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高教发展与评估》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高教发展与评估》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高教发展与评估》杂志是我国首家公开出版的高等教育评估类学术期刊。由教育部主管,武汉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其办刊宗旨是传播优秀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探讨国内外教育评估的理论与实践,为发展和繁荣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事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服务。 本刊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学术方针,注重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学术性和实践性。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杂志是CSSCI南大核心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本刊。
【栏目设置】
发展论坛、评估新视角、教育与经济、教育与心理、教育历史与展望、全球教育研究、国际教育评估、质量与效益、技术与方法、高教管理、学位教育、教学发展、教师教育、德育研究、教育学家茶座和教育书评等。
2014年03期目录参考:
1 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的新方向:生命教育的融入 黄俊杰; 1-8
2 2014年中国大学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 邱均平;李小涛;余厚强; 9-18
3 2013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及数据分析 汤建民; 19-22
4 大学评价研究的逻辑——检查《基于公信力视角的大学排名研究》的论证 赵晓冬; 23-36
5 地方高校智库的属性及其发展策略 高振强; 37-43
6 学术自治与科层制的动态平衡 张洋磊; 44-50
7 对我国大学学术生产力的思考 贾永堂;杨林玉; 51-61
8 人才培养质量随想 吴绍春; 62-68
9 英国追求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经验及启示 赵鑫;周冠环; 69-74
10 《UCL委员会白皮书2011-2021》述评 袁传明; 75-81
11 亚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日本的发展方向:主导权多极化与发展趋势 米泽彰纯著;张妍译; 82-89
12 中韩两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比较 董彦邦; 90-100
《高教发展与评估》杂志编辑部投稿须知:
(一) 基本要求 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 文题 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 作者与单位 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 摘要和关键词 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 标题层次 一级标题用“一、二、……” 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 计量单位、数字、符号 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 参考文献 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 (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 序号.作者.文题 网址 (至子-- 栏目).上传年月。
中学历史教师职称论文:如何打造中考历史复习的“魔法课堂”
摘 要:近年来,福建历史中考都采用开卷考的形式,造成学生历史探究能力下降、教师教学困难等问题。笔者以中学一线教学实践为基础,以近五年漳州历史中考题为例,提出立足考纲落实基础、关注时政热点、注重专题复习、提升解题能力等四点课堂教学建议,希望借此四大方法打造中考历史复习的“魔法课堂”,切实免除学生死记硬背、枯燥学习的痛苦,让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历史探究能力,让教师快速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师职称论文,立足课标,关注时政,专题复习,解题能力
近年来,为了避免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死记硬背某些历史知识点上,福建历史中考采用了开卷考的形式,期望学生能从课本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培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综合素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度明显降低并且陷入一个误区,即平常不用专心听课、认真复习,更无需记背相关知识,只要考试时轻松翻书即可。遗憾的是,学生的这一想法不仅使得他们在平时更加懒惰、不愿思考,历史研究能力也直线下滑。如何打造中考历史复习的“魔法课堂”,让学生既能免于死记硬背的折磨,又能快乐而高效地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历史探究能力成为了现今历史科教师工作的努力方向。下面,笔者以近几年漳州历史中考题为例就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浅显认识谈四点教学建议。
高教发展与评估最新期刊目录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逻辑及培育路径————作者:周大鹏;
摘要:<正>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大学生对“中国之治”的认同度逐渐提高,如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然而,当今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也面临如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社会思潮多元化冲击等带来的诸多挑战,加之大学生处于心理和认知成长期易被误导,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人的主体性的挑战及应对————作者:周瑞冬;谢超凡;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使得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挑战,根本上就是对人的主体性地位认识的错位。人作为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是自觉地、主动地和有意识地建构自我,并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等基本属性。本文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通过分析人的主体性活动所表现出的3个基本属性,引导高等教育参与者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挑战的本质,回归高等教育育人本位,提升高校教育与人工...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战略————作者:朱炎军;黄志兵;吕春辉;
摘要: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把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变革数字化教育的战略机遇。基于政府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支持、学校远程和数字教育的卓越历史以及数字化发展战略目标导向的驱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学使用采取了积极态度,通过塑造文化-认识环境,建立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变革教学的组织机构、制定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展教学的规范性框架,助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在教学中被使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改革行动体现在三个方...
基于国家哲学和教育新秩序建构的美日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比较————作者:张磊;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加速开辟科学研究新疆域,围绕人工智能的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比较美国和日本发布的一系列关于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政策文件,分析其所蕴含的复杂世界的政治博弈、关涉发展的未来愿景和教育承载的国家使命,可以一窥发达国家以人工智能制霸比特社会、控制劳动场域和驱动认知意向的战略意图和政治本性。在人工智能时代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关键期,未来教育要从国家哲学的上位视角...
数字教育时代的公民数字素养培养————作者:胡剑光;梁传杰;李媛;
摘要: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公民数字素养成为衡量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当前,公民数字素养培养面临教育强国建设新需要、数字经济发展新需求和数字社会新挑战等新形势,呈现出认知能力从单一化的理性认知转向多元化的理性认知、情感认知与社会认知兼顾,专业技能从单维度的数字技能转向多维度的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与信息批判能力,价值取向从单一经济人转向全面社会人的演化发展逻辑。基于公民数字素养培养实践上存在目标定位不...
高等教育数字化何以成为国家战略——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作者:王怀旭;胡钦晓;
摘要:多源流理论对分析高等教育数字化何以成为国家战略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问题源流是高等教育数字化的生成动因,凸显了普及化高等教育的诉求变化、疫情与逆全球化等焦点事件的影响以及高等教育数字化的现实困境等关键问题;政策源流是高等教育数字化的逻辑支点,强调了学界研究成果的理论逻辑、国内其他领域的实践逻辑、国外高等教育的经验逻辑以及教育变革发展的技术逻辑的支撑作用;政治源流是高等教育数字化的动力起点,包括政府执政...
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框架——基于基本内涵、影响因素、实施效果研究的文献回顾与展望————作者:张强;
摘要:数字化转型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为教育机构将各类活动要素与数字技术融合,通过创新手段生成系统性教育活动的过程,旨在实现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并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等系统的有效衔接。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包括数字化生存意识和态度、制度安排与文化、外部组织支持、资源与能力保障等。数字化转型将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双重影响:积极影响表现在利用数字技术改进教学、科研、管理等组织活动,以及在个体层面激发学生...
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对博士后学术职业前景感知的影响————作者:李国彪;郑雅倩;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加剧了博士后学术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其影响如何尚无定论。基于Nature2023年全球博士后调查发现:我国博士后学术职业前景感知较发达国家乐观;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并不会直接影响学术职业前景感知;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会通过降低自我效能感的完全中介路径以及进一步降低工作效率的链式中介路径,消极影响博士后学术职业前景感知。鉴于此,应理性审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学术职业前景的关系,从人力、财...
数字化赋能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内在机理与逻辑向度————作者:李作章;刘玲琨;褚辉;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基、财富之源。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不仅是经济发展、人民民主的需要,更关乎高校毕业生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的实现。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数字能力对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产生积极影响。数字化赋能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内在机理表现在技术赋能、价值赋能和权力赋能三个方面。在逻辑维度上,数字化从信息获取、创新能力、职业规划到招聘效率全方位赋能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更好发挥数字化优势和潜能,建议优化...
数智时代教育定量研究范式的发展路径————作者:王亚荣;王攀峰;周维斌;
摘要:数智时代的数字化、智能化等特征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教育定量研究范式带来了发展机遇。数智化技术、人机协同研究、范式涌现不断催化着教育定量研究范式的迭代升级。然而,面对数智化的发展境遇,教育定量研究范式在研究视野、研究取样、研究时空等纬度仍面临潜在困境。推进教育定量研究范式的发展,应以大数据扩展研究视野,以非概率抽样弥合取样误差,以智能技术突破时空藩篱,以跨学科改进思维方式,以因果...
数智技术赋能下教育教学评估的设计与挑战————作者:张安富;罗蓉;王剑;
摘要: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教育教学评估是深化评估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是使命使然、机遇应然、改革必然。基于数智技术的教育教学评估,应彰显价值性、发展性、主体性、平等性的评估理念;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聚焦学生发展度、保障度、贡献度、成长度、满意度(简称“五度”)核心要素。基于新理念的评估体系由数据系统、数据分类、数据标准、数据采集转换、数据预处理、数据仓库、数据集市、数据分析与应用、评估结果可视...
“人际互动”与“人机互动”对博士后工作幸福感影响的研究——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理论视角————作者:张佳;周梦如;刘智慧;
摘要:数字赋能为学术研究带来新机遇,AI科研工具成为除导师外另一大影响博士后工作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理论视角,基于Nature“全球博士后”2023年数据库调查数据,探讨与导师的人际互动和与AI的人机互动这两种工作资源与博士后工作压力、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际互动能够提升博士后工作幸福感,且工作压力起到负向中介作用;人机互动则会负向影响博士后的工作幸福感,且工作压力未发生...
无尽前沿的再迈进:美国科技战略变革与高等教育的转型————作者:石耀月;鞠法胜;
摘要:《科学:无尽的前沿》引领了美国20世纪科技的高速发展。21世纪以来,公共研发经费减少间接引发经济增长缓慢、私人研发为主的科研体制弊端日渐显露、全球科技领导地位遭受挑战等因素促使美国积极调整国家科技战略。《无尽的前沿:未来75年的科学》和《无尽前沿法案》均以“无尽的前沿”作为命名的一部分,表明其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意蕴与国家期望。以《科学:无尽的前沿》为参照基准,对比分析上述两项科技战略的核心内容发现...
地方高水平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及其评价改革————作者:王建胜;许士荣;
摘要:进入新时代,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与外部社会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其社会服务职能在理念、节奏、能力和动力等方面发生重大转变,由此带动社会服务评价改革在引领力、组织力、融合力、影响力上呈现一些新特征。展望未来,地方高水平大学迫切需要以国家新一轮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在评价标准、评价导向、评价机制和评价内涵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具有校本特质的社会服务新模式,加快实现高...
日本创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历程与经验——以大学外籍教师的引入为例————作者:李函颖;刘雨心;陈峥;
摘要:一个国家对于世界人才的吸引力与经济实力有关,人才友好型生态系统的构建尤为重要。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创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从全面西化到本土化的两极发展阶段;制度重塑中的显性排他阶段;主动国际化的形式平权阶段;“共生社会”的体系化建设阶段。这一过程累积的关键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共识性“国际人才理念”是人才中心建设的价值取向,政策法令及其执行模式是人才中心建设的制度保障,国立大学与私立大...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时空格局与演进特点————作者:胡德鑫;刘畅;
摘要:以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为测算工具,利用2013—2022年我国研究生毕业生数等相关数据解析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区域差异与演进态势,结果显示:第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可划分为2013—2019年稳增与2019—2022年激增两个阶段,第二阶段博士研究生规模实现飞跃式增长,增长幅度呈现赶超硕士研究生的态势。第二,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区域差异的基尼系数始终在0.4以下,总体处在相对合理状态;硕士教育规模的区...
双创教育融入广告学专业教育的路径研究————作者:于洋;
摘要:<正>研究背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传统文科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2018年,教育部正式提出了“新文科”建设理念,强调要融合现代科技发展,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文科人才。在这一背景下,广告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路径也亟需适应时代变革。将双创教育融入广告学专业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育适应未来...
情绪驱动下的拔尖潜能:深度学习与批判性思维的成长机制————作者:李文烨;吕林海;
摘要: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深度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已成为衡量拔尖人才潜力的重要指标。研究采用量化方法,结合3210名本科生的大规模横断调查与53名拔尖学生的四期追踪分析,聚焦拔尖计划本科生,探究其深度学习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规律及情绪影响机制,挖掘拔尖学生的深度学习、批判性思维发展、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研究发现:(1)拔尖学生在入学前后均展现出显著优于普通学生的深度学习行为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情绪...
持续增强高职院校吸引力的二维构想——基于工具-符号理论视角————作者:曹昭乐;
摘要:借鉴工具-符号理论和组织吸引力的解释框架,以4所“双高”院校为例,剖析中国高职院校吸引力增强的主要特征和问题。在工具层面,高职院校吸引力整体趋“强”,特别是在学生报考初期,但增长态势不持续,主要原因有生源危机持续发酵,高就业率、升学率与低就业质量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等。在符号层面,高职院校吸引力增强态势更持久,但增幅不大,主要原因有市场需求的多变性和学生对专业认识的滞后性之间存在矛盾,社会文化根深蒂...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学科建设————作者:李周珊;侯长林;
摘要: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学科建设是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经历了雏形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学科建设遵循“职业科学”作为职业教育的基准学科,“学习领域课程”为职业人才培养载体,“内外协同”的科学研究机构设置,“工作领域”为教育职业划分基础,“职业性专业”为职教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的逻辑理路。对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职业学科建设提供了以建立“基准科学”作为职业学科建设前提、以...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 省级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 省级《临沂大学学报》
- 省级《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教育信息化》
- 省级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小学生(教学实践)
- 省级留学
- 省级《药学教育》
- 省级广州师院学报
- 北大核心《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 省级《篮球俱乐部》
- 省级都市家教(下半月)
- 北大核心职业技术教育杂志
- 北大核心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省级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 省级中学生百科
- 国家级《现代阅读》
- 省级都市家教
- 国家级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 省级中学生英语读写
- 北大核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教育学文摘
- 省级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 国家级中国少年儿童
- 南大核心《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 省级《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 省级英语画刊
- 省级《继续教育研究》
- 国家级科学教育
- 省级《梧州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