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3-1050/G4
国际标准刊号:1002-1701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上一本期杂志:《高校后勤研究》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小学德育》小学教师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是由国家教育部委托浙江大学和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研究学术刊物,是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刊和全国医学教育核心期刊。旨在探讨高等医药教育规律,开展学术交流与讨论,介绍国外经验,为推动我国高等医药教育改革和事业的全面发展,建立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4年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栏目设置

  设置的栏目有: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研究生教育、临床教学、教学方法、课程建设、教育评价、国外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专题研究等,拟开设的新栏目有:医学研究进展、医学与社会医学与哲学、医学与法律等。

  2014年03期目录参考:

  1 浅谈中美环境卫生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 魏 薇,段燕英,杨新文,等 1-2+62

  2 英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及对我国的启示 李忱阳,杜润璇,董 华 3+45

  3 国外护理课程设置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启示 杨 丽,仰曙芬,隋树杰,等 4-5

  4 中英文病理生理学教材对比浅析 赵利军,门秀丽,孔小燕,等 6+109

  5 中美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孙华君,晁储璋,陈松兰,等 7-8

  6 借鉴卓越大学的迷失%坚持立德树人的方向 杨 微,徐向英,张艳荣,等 9-10

  7 辽宁省县级医院医师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齐殿君,欧凤荣,于晓松 11-12

  8 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研究进展及相关建议 田文华,张 晗,段光锋,等 13-14

  9 学生工作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与探索 王建芬,王丽丽,徐晔星,等 15-16

  10 高等医学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肖慧欣,林修全,黄 萌,等 17-18+117

  11 大学生体育休闲参与的阻碍因素调查分析 郭振芳,怀 亮,潘 峰,等 19-20

  12 模拟教学视阈下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塑造 李 鑫 21-22

  13 2145名高职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储丽琴,胡春霞,夏万夫,等 23-24+26

  14 当前医学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不足及对策 王爱民 25-26

  15 内蒙古农村牧区卫生人才培养政策评估研究 杜惠峰,范艳存,李 敏,等 27-28

  16 我国卫生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刘志哲,刘 静 29-30

  17 三种课堂模式在系统解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比较 关晓伟,张永杰,唐敏峰,等 31-32+85

  18 医科院校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管理现状调查 欧阳丽,翟惠敏,梁 悦,等 33-34

  19 高校医学留学生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 吴晓燕,任江华,熊世熙 35-36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编辑部投稿须知:

  (一) 基本要求 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 文题 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 作者与单位 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 摘要和关键词 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 标题层次 一级标题用“一、二、……” 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 计量单位、数字、符号 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 参考文献 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 (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 序号.作者.文题 网址 (至子-- 栏目).上传年月。

  法律教育论文: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法律教育

  摘 要:为了适应当前的新形势与新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的新探索。因此,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法创新,进一步改革教学手段,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践,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素质。

  关键词:法律教育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教育,法律素质

  一、前言

  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方案,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统一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 的德育目标,以及“增强法制观念”的学校法制教育任务,已经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之中。从实际来看,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首要目的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授,其次是法制观念的培养。两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加强对课堂的学习是最基本、最直观的方式。因此, 培养高职学生法制观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是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胜任力的i-FIRST人才培养:专业知识技能——以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为例————作者:黄强;贺文广;史玉书;楼海燕;杨虹;王俊丽;陈韶华;肖文波;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本文总结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生态环境构建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以胜任力为导向i-FIRST“一心五化”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依托医院全方位的教学保障策略,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通过实施规范化、生态化、个性化、质控化、全球化的培养策略,聚焦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国际化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专业知识技能、教学能力、沟通...

基于胜任力的i-FIRST人才培养:数智化————作者:王权;陈蓬来;林毓;孙佳恒;余柏豪;陈俊春;陈韶华;郑敏;

摘要:数字化时代下,医学教育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浙大一院)建立了以胜任力为导向的i-FIRST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五大平台保障的基础上,通过一心五化(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规范化、生态化、个性化、质控化、全球化)实现胜任力培养目标。本文聚焦数智化能力,探讨了医学教育的数智化发展,包括医学教育管理信息化、互联网+医学教育、数据库建设和人工智能初步应用。同时,将人工...

个性化在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实践————作者:姚一楠;陈韶华;郑敏;郑静;屈晶晶;周建娅;

摘要:培养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是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浙大一院)建立了以胜任力为导向的i-FIRST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五大平台保障的基础上,通过“一心五化”(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规范化、个性化、质控化、生态化、全球化)实现胜任力培养目标,因材施教积极探索医学研究生个体化培养模式。该文以笔者所在学科为例,围绕个性化八大...

器官—系统整合医学消化区段知识课程线上教学的探索————作者:杨沛刚;赵雪峰;檀碧波;王冬;郭洪海;丁平安;赵群;

摘要:目的:探讨线上教学在消化系统课程整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接受消化系统整合医学教学的临床本科生48名,所有学生在进入胃肠外科实习前均未接触过线上教学模式,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4人。对照组采取单纯线下教学模式,试验组采取线下联合线上教学模式。培训结束比较两组理论水平、技能操作水平、临床问题解决能力以评估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水平的平均成绩为(84...

情境模拟课程中标准化病人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效果————作者:刘瑜;陈奕明;李绍波;吕晋琳;张维娜;李漾超;史利民;

摘要:目的:通过招募并建立标准化病人志愿者团队,并在情境模拟课程中建立以标准化病人志愿者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探索标准化病人在情境模拟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2021年9月30日至2021年10月7日通过面向社会发布招募公告,并通过基础知识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对志愿者进行41学时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志愿者进行面试并评价,评价合格的志愿者,加入情境模拟课程作为教学参与者。每次课程结束后,向学员发放调查问卷,对标...

生物力学结合PBL突破分娩机制教学难点的应用研究————作者:李韬;洪凡真;徐帅;孙文娟;高晓林;

摘要:目的:比较传统教学方式、PBL教学、生物力学模拟情景+PBL教学在产科分娩机制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估生物力学模拟情景+PBL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5+3学制”学生42名,其中男性23名,女性19名。采用序贯教学方法,即对纳入研究的42名学生依次给予传统教学、PBL教学以及生物力学模拟情景+PBL教学,每种教学方式结束后随即给予随堂测试,测试内容分为记忆性问题...

基于学习通+微信平台的T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顿爱社;陈岱韻;荣洪振;石运芝;俎廷建;张春菊;张海东;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学习通+微信平台的T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校2019级口腔医学本科1班、2班学生为对照组,3班学生为试验组。在口腔颌面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试验组采用T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期末考核及调查问卷评估教学效果。结果:期末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L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评价及分析————作者:凌励皓;郑淑敏;

摘要:目的:从资助育人视角出发,调查医学院校学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评价,分析评价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以杭州医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专业、年级中使用问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总评分得分率达67.85%,两种评价因素之间存在差异(P<0.05),学生对资助体系的实施成效评价显著高于对政策普及性的评价。不同家乡所在地区、家庭人均月收入和是否获得过资助的学生在总评上存在差异(

儿童肺功能检查教学中教师与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作者:林颖;龚财惠;刘芳君;秦江蛟;刘莎;

摘要:目的:在儿童肺功能检查教学中,探讨不同职称、学历及专业技术类别的教师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和2019年儿童呼吸专科护士培训班87名学员的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根据教师职称及专业技术类别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中高级组和初级组、医师组和技师组学员组间比较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肺功能检查教学中,对于非肺功能检查从业人员的基础性培训,只要教师专...

基于“评、培、研”双层闭环控制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作者:杨兆;陈玲;梁瀛尹;黄轶旻;简洁;

摘要: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关系,聚焦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构建“以评促教、以培助教、以研导教”的闭环控制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闭环评价,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依据评价结果和教师教学发展需求,构建“分层分类、多维融合、闭环评价”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模式,有效助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本文阐述桂林医学院构建“评价、培养、研究”双闭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模式,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预防医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作者:曲红梅;于国伟;魁发瑞;海向军;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传统教学法和线上线下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级临床专业168名学生和2018级临床专业18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学生成绩的对比分析,以及学生教学质量评价的分析。结果:试验组预防医学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而在授课教学质量评价方面,试验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预防医学混合教学模式提高了学...

探究式小班化结合教师模拟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龚琳;李波;代莉;陈鹏;邢爱耘;

摘要:目的:了解探究式小班化结合教师模拟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探究式小班化授课基础上,2016级学生结合病房临床见习,2017级学生结合教师模拟标准化病人进行临床见习,比较两组学生成绩情况。结果:2017级学生的过程考核、期末成绩和总成绩均显著高于2016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运用探究式小班化结合教师模拟标准化病人,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评价————作者:吴华贝;李虹;陈恩然;韦思羽;孔燕;左延莉;

摘要:目的:构建并探讨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采用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授课的年级(试验组)与上一个进行传统面授式教学的年级(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笔试成绩并评价试验组学生的能力提升程度及其对教学改革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学生成绩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均比对照组高;试验组学生创新、自学等能力均有提高;学生对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达到62...

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临床操作实践的现状调查与思考————作者:曾庆奇;刘婧;朱凤雪;路阳;王建六;

摘要:随机抽取50%的外科住院医师(51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其参与临床操作实践的数量与程度均与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对20名住院医师、10名指导教师、2名管理人员分别进行个人访谈,探讨临床操作实践不足的原因。原因可以归结为社会环境、规培制度、基地管理、指导教师、规培医师5个层面。建议营造对住院医师包容的医患环境,完善规范化培训制度,从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基地的管理水平

第二课堂对军校医学本科学员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作者:闫敏;朱磊;钟南哲;李博;结祥;杨璟辉;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中第二课堂对军队医学本科学员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军医大学2019级大三年级学员82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名学员,采用传统教学+第二课堂方式;对照组42名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和理论、操作考核方式,比较两组学员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课程成绩。结果:试验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及单个...

形成性评价在胸膜腔穿刺术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李林峻;王小文;罗骏;周瑞琴;姚莉君;张诚;

摘要: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胸膜腔穿刺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校临床本科学生380人,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评价模式,试验组采用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形成性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在胸膜腔穿刺术整体掌握上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形成性评价是持续改进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药学专业本科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影响————作者:王晶;刘影;刘涛;

摘要: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药学专业本科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锦州医科大学2019级药学专业2个班62名学生为对照组,另外2个班64名学生为试验组。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试验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课程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和深度学习水平得分。结果:试验组85.94%以上的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持积极肯定态度。试验组课...

基于因子分析探讨后疫情时代医学影像学课程在线教学的效果————作者:张景;麦慧;刘韬;宋亭;

摘要:目的:探讨后疫情时代医学影像学课程在线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206名学生在疫情好转期间(2020—2021上半学年)医学影像学在线学习情况及期末考试成绩,对在线学习过程评价的多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与期末笔试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将在线学习的多项过程性评价指标凝练能反映在线学习动机的2个驱动因子(主动因子,被动因子),将这2个抽象因子作为新...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循证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作者:王文;石磊;赵辰玮;王彦;冯智敏;田一淼;安星月;杜少英;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循证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护理专业2个班123人为研究对象,其中63人作为试验组实施案例教学法,6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试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护理本科生循证护理学课程中,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循证医学教学方法在多学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必要性及效果分析————作者:耿彪;岳伟;徐晓燕;常起;侯海峰;柳韦华;张颜波;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方法在多学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必要性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018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选修循证医学与医学实践课程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理学、护理学5个专业的150名硕士研究生作为试验组(循证医学教学组),同期入学同专业75名研究生作为对照组(传统教学组),通过调查问卷和技能考核对比、不同专业研究生的区别评价循证医学教学方法在多学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必要...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医生职称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aoyu/2423.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