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月刊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学数学月刊

《中学数学月刊》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2-1444/O1
国际标准刊号:1004-1176
主办单位:苏州大学;江苏省数学学会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中学数学研究》数学教育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今日教育》教学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中学数学月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中学数学月刊》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本刊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办刊宗旨是报道中学数学科技成果,传播中学数学技术,促进中学数学科技交流,推动中学数学科技进步。及时报道中学数学科研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新信息、新经验。新技术。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是中学数学教学核心期刊,在北京大学1996年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 本刊名列中学数学教学类核心期刊之首,是国内有影响的期刊之一,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栏目设置】

  数学教育、教材教法、专题研究、解题方法、竞赛之窗、复习之友、正误辨析、一题一议、试题选登、集锦等

  2014年03期目录参考:

  1 课堂观察的概念剖析 朱 雁 3-6

  2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性质的教学设计 王恩权 刘春英 7-8

  3 高观点的数学思想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周玛莉 张劲松 9-11

  4 关于学生数学原知识的案例探究 钟进均 姚 静 12-13

  5 专家教师课堂 MPCK的特点———李庾南老师执教“因式分解”课例研究 刘东升 16-17

  6 只有经历了,思维才会成熟 杨鹤云 18-19

  7 例说学生展示教学法———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观点 崔丽平 21-24

  8 具身认知观点下二次函数教学策略探析 金小丹 徐稼红 25-27

  9 谈概念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章东锋 28+27

  10 从同课异构的教学对比看教师的教学理念 管恩臣 于海波 29-31

  11 让学生在亲历探索中绽放智慧火花———记一堂“方差”新授课 解永良 朱日华 32-34

  12 由两个教学案例引起的思考 秦晓龙 35-36

  13 例谈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阚海涛 37-38

  14 让研学成为学生的“行走”方式———课题研究示范课“函数周期性拓展探究”回眸 施建新 39-40

  15 慧眼捕捉生成 庞晓燕 41+40

  省级教育论文发表沪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几处瑕疵

  【摘 要】本文结合历史新课程教学实践,针对沪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欠妥之处,提出质疑,并通过考证和剖析,谈谈自己的认识,以与同行交流共享。

  【关键词】省级教育论文发表,沪教版,历史教材,瑕疵,认识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教科书共有五册,其中七年级上、下册是以地理学科和社会学科为主,八年级上、下册和九年级全一册是以历史学科为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关历史学科这部分内容中,存在一些欠妥之处,现提出质疑,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学数学月刊最新期刊目录

大任务引领下的单元起始课“任意角”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作者:李隽易;

摘要:单元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单元起始课是推动单元教学落地的关键环节,然而起始课教学知易行难.以“任意角”为例,探讨大任务引领下的单元起始课教学设计与实施,为教师设计和实施单元起始课提供借鉴

苏科版初中数学新教材“函数”部分的整体设计与修编特色————作者:孙朝仁;

摘要:苏科版初中数学修编教材“函数”部分的修编工作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着力优化教材内容结构,明晰函数学习路径,体现系统设计、整体编排、突出关联、凸显思维、显化思想、强化应用等特色与亮点

基于新课标的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教材分析及重构设想————作者:李卓;卢绪慧;贺群;

摘要: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具有高度抽象性与形式严谨性,是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理想载体.目前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三角形全等判定还存在着对SSA的讨论不全面,未体现HL和SSA之间的联系;HL的引入有些突兀、不够自然;探究1的探究路径不合理、过于繁杂;第1节的内容过多、课时不够等问题.文章基于新课标提出了以下重构设想:利用尺规作图探究SSA,并通过SSA引入HL;将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前置;将探究1分...

苏科版新旧教材“正数与负数”的内容比较与教学建议————作者:黄贤明;

摘要:教材是教学的蓝本,理解教材是用好教材和用活教材的前提.随着初中学段新教材的陆续出版并付诸实践,把握新旧教材的差异成为教师践行新课标理念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通过对苏科版新旧教材“正数与负数”内容的比较,发现新教材在情境创设、概念引入、例题设置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对此,建议教师要理解宏观内容差异,加强学段衔接;聚焦微观内容比较,优化教学实践

“观察、抽象、构建”三步推进的“一次函数”章起始课教学探索————作者:王玉娟;

摘要:基于大单元教学的章起始课教学是引导数学教学从碎片知识点教学走向模块化、体系化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旨在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唤醒学生对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从学生认知视角出发,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快速整体把握单元知识的框架、线索以及内在的逻辑结构,让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以“胸中有丘壑”的姿态,主动探究学习方法和思维策略,最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文化:教学画卷的底色————作者:喻平;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可以看成是在作一幅画,数学文化是这幅画的底色.恰当的底色能够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品味和气质,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文化的浸润可以表达出一种弘扬传统文化的底色、一种哺育素养生长的底色、一种渲染数学应用的底色,从而助长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萌芽和生长

注重思维引领 培养运算素养——以一道解析几何试题为例————作者:张峰;

摘要:通过课堂教学再现,展示如何以思维引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以一道解析几何试题为例,提出在培养数学运算能力时要关注如下几个关键环节:理解运算对象、设计运算程序、分析运算过程、反思运算策略

空间作图对高中生立体几何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研究————作者:许壮;陆珺;

摘要:立体几何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重点内容,几何直观图是其重要的表征形式与可视工具.对高中生空间作图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现状予以测试,发现其空间作图能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相较于弱化空间作图的向量法,选择几何综合法作答的学生人数比例及得分率较低;学生的空间作图能力与其解决立体几何问题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经个案分析后发现,擅长空间作图的学生更倾向于借助识别特征与图形操作策略,并辅以推理策略解决立...

木构凹凸与数学几何:榫卯结构————作者:张维忠;胡姣灵;

摘要:在中国古代,木头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生活之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中国木构技艺的灵魂,榫卯结构在一凸一凹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设计匠心、造物智慧、实践经验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各类试题中也常常融入榫卯相关内容,以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本文探寻榫卯结构中的数学文化及其教育价值

高考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认知偏差及教学改进——以2024年新课标Ⅰ卷第18题为例————作者:孔德鹏;

摘要:以新课标Ⅰ卷第18题为例,归纳了解题中常见的认知偏差:模式识别混乱、思维定势、循环论证、问题表征欠缺、证伪不严谨等,并提出了教学改进建议:改变“机械刷题”,回归教学本源,通过“四基”“四能”孕素养;改变“不讲道理”,强化说理教学,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改变“告知说教”,重视个体认知过程,加强问题的心理表征

夯实基础,建构体系:新教材的设计与教学实施——以“直线、射线、线段(1)”为例————作者:庄志红;王华;

摘要:教材的编写利于引发学生思考,充分展现“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的知识体系构建过程.教师应在充分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的基础上“用教材教”,让学生理解知识与方法、积累活动经验,从而学会思维,增长智慧,实施素养导向的教学

情境—问题—思维:初中生数学抽象能力培养的路径——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教学为例————作者:王国强;胡连成;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的根本指向是理性思维的发展,而理性思维的进阶又依赖于数学抽象能力的提升.基于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主动的思考中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与分析、思考与表达、解决与阐述问题,通过抽象、推理和建模等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数学思维的发展,并在思辨中达成理性的思维自觉

例说解题和解题教学如何回归原点————作者:冯宇斌;

摘要:回归原点不仅是解题策略,更是解题理念.通过具体例子,说明如何在解题和解题教学时回归原点

数学实验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作者:王菁菁;

摘要:数学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创新才能,而数学实验的开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本文立足《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2023年版)》及相关文献,将数学实验分为探究型数学实验、验证型数学实验和综合实践型数学实验,对数学实验融入初中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在“做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关于苏科版八上“探究雪花曲线”的教学实录及思考————作者:徐明悦;陈大帅;

摘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真正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条件,这需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让其亲自去“做”,在“做”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了解数学的价值,欣赏数学的美,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以智能计算思维为导向的高中数学建模的测评研究————作者:王鸯雨;

摘要:智能计算思维中包含的四要素与数学建模过程有着高度的统一性,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智能计算思维为导向的高中数学建模测评框架,并使用“汽车加油”这一完整的建模活动,通过测试法调查了上海市2所高中的327名高一学生.分析测评结果发现高中生在数学建模中的智能计算思维薄弱,并探讨了智能计算思维对数学建模的多环节导向作用

基础与能力并举 方法与探究同行——以一道向量问题的探究为例————作者:朱永厂;韦燕平;

摘要:构建自然、熟悉、和谐的探究情境,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理解、分析、比较、联想空间向量中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进行思考,从降维到升维进行尝试,从数到形进行探究,以生为本,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弱化 强化 量化——从2024年南京中考数学尺规作图题谈起————作者:姜鹏;

摘要:从2024年南京中考数学第26题谈起,指出解决“尺规作图”题的一般路径及可以采用的一些特殊解决策略

数学资优生性别差异的趋势研究——基于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分析————作者:朱雁;熊斌;

摘要:职业与教育成就中的性别均衡性是世界各国都致力追求的一项重要目标.尽管社会对性别差异的理解已有所改善,但性别刻板印象依然广泛存在,包括在初等教育阶段中.近年来许多研究指出,普通学生群体在数学成绩上的性别差异呈减小趋势甚至不复存在,但这一差异在不同成绩分布上的表现并不一致.本文使用2004—2023年所有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决赛获奖选手的测试得分,考察此项中国中学阶段最高水平数学测试中,选手成绩...

从PME47看国际数学课程研究的现状与未来方向————作者:鲁永婧;刘志伟;左浩德;

摘要:第47届国际数学教育心理学大会(PME47)的个人汇报中有32篇报告涉及数学课程研究,涵盖数学课程研究的六大领域:学习环境、数学教科书、课程辅助资源、课程资源与技术、学习轨迹及课程文件.当前数学课程研究的趋势集中于优化学习环境、整合多元化教学资源以及广泛应用数字技术.未来需深化技术与课程资源的融合,推动数字化资源发展,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