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职业教育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机械职业教育

《机械职业教育》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2-1457/G4
国际标准刊号:1007-1776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高教发展与评估》教育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环境教育》教师职称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机械职业教育》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机械职业教育》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本刊是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高职与中专教育分会的会刊,由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联会主办,主要刊登有关职业教育研究及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传递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推动职教改革,促进我国职教事业的发展。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职教期刊一等奖

  知网,万方,维普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版块栏目:职教研究、教学研讨、实践教学、德育、体育、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党建工作、班主任工作、图书馆工作、教育技术、国外职教、教与学、学生园地

  2014年05期目录参考: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六个对接” 李雄杰 3-5

  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 胡俊琴 6-8

  3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思考 谢利苹 9-10+18

  4 影响高职学生学业因素的探究 康江龙 11-12

  5 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江国奋 13-15

  6 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苏宏林 罗文华 顾 琪 16-18

  7 高职数控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 肖军民 赵长明 周 敏 19-21

  8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王丽洁 呼刚义 梅小宁 22-23

  9 高职机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 游震洲 24-25

  10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设计 丛佩丽 26-27+46

  11 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张爱玲 陈向平 28-29

  12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课程改革 郎洪明 30-31

  13 冲压模具课程教学做的研究与实践 文建平 袁文昭 夏揆达 32-34

  14 “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课程教学做方案设计与实施 高宗为 35-37

  15 高职项目化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金志刚 38-40

  16 基于工作过程的铸造 CAD/CAE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庞尔楠 闫庆斌 李世嘉 王月琴 41-43

  17 中澳合作“营销策划”课程体验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唐 羚 44-46

  18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和建模软件融合的课程改革实践 肖苏华 陈建环 47-48

  19 “员工招聘与选拔”的教学改革探索 孙跃兰 49-50

  《机械职业教育》杂志编辑部投稿:

  1、文稿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力求文字精炼、准确、通顺,文题简明扼要,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书写规范,文责自负。

  2、文章结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章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作者详细通讯地址、电话、邮箱。

  3、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专项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正文下方。

  水利期刊代发:机械产品的研发及质量控制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呈现大众化、普及化的趋势,汽车的NVH性能受到顾客及汽车厂商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实际研发时期怎样对整个车子NVH性能展开设计和控制成为重要问题。文章从我国汽车NVH研发情况入手,介绍了汽车产品开发前、中、后期的设计情况。

  关键词:水利期刊代发,机械产品,研发,质量控制,汽车行业,NVH性能

  进行汽车产品研发的时候,一般把汽车的性能划分为多种功能,若这一系列功能满足设计的要求,整车的性能就会满足期望目标。汽车NVH性能是汽车产品各项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对汽车研发的时候把汽车的NVH性能与安全性。排放性等性能进行规划和设计。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级层的供应商与整车厂的合作更加紧密,各种品牌汽车的使用性能及安全性之间的差异性不断缩小,本文以机械产品的研发及质量控制为研究视角,分析了汽车NVH研发情况,介绍出汽车产品开发前、中、后期的实际情况。

  机械职业教育最新期刊目录

试论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多维逻辑起点————作者:米燕伟;郑佳;

摘要:学科逻辑起点是职业教育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明晰学科发展的逻辑起点,首先要明确逻辑起点的内涵。逻辑起点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包含学科的范畴、历史起点与发展重点三个议题。当前学界关于逻辑起点的争论主要聚焦于对学科元认知的探索、供求矛盾的分析、互动关系的追寻三个方面。职业教育学学科的逻辑起点是多维的,包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属性、服务社会实践的价值意义、创造传授技能型知识的功能等。因此,在追寻学科的逻辑起点过程...

县域职业学校助力农村“两后生”发展:意涵、困顿与进路————作者:郭金龙;

摘要:农村“两后生”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和高等学历,在就业市场上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还可能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误入歧途。县域职业学校作为一种专门服务于乡村发展的特色教育类型,在提升“两后生”专业技能、减轻“两后生”家庭压力、提高“两后生”个人素质等方面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新时代,县域职业学校助力农村“两后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顶层设计缺失、教学资源匮乏和服务供给单调等现实困顿。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强化思想...

职业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及优化研究————作者:吕冬明;

摘要:分析德国和英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可以为我国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提供借鉴。近年来,虽然我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已经建立且日臻完善,但仍存在专业教学标准缺乏系统规划指引、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教学标准机制欠缺、专业教学标准的应用深度与广度不够、专业教学标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够等现实性问题。为提高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建设质量,可以从完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发挥行业企业在标准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现代学徒制混合式学习变革: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作者:张顺生;

摘要:面向工作场所的现代学徒制学习是由活动理论演变而来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根据活动理论中介性、互塑性和交互性三个重要思想,探索通过加强中介工具、内部实践活动和社会交互三方面,作为现代学徒制变革的切入口和突破点。为此,设计了现代学徒制混合式学习变革的途径,即丰富现代学徒制混合式学习的工具系统,增强现代学徒制混合式学习的互动系统,协同现代学徒制混合式学习的场域系统,完善现代学徒制混合式学习的保障系统,以达成...

农村职业教育在线学习与新型农民培育的耦合协调研究————作者:张秦;

摘要:农村职业教育在线学习与新型农民培育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主要体现在目标一致性、内容互补性与过程互动性上,而其现实困境主要包括政府支持与政策引导不足、职业教育在线学习供给与新型农民需求存在偏差、农村职业教育在线学习平台与新型农民培育体系融合度不高等方面。为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提升涉农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能力,建立与农业现代化相匹配的农村职业教育在...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理论及工具体系构建————作者:金舒萍;汤雪彬;

摘要:基于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及“主动适应”基本原理,深入分析“适应性”的相关理论,甄别其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具体理论和工具。首先,从国家及社会需求、产业及行业发展、学校特色及定位、学生能力及发展出发,建立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原理、路径及工具,以此作为“适应性”的本质。其次,借助产业与专业核心要素谱系图,通过解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核心能力,将“适应性”予以结构化、实体化表达。再...

网络强国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内涵、价值与培育路径————作者:李刚;黄丹晴;

摘要:网络文明已成为新时代社会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和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领域。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实质上就是大学生这一网络主体在网络社会中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综合体现,能够夯实网络强国战略基石,锻造高素质网民生力军;引领网络行为规范发展,强化思想道德法治素养;促进创新创造能力提升,激发网络文化繁荣活力。为此,提出深化技术防控体系、强化网络监管力度、深化网络法治建设、开展德育教化活动、提升主体自律能力、促...

“双高”院校新时代教师评价:现实表征、实践困境与优化理路————作者:周红莉;黄娉婷;

摘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实施以来,“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积极践行“破五唯”精神,创新性探索教师评价改革。但是,也面临教师评价配套政策不健全、分层分类评价制度不完善、教师评价滞后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影响评价功能的有效发挥。新时期,“双高”校应坚持育人为本,从树立科学的评价理念、健全评价政策与分层分类评价体系、强化多元主体协同评价等方面着手,持续深化教师评价改革,引领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时代下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作者:钱秋兰;侯杰;

摘要:数字化时代下,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沿性、精准性、多样性、丰富性、高效性等新特点,并通过促进充分就业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助力乡村振兴等渠道助力共同富裕,为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和精神支撑。因此,要继续扩大职业教育的服务群体,增强其适应性,打造多元化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和发展模式,培养满足产业发展和技术变革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推进建设知识型社会和技能型社...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作者:李文辉;

摘要: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柱力量。新质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大国工匠的培养,构成了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逻辑。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在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特别是在创新育人理念、新质人才培养、产教深度融合、对接新兴产业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要提升职业院校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需树立协同创新观念,以“大教育观”“新质人才观”“平衡发展观”为引领,以新理念、新智能、...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现状、问题与发展——以无锡地区高职院校为例————作者:张乐飞;

摘要:招生考试是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不断演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招生体系。随着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高校招生宣传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阐述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开展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必要性,剖析当前无锡地区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现状与挑战,提出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对策建议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应然、实然与使然————作者:卢静;时伟;

摘要: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数字经济,正在加快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产业结构、技术要素发生巨大变革,劳动力市场也随之产生全方位改变。新质生产力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指引。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需以产教融合为发展主线,在人才培养机制、供需结构、多元治理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模式。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基于互惠原则,构建校企合作“1+1+N”模式,推进“模块化”企业课程设计,提高...

基于“双精准”育人视角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发展内涵、机制与评价指标研究————作者:蔡立锋;欧才学;

摘要: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双精准”育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观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发展建设具有共生度、融合度和适应度3个维度的内涵表征。职业院校可围绕搭建实训基地工作组织架构、校企“双精准”育人机制、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机制、实训基地发展保障机制4个维度,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构建彰显“双精准”育人特色、以4个一级指标、16个二...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应为、难为与可为————作者:张婷婷;李晓虹;

摘要: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外部诱因”与“内生需求”的双轮驱动,以及“国际战略”与“国内政策”的并驾齐驱下,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然而,高等教育在转型之路中存在着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师生数字素养与能力薄弱、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应以系统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为引领,提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

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质”研究:时代意蕴、核心要素与实现路径————作者:吕淑芳;赵明凤;

摘要:数字经济牵动了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在职业教育领域,数字化技术同样被广泛应用,并彰显了重要地位。提升高职教师数字素养,对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其核心要素包括技术知识、数据处理能力、教学融合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便是“质”的提升。为实现这种提升,教师应自我成长,学校应提供支持和培训,政府应出台政策,促进实践与经验交流,这不仅能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而且有助于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校教师增值评价:价值意蕴、问题透视、推进路径————作者:朱玉;唐卫民;

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技术为教育评价领域开启了前所未有的转型篇章。在梳理教师增值评价缘起及内涵阐释的基础上,明确了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校教师增值评价有注入教师增值评价数据体系完善之魂,引领教师增值评价效率新高之巅,铸牢教师增值评价信效度稳固之基的价值意蕴。然而,赋能过程中也不乏测量协同与测量解读、数据伦理与隐私保护、数字素养与反馈素养三个方面的问题。由此,提出构建教师多元化持续化增值评价体系、...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移动”思政课堂建设研究————作者:王永波;

摘要:“大思政”视域下高职“移动”思政课堂教学,是落实高职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之举。目前还存在诸如教学理念暂未形成共识、教学资源尚未有效整合、教学主体未能广泛调动、教学评价体系暂不完善等问题。应通过建设有机互融大课堂、搭建共建共享大平台、建好多元互动大师资、完善互促互评大机制等方式,推动建设高质量“移动”思政课堂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五匠”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径——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作者:唐晓艳;黄威荣;

摘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路径。职业院校肩负培育与现代产业发展紧密契合的高素质、实践性人才的使命,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阵地。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模糊、课程体系建设滞后、专业师资力量不足、产教融合程度不深等问题,着眼“怀匠心、铸匠魂、守匠情、践匠行、成匠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如何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五匠”人才的创新模式,以构建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五匠”育人体系。...

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基本原则、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作者:杨明芳;郎禹超;宁小童;

摘要: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的基本原则。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具有重大且深远的现实意义。在实践要求上,职业教育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推进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一体...

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多元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作者:邓志英;黄毅;

摘要:职业教育多元协同育人发展是实现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转型的必经之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为支持校企产学研合作,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协同育人发展的政策。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急需懂农业生产经营,又能掌握技能技术的应用型人才。随着返乡创新创业的新农人不断增加,职业教育的协同育人功能也随之扩大与增强。分析职业教育协同育人过程中,政府、...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