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1-5978/G4
国际标准刊号:2095-1760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上一本期杂志:《新东方英语》英语教师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高校招生》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全国中文期刊。它主要发表教育领域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为综合性教育理论季刊;它囊括了反映国内外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重要政策和实践问题的学术论文,调查实验报告,政策报告,对特定时期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和前瞻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及有学术品位的教育经典和新教育图书评论等;它注重学术性、理论性和政策性,服务于国内外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教学实际工作者及关注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问题的各界人士。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高等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研究、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

  2014年01期目录参考:

  1 高等教育开放课程运动:赤裸裸的权力及对其民主潜能的质疑 罗伯特.A.罗兹 5-26

  2 信息不对称与大学组织的非营利性 李立国 27-38

  3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效率的不一致性——基于因子DEA方法的实证分析 刘鑫桥 39-55

  4 智慧教育:一个现象学的探究 蓝劲松 韩亚楠 56-70

  5 学术自主与学术自由关系辨析 何生根 71-86

  6 赫钦斯与雅斯贝尔斯的教育目的观比较分析 刘建霞 周明哲 87-97

  7 有效教学视导初探 胡仁东 98-111

  8 边疆地区大学生参与城乡教育互动发展方式满意度分析——以黑龙江省黑河学院“顶岗支教”项目为例 王志刚 周永刚 韩剑龙 112-127

  9 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层次结构重心上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医药类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变化为例 杨海燕 李小花 128-139

  10 对大学出版社体制改革政策的评价——基于理性选择新制度主义理论框架 张冠勇 卢旖旎 140-149

  11 中国近现代教会大学校园文化特色研究 杨健美 胡金平 150-159

  12 浅析美国赠地学院创建模式及其影响 崔高鹏 160-171

  心理辅导论文:开展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生命教育的有效形式初探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面对新情况和需求量庞大的团体,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和疏导方式。本文欲探讨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促进生命教育的有效形式。

  关键字:心理辅导论文范文,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生命教育,有效形式

  团体心理辅导寓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适用于大学生积聚心理能量和人格成长,对未来大学校园构建科学的生命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导致自我调节能力不一致,如果这时进行心理辅导,可能对学生或者对于心理教师都是一种考验。团体心理咨询在传统的心理辅导与治疗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具体来说:首先是影响广泛,它是一种多向沟通,对每一位受众来说,都存在多个影响源,不仅自己接受来自团体成员的帮助,也可以成为帮助其他成员的力量。可以多角度了解自己、洞察自己,成员间相互帮助,共同寻找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咨询效率高。通过团体辅导营造的场景学生更熟悉、更接近日常生活,实践的效果容易迁移到日常的生活学习中。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延安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与历史价值————作者:李永;李枝航;

摘要: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关键时期。延安时期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探索奠基、正规化发展和完善提升三个阶段,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办学思想的政治性、培养模式的多元性、教育管理的民主性以及教育方式的实践性。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支持了革命事业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树立了高等教育的“延安模式”,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革命时期的具体实践,促...

论中国教育哲学的比较方法论:缘起、内涵与建构————作者:王晓晓;

摘要:近代中国教育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方法是比较法。比较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知识目的,即建构中国教育哲学的学科知识体系;二是思想目的,即寻找现代中国教育的价值关切。在后者的意义上,“比较”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关怀,是中国教育哲学思想创生的重要方法论支撑。中国教育哲学比较方法论的实质是通过系统的方法比较古今中西的教育思想,处理好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认同”与“变革”的张力关系。这一系统的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哲...

省际常住人口规模与义务教育经费协调度的时空演变——基于公平和发展的双重视角————作者:张荣馨;阚斌斌;

摘要:常住人口规模与义务教育经费协调是落实“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政策的基础保障。基于协调发展理念“公平”和“发展”的双重价值导向,常住人口与义务教育经费协调的内涵应为义务教育经费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的空间分布相一致,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外延应为常住人口规模与义务教育经费协调共同指向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三元协调关系,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基于公平和发展视角分别构建公平协调...

世界一流大学薪酬支出与学术产出的关系————作者:陈文博;

摘要:基于36所美国世界一流大学19年的薪酬支出与学术产出校际面板数据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学薪酬支出规模对学术产出具备显著正向影响;各项薪酬支出规模亦对学术产出具备显著正向影响;福利占总支出比例与学术产出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当福利占比分别为11.86%和12.81%时,学术产出总分和影响力可达理论最优。当工资和福利相对占比分别为78%和22%左右时,学术产出总分和影响力可达理论最优。工资支出结构中...

美国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制度供给与实践路径————作者:王强;张馨冉;祝慧琳;

摘要:培养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是科教兴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需要。美国作为世界公认的制造强国,其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居世界前列。美国通过出台系列政策不断加强顶层规划、整合多方资源建成制造业创新网络,不断完善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制度供给。在人才培养路径上,美国聚焦于扩大先进制造业人才库、发展先进制造业教育和培训、构建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共同体等方面。鉴于此,结合中国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

投稿须知

摘要:<正>《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为综合性教育理论双月刊。本刊致力于研究和探讨国内外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学术质量第一原则,并实行稿件三审制和匿名审稿。热忱欢迎海内外作者惠赐稿件。现对投稿的相关事宜作如下约定:一、稿件要求选题新颖,观点正确,数据可靠,字数以8000字以上2万字以下为宜。二、稿件需有中英文对照的标题、作者姓名、单位、地址、摘要(160字左右)、关键词(3~5个)。三、作者简...

征稿启事

摘要:<正>《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为综合性教育理论双月刊,注重学术性、理论性和政策性。本刊将坚持延续性和灵活性的双重原则,不机械设置固定栏目,但将根据论文的主题和内容组成若干板块。在这些板块中,我们发表有反映国内外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重要政策和实践问题的学术论文、调查实验报告、政策报告;有对特定时期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回顾、...

组织支持感对幼儿园教师深层情绪劳动策略的影响——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和园所等级的调节作用————作者:于海琴;李娜;林铖;

摘要:幼儿园教师的深层情绪劳动策略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本研究通过建构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94名幼儿教师的组织支持感、职业认同、深层情绪劳动策略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组织支持感能够显著直接预测幼儿园教师的深层情绪劳动策略;(2)职业认同在组织支持感对深层情绪劳动策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职业认同对深层情绪劳动策略的预测作用受园所等级的调节。基于以上研究结...

课程思政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培养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的探索与启示————作者:朱信凯;钟真;熊雪锋;

摘要: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系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为全面振兴乡村输送政治与业务“双过硬”人才的重要抓手。针对课程思政建设困境,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赓续红色基因,以问题导向为核心、以体系构建为重点、以分类施策为原则、以教学创新为驱动,对农经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培养政治与业务“双过硬”乡村振兴专业人才进行了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人大道路”,为...

高校编制好“十五五”规划的特殊意义与若干重大课题————作者:瞿振元;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校编制“十五五”规划的特殊价值和重要性,强调了在国家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高校如何制定和实施规划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文章指出高校需锚定教育强国目标,明确发展定位,把握发展思路,并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教学改革、科研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开放合作、综合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强调了把握时间节点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为指导,改革创新编制“十五五”规划的建议

意义建构:高校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逻辑机理探析————作者:魏海涛;吴佳颖;周湘林;

摘要:基于Z大学学情调查问卷,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Ordered-Logit模型分析自主学习、学习共同体、情境创设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并运用逐步回归法检验意义建构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自主学习、学习共同体、情境创设均对在线学习效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意义建构在自主学习、学习共同体、情境创设三者与学习效果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强调了意义建构对于高校在线学习的重要性,提出基于建构主义学...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集体主义教育的目标层次及实践理路————作者:李媛;陈汉明;

摘要:集体主义教育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命题。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新时代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集体主义教育的目标层次为:小学阶段,启蒙集体意识,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初中阶段,全面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有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高中阶段,形成集体主义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和勇担社会责任;大学阶段,筑牢共同理想,增强使命担当和坚定强国...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云教研共同体落地图景——基于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作者:刘宇文;刘爱华;

摘要:作为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发展的新引擎,云教研共同体建构面临阻滞境遇,应求诸本土乡村教育思想启迪。上个世纪陈鹤琴先生立足国情,给出了做好乡村教育的中国方案。借助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的视域,云教研共同体建构要面向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教育生活,超越教研本体功能,建设健全乡村小学全科教研资源。与此同时,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云教研共同体的价值位序不稳定,需要锚定乡村教育技术革命目标,把握信息技术在服务乡村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研究——基于个体能动的视角————作者:薛敏霞;

摘要:职业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驱动力量,其起点和归宿是培养“完整职业人”。消费社会让职业院校学生主体功能得到极大发挥的同时也让个体能动陷入迷惘,职业教育陷入发展困境。从个体能动视角对职业教育进行本质解构,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归因于“功利主义”驱动下的主体思维禁锢,“他人导向”驱使下的主体精神压抑,“消费主义”推动下的主体行为排斥。基于此,职业教育现实困境的突围路径在于树立“价值理性”理念,构建“社会崇...

广东高等教育科技支撑力分析:高等教育与区域创新耦合关系的视角————作者:宋小舟;

摘要:科技支撑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重要特质和评判标准,高等教育与区域创新耦合关系是区域高等教育科技支撑力的具体体现。从全国范围来看,广东是产业创新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但是,当地高等教育与区域创新整体协调效应仍有提升空间。提高区域高等教育科技支撑力,应当依托区域创新资源禀赋,选取适切创新模式、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保障区域创新可持续发展、打造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

发展与秩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的政策治理与法律治理————作者:郭广军;李昱;黎梅;

摘要:政策治理与法律治理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策治理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效能,法律治理规范了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秩序。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治理经历了政策治理、法律治理和政策治理与法律治理互嵌三个阶段。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政策治理包括组织、导向、激励和保障等机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法律治理包括秩序、责任、权益和处罚等机制。推进职业教育产教...

洪堡大学科研思想的重要价值:自由、人性与国家————作者:肖慧;莫甲凤;

摘要:基于洪堡的思想,大学科研具有自由、人性和国家的价值,修养是大学科研具备多重价值的桥梁与中介。其中,修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这要求大学科研发展自由并将自由视为自身的内在属性与价值追求;修养是关于人性的修养或以人性为作用对象的修养,这要求大学科研关注人性的发展与完善,并推动大学科研作用于人性修养的过程与方式;修养有助于国家的内生性发展,这要求大学科研关注和服务于国家进步,并争取获得国家力量的理解、支...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价值、特征及行动————作者:薛珊;刘路;

摘要:“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遵循大学发展的生态合理性,在促进大学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等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研究发现,“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规划特征鲜明,使命和愿景高度契合大学的价值追寻,战略重点契合国家和大学发展的需求,短期与中长期规划贯通衔接等。其战略行动体现为:以科学的战略规划程序为指引,合理分解战略目标,构建战略保障体系,扩大资源基础优势,加强监控与评估。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

面向2035的师范生供需趋势预测——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分析————作者:周永新;钟云华;李杨铭;

摘要:论文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师范生2004—2035年供需关系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在供过于求及基础教育教师需求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教育培训行业曾为稳定师范生就业需求起过一定的作用;“双减”过后,如果师范生供给规模继续保持过去的增长趋势、维持现有状况不变、或参照需求端下降趋势逐年递减,师范生就业供过于求的状况都将极度恶化,不可持续;而如果对现有师范生供给规模减半、并参照需求端的下降逐年递减,...

系统论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作者:柳友荣;张嘉懿;

摘要:高校劳动教育是一项需要系统规划、多主体参与、多部门协调、多要素融合的复杂系统工程。高校劳动教育能力直接影响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关乎劳动教育深入推进与高质量发展。在系统论视域下,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了由组织规划能力、文化创设能力、课程建设能力、条件保障能力和劳育评价能力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及40个三级指标构成的高校劳动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组织管理、文化创设、课程建设、条件保障、...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教学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aoyu/2481.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