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3315/G4
国际标准刊号:1006-9720
主办单位: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
主管单位:总装备部司令部军训局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教育信息化》教学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教育与现代化》教师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继续教育》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继续教育》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继续教育》杂志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战略,把不断提高版刊质量为刊物的生存之本;始终坚持读者至上的原则,把不断满足读者需求作为刊物发展的动力之源;始终坚持把作者队伍建设作为发展重点,把建设一直高素质、稳定的作者队伍作为刊物的成长基石;始终坚持"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知识性与应用性相一致为办刊准则,注重权威性、导向性、理论性、前瞻性、实践性与可读性,在国家部委机关、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技部队、科研院所及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有着非常广泛的读者群。

  本刊面向继续教育理论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同时兼顾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可读、可用、可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杂志质量的不断提高,发行量不断扩大,影响力与日俱增,已成为多家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文章全文被转载率和引文索引率逐年递增,日益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热烈欢迎与好评。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特稿、特别策划、理论纵横、军事人才培养、观察思考、它山之石等

  2014年04期目录参考:

  1 浅论标准化网络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董嘉鑫 毕根辉 3-5

  2 教师培训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内涵探析 黄宁生 何 荣 6-9

  3 广西终身教育运作平台的构想 林国健 10-13

  4 以品牌项目建设提升高校继续教育质量——西北大学继续教育品牌项目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杨德生 赵春林 梁 炜 14-16

  5 转变观念 整合资源 立足西部 服务行业,稳步推进四川大学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冉蜀阳 乔长江 王 波 17-19

  6 立足当下 放眼未来积 极构建覆盖西藏全区的继续教育模式——本刊记者采访西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实录 本刊记者 20-21

  7 推广边疆双语执政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双语培训案例 黄 曜 李宏刚 22-24

  8 论任职教育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机制 李小平 王晓楠 25-27

  9 军队创新人才培养探究 张军奇 28-29

  10 实施学分制 提高成人教学质量 刘丽霞 30-32

  11 学习型家庭对成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朱宇希 郭万牛 33-35

  12 基于需求推进气象国际培训的思考 陈金阳 36-37

  13 高素质新型后勤军事硕士培养的四个着力点 李江玲 38-39

  14 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扩大企业生源的对策研究——基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分析 章迪薇 40-41

  15 试论军校任职教育中政治理论修养教育的重要性 孙 红 李 蕾 42-43

  16 军队任职教育研讨教学模式有关问题的思考 陈少宏 李志友 44-45

  17 全员网络培训中的问题探究——以中小学教师为例 马敬良 王藏秀 46-48

  18 供电企业一般管理人员通用能力素质模型研究 陈金红 49-51

  《继续教育》杂志编辑部投稿须知:

  1、稿件要求统一使用正规打印稿(请作者认真校对稿件),可通过电子邮件发到本刊或以邮寄形式邮到本刊(要求附上软盘),格式要求统一按“纯文本”或“DOC”格式打印。

  2、来稿要求按出版规范写出论文的摘要、关键词,并附上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属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论文请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作者简介”请注明出生年月,工作单位,学位学历,职称职务,研究方向及代表性论文,论著,研究项目和成果。其他个人资料也可附上,供本刊表时选用。

  3、参考文献的标注范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便准GB-87》执行。

  A.专著的标准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B.期刊文章的标准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的标准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D.报纸文章的标准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E.国际、国家标准的标准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F.专利的标准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G.电子文献的标准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特殊教育论文发表:湖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研究

  摘 要:文章从环境承载力和产业转移现状出发,对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通过环境承载力的功能,内容和其他相关的理论充分研究环境承载力理论在湖北经济和环境状况,贯彻可持续发展,建立湖北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特殊教育论文发表,国际产业转移,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产业转移与环境承载的关系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 而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继续教育最新期刊目录

新体制下提高航空机务人员教育训练实战化水平探析————作者:白晓娟;李红山;董立卿;

摘要:随着国际政治和军事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我军要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进一步实现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培养大批高素质紧贴实战的航空机务人员。本文分析了航空机务人员教育训练实战化的意义和训练机构航空机务人员教育训练实战化水平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航机务人员教育训练实战化水平的对策,为紧贴实战有效培养高素质航空机务人员的教育训练...

关于军校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以军事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作者:白二雷;许金余;赵德辉;

摘要:新时期新阶段,为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建成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民军队,我军大力开展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以实战环境为背景,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的实战化训练。军校研究生作为部队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其素质直接影响着部队战斗力,因此,军校研究生的教育必须以实战化为牵引,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培养模式。本文以土木工程为例分析了新形势下军校研究生实战化能力培养的需求,指出了当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培...

某医科大学医疗学院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结果与分析————作者:卢婧婧;王磊;郑晓壮;商巧雨;卢智泉;

摘要:督评专家采用《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表》,对学院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随机性检查。所有被评为优秀和良好的教师中,讲师所占的比例最高。大多数教师教学态度端正,授课认真;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认同,出席率高

提升院校实战化教学能力的思考————作者:秦红燕;石靖;赖琼玲;

摘要: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实战化教育训练的指示要求,结合当前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基本现实,以培养"能打仗、打胜仗"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目标,提出军队院校必须深化认识,牢固树立实战化教学理念;紧贴需求,科学设置实战化教学内容;科学施策,推广使用实战化教学模式;提升能力,精心培育实战化教员队伍

军队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作者:孙阳;廖育荣;王鹏;

摘要:我军的军事职业教育是面向军队人员的在岗继续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为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岗位能力提升等方面的作用,需要有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做基础。本文结合航天工程大学开展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分析了面临的难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航天人才军民融合式培养问题初探————作者:杨超;侯兴明;唐立文;

摘要:新形势下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航天领域作为新兴且军地互通性较强的领域,通过军民融合开展人才培养是重要途径和有效做法。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有效进入和利用太空、守卫天疆对航天人才的能力需求,评述了当前航天人才军民融合式培养的现状,探讨了航天人才军民融合式培养的措施,为航天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

基于岗位任职需要的试验保障士官部队训练实践对策————作者:王君;

摘要:在分析基于岗位任职需要的试验保障士官部队训练实践特点与要求基础上,从定位与目标,课程体系建设目标、设计原则、课程内容、训练模式等方面给出了基于岗位任职需要的试验保障士官部队训练实践对策,旨在推进试验保障士官部队训练实践的科学建设,提升建设水平

士官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索————作者:王章龙;祁晓宇;

摘要:士官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士官军事职业教育建设的核心,是军事职业教育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也是军事职业教育开展的重要基础。文章初步探索了士官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管理等要素,以期对士官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军队任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管理学基础》课为例————作者:唐艳;杨春周;申森;

摘要:任职教育的重点在于以岗位任职能力为导向培养专业型人才,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主要以提升学员的任职能力为目标。《管理学基础》是面向海军飞行学员开设的一门岗前任职必修课程,以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管理能力为目标,对于培养学员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综合管理能力和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学员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结合三个班次的教学任务分析在实际任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存...

试论构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教学服务交易平台————作者:李云凡;黄金杰;王睿东;

摘要: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稳定可靠、不可篡改等特征,在军事职业教育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本文从区块链技术特征入手,借鉴区块链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实例,结合我军军事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在军综网上构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在线课程教学服务交易平台的设想

实战化教学背景下军事案例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张海静;秦红燕;曹亮;

摘要:推进实战化教学背景下的军事案例教学改革是提升院校实战化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当前军事案例教学改革面临实战化军事案例教材匮乏、教学实施实战化效果偏低和教员组织案例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军事案例教学改革实施中,应注重更新案例教学理念、改革案例内容、科学选用施教设计和加强教员队伍建设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以“雷达装备原理与维修”课程教学为例————作者:蔡万勇;武文;王年生;花良发;

摘要:针对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模式转变不自然、内容与部队岗位对接不紧密、方法和手段选用不适宜、评价过程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给出了实用对策;以"雷达装备原理与维修"课程为例具体呈现课程的信息化改革过程和效果

坚持备战砺军深入开展基地供应保障中心实战化训练————作者:马振宁;许兴敏;王浩;吴亮;

摘要:坚持备战砺军,深入开展实战化训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和实现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必由之路。推进战略支援部队基地供应保障中心实战化训练,必须科学设置实战化训练内容;不断探索实战化训练模式;大力推进实战化训练创新

军队研究生参与部队重大实践活动机制研究————作者:张景臣;白宇;

摘要:军队研究生参与部队重大实践活动存在着派出随意性大、部队积极性不高、管理存在空档、学员获益有限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壁垒未消除、制度机制还不健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双向选择机制、联席协商机制、联合督导机制、联合培养机制,以提高军队研究生参与部队重大活动的质量

对部队医院士官护士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认识————作者:张思明;方丹;文洁;李燕;

摘要:在部队医院士官护士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士官护士职业教育作用非常关键。本文着眼为部队医院培养具备高护理专业技术、技能与管理能力的士官护士人才,着重就部队医院士官护士职业教育内涵、特点及遵循原则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分析探讨

军事职业教育教学准备问题研究————作者:曹延华;杨露;

摘要:军事职业教育是我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备课是提高授课质量的基础、前提和关键。本文分析了军事职业教育教学备课的三个基本维度:内容维度、教法维度和受众维度,探讨了军事职业教育教学备课需要重点关注的受众基础知识结构差异较大、兴趣点和关注点指向多样、自主性需有效引导、学习时间碎片化情况明显等四个基本问题,为更好开展军事职业教育教学备课提供参考借鉴

提升军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质量的几点思考————作者:刘婕;熊龙飞;孙斌;

摘要:军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既是官兵成长成才的良好平台,也是实现军队整体素质提升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对军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的精神进行了解读,并结合所在单位工作实践,提出了提升军队自学考试工作的质量初步思考和建议

美军军事教育政策及借鉴启示————作者:翟文晶;

摘要:美军军事教育以其完备的体系和模式,为美军保持人才梯队接续、称霸世界舞台提供了重要支撑,一定程度上代表和体现了世界职业军事教育的发展潮流和改革趋势。着眼提高我军院校教育战略管理水平,本文研究借鉴美军军事教育政策,从重统管、立牵引、强内涵3个方面提出10条思考建议

军队在线教育模式和学习支持服务研究————作者:赵洪利;侯兴明;

摘要:从在线教育的重要性、在线教育的主要模式及应用、在线教育学习支持服务、推动在线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论述在线教育对军队人才培养的推进作用,以更好地提升军队人才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实战能力,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基于校园欺凌中不同角色的教育与干预策略————作者:白玉萍;柳铭心;

摘要:校园欺凌是一个群体现象,欺凌情境中的参与者包括欺凌者、受欺凌者、强化者(含协助者、起哄者)、局外人和保护者。对于校园欺凌的教育与干预应当结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为特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实施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继续教育》教师职称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jiaoyu/2389.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