的虚拟仿真平台开发及其教学实践初探————作者:钱虎军;施睿;吴光鹭;朱轩伯;

摘要:在针对化学学科本科生的教学中,高分子物理因公式多而著称。如何提升学生对重要物理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理论解析能力是该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设计开发了高分子物理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充分发挥了虚拟仿真技术在交互性和可视化方面的优势。本文将介绍该软件的基本功能及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化学课程创新与实践————作者:沈海云;刘禹彤;江文革;杨秋华;

摘要: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天津大学化学系对大学化学课程进行了创新与改革,以提升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改革针对学生化学知识差异、课程与新工科建设的支撑不足、以及育人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课程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入手,实施了系统性改革,包括优化课程内容、建设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等。学生反馈显示,改革显著提升了满意度和教学效果,有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升。未来,课程组计划进...

化学分析全英课程思政建设初探————作者:张卓旻;杨澜瑞;张宝镕;李攻科;

摘要:以“量”为核心的分析化学是化学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开设化学分析全英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运用专业英语学习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及掌握相关实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全景化、全球化的分析化学视野,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化学分析全英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全面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培养其求真务实、勤奋严谨的科学素养与精神,同时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本文介绍了化学分析全英课...

OBE理念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实践——以黄连素的提取为例————作者:杨惠程;孙千鸿;

摘要:本文基于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探讨了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实践教学改革。明确了该理念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培养目标,挖掘了有机化学实验中的思政元素。此外,本文改进了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增加了思政素养评价指标。最后通过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展示教学实践成果,为课程思政教学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供借鉴

氰化物——毒物还是瑰宝?————作者:吴楠;张航;魏灵灵;顾泉;郑浩铨;张伟强;曹睿;

摘要:氰化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以极高的毒理特性使人望而生畏。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氰化物的探索逐步深入,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此类化合物不仅是原始地球大气中的重要成分,也是形成关键生物分子(如氨基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反应中间体。氢氰酸及其盐在工业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电镀、染料、洗注、油漆、橡胶、纺织、金矿开采等传统工业,同时也是现代医药和能源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氰化物既是古老地球大...

氯被确认为一种新的元素:在范式的束缚中突破(1774–1810)————作者:陈功健;魏钊;

摘要:从1774年发现氯气到1810年氯被确认为一种新的元素,化学家们受到当时流行的化学学说的影响,呈现出对氯的不同认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回顾了从氯气的发现到氯元素概念形成的早期历史,讨论了不同历史时期盛行的化学学说对氯元素概念形成的影响

聚焦科教融合,以赛促建,推动兰州大学综合化学实验课程建设改革————作者:张保新;张海娟;李小龙;孙春霖;沈永雯;惠新平;刘子桐;

摘要:兰州大学综合化学实验课程坚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的政策,提出了“科教融合,以赛促建”的建设方针,以培养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通过高质量的科研转化与化学竞赛带动综合化学实验课程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科研兴趣。目前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成果可为化学类其他实验课程的建设提...

“仪器分析”项目式教学在拔尖学生培养中的应用————作者:胡坪;章弘扬;杨昊宇;刘鑫;马巍;王氢;杜一平;李大伟;张文清;

摘要:为探索仪器分析项目式学习在化学拔尖人才培养中的运用,提出将理论课的项目活动延伸至实践的项目式教学新思路。教师设计真实情景、贴近热点、学科交叉、具有育人功能的项目并进行导学、督学、助学。学生在项目驱动下学习思考、交互合作、整合凝练、深化创新。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拔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云计算平台融入化学专业特色课程的设计与探索————作者:朱杰;焦飞;孙雅静;

摘要:本研究整合Bohrium云计算平台和国产开源软件ABACUS,构建了一种创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天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化学”课程。课程设计结合理论与实践,涵盖自洽计算、结构优化、电子态密度、能带结构和声子特征等内容。其中,云计算平台的引入显著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课堂互动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该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化学专业人才提供了...

基于农业院校物理化学课程群课程思政教育体系设计的思考————作者:龚良玉;王杰;陈蔚燕;蒋海燕;孙新枝;田保玲;高立彬;李建忠;康武魁;颜世海;

摘要:在“新农科”背景下,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构建“一核一群三途六维”的“立体化”课程思政体系。以目标引导、借载体驱动、联动“三课堂”路径、靠内容夯实,促进物理化学课程群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契合新时代农业发展、德才兼备化学类专业人才

国际视野下“大学化学”全英文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探索————作者:张志攀;

摘要:全英文本科课程的建设与完善是一流大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和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大学化学”全英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同时面向多个专业国内和国际新生的“大学化学”全英文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相应化学全英文课程的针对性与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改进仪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打造双语课堂,培养科研创新人才————作者:李琰;丁飞;闫捷伦;周清扬;王哲;石轶凡;王京;唐安娜;

摘要:为适应现代教育理念及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创新实验教学效果,双语驱动的创新实验教学在强化仪器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仪器操作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更加全面的自主创新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中英文资料并将其融入到自制仪器方案的设计、元件组装、信号调试等各个环节。实验教学从传统的讲授模式,转变为“讲授与探索学习相结合”的创新型综合模式。将“双语教学”融入其中,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

化学热力学熵变计算的教学探讨————作者:荣春光;许苗军;向兴德;刘松;

摘要:熵是物理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函数,熵变的计算涉及到过程方向的最基本判据。在熵变计算的授课中,采用多种方法对熵变的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本文也介绍了化学工程中真实气体熵变的计算,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展示了物理化学与实际化学工程问题的紧密联系

SPOC平台支撑的物理化学教学实践研究————作者:王长号;覃杰婷;张颖;边红涛;马佳妮;薄鑫;陈亚芍;

摘要:在教育数字化理念不断推广和落实的今天,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理论课程利用智慧树SPOC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平台(翻转课)功能,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与“课堂前中后衔接”双线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及数字化评价方式进行了有效的教学实践,旨在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大学化学》化学教师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aoyu/2494.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