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教育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今日教育

《今日教育》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50-1131/G4
国际标准刊号:1009-9867
主办单位:重庆出版社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社
上一本期杂志:《中学数学月刊》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省级教育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今日教育》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今日教育》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今日教育》杂志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定的重庆市唯一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育教学类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9-986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131/G4,邮发代号78-150。2001年1月创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主办;2004年1月起划转重庆出版社主管、主办,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同时转为半月刊;2006年至今为旬刊。

  《今日教育》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邢元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任杂志顾问。2004年9月,黄奇帆同志亲自指示:“希望《今日教育》不断提高办刊质量,争取早日办成全国知名的教育类核心期刊。”本刊始终坚守教育兴国、教师兴校的信念,以敏锐的目光、专业的反思,构建主流教育资源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熔宣传先进教育理念与推进新课改实践于一炉,铺设名师成材路径,介绍名校成功经验。

  今日教育杂志社是由重庆出版集团和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文化企业,下设编辑部、发行部、财务部、办公室,出版发行《今日教育》(教师版)和小学生版《作文大本营》、初中生版《读写舫》。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栏目设置:理论与研究(前沿探索、理论视点、研究与行动);课程与教学(课改传真、教研广角、教学现场、学科看台);杏坛群像(名家、师者师、成长笔记);教林广记(杂谈、异域、底色、读书吧、师生活)等。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0 筑梦2014 向“好教育”出发 本刊编辑部; 12

  11 让教育改革成果温暖每一个学子的心灵 张磊; 13-15

  12 好教师可以这样炼成 李源田; 16-17

  13 教育写作助推专业成长 谭发礼; 18

  14 用真爱雕刻好教师之梦 刘红廷; 18

  15 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 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 巫正鸿; 18

  16 各得其所的成长 健康快乐的童年 尹力;张磊; 19-20

  17 以父母之名 邓景鸿;黄瑞; 20-21

  18 专访重庆南开中学校长 田祥平 心中有诗意,眼中有远方本刊 霍茂林;张富伟;张磊; 22-25

  19 梁文政 立场事关情怀与尊严 本刊专访重庆市忠县教育委员会主任 高静波; 26-27

  20 有效提升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对话梁文政 高静波;张富伟;张颖; 28-29

  中文核心期刊投稿略论微观史学中的提名法和推测法

  [摘 要]微观史是上世纪70年代兴起于意大利并逐渐传播到英国、法国、美国等其他国家的一种新的史学理论,微观史的研究选择在有限时空内的具有独特性的研究对象,运用提名法(提名法是指“缩小小历史考察的规模,精确到有具体的个人或小规模的群体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推测法(推测法是指“通过分析、整理将散落在档案文献中的琐碎证据组织起来,复原和构建历史的研究方法。”)的研究方法,通过多学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出具体历史现象背后的宏观历史普遍性原理。

  [关键词]2015中文核心期刊,微观史学,提名法,推测法

  从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的西方史学研究来看,那种追求以社会科学来指导历史研究的风气开始不断减弱,“不再把历史看作是吞没了许许多多个人的一个统一过程,一篇宏伟的叙述,而是有着许多个别中心的一般多面体的洪流。”

  今日教育最新期刊目录

以项目式学习助力人工智能教育走深走实————作者:罗江兵;李廷海;

摘要:<正>随着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中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备受人们的关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应用能力以及相关伦理意识,培育学生智能素养,孕育未来创新人才。但在一线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制约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内容零散、碎片化;实施方式过于简单,缺乏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资源和师资匮乏,难以融...

教育专家团队帮扶乡村学校的机制构建与实践路径————作者:尹黎力;

摘要:<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科学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激活乡村学校内生动力,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院历经5年乡村学校帮扶实践研究,构建了基于“专家团队”的乡村学校帮扶模式,确定了定人、定点、定期的帮扶原则,着力“四个聚焦”,建立“四项机制”,致力打造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深度融合、优质均衡发...

新高考背景下薄弱高中走班制的实施路径探寻————作者:吴丹丹;雷素娟;陶练松;

摘要:<正>随着新高考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薄弱高中自身特点决定了其逐渐成为推进新高考改革中的短板。站在新高考“3+1+2”新方案的角度上,寻求薄弱高中特色走班机制,形成递进式学生发展指导,对解决薄弱高中在新高考进程中的困难、服务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新高考与走班制的基础性认识(一)“3+1+2”高考新方案近年来,新高考方案逐步形成,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科目及录取方式等方面均进行了革新...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何以可能————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2025年春节期间,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 Seek爆火,再次引发了全民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日益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推动力,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青少年儿童实施人工智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让他们及早接受人工智能的启蒙、获得良好的人工智能素养,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可以培养和挖掘更多人工智能人才,让中国在新一轮的人工智...

聚焦“四化”,助力校本研修高质量发展————作者:潘远菊;

摘要:<正>校本教研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对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下校本教研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教研目标不明确、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教研形式单一以及教研团队协作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和深入性,如何确保校本研修的有效性和高质量,成为当前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六小学以“善行向上、和合共生”为教研理念,聚焦“四化”,...

人工智能融入课堂教学的存在形态、关系定位与发展路向————作者:高武翔;杨思敏;

摘要:<正>自1956年约翰·麦卡锡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这一概念以来,人工智能就已成为迄今最受关注的技术话题之一。2022年11月,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 AI推出了Chat GPT应用程序,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标志着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1]。2025年1月,我国Deepseek-R1大语言模型的发布更是深刻改变着全...

诗韵启智:初中化学与语文跨学科融合之旅————作者:李国俊;

摘要:<正>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化学课堂备受瞩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明,化学学科应深挖古代化学成就、工艺等宝藏,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顺势而动,秉持育人理念,从课程目标到内容选材,力促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借古代化学工艺、科学家事迹激发学生奋进之力,增强文化认同感。2024年版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新增诸多古代科技成就展示,...

把握内在关联,铸造言语实践的高效课堂————作者:黄程;

摘要:<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标”)积极倡导“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情境搭建平台,旨在促进学生有步骤、有梯度地展开学习,逐步习得知识内化能力。创设良好的言语实践情境,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核心。[1]“具有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实践自主性和言语运用性等鲜明特征,且呈现出鲜明的进阶化...

小学低段基于理解的主题阅读教学实践————作者:吴秀英;

摘要:<正>阅读是儿童精神构建的重要路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来说,经典的绘本故事是最适合阅读的内容。绘本故事有栩栩如生的图画,也有适量的儿童化语言文字,图文结合的方式既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又能帮助孩子自然识字,是早期阅读必要的过渡物。根据一定的主题将经典的绘本故事进行合理编排,在一个又一个主题阅读中,儿童可以大量地自然认识汉字,突破低段识字障碍,从而自然过渡到自主阅读,实现自动化阅读...

《今日教育》投稿指南

摘要:<正>2025年重点选题1.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2.弘扬教育家精神3.红岩思政4.深化教育综合改革5.教育优质均衡发展6.教育的数字化转型7.创新人才培养8.新课标新教材9.科学教育与人工智能教育10.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11.师生心理健康来稿请以“栏目名称+文章标题”发送到邮箱jrjyjs@126.com2025年主要栏目1.治理/对中宏观教育治理问题进行理性探索和经验总结,如教育优质均衡...

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最关键是理念的转变专访知名教育技术学者王竹立教授————作者:蒙石荣;

摘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需要对概念进行澄清和促进理念的转变:何谓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与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创客教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中小学教师如何有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内知名教育技术学者王竹立教授。王教授在专访中认为,从人工智能课程到人工智能教育,最关键不是开设一两门课程,而是要促进理念的转变,聚焦智能时代的教育生态生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人机合作的达...

共筑“慧学”教育未来: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的重庆二十九中探索————作者:杨培;罗化瑜;

摘要:<正>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关键。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简称“重庆二十九中”)于2024年2月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学校借助现有的智能化教育教学条件,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信息化教育成果,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学校“双新”示范建设实践,开展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与应用培训,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未来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构建“慧学”教育新生态。...

以智慧校园建设赋能人工智能教育落地————作者:梁科;

摘要:<正>当前,数字化浪潮已经成为驱动人类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DeepSeek等AI大模型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024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进一步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储备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在学校实际工作中,人工智能课程设置、常态化教学、师资配备、应用场景等还存在着地区、校际差异。重...

中学生活教师队伍培养的困境与改进————作者:李剑;

摘要:<正>住读生管理是寄宿制中学教育的关键,生活教师在学校教学、德育和心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中学生活教师队伍培养机制面临身份定位缺乏政策和社会认同、工作职责与工资待遇严重错位、个人素养和职业要求难以匹配等诸多现实困境,导致生活教师队伍不稳定,影响了寄宿制中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鉴于此,亟需国家、社会、学校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提高生活教师的职业水平,保障寄宿制中学学生的学...

“正面管教”在小学班级治理中的应用————作者:左荣;王冰;

摘要:<正>传统“奖励或惩罚”他律的班级管理,大多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这一向度,然而学生主体的缺席,易造成班级氛围的沉闷,不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驱动力,导致班级管理乏力。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骄纵的教育方法,其主张融和善与坚定于一体,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通过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逻辑,尊重孩子、鼓励孩子,旨在培养孩子自律、责任感、合作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它对于改善他律班级管理...

我的别样“书房”————作者:张玉娟;

摘要:<正>我的家乡在一个极荒僻的农村,往东走三十里,往北走四十里,都是大海。往南五十里,则是黄河入海口,我们是围在中间的大片黄河河漫滩地,这是一个桃源乐世,人们很少跟外界接触,守着广阔而贫瘠的土地,安乐生活。我生于此长于此,毕业后又在此工作,这里有我的别样“书房”。学校旁的芝麻地我们的村庄都很小,就像谁在一幅广袤的平原图上随意摁了几枚小小的印章,而我们村是所有小印章中最小的那枚。七八十户人家聚在一起,...

儿童文学应努力追求更好的样态以刘晓军“校园成长励志小说系列”为例————作者:何小波;

摘要:<正>一、好的儿童文学是铁锤敲响生命递铁锤,在我看来,即提供工具。好的文学作品就是敲响生命的铁锤,让生命变得特别有定力、有韧性,励志小说更应如此,直击心灵,让脉搏鼓荡最强音。譬如刘晓军校园成长励志小说三部曲《阿文进城》《闯进冬至节的羊》《霸王龙返乡》(简称“三部曲”),第一部《阿文进城》便是这样的作品。小说讲了刘堂文的爸爸,从农村到大都市务工,某天“被爸爸妈妈拎上了进城的路”,阿文离开乡下自己最喜...

好的教育者如何“反学习”————作者:程玉蓉;杜昌美;

摘要:<正>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在教师,当前教育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化,对教师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教育形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势在必行。在线学习、虚拟现实和自适应学习平台等新兴工具,为个性化和灵活的学习提供了可能。同时,社会对于终身学习和跨学科能力的需求不断增长,教育者适应这些变化的关键在于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教师需要掌握新的技术...

巾帼领航 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她力量”————作者:罗潇;

摘要:<正>当杨浪浪的承诺化作垫江教育的星火燎原,当女校长们的教育愿景融入县乡孩子的璀璨未来,如我们所见:教育强国的脊梁,也可以由无数个“她力量”温柔而坚定地托举。在垫江的晨雾中,当第一缕阳光吻上太平小学旁的牡丹园,孩子们沾满泥土芳香的手指正为“牡丹的一生”写下注脚——这是黄钰箫副校长从重庆市人民小学带回的“魔法”……这一幕,恰似垫江县杨浪浪领航乡村女校长工作室的缩影:11位女校长在杨浪浪的思想引领、专...

重庆: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加快教育强市建设————作者:杨国良;

摘要:<正>2月2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重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部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支持推动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据介绍,重庆聚焦打造西部基础教育排头兵,推动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二级及以上新优质幼儿园占比80%以上,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的幼儿,开展普惠性托育服务,解决老百姓入园难...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